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科技體系

小說博覽 四十七節 學數學的小孩 文 / 孤舟雪

    【請大家在新的投票調查中選擇一下,謝謝。關於主角以後的主攻方向的問題,到底第一個開刀的是蒙古人、日本鬼子、南洋猴子還是西方人?】

    書接上回

    東邊初升的朝陽投下的一抹金色的陽光,正好映照在此人身上,一時間顯得無比神聖無比高貴。

    被朝陽映成金色的臉龐,透著威嚴與高貴,同時一股氣勢向吳秀才壓過來。

    吳秀才很想下跪。

    但是使了使勁沒有跪下去,因為這個勢頭被那個人用一個手勢止住了。

    來的正是我們親耐滴朱厚照童鞋。

    煉焦爐在十幾天的實驗之後,開始摸到一些規律了,零零碎碎的也煉出來不少比較合適的焦炭。於是,這群人被吳院長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人仍然在那兒研究焦炭的煉製。另一部分,則在最高指示下,開始建造目前天下最大的高爐。

    因為是政府的研究行為,並不需要考慮商業效益。所以,什麼離著煤礦鐵礦產地遠近的問題可以不考慮。再說了,北京附近也有不錯的煤礦和鐵礦。於是,一群人開始指揮著工匠在研究院遠處建立一個高爐。

    並不是後世的土高爐那樣,在朱厚照同學的最高指示下,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

    於是,採用了先進的熱吹風設計的大型高爐蛋生了。

    因為暫時達不到後世那種用高爐煤氣加熱的條件,現在使用的是直接用煤加熱,使用的是和農村的炕道差不多的東西。風箱系統上每一個風箱都有一個獨立的氣道,氣道在中間分了很多叉,裡面用暫時用不上的焦粉和小塊的焦炭加熱。不用考慮能耗問題,反正不管怎麼浪費,這種大規模的煉鐵還是比平常的方式省錢,即使在使用焦炭煉鐵的情況下。

    高爐煉出來的只是鐵,先足夠用了即可。煉鋼麼,那是以後考慮的事情。

    佈置完了研究院諸多事宜的朱厚照,也有了時間在幾處轉轉。

    他對吳秀才說道:「不用見禮了,我這次只是來看看而已。」看著滿屋子學習的人,朱厚照心裡有一種滿足感。

    為了完成自己心裡那個陰暗的角落(請原諒我用這樣的詞彙)裡頭那些小小的願望,朱厚照偷偷的在京都圖書館的藏書中加入了不少百家的書籍,並且放在一個人流量比較多的一些架子上。

    就在這時候,旁邊鑽過來一個小童。這個小孩十歲左右的年紀,一雙眼睛裡頭透著靈性。看其衣著,不算富貴之家,但是也很整潔半新,家境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朱厚照同學看著這個小孩,感覺有點點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

    只見他走到吳秀才旁邊,說道:「夫子,我要還這本書。」

    朱厚照一看,臉上的微笑就燦爛了:這赫然是一本《數學》。

    「夫子,我這本算學上面有幾個問題不明白,請問您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吳秀才遲疑了一下,看了看旁邊的皇帝。然後才要過書來看看他指出的問題。他也知道這本書是旁邊的皇帝陛下所作,不敢怠慢。

    可憐的吳秀才憋了半天沒有憋出來。

    朱厚照同學不太滿意,於是走到旁邊,直接說道:「給我看看。」

    朱厚照同學雖然高數學習的不怎麼樣,但是中學時候這些初等數學的底子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前些日子「抄寫」這本書的時候也相當於溫習了一遍。

    吳秀才在一旁有些要哭的感覺,一個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被白白浪費了,還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不好的印象。你說這個孩子早不來晚不來為什麼這是時候來?什麼時候不好。自己也是,明明知道當今陛下寫了一本書竟然沒有重視起來去讀一下,白守著這麼大的免費圖書館……無限怨念中……

    看著這幾個問題,都是比較難理解的問題,而且在幾篇之中都有分佈。

    他驚異的對這個小孩兒說:「其他的你都會了?」

    「嗯,是的。」

    「看橫板字體是否習慣?」

    「還行,一開始倒是有一點點不適,但是馬上就適應了。」

    「那我先考考你。吳夫子請幫忙拿紙筆來。」

    於是朱厚照拉著這個小孩兒走到旁邊供人閱讀用的桌椅旁邊,現出了十幾道題給這個小童。只見他也不客氣,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歪頭思考了一下就開始答題。

    看上去這孩子也很珍惜這次別人來考校的機會。

    一會兒之後,朱厚照同學拿著寫著答案的紙張,連連點頭。上面的題全對了,甚至連兩個他需要講解的地方有關的題也是,這個小孩兒肯定已經記住了方法,只是在原理上有不明白的地方。

    朱厚照摸著這個小娃娃的腦袋很是稱讚了一頓。

    然後朱厚照開始為他仔細的講解剖析了各個他有疑問的地方。

    末了,這小娃娃忽然問道:「先生您的名諱是什麼?我似乎在哪兒遇見過您?」

    朱厚照同學說道:「嘿!巧了,我也有這種感覺?」

    「對了,你是不是賣過報紙??」

    「哦,想起來了,先生您就是那天那位公子!」

    「你叫孫雲山吧。這樣,你就叫我朱先生就行。」這下對上號了,這是不久前的一天在街上碰到的一個報童,自己還問過他的名字年齡那。

    朱厚照同學對這個報童很是喜歡,也許就像一個——&網——作者寫了一本書很久無人問津,終於有一天有了一個讀者一樣的心態。他十分想送他些什麼東西,自己的身份不能暴漏,這個範圍就窄了。

    什麼好呢?朱厚照同學想將這本書要過來送給他,但是想想又不妥,規章制度制定出來就是給人遵守的,假如有身份的人人都來要書,圖書館就開不成立了。

    猛的一拍腦袋。

    在孫雲山小朋友好奇的目光中,撂下一句:「在這兒等等我」就出門去了。

    朱厚照同學忽然想起在馬車上自己在旅途中解悶的一摞書最底下,就有一本皇家書局的《數學》,當初是剛剛印好,給自己這個原作者送來看的,自己也沒有在意就放在馬車中了。

    「這本書送你了,有空好好學昂。有什麼事情就來這兒找吳夫子吧,他認識我,會幫你的,找我也可以讓他帶話。」

    欲知後事如何,請觀下回分解

    【例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

    &網——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