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十六章 萬雞斗億蝗(上) 文 / 深悟不空

    第十六章萬雞斗億蝗(上)()

    「狗哥,狗哥,王叔,有人找!」一聲稚嫩的童聲從窗外飄入。

    王老實把碗筷放下,招呼胡戈慢吃,便出門去探個究竟,狗子隨即也起身跟了出去。

    不一會,狗子便跑了回來,對著胡戈問道:「大哥,你在長安訂了大批貨物?」

    胡戈一聽,知道自己收購的雞鴨終於送來了,朝狗子點點頭,起身出去。

    剛出門,只見中年漢子迎上前來,笑著對自己行禮道:「胡公子,您定下的貨物第一批現已經送來了!」此人頗為面善,約莫曾在黃掌櫃店裡見過。

    「噢!好,總數是多少?」雞鴨的數量現在是胡戈最關心的問題,因為這牽扯到整個滅蝗之役的進度。

    「雞兩萬三千一百七十七隻,鴨共九千三百八十二隻,去洛陽的車隊還需要十來天才能回來,等到了立馬給您送來!按您和我們掌櫃的談好的價格,雞按七十五文每隻,鴨按九十五文的每隻,一共是兩千六百二十九貫五百六十五錢,加上這次一百二十輛馬車運費的六十貫,總數是兩千六百八十九貫五百六十五錢,來時掌櫃的吩咐了,給您把零頭抹去,按兩千六百五十貫算!」

    前日在長安時,一隻成年的蛋雞零售價格在一百文多一點,而鴨也在一百二十文左右,由於雞鴨的肥瘦、大小、年齡、品種均有不同,而且胡戈收購的數量巨大,短時間內又不好區分,所以胡戈和黃掌櫃就價格問題進行了協商,最後決定在蛋雞與蛋鴨的價格上一律減三十文而算均價。

    當然,這批雞鴨都是成年或即將成年的,至於雞崽和鴨崽,一來市場上數量不是很多,再一個它們在滅蝗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太小,所以胡戈並沒有訂購。

    「好,不知這位掌櫃怎麼稱呼?」剛才此人回答胡戈問話時目不斜視,一連串的數字自他嘴裡脫口而出,十分流暢,胡戈接過賬單後,發現與他嘴中所講的內容絲毫不差,這讓胡戈在心裡頭暗暗稱奇。

    「客官,這是我們家大公子!」早有那伶俐的跟班上前替老闆答道。

    「怪不得看上去那麼面善,原來是小黃掌櫃,失敬失敬!在下正好還有一事想麻煩小黃掌櫃!」

    「公子客氣了,有什麼要求但說無妨!」小黃掌櫃還禮道。

    「我看你們這次來的車馬不少,我想租下一百輛車,租金照付,不必留人,我這兒自有人手,只是不知黃掌櫃您意下如何?」胡戈想起日後還要用車,光軍爺家中的車馬怕是不夠,所以便為日後雞兵鴨將的轉移早作準備。

    「可以可以,公子有所不知,這長安城裡別的不多,唯有這車馬行最多,公子盡請放心使用!」小黃掌櫃爽快的應承道。

    「如此最好,諸位師傅只怕還沒吃飯?且稍候片刻,我這就去準備飯菜!」想想正中午時,還是等大家用完飯再去不遲,就算是滅蝗也不急於這一時三刻,言罷胡戈就準備去軍爺莊上備飯,一百多人的飯菜,在這永興村也只有軍爺有實力供得起。

    「多謝公子厚意,剛才路上時已經用過了乾糧,公子有什麼事情只管吩咐!」商人多心思細膩,極善捕捉細節,見這般出手闊綽的豪客竟然還會關心車伕有沒有吃飯,小黃掌櫃在心裡對胡戈愈發重視起來。

    見小黃掌櫃如此說,再看那靠的近能聽見他倆答話的車伕均點頭稱謝,胡戈便道:「那好,雞鴨先不要下車,還麻煩諸位師傅,將車子趕到前面一處再開籠!」

    由於實在分不開身,胡戈把草兒叫道跟前,吩咐道:「草兒,你去趟軍爺府上,請他到爬滿蝗蟲的那片荒地,就說我實在走不開,在這裡向他告罪。」

    草兒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她沒弄明白大哥為什麼說要告罪,但還是乖巧的跑開去。

    最後胡戈請王老實夫婦幫忙,多殃些村民同去,他明白跟「紀律性」極強的鴨群不同,雞群出籠容易,回籠卻難,而且中途還需要飲水,光靠他一人肯定是玩不轉的,所以他需要盡量多的人手來幫忙。

    一望無際的田間,一百二十輛馬車浩浩蕩蕩的朝著蝗區前進。

    前方不遠,就是荒地。

    越來越多的蝗蟲破土而出,貪婪的享受著大地上的綠色。自打這世界有人類以來,有意識的生物大多養成了避人的習性,唯獨這蝗蟲,不但不避人,反而處處與人類爭食,在華夏數千年的文明史裡不知有多少底層人民被此物害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佛家不是常說因果報應麼,好,那麼今天,就是爾等吃盡農民膏血的蠢物的現世報,血債血償的時刻已經到了。

    「開籠!」

    胡戈一聲怒吼,千籠齊開,只見事先已經被餓了一天的雞鴨紛紛出籠,在本能的驅使下,它們朝著前方那片荒地蜂擁而去,因為那裡,有著對它們誘惑十足的美味佳餚。

    在現代滅蝗之役中曾有統計,一隻成年雞一天約能夠吃下100-200蝗蟲成蟲,如果換成蝗蟲若蟲的話,那麼數字還要翻數倍,平均下來每隻雞一天可以吃掉千隻左右的若蟲。

    而鴨子的滅蝗能力則更為強悍,它們並不像雞群是全天候作戰,鴨子在滅蝗時一般每日進食兩次,一般是早晨四五點鐘天微微放亮的時候它們便開始出動,在一口氣吃掉一百多隻(成蟲數量)蝗蟲後,便會自己尋找水源地補充水份和休息,待到晚上7點左右時,它們會再次出動,經過2-3個小時奮戰後,便收兵回營自己去窩裡歇息。

    與單打獨鬥各自為戰的雞相比,鴨群更像一群訓練有素的士兵,無論是出擊,還是回窩,鴨群都是統一行動,在它們熟悉了環境後,甚至不需要有人守候在旁,到了時間它們會自動出發,行進中的鴨子會自動分為幾隊,然後一隻跟著一隻,有條不紊的來來回回,如果要用兩個字形容它們的話,沒有比「自覺」更貼切的了。

    另外鴨的抗災抗疫能力要比其強上2-3倍,就是說,一場滅蝗戰役下來,統計投放災區的同等數量的雞群和鴨群,雞的減員數量是鴨的2-3倍甚至更多。

    唐時大規模養鴨的地區多在江南、嶺南、江淮一帶,因為鴨屬於水禽,對棲息地的要求比較高,儘管關中地區河流眾多,但跟幾乎不挑地就能養的雞來比,鴨的數量還是要差上一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