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黃金年代

小說博覽 第三十六章 對話 文 / 財神寧

.    二十一世紀,那些已經在沿海地區擁有億萬資產的級富豪,大多數都對自己倔到第一桶金的過程諱莫如深,似乎都普遍不願意提起自己在改革初期原始積累階段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老闆在改革開放初期,之所以能夠快人一步在很短時間內積聚起第一桶金,百分九十以上都是靠從事一種行當,那就是走私。

    那時候,剛從十年浩劫中走出來的人們對黃金這種長期被定性為資本主義才會收藏的物品,似乎還有著一種從心底存在的本能恐懼,也使得這種國際普遍承認的硬通「貨幣」,在中國內地卻以一種現在人不可想像低價格長期存在,也形成了與國際黃金價格之間的巨大差距。

    這也給一切投機分子,提供了巨大的套利空間。

    剛開始時,一些膽子較大的漁民利用出海機會,用金戒子、金項鏈之類金器從外輪上換取彩色電視機,然後轉手倒賣給有門路的內地走私分子,從而掙取到高達一倍、甚至二倍的利潤,成為漁村中最先富先來的一批「萬元戶「。

    時間一長,當漁村內其它漁民慢慢知道了這條財捷徑,於是大規模的集體走私活動終於開始,那些原本世代靠捕漁為生老實巴交的漁民,似乎在一夜之間搖身一變全成了走私犯,沿海地區每一個漁村都成了走私各種物質的基地,並且協同作戰互相之間結成聯盟與打私軍警對抗。

    這種情況有點類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與中國貿易中長期存在的灰色清關,在當時特殊歷史背景之下有其生存的土壤,介於合法與不合法之間。

    直到九十年代,中央一位鐵碗總理上台強行將這條灰色利益鏈中最著名龍頭,長期在夏門進行成品油與汽車走私的大鱷成功打掉,這種幾乎光明正大的走私活動才得以扼制。

    也正是由於瞭解這段歷史,所以陳小初才會決定收購這家瀕臨破產彩電顯像管生產企業。

    對於這家企業現在老闆懷特來講,由於大集團在美國本土的低成本競爭策略,使得小型工廠生產彩電顯像管已經沒有利潤可言。可對於他來講,那些堆積在倉庫霉的彩電顯像管,卻能夠為自己帶來暴利。

    一天傍晚,當陳小初表示想買下一家彩電顯像管生產企業,希望陳中和夫婦能夠從中提供專業幫助時,這對在紐約曼哈頓金融區混跡多年的夫妻,腦子裡幾乎是同時浮現出兩個字,荒謬。

    雖然沒去過中國內地,不過那邊現在情況他們基本上還清楚,人均年收入不過二百人民幣左右,換算成美元還不到一百美元,所謂萬元戶已經屬於頂尖富裕階層。真不知道跟前這位只有八歲的小男孩,拿什麼去買下這家經過評估價格在六十萬美元左右的彩電顯像管生產企業。(八零年,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為1:1.5)

    而且,這還只是買下這家已經處於停產狀態企業需要花費的資金,如果想讓這家工廠幾條生產線重新運轉起來,起碼還需要再有二三十萬的前期投入。

    陳小初現在的確沒那麼多錢,出國之前將倉庫內不太重要收藏清理一遍,也不過讓其從廣東人那裡獲得了四十萬多人民幣,換算成美元不過三十萬。可他卻有頭腦,有著越這個年代人們三十年的各方面知識,所以一點也沒有因為錢不夠而擔心。

    在這個年代,如果想空手套白狼從銀行內套取一筆資金,對他來講實在是太容易不過。

    從身上變魔術似的拿出一疊美鈔放在桌子上,陳小初同學一本正經說道:「這是預付的報酬,只需要幫忙完成這筆交易,這一萬美金就是你們的了。」

    一萬美金,在三十年之後可能並不算什麼,可在八零年的紐約依然是一筆不小收入。

    美國是一個十分現實的社會,生意就是生意什麼東西都不如金錢來得實際。當陳中和目光在桌上那一疊美鈔上掃過之後,整個人立刻完成了從居家大叔到金融服務從業者身份轉變,一臉嚴說道:「親愛的陳先生,做為一名金融服務從業人員,我有責任向你提供十分專業的投資意見。」

    沒有給對方反對機會,他又立即接著說道:「經過幾十年展,美國本土電器製造業已經基本飽和,再加上最近兩年電器巨頭採取的低成本擴張計劃,使得像『懷特製造』這種缺乏競爭力企業生存環境十分艱難,所以我並不看好陳先生關於收購『懷特製造』的計劃。」

    陳小初實在還不太習慣被一名成年人稱之為先生,於是搖搖頭道:「陳叔叔,你還是稱呼我小初聽起來比較親切,至於你給出的專業投資意見我會考慮,不過還是先請幫忙促成這筆交易。」

    做為銀行投資經理,陳中和工作只是給客戶提供最專業的建議,並不會去干涉對方最後選擇,現跟前這位小男孩似乎已經下定決心,點點頭就回答道:「請小初先生放心,我一定會盡力促成這筆交易。」

    陳小初:……

    與已經完全融入美國社會的陳中和相比較,馬秀麗似乎還無法徹底擺脫中國女性善良的天性,談話結束之後又特意找到陳小初反覆提醒這筆交易中存在風險,希望對方能夠打消這個注定沒有好結果的投資計劃。

    陳小初沒有直接回答對方,只是一臉神秘吐出一句,「放心,我的雙眼可以看見未來。」

    當再次吐出這句話時,馬秀麗並沒有如同當時周家老爺子那樣「虎軀一震「,只是在心裡暗自謗誹了一句,「這些內地人,就是喜歡裝神弄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