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四十二節 寧東支隊 文 / 一致對外

    第四十二節寧東支隊

    由騎兵團一營、二營、三營組建寧東支隊。(最穩定,)由葉磊兼任支隊長,伊俊山政委兼任政委,尹夏太兼任參謀長。暫編第一師、暫編第二師合編為鏡泊湖守備師,鏡泊湖守備團、額穆守備團全部編入鏡泊湖守備師。汪雅臣擔任師長,彭施魯擔任政委。柴世榮擔任鏡泊湖臨指代總指揮,王光宇擔任代政委。各部隊的防守任務是一一一師繼續防守汪清方面,一ま四師繼續防守五常、葦河及鏡泊湖西岸,獨立師防守蛟河、拉法、舒蘭,鏡泊湖守備師防守鏡泊湖以東地區。鏡泊湖臨指由代總指揮柴世榮負責指揮,在葉磊或是總司令部方面下達新的作戰命令之前,全力防守鏡泊湖軍分區。額穆索守備團、沙河掌守備團的建設加快。陳四省同時兼任兩團團長。讓他在一個月內完成兩個守備團的訓練。如果招募的新兵更多,那可以考慮重新組建鏡泊湖守備團。新調來的敦化守備團駐紮在石湖作為東線預備隊,青嶺崗守備團駐紮到額穆索,作為西線預備隊。軍分區、政府方面繼續組織老百姓向南撤離。給總司令部和省委發報,建議鏡泊湖軍分區範圍內,全部實行生產兵團制度。老弱幼殘人員全部安置到牡丹靈軍分區方面。最後,即日起,整個鏡泊湖臨指方面,全面進入戰爭狀態。作戰目的從搶人、搶物資改為優先殲滅敵人,作戰重點放在保護根據地,獲取武器和彈藥。在策略上,一月二十日之後,允許他們把敵人放進來打,不用繼續進行正面防守作戰。

    這就是葉磊發出的命令。

    葉磊要帶著一千五百多人的寧東支隊,親自開闢寧東戰場的決定,讓丁守龍可是嚇了一跳。他想反對,但聽葉磊的意志堅定,且伊俊山和尹夏太也似乎沒想要提出反對意見,他就沒有再說什麼。既然三位都這麼想,他自己一個人反對,那也是改變不了這個決定。[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伊俊山和尹夏太太瞭解葉磊了。平時,他很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但在某些時候,他的倔勁一上來,那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同時,兩人也並不認為葉磊親自帶著寧東支隊到東老爺嶺和太平嶺一帶活動,會有多大危險。就像前邊尹夏太分析的那樣,周邊地區雖然看起來有很多日本鬼子,但真正能威脅到他們的則是沒有多少。頂多就是第八師團和第十二師團各派出一個聯隊。兩個聯隊的敵人是不少,但那也得找到抗聯部隊才管用啊。小鬼子不可能派出幾千人的兵力,滿大山地找抗聯吧。就算要找,那也只能建立幾個討伐隊才行。若以大隊規模派出兵力,是有能力殲滅寧東支隊的一千五百多人。但是,只派出六個討伐隊,他們就敢保證能夠找到寧東支隊?!再說了,實在混不下去,那完全可以重新回到軍分區。

    其實這些都是一個理由,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這兩人自己也想出去轉轉,打打幾仗。在這點上,他們的想法與葉磊還是有共同點。

    這三人都作為鏡泊湖臨指的最高領導,就這麼集體曠工,就有些不符責任了。畢竟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指揮部隊保護鏡泊湖軍分區。

    話是這麼說,但他們還是都給自己找了個一條看似很有道理的理由。

    開展寧東方面的作戰,不僅能夠牽制敵人,使其不能全力進攻根據地,又能通過作戰不斷擴大兵力。

    這個或許是個理由。可真是有必要三人都要去?

    他們各自在心裡想的回答基本相同。這次作戰十分重要。只要打好了,就能完全起到他們應盡的責任。也只有他們自己過去,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得最好。

    伊俊山考慮的還有一點,寧東支隊方面肯定要有一個負責人,而邢林不適合,馬振東更不適合,唯一可以勝任的就是葉磊或是伊俊山。柴世榮也可以,但這時間不是不夠嗎?葉磊一個人去,伊俊山不放心。伊俊山一個人去,葉磊也不放心。所以,最終還是只能決定他們都要去。

    至於軍分區方面,大面上有柴世榮、王維宇、丁守龍、汪雅臣、吳長喜、許國有、狼嘯天負責,內部又有李芒、石景昌、陳四省等人,暗地裡還有劉傳宗。因此,葉磊還是對根據地很是放心。

