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四十五節 我講給你聽 文 / 一致對外

    第四十五節我講給你聽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凌晨,青嶺崗,抗聯總司令部。(

    說網!k

    an.贏話費)[lvex.]

    「楊司令員,還沒休息呢?」

    「哦,周委員,你也不是沒有休息呢嘛。」

    「呵呵,我這是剛開完會,過來看一看前線的情況。」周保中往木桌子上放下了手中的大本子,「鏡泊湖方面的敵人南下了嗎?」

    這些天來,先是鏡泊湖林臨指方面受到了敵人的大規模進攻,之後敵人又開始在樺甸方面聚集兵力。周保中作為東北局的軍事負責人,這些事情也是他最為關心的事情。

    「敵人在鏡泊湖東岸方面聚集了三個聯隊的兵力。但沒有繼續發動進攻。還是留在那裡。具體的部署情況,我們還沒有收到具體的消息。」

    「關東軍這是要做什麼?」

    「不清楚。」

    「吉林的一二一聯隊南下之後,鏡泊湖臨指周邊還有九個聯隊吧?」

    「嗯,東邊還有三個守備大隊。」楊靖宇補充說道,「傍晚時,葉總指揮發來了電報。說他們還是要進攻鹿道。」

    「查清楚了那裡有多少人沒有?」

    「八百人左右。其中三百人是日軍。」

    「寧東支隊只有兩千人吧?」

    楊靖宇也擔心地說道:「我也擔心這事。就算是攻了下來,也會付出不少傷亡。」

    周保中曾是二路軍總指揮,也曾駐紮過哈爾巴嶺地區。對汪清縣和寧安縣方面的情況他還是比較熟悉。

    「鹿道那個地方不好守。只要籌劃得當,打下來也不是不可能。」周保中說道,「關鍵是,打下來以後怎麼辦?」

    「葉總指揮說,會把傷員全部送回根據地,一三四團已經過去接應了。」

    「然後呢?」

    「寧東支隊還要東進。」

    「這太危險了。他們這樣會把敵人的吸引力全部吸引到他們那邊。」

    「周委員,這事啊,不是可能。而是千真萬確。」

    「為什麼這麼說?」

    「情報處那邊剛傳來了消息。從前天開始,寧安東部的日軍開始加強了警戒。如果沒猜錯的話,新調過來的一三二聯隊很有可能部署到了那裡。」

    「你是說,敵人改變了作戰目的,把進攻石湖、敦化的行動暫停之後,開始加強對寧東支隊的封鎖?」

    「應該是這樣。那個調到大興溝的聯隊已經查清楚了,是第十二師團四十六聯隊。現在的寧東支隊是被敵人的好幾個聯隊給團團圍了起來。」

    「那他們該打完鹿道之後,應該撤回根據地啊!」

    「到現在我們都沒聯繫上他們。最快也得等到早上七點,才能聯繫上。等到那時,我想他們可能已經都翻過了黃崗。」

    「這樣不行。就算早上他們收到了消息,那也已經晚了,撤是撤不回來了。」

    「我也是正在為這事煩著呢。你說葉總指揮為什麼非要自己帶著這支隊伍呢?他完全可以把這個任務交給騎兵團的邢林團長啊!」

    「也許,他又又他的理由吧。葉總指揮的很多事情,咱們這些人不都是看不明白嗎?」

    周保中說的沒錯。總司令部和省委方面的人對葉磊的很多作法很是看不明白。

    鏡泊湖軍分區方面全面實行生產兵團制度,這還能理解一點。但對葉磊拒絕南撤,非要在鐵路線以北用三個師多一點的兵力,硬頂日軍進攻的作法可是讓他們始終是琢磨不透。

    為什麼他要冒這麼大的風險,也要把敵人擋在鏡泊湖軍分區之外?為什麼他要親自帶隊東征?為什麼他還要回頭進攻鹿道?

    當然,解釋這一切問題的線索也不是一點都沒有。那就是他曾提出過的幾個假設。

    但對那幾個假設,不管是現在在這裡的楊、週二人也好,魏拯民也好,趙尚志也好,都無法認同那樣的假設,更無法以這種假設為基礎做出任何決定。

    但如果把對葉磊的各種疑問和這些假設聯繫在一起,他們又似乎能夠看出一些脈絡來。

    關於這個問題,楊靖宇曾與魏拯民、周保中交流過很多次。

    就像當時開的秘密會議時的判斷一樣,他們仍是認為只要這些猜測若正確,那葉磊採取這樣的措施,還是很正確。抗聯方面確實沒有必要上桿子跟小鬼子拚命。先適當地收縮一下,對今後的發展肯定會大有裨益。

    但這些假設還是太不可思議了。若只是一個猜測,那說不定還真能讓葉磊猜對。但這一連串的假設都能成立的可能性能有多少?

