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四十五節 變化中的二支隊 文 / 一致對外

    第四十五節

    變化中的二支隊

    在十一月末,抗聯一路軍、二路軍、四路軍完成整編之後,仍有一支原二路軍的部隊遠離著吉遼抗日根據地,獨自戰鬥在吉東地區。lvex.[lvex.]

    這支部隊就是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第二支隊。在改編之前,二支隊的前身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最多時擁有近兩千人的第七軍,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編之時,整個二支隊只剩下不到兩百人。

    當時,他們的周邊可是日軍雲集。在他們的游擊活動區域西側的佳木斯駐有日軍第四師團,南邊的密山有第十一師團,更是有第六獨立守備隊被派到游擊區專門對付他們。此外東部滿蘇邊境上有第四國境守備隊,南部邊境上有第三國境守備隊和新調來的第十二國境守備隊。更是有大量的敵人騎兵在這一地區活動。

    但進入了下半年他們周邊的情況開始慢慢地變化起來。

    首先是駐佳木斯的第四師團調走了。而新調來的第二十四師團,顯然只有三個步兵聯隊。這樣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軍的封鎖能力。

    其次,日軍在繼續修築蘇聯邊境方面的要塞建設之外,還開始加強了林口到佳木斯的圖佳線鐵路和從林口到虎頭的虎林線鐵路的防守。就是說敵人開始更加重視封鎖,而在另一面投入到討伐方面的兵力開始減少了一些。

    最後,十二軍方面陸續派來一些人支援二支隊。雖然來的人不多,前前後後也不超過十人,且到了這裡之後只呆上幾個月後,又都陸續。但在他們的支援下,二支隊終於停止了兵力在不斷減少的趨勢,還增加了不少。

    在各方面的影響之下,經過半年的戰鬥和發展,二支隊不僅提前完成了過冬準備,其兵力也從原來的不到三百人發展到近五百人。

    隨著人數的增加,原來的三個大隊的兵力也慢慢地充實了起來。其中王效明兼任大隊長的第一大隊已經有了兩百餘人,隋長青的第二大隊也有了近兩百人,而教導大隊也發展到一百人左右。

    有了更多的兵力,有了更多的槍彈,二支隊的戰鬥不僅開始有了起色,部隊的氣氛也越來越好了起來。

    十二月七日,晚七點,寶清縣西部的鍋盔山。

    二支隊支隊長王效明問道探查清楚了沒有?」

    「查清楚了。」二大隊大隊長隋長青說道,「山下的幾個村子中,都駐有少量鬼子和一個排左右的偽軍。加起來不會超過一百人。其中,李金圍子和老黃家和猛家崗的數量偏多一些。欒家屯的敵人數量少一些。」

    「欒家屯的敵人最少?」

    「是。加起來也不過六十多人。」

    「那老黃家呢?」

    「比欒家屯的敵人多一些,有八十個左右。」

    「姜政委,你看?」

    「我還是覺得應該打老黃家才對。打完那裡我們就容易撤。如果要打兵力最少的欒家屯,那旁邊的三個地方的敵人都可能支援。」

    「崔大隊長,你想?」

    「我們把主力都帶了,足有四百人。我想是不是可以打大一點?」

    隋長青問道圍點打援嗎?」不跳字。

    「是。用一百五十人左右打老黃家,剩下的人全部阻擊支援的偽軍。」

    「支隊長,我雖然也同意打老黃家,但我不建議擴大戰鬥規模。」副支隊長劉雁來說道,「就怕貪多嚼不來。所以我建議強攻老黃家,然後就撤退。」

    「副支隊長,五日前,日軍從涼水泉子剛調走一個中隊,那裡的日軍現在都不到一個小隊。這對咱們來說可是一個好機會。」隋長青說道。

    「是啊。」教導大隊隊長崔永進也說道,「只要把握住了這次機會,我們說不定能消滅兩百偽軍呢」

    二大隊的隋長青和教導大隊的崔永進都要圍點打援,而副支隊長劉雁來則反對這樣做。

    過了一會,政委姜信泰說道我也同意劉隊長的意見,打完就撤。對我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作戰目的是為了保證的生存,而不是怎樣消滅更多的敵人。何況我們消滅的還只是偽軍,而不是日軍。如果這次我們要打的是日軍,我就不反對。但是要打偽軍,就沒有這個必要。這段的經驗,難道你們都忘記了嗎?這偽軍現在是我們的敵人,但在某一角度上,他們反而是我們可以爭取的對象。對他們,我們應該採取收編招降為目的的戰鬥,而不是消滅為主。你們看看現在我們二支隊的情況。這下半年以來,我們也有一些戰士先後犧牲,但我們不是通過收編俘虜,把隊伍擴大到了近五百人嗎?所以我認為,咱們應該明確一下這次作戰的目的。並為了達到作戰目的而執行計劃而不應該盲目擴大戰鬥。」

