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一節 葉磊的一言堂 文 / 一致對外

    第一節

    葉磊的一言堂

    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日,敦化縣石塘村,南坡。[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昨日凌晨,葉磊帶著獨立師、一ま四師及警衛營、輜重營、騎兵團等部隊,經過八天的行軍終於趕到了敦化。

    而此時正在負責防守鏡泊湖軍分區的軍分區和兩師各級指揮員均已到達敦化,迎接總指揮的到來。

    雙方在簡單地互相介紹了之後,馬上進行了一次高效的換防會議,並具體確定了換防計劃。

    原來葉磊是希望能夠利用這冬天的,把部隊以師為單位分成四批完成冬訓。但尹夏太在具體制訂作戰計劃之時,總司令部發來電報,要鏡泊湖臨指兼管額穆方面的防禦,而延吉、和龍兩縣方面則由牡丹嶺軍區的一ま九師負責,而一ま八師要集結在敦化地區,作為北部方面的預備隊。

    當葉磊和伊俊山、尹夏太、丁守龍等四人,再分析一下之後,就大致理解了總司令部的意思。

    龍崗方面部署在樺甸及以北地區的部隊是一ま一師,是原四路軍的部隊。如果按原來的計劃,那吉林方面的防禦就有些怪異。鏡泊湖臨指方面負責京圖鐵路線以北,以南則是牡丹嶺軍分區,而再往西南一點,就是龍崗臨指的防守範圍。在不到兩百里的防線上有三個軍分區共同防守,這肯定會對具體作戰指揮產生影響。

    但如果把額穆地區的防務交給鏡泊湖臨指之後,這一情況就有所改善。鏡泊湖臨指本來就要負責額穆北部地區,就算結果額穆全境的防守,對其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會與一ま一師方面的防線直接練成一片之後,作戰指揮就變得方便。同時,鏡泊湖臨指和龍崗臨指也有了一個明確的松花江分界線。

    同時,延吉方面不用龍崗臨指負責之後,也避免了鏡泊湖臨指的麻煩。在調整之前,鏡泊湖臨指在東北方向上,要分別防守延吉、汪清、東寧等三個縣。其中東寧方向才是主要防守區域。因那邊可是有第八師團。

    這一來,葉磊就得在這裡派上一個師以上的兵力。這一來,就有些麻煩。要從哪個師調出哪個團分配到這個方向?

    但現在就不用考慮這些方面,只要派出一個師就能基本建立起對汪清和東寧兩縣的防守線。

    好是好事,但這下就有些不好安排師級單位的輪訓了。

    一個師要部署在鏡泊湖以東的根據地東北方向,一個師那肯定是要部署在額穆方面,而剩下的一個師,卻要部署在鏡泊湖西側的根據地北部。這樣一來師級輪訓就變得不現實。連團級都不好安排。看來只能以營級單位進行輪訓。這就要求所有三個師的九個團下邊的二十七個營,要分成三批派出外圍進行遊擊作戰和小範圍運動戰。

    既然這具體輪訓的級別放到了團級指揮,那臨指方面就沒有必要對他們的輪訓計劃一一作出安排。只要明確了這輪整訓的目的和整體策略及一些主要指標之後,具體的完全可以他們看著辦。只要確定了輪訓計劃後,把計劃送到臨指就可以。

    多了一個防區,同時也少了一段防線。這樣的結果總體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所有部隊不用進行師級輪訓,那就得一次性安排到位,決不能來回折騰。

    會議最後決定,一一一師繼續負責防守汪清、東寧,獨立師派駐到額穆,防守吉林和舒蘭方面,一ま四師派駐到北部防線,主要負責防守五常、葦河、東寧。

    昨天早上的會議只是換防計劃,更多的調整則將要在今後的幾天中陸續進行。

    但在這之前,葉磊首先要對摩天嶺軍分區的情況有所瞭解才行。且還要與新的搭檔們溝通一下才行。

    鏡泊湖臨指有正副總指揮各一名,正副政委各一名,正副參謀長也各一名。

    臨指副總指揮是原二路軍副司令柴世榮,政委是伊俊山,副政委是王維宇,正副參謀長分別是尹夏太、丁守龍二人。

    而鏡泊湖軍分區的司令員是原一路軍副司令汪雅臣,政委彭施魯是原二路軍第四師第十一團政委。

    這八人是鏡泊湖臨指方面的主要領導人。大部分決定都將要由這些人做出來。

    新認識的指揮員還有一一一師的政委黃光林。改編前他就是原第四師第十團的政委。通過這次改編,他升任師政委。此外,葉磊還認識了暫時在防守鏡泊湖西部地區的一一ま師的王汝起師長、李龍雲副師長和安吉政委。