    三人對這個都是心裡沒底。

    但他們在秘密會議上,曾贊同過葉磊的建議,同意先等到今年的六七月份。因為即使到了那時,葉磊的假設就算沒能實現,抗聯方面也沒什麼特別大的損失,又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精蓄銳能夠恢復實力。這也是他們在上個月的青嶺崗會議上最終同意葉磊的意見的主要原因。

    但這些都會變成現實嗎?!

    「渾江那邊的戰鬥,現在已經開始了吧。」

    「已經開始了。還是按原來的計劃,一零七團從旱蔥溝南下佔領磨菰園子,並阻擊通化方面支援過來的敵人,也負責截斷第九師團主力的撤退通道。一二ま團從黑瞎子溝攻擊渾江西北方向的黑窩子,一二一團和一ま六師師部及炮兵師從陳家堡子南下,從北進攻渾江。一ま三師負責從東、東南兩個方向的小石人溝、遙林子進攻渾江。」

    「這可是個大仗。光是直接投入到作戰的就有一ま三師、一ま六師,還有炮兵師,後邊還有五千人的總預備隊,連一ま一師、一ま五師和朝鮮方面的一ま七師、一一二師都要參加牽制作戰。這動靜鬧得可是不小啊!」

    「呵呵。是不小。龍崗臨指和莫天嶺臨指全部參加了此次作戰。關東軍第十四師團全部、第九師團在金川的兩個聯隊都成了牽制對象。連朝鮮軍的第三十師團四十一聯隊、第十九師團的七十六聯隊也成了牽制對象。這次我們可是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兵力參與到了此次作戰,現在我們手裡只剩下了一個剛從摩天嶺臨指方面撤回來的一ま二師了。」

    「都投入了八個師十萬人參戰後,你手裡還能留下了一個師?!」周保中感歎道,「楊司令員,以前你曾想過會有這麼一天嗎?」

    「想過,但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

    「是啊。我也曾想過。只要一有機會,我們抗聯肯定能迅速壯大起來。我一直對這個有很大的信心。但也跟你一樣,我從沒想過會這麼快。去年中的時候,我還在吉東的寶清、富錦一帶呢。這才過了半年時間,我就看到了都能組織一場單方就能投入十萬兵力的大的戰鬥。沒想過啊,沒想到啊!」

    「這也是葉總指揮的功勞。你看看現在的這些部隊。獨立師、一ま一師、一ま二師、一ま三師、一ま四師、一ま五師、一ま六師、一ま七師、一一二師,還有鏡泊湖那邊要新成立的一一三師和炮兵師,咱們總共才十五個師的兵力,這葉總指揮一個人就帶出來了十一個師啊。」

    「何止啊,一一一師還有兩個團的兵力是獨立師方面支援的。」

    「如果按這麼說,原來的一路軍所受到的葉總指揮的幫助那可是更多。我們在龍崗把青壯年都招完了,他就給讓出了安圖。後來還幫著打幾次敦化。要不是他們支援,這鐵路線以北的地區根本打不下來。」

    「楊司令員,你說葉總指揮為什麼不繼續當四路軍司令,非要整編整個抗聯?只是為了統一抗聯的指揮機構嗎?如果真是這樣,他完全可以留在這裡,跟你一起指揮,何必要到鏡泊湖臨指,何必還要親自帶著寧東支隊到東老爺嶺去?」

    「說不好。」楊靖宇有點自言自語道,「他提出的那些理由有些牽強,但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既然葉總指揮放心地讓我們指揮這些兵力,那咱就得帶好了。不說能不能得到多少發展,至少他留下來的兵力必須得保持住才行。有了這麼好的底子,如果我們還打不好,那就不是僅僅對不起葉總指揮的問題了。」

    「是啊。我們都在這東北打了這麼多年,差點就被小鬼子打散。而葉總指揮則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做出了這麼大的成績。說起這事來,我都感到慚愧。呵呵。」周保中乾笑道。

    「都一樣,都一樣,呵呵。葉總指揮非要自己帶著寧東支隊,可能會另有什麼目的。他既然不說,咱們也就別問了。等他想說的時候,會說的。」

    「也只能這樣了。」

    「周委員,這次可是我們一起指揮的第一場大仗。你要不要和我一起等著看結果?」

    「當然。我不就是為了看這個結果才跑過來的嗎?就是熬到早上,我也要第一個看趙總指揮發回來的戰報。」

    「第一個?」

    「嗯,我看完了,再講給你。哈哈哈!」

    「周委員,我可是抗聯總司令啊。應該我先來看才對吧?!」

    「我還是軍事委員呢。哈哈哈。」

    cente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