    晚八點,丁守龍帶著警衛營大部、指揮部的大多數人員及六百名傷員先行南撤。他們將會從東松乙溝出發,然後跨過松乙溝河進入褲襠溝。等他們與一一一師一三四團在三仙嶺以西會合之後,就可以在那裡進行休整,然後再向西趕往石塘。

    葉磊的原計劃是只帶著三個騎兵營剩下的一千五百人跨過鐵路線,但在丁守龍的強烈建議之下,在伊俊山、尹夏太的堅持之下,他最後還是決定帶著騎兵團全部剩餘人員北上。

    此時,把一些身體狀況較差的人員送走之後,騎兵團只剩下了一千九百人。再加上一個警衛排、一個加強通訊班、一個醫療隊、一個軍馬維護班,所有人員加起來足有兩千人。

    新組建的寧東支隊要到敵後作戰,繼續保持團的編制就有些不適合。於是他把部隊重新編組,設立了一個二百人左右的支隊部,下轄一個一百五十人的警衛隊和一個醫療隊及一個通訊排。剩下的人則組成了一個二百人的偵察中隊和三個四百人的中隊及四百人的輜重中隊。

    同時,因繼續維持騎兵編製會造成目標過大的問題,且養活這批馬也會成問題。所以葉磊把大多數馬匹都讓丁守龍帶回去,寧安支隊只留下了五百匹體壯能負重的良馬,把彈藥、糧食及其他補給全部搬到了馬背上。

    當這一切調整完成後,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十點,所有部隊也全部集結到了東松已溝。

    此時,如果沒有計劃,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就有兩個。一個是跟著丁守龍他們南下,另一個是東進。而為了完成牽制敵人的任務,他們不可能南下,只能選擇東進。

    這條路不好走。從東松已溝出發,到他們要穿過的鹿道、老松嶺車站之間的鐵路線,足有三十八里。就算有人熟悉這條山路,但要走完這段路程,至少也得走上五到六個小時才可以。且這還是到達鐵路線的距離。如果他們想進一步東進,想翻過黃崗,那還得走上二十里路才行。那又得走上三個小時才行。

    這需要走九個小時,就算現在出發,那也只能等到明天天亮時分才能趕到目的地。

    時間所剩無幾,葉磊不可能繼續在這裡耽誤時間。只讓隊伍休息了半個小時候,他就下達了東進的命令。

    這一路上,雖說有山路可走,但早已沒人走過。上邊的積雪足有半米之深,走起來是非常的吃力。特別是走在最前邊的偵察中隊,更是吃力的很。何況這些部隊在昨晚上只休息了兩三個小時,今天又打了一天的仗,體力消耗是十分巨大。

    前邊的偵察中隊走過的路線上,積雪已經被壓實,走在後邊的人,還好走起來就要比他們輕鬆一些。但整體來看,隊伍行進的速度還是很慢。這樣走下去勉勉強強才能按時到達目的地。

    如果要掩飾腳印,讓一部分人走在後邊掃雪,那隊伍會拉的更長,走得更慢。但以牽制敵人為主要目的的寧東支隊,根本沒有必要隱藏行跡。葉磊甚至希望這西北風小一點,不要刮來雪花覆蓋他們留下的腳印。

    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又五百匹馬攜帶了大量的物資之後,戰士們只要背著自己的東西前進就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行軍的難度。

    「總指揮……」

    「參謀長,咱們的這稱呼和暫時變一下才好。你說呢?」葉磊說道,「最好是,你們都叫我大隊長,或是隊長,我叫你為參謀,叫伊政委為政委,最好是不帶姓叫。」

    「好吧。隊長。」尹夏太馬上改變了稱呼,「前邊的偵察中隊,馬上要到鐵路線上了,咱們還是要強行直接突破嗎?」

    「當然,現在沒那個時間搞隱蔽,也沒必要隱蔽。我跟馬隊長說來著。讓他直接帶著偵查中隊清除周邊的敵人,掩護主力東進。」

    馬振東沒有跟著丁守龍南下,連呂昌貴也留了下來。此時,馬振東正擔任著偵察中隊中隊長,呂昌貴擔任了警衛隊隊長。邢林也沒有南下,他擔任了寧東支隊的副支隊長。

    三個步兵中隊的中隊長,也由原騎兵團的三名營長擔任,輜重中隊的中隊長也是原騎兵團輜重連的連長擔任。

    「如果能多個三個小時就好了。我們可以順便攻克鹿道村。說不定,能招上來點人,還能獲得更多補給物資。」

    「參謀,我們所帶的物資已經不少了。就這些糧食,我們至少能吃二十天到一個月。」

    葉磊又說道:「政委說得好,現在可別考慮太多。在今晚上,我們要人擋殺人,神擋殺神。我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東進再東進。」

    cente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