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黃金年代

小說博覽 第十七章 養豬 文 / 財神寧

.    現周家兄妹,似乎對養豬這個職業抱有很深成見,陳小初立刻開導道:「咱們養殖場養豬,那是有技術含量的,跟你們在公社餵豬絕對不是一回事。你們以前在公社餵豬,只是單純的將豬餵飽不讓它餓著,而咱們養殖場養豬則要通過科學方法及先進管理經驗,對品種優質豬仔進行全方位科學飼養,使養出來的豬能夠多長肉、快出欄……」

    說到這裡,他還不忘十分煽情地補上了一句,「想想那些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到豬肉的父老鄉親,你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十分神聖、偉大的職業嗎?」

    周家兄妹從小在公社長大,那裡知道生活在外面世界的壞人是多麼奸詐,被對方這一忽悠頓時就有點找不到北了。只覺得為人民養豬不在是一種低賤工作,而是一件多麼崇高的偉大事業,抓住陳小初的手就滿懷熱情說道:「我們已經有點迫不及待了,那個養殖場什麼時候正式開張?」

    於是,在一九八零年初春天的一個午後,在一家廢舊物品收購站的後院,民營養殖的先行者陳小初同學用相當優厚的條件(每月三十塊工資),將日後中國第一大養殖加工集團兩位掌門人網羅旗下,成為陳氏企業最早一批員工之一。

    至於陳小初選擇進入的第一個行業養豬,雖然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好聽,其實在當時卻擁有著無限巨大的市場需求。

    八億張嘴巴,八億只飢渴的胃,如此寵大的市場基數想想都會讓每一個商人興奮得全身抖。

    「兩位領導,我準備弄個養豬場。」吃晚飯時,陳小初宣佈了自己決定。

    陳衛國一臉不可思議望著兒子,胡小惠伸到菜碗中的手直接僵在那裡,「什麼,你剛才講什麼?」

    「我講,我準備開個養豬場。」

    這次,胡小惠總算聽明白兒子想幹什麼,「你個小兔崽子,前不久剛在縣裡搞了個廢品店,現在居然又想搞養殖場,你長這麼大見過豬長什麼樣嘛?」

    陳小初翻了翻白眼,爺前世在網上什麼沒見過,養鱷魚、眼鏡蛇都見過,養個大肥豬算什麼,於是再次重申道:「我已經決定了,資金、人力方面都已經落實,現在就差地點還沒選好。」

    陳衛國與胡小惠也知道兒子愛折騰,可一個六歲小孩搞個廢品收購店就算了,現在還要自己開養殖廠,這也有點太過驚駭世俗了。

    胡小惠早就聽到一些閒言閒語,說陳小初在學校是出了名的逃課大王,只是每次看到兒子都能拿全年級第一,她也沒有太多去干涉對方平時的生活。現在看來,小孩子還是需要有人約束,否則都要飛上天了!

    「這事,就不能再等你長大點咱們再商量,你現階段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養殖廠想順利掛牌成立,自然離不開母親這位縣教育局副局長的支持,陳小初只好耐心解釋做工作,稱這個小型養豬廠只是為了幫助一對兄妹解決工作問題,自己純粹就是湊個熱鬧。

    既然兒子只是幫忙,整個事情性質立刻就不同了。胡小惠十分爽快的答應了在必要時候,自己會跟縣畜牧局、土地局那邊同志打聲招呼,以支持農民兄弟響應黨中央號召解放思想開展養殖業。

    吃過飯,等妻子收拾碗筷走進廚房,剛才一直沒表意見的陳衛國就湊了過來,「其實,對於農民朋友自力更生開展養殖業,我是舉雙手贊成的。」

    一臉警惕瞟了父親一眼,陳小初笑瞇瞇地說道:「有什麼事直講,咱們父子之間還有什麼事不能談。」

    「我就知道,咱們家小初最乖了。」

    嘀咕一句,陳衛國就露出了狼尾巴,「這個養殖廠開起來之後,能不能讓你朋友優先供應咱們快反應旅?」

    陳小初一臉奇怪,「快反應旅現在可是xx軍的王牌主力,難道還會缺少肉食供應?」

    「咱們旅確實是王牌主力,可軍長也要照顧其它兄弟部隊的伙食,每次送到咱們快反應旅的豬肉就那麼點,再加上最近戰士們訓練強度又大,還不夠幾千號人馬塞牙縫。」

    陳不初從小在軍區大院長大,對xx軍內部各部隊實際情況再瞭解不過,撇了撇嘴就冒出一句,「買肉的錢,準備怎麼結算?」

    這一下,陳衛國這個做老子的可怒了,伸手就擰著兒子耳邊教訓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存放在軍區倉庫那些東西是什麼,這次就當為人民子弟兵做貢獻,以後有什麼東西直接存放到咱們旅部倉庫就是。」

    「我看,是為快反應旅做貢獻吧!」

    面對一手拿大棒、一手拽著根胡蘿蔔的父親,無力反抗對方「壓迫」的陳小初還能有什麼辦法,只得答應去跟自己那位朋友「勾通一下」,盡量以成本價向快反應旅供應豬肉。

    有了母親從旁協助,縣政府那邊相關手續的辦理自然是一路綠燈。等陳小初找好地方按照現代化養殖場規劃佈局把豬舍一間間豎起來,從南方沿海訂購的第一批三十隻優質豬崽也運到了火車站,河東縣第一家民營「紅星養殖場」終於開始運作起來。

    可沒過幾天,陳小初就現了大問題。

    來到「紅星養殖場」之後,周家兄妹依然沿用人民公社那套舊式養豬方法,盡喂些從市面上揀來的剩飯、爛菜葉,小豬光看吃東西就是不長肉。

    照這種養法,估計明年這個時候這批豬崽也沒辦法出欄。

    「養豬要講科學,要科學養豬……」這個道理,陳小初已經不知道跟周家兄妹講過多少次,可每次講對方都是一臉茫然,完全不明白所謂「科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豬吃了這東西就能長得快。

    無奈之下,陳小初只好自己動手調配豬飼料。

    玉米54%、稻穀9%、豆粕12%、麥麩2o%,陳小初讀書那會學得畢竟不是養殖,只記得豬飼料中這幾樣主配料比例,至於其它什麼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的配比則完全是一頭霧水。

    不過還好,小豬在吃了這種「山寨版」豬飼料之後,整個身體以肉眼可見度成長起來。長到一個月時,體型就比附近國營養殖場養了三個月的豬還壯實,看得周家兄妹也不由嘖嘖稀奇。

    這個「科學」還當真是神奇,小豬吃了這東西長得那叫一個快。

    陳小初並沒有因此滿足,心中總琢磨著前世養殖戶三個月就可以讓肥豬出欄,而自己配出來飼料豬吃下去從生長進度判斷要五個月才能出欄,看來問題還在豬飼料上。

    幾天之後,他就拿出了一個全新配方,在原有飼料中加入少許鱗粉與蚯蚓曬乾之後磨成粉末,以增加小豬在蛋白質與礦物質方面的營養需求。

    餵養了這種精飼料之後,小豬生長度再次得到提升,四個月出欄標準也基本達到了陳小初的要求。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等這批商品豬終於達到出欄標準時,附近兩家國企職工為了爭奪這三十頭肥豬的購買權,上演了一場「搶豬鬧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