    昨天早上剛到達敦化的各部隊只是休息了一天之後,迅速趕往了駐防地區。而換防之後就要撤回撫松地區的一一ま師也開始忙碌了起來。這次換防過程需要三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說到十二日才能完成所有交接。到時一一ま師就能離開這裡,南下到撫松軍分區,接受撫松地區的防守任務,同時還會作為摩天嶺臨指和龍崗臨指的戰役預備隊。

    今天晚上,葉磊就帶著所有臨指的人員趕到了鏡泊湖臨指的指揮部。

    這裡有葉磊派人早已準備好的幾座山洞。看起來短內葉磊是離不開山洞中的生活。

    今晚將要召開臨時指揮部的第一次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認識,加強交流。此外,就沒有其他要事談。

    眾人先自我介紹了一番之後,開始互相攀談起來。

    伊俊山是東北反日同盟軍出身,且又是第五軍出來的。而當時第五軍的軍長就是周保中,而副軍長是柴世榮。時任第一師第三團政委的伊俊山,可是早就認識柴世榮,而柴世榮也認識這位有知識的政委。

    兩人的攀談甚是融洽,而葉磊也早就想跟汪雅臣共事,便也和汪雅臣、王維宇聊了起來。

    談來談去,眾人可以交流的內容還真是不少。李明順也曾和伊俊山參加同一戰鬥,柴世榮和汪雅臣更是早就認識。反正繞來繞去,這些人都能找到相互之間都認識的人或是共同參與過的事情。以前不,現在了,更是有一種他鄉遇知己的感覺。

    這次會議只開了兩個小時就宣佈結束了。會議的最後,葉磊表示,希望大家多加溝通,希望鏡泊湖臨指的領導班子盡快能夠互相瞭解起來,並形成一個高效而有能力的指揮機構。

    話是這麼說,這具體的瞭解過程還是要經過一段才能形成。但在這之前,可不能因為任何問題影響鏡泊湖臨指的工作。

    六人臨指指揮部人員和二人軍分區人員及九位師級領導中,跟著葉磊,或是跟過葉磊的人總共有八人。伊俊山、尹夏太、丁守龍三人就不用多說,三個師的師長,全都是原四路軍的師長。吳長喜和許國有一直是兩師的師長,而狼嘯天是在這次調整中,被安排到了一一一師。三位副師長中,一一一師副師長是金南軒,是原獨立師第四團團長。三位師政委中,南璞一直是一ま四師政委。

    這八人加上葉磊剛好是九人,剛好超過了總共十七人領導中的半數。這倒不是葉磊刻意安排的結果,連他也沒想過剛好有這個人數。也許這是天意,或是楊靖宇的刻意安排。

    其實葉磊並不在乎這人數和比例問題。因為在臨指六人成員中,除柴世榮和王維宇之外都是跟過他的人。有問題不好解決,他完全可以在臨指層面上直接下決定,而不用把這討論範圍擴大到師級層面上。

    說白了,制定作戰計劃還是葉磊說了算,其他人只有提建議的份和具體完善葉磊之計劃的份。要真想決定某一計劃,如果沒有葉磊的同意,那不管是多麼優秀的計劃也是無法得到通過。

    葉磊需要這樣的權利,這也是他在那晚上特意要求的內容。

    雖說葉磊曾帶出了鐵血隊,發展為十二軍,最終變成十幾萬人的四路軍,但畢竟他的年紀還小,且又沒有拿得出來的學歷的,所以如果沒有這樣的權利,葉磊很難保證的想法能執行下去。

    這倒不是他不別人,而是因為他的很多想法肯定會刺激到他人,讓其對那些莫名其妙的安排感到懷疑和不滿。一旦出現了這種事情,那葉磊就無法做出想幹的事情。

    說服?

    那是不可能。葉磊的太多計劃在他們看來都是沒有根據的判斷之下做出的盲目而不理智的計劃。可能讓他們贊成?

    何況,葉磊也不可能跟他們說太多,就是心理明明是回事,很多時候也找不出能夠支持想法的根據來。

    還是那套做法,做了看結果,用事實,用數據。扯那麼多有用沒用的幹啥?多殺鬼子,多繳獲物資,多攢些兵力,多攢點子彈才是關鍵。

    到最後,只要葉磊能做到了這點,等大家的態度開始有了些轉變,葉磊就可以放開更多的權利讓他們參加到制定作戰計劃的過程中。

    葉磊已經決定,在變化到來之前,要再次執行集權制。說簡單點,就是要搞一言堂。

    其具體內容是,提補充建議可以,熱烈歡迎。提反對意見不行,一律裝作聽不見支持的讓他多說幾句話,不支持的就讓他少說幾句話。

    第一節

    葉磊的一言堂

    第一節

    葉磊的一言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