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二章 我會好好活 文 / 深悟不空

    第二章我會好好活()

    夜已深。

    胡戈醒來已經很久了。

    他發現自己就像一個老人般在漫長的黑夜中醒來,然後落寞的等待時間的終結。

    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動彈過,以至於小女孩一家人都以為他還在昏迷當中。他們過來察看了幾遍,給他換了幾次濕毛巾後,四個人擠在兄妹倆房間的兩張小床上睡了,因為明天還有一大堆活計等著他們。

    胡戈睜大了早已濕潤的眼睛想看穿眼前的黑暗,可時間彷彿頑童般調皮,此刻早不知躲到了哪個角落,使得這個夜晚老也走不到盡頭。

    在大半夜失眠,然後胡思亂想,這種奢侈的習慣從來對農家的孩子是那麼的不屑一顧,可是今天,她纏上了胡戈,彷彿要補償從前對他的冷淡,所以今夜,心懷愧疚的她格外賣力。

    在這肆無忌憚的黑暗裡,胡戈想父母,想哥哥,想親人,想朋友,想還沒有成為女朋友的女性朋友,一個一個,歷歷在目。

    父母養育了他二十四年,到了他即將回報他們二老的時候,他卻「死」了。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是爸媽還有哥哥,自己出了這種事,哥哥肯定會打報告復原回家,到時候二老也好有個依靠。想到這裡,他猛醒!

    老天爺啊,難道這是在二十四年前就計劃好了的嗎?

    為什麼要是我?為什麼要選我?!

    胡戈痛苦的閉上眼睛,他想到自己的父母,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什麼都沒落下,只有兩個兒子,哥哥還長期不在身邊,自己又被「送」到這唐朝,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殘忍的事情嗎?胡戈在心裡無數次的痛罵著賊老天。

    不知道罵了多少句,也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胡戈累了。

    當人們解決不了一件事時,他們會選擇逃避,會自我催眠,打出讓時間來撫平這一切的白旗。悲哀的是,現在的胡戈,顯然已經到了這一步。

    他終於知道,飲鴆止渴不是傻,只不過是沒有選擇而已。

    他告訴自己要活下去,雖然在原來的時空裡大家都以為他死了,可是他仍然要活下去,他知道父母永遠希望他過得好,無論胡戈是在他們身邊還是另一個時空,父母並不會因為他已「死」就改變初衷,他們想他了,就會在他的墳前點燃一根香燭,冉冉升起的煙霧會寄托他們深深地哀思。

    在他們心裡,他永遠是那個活蹦亂跳的小戈。

    …

    清晨,

    在主人一家四口出外勞動後,胡戈起來了。

    看著床邊熬好的小米粥和黑黑的藥汁,胡戈心中一陣感動。昨天沒動過的晚餐被小女孩的父親當做早點吃掉了,而現在這碗,是今天早上才熬好的。初夏的天氣,隔夜的食物很難保證新鮮。

    想想自己從落海到現在滴米未進,雖然已經察覺不到飢餓,但胡戈還是捧起米粥喝了起來。邊喝邊打量著自己睡過一夜的房間。

    只見一扇朝內而開的木製的窗戶緊貼著牆面,光線從還算規則的正方形窗口中射了進來,泥土風乾後形成的土磚構成了牆壁的主體,房屋的頂棚上蓋著厚厚的茅草。屋子被收拾的齊整乾淨,看的出來這家的女主人是個持家的好手。

    喝完粥後胡戈在床邊發現了自己的雙肩包,他想看看有什麼以後能用得上的東西,這些是他現在唯一的財富了。

    最先掏出來的是繳獲的美制史密斯韋森m5906式9毫米警用手槍。

    也不知道是自己瘋了,還是這個世界瘋了,胡戈自嘲的笑了笑。

    他現在已經記不清這槍連槍套一起是怎麼被攥在手中的,應該是落海的時候他從他們身上扯下來的,槍套上面還裝有四個上滿實彈的彈夾,他數了數一個彈夾裝彈量是14顆,那麼4個彈夾加上槍身裡的彈夾一共就有70顆子彈。

    和同齡的大多數男孩一樣,胡戈小時候也嚮往軍營生活,剛上大學軍訓考核時,他用一把81槓打出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二的好成績,訓練他們的教官很喜歡他,在靶場手把手的教他分解槍械,到了今天,這些本該溫馨的回憶卻被現實分拆成冰冷的步驟,一環套著一環的在心裡默記。

    再就是舅舅在船上送給他的一款軍用指北針,這是他小時候一直想要的禮物。胡戈記得好像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司南,也不知道這個時代指南針的技術發展到哪一步了。不過有了它,在這個交通還不發達的時代,起碼不必擔心迷路了。

    另外還有給父親帶的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因為父親捨不得自己買藥吃,所以胡戈特意買了夠喝三個療程的藥量,這些都是胡戈利用課餘時間上家教掙來的錢買的,因為藥太貴了,所以給母親只帶了一瓶她愛吃的腐乳,另外還有八百塊錢,原是指望給母親貼補家用的,只可惜……

    歎了口氣,胡戈將包裡最後一件包裹拿了出來,他現在越發覺得,這也許這就是老天選擇將他送到唐朝來的根本原因。

    這是導師培育出的農作物種子,每個家中務農的研究生負責帶幾種回家栽種,以測試新種子在不同省份生長狀況,等到開學了,由每個學生負責向家裡瞭解生長狀況,並記錄數據。

    胡戈包裡的種子分別是稻、小麥、玉米和土豆,以及向日葵和甜菜。稻、小麥、玉米都是雜交品種,種過這三種糧食的人都知道,由於雜交作物的種子(雜種)是由作為親本的父本和母本培育而出的,收穫時產量極大,但雜種的果實卻不能再次作為種子使用,因為它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所以胡戈在導師那裡領的種子是作為親本的父本和母本,這些是導師從解密後的種子中培育而出,所以才放心的讓學生們帶回家播種。