    「只是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崔永進還是有些不捨地說道。

    「不是所有的機會都需要把握。實際上我們可以攻打的地方不少,但我們為選擇了這裡?不就是因為攻擊這邊的敵人,我們就能在盡量保存的情況下,達到作戰目的嗎?」不跳字。姜信泰耐心地說道,「既然我們的這次作戰目的非常明確,那我們為要圍點打援呢?你們能告訴我這樣做的好處除了多打死可能會收編進我們隊伍的偽軍之外,還有其他好處?」

    顯然,這確實是問題的關鍵。打死了再多敵人又能樣,的部隊得不到發展,而敵人則很容易再從其他地方調來偽軍。這樣除了能消弱一點敵人之外,對二支隊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再經過了一會討論之後,兩個大隊長也同意了劉副支隊長的意見。

    「還是葉總指揮的的話對啊。發展才是硬道理。」

    劉雁來說道,「只有我們發展起來了,才有更大的能力與敵人作戰,才能給敵人造成更大的傷害,才能最終打敗敵人。如果我們不發展,只考慮消滅敵人,那我們只會再次踏入原來的誤區之中。人不能一頓飯就能吃成胖子,這飯得慢慢吃才行。敵人也一樣,不要想著一次性要消滅多少,而是要積少成多地逐步消滅敵人。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才能逐漸地發展起來。」

    王效明見討論得差不多了,便最終下了決定,強攻老黃家。

    四百人攻打只有不到一百偽軍的一個圩子並不是很麻煩的事情。從凌晨一點開始的戰鬥,只進行了一個小時,就完全結束。

    在這場小規模的戰鬥中,二支隊有六人犧牲,有十七人受到輕重傷。但他們卻擊斃了十四個日本鬼子和九個偽軍,而其他的五十七個偽軍全成了他們的俘虜。

    雖然其中仍有十三個傷員,但他們在連夜進行了收編行動之後,帶著這十三個偽軍傷員和繳獲的六十多支槍支及近六千發子彈離開了老黃家。

    整體來說,這次戰鬥中,二支隊付出了二十三人的傷亡,收編三十七人的。總兵力比戰前多了十四人。如果算上十七人的傷員中,有至少十人能重新回到部隊,而十三個偽軍傷員中,也有七人是能加入隊伍的話,那這一仗中,二支隊不僅在短期內增加了十四人,長期來看,這兵力更是多上了三十七人。

    只用一個小時的戰鬥,就獲得如此的戰果,其效果還是很不的。不僅人數增加了,備用槍支也多了,彈藥也充實了,更有不少糧食、被服等其他物資。

    雖然只是一次短暫而小規模的戰鬥,但其戰果和清松的獲勝讓二支隊的戰士們是士氣高漲。即使背著沉沉的糧食、被服和彈藥,他們也是健步如飛。

    回鍋盔山密營的路上。

    「今晚的收穫不啊」隋長青說道。

    「如果按你的打法,那繳獲還是這些,但咱付出的傷亡可就大多了。」姜信泰說道。

    「政委,我那也不是發表的意見嗎?都說是討論了,那各抒己見也是應該的。呵呵。」隋長青說道,「雖然打死的敵人少了一點,但這繳獲總算是不。」

    「嗯,就好。對咱們來說,生存才是關鍵。咱可不能像以前那樣,平時打鬼子,直到沒了糧食才為了糧食硬著頭皮上去攻擊敵人的據點。那樣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明白了政委。」

    「明白?」姜信泰搖頭道,「你啊,現在放出去,肯定還是老樣子。先跟著支隊長一起作戰吧。等時候完全改變了這種想法,再出去獨自作戰。」

    「嗯。」

    東北抗日聯軍鏡泊湖臨指的二支隊,在這一晚上只進行了一次持續一個小時的戰鬥。傷亡不多,收穫不大。但整體戰鬥力提高了一些,兵力也多上了一點,糧食也多了一點,槍支也多了一點,彈藥也多了一點。變化不多,都只是一點點的變化。

    但這樣的小變化,正在一點點地改變著二支隊。

    如果能把這種戰鬥繼續下去,那這個月內他們就能發展到六百人,下個月就能有七百人,到入春的時候,說不定就能有九百以上,近千的兵力。

    那時的二支隊是不是也能打出更大的戰鬥,消滅更多的敵人呢?

    第四十五節

    變化中的二支隊

    第四十五節

    變化中的二支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