    胡戈帶回家的種子全部都是非轉基因品種,原因自不必多說了,但凡是個人,他就不會讓自己的家人充當小白鼠的角色。

    再有就是其他一些再也派不上用處的東西,比如鑰匙,錢包,進了水的手機以及銀行卡等現代社會產物,很快這些帶著記憶的物品將會被深埋在某個地下。

    「哇……大哥你醒啦,我喊爹娘去……」

    一聲驚叫將陷入沉思中的胡戈驚醒,當他下意識的朝著聲音發出的方向望去,說話之人早已不在原地,不用猜他也知道是誰。

    他苦笑一聲將床上的物品一一撿回包裡,然後等待著和這家與他有救護之恩的好心人的首次會面。

    「大哥已經醒了,哥……爹娘……快點啦……」人未至聲先至的小姑娘一面催促著父母和哥哥,一面朝房裡跑來。

    就在這一家子齊齊出現在門口之時,胡戈搶身站到老少四人面前,二話不說先深深鞠了一躬,以感謝好心人在這兩天裡對自己的看顧之情。

    這樣一來反倒讓受禮之人侷促不安,這年月,離家在外誰沒個病痛了,既然遇上了作為主人家對病人進行照顧那是常有的事,鄉間民風樸實,只是認為此事理所當然,至於其他的並未多想。並不似千年之後的現代人,在文明和繁華中前行,人性中善的一面卻在一點點消亡殆盡。

    胡戈的「過激舉動」把氣氛弄得有點尷尬,小姑娘一家幾乎都愣在原地,他們沒有料到這位病號會如此客氣,最後還是那個將胡戈背回家的小男孩打破了尷尬,「大哥何須這般客氣,區區小事請不要放在心上!」

    這個男孩給胡戈第一印象很不錯,他知道在這個時代,窮人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受教育,所有的生活經驗(說話方式,措辭,認識事物的方法,應對事物的能力等等)都是靠自己摸索或有意無意的向身邊人學習,而這個應該沒有接受過教育的男孩能有這樣的談吐,實屬難得了。

    胡戈對著大男孩點頭一笑,隨後對著他父母自我介紹道:「大叔大嬸,我叫胡戈,自小孤苦,跟著師父四海為家,前些日子師父留下一張字條悄然而去,叫我自己闖蕩江湖,前日失足落水,暈倒河灘,多蒙恩人一家照顧,撿回這條賤命,將來若有機會報答,定萬死不辭!」

    「言重了言重了,胡公子客氣了,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切切不要放在心上啊!」

    在兒子的提醒下,小女孩的父親回過神來,接口答道。

    隨即又馬上介紹起自己一家來:「老漢我姓王,村裡人都喊我王老實,這是孩子他娘李氏,兩個孩兒男娃喚作狗子,女娃叫草兒,已經和鄰縣訂了親,馬上就要辦喜事了!公子既然無事,那就在我家多住些日子,也好喝上我家草兒的喜酒!先把身子將養好,昨天請村裡的軍爺過來瞧過,他囑咐公子退熱後還需要多休息!」

    胡戈見王老實誠意挽留,畢竟這是他在這個時代認識的第一家人,自己又想做點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一下這家好心人,所以道聲叨擾後便點頭應允下來。

    見胡戈答應留下後王老實滿心歡喜,後來怕打擾胡戈休息,把一家人都帶了出去,房間重新剩下胡戈一人,他靠在床背上思索今後的打算。

    常言道既來之則安之,那麼如何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呢?

    自己從小務農,長大學農,就專業來說,自己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可以說是中華數千年農耕文明的精華濃縮,只要有一塊田,憑他身上的技術和包裡的現代高產種子絕對不會餓著,在這民風淳樸的鄉村,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和曾經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們一樣,胡戈也喜歡沒事時在寢室裡,從自己那台打工賺錢買來的二手電腦上,通過學校的龜速網絡,瀏覽我們這個文明古國千年浩瀚的輝煌。他瞭解這個自己正身處的年代,畢竟貞觀之治在歷史上太過有名,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更何況他這個常年在論壇潛水的歷史愛好者。

    不久前剛剛奪得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曾親眼目睹過隋末農民起義的巨大力量,所以以他為首的唐初統治集團便把安民、惠民、不擾民作為施政綱領在剛剛告別戰火的神州大地上推行開來。

    國學大師錢穆曾用一句話總結過漢唐時朝廷對於治下民眾的態度:「漢朝是不讓你過富,而唐朝是不讓你過窮!」(大意)就是說,你在漢朝太有錢了,朝廷就會關注你,錢是怎麼來的呀!有沒有行不法之事啊!搬到長安來住吧!從而對你進行重點關照;但在唐朝,你有錢朝廷不怕,他就是怕你太窮,千方百計提高你的身價,讓你覺得生活還是有盼頭的,比如男子成年後就可以獲得政府授予的田地,並且稅賦比前朝為輕。雖然在寬鄉狹鄉分配的土地數量有所不同,但大至會讓你生活過得去,不至於什麼都沒有,只剩下爛命一條,破罐破摔的走向朝廷的對立面。

    由知民畏民,而發展到後來的敬民愛民,單憑這一點,就讓唐太宗達到了他的許多皇帝同行們拍馬也趕不上的高度。

    正因為瞭解這些,他心裡漸漸有些底氣了。

    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有著傳奇色彩的時代,

    胡戈面朝東南,對天遙拜:

    「爸媽,哥哥,你們要好好活!你們放心,我也會好好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