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四十二節 彭老總與左參謀長 文 / 一致對外

    第四十二節

    彭老總與左參謀長

    齊輝正在那裡琢磨著是不是要縮小一下數字,讓這些內容看起來更加可信起來的時候,在另一間屋子裡,也有兩人在討論論著東北抗日聯軍的情況。lvex.[lvex.]

    此時,兩人之間的桌子之上,正擺著一份長長的電文。

    「如果這一切是真實的,那我們黨、我們軍就又多了一支強大的武裝。」彭德懷說道。

    「是啊,彭總。前幾天聽齊軍長的介紹之時,我們還懷疑他是否誇大了東北抗聯的兵力和戰果。但按這份電報來看,其擁有的兵力,完全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十二個整編步兵師,武器裝備齊全。另有一個擁有一百二十門大炮的炮兵師,哈哈。這是多少人啊。」彭德懷興奮地笑道,「光是正規步兵就有十五萬人」

    「關鍵在於,這些人大都是經過了戰鬥的戰士。不是剛訓練出來的新兵。」

    「我們這次用了三個多月的進行的百團大戰,到現在已經投入了一百多個團,總數加起來也有二十萬人。」彭德懷說道,「如果這東北抗聯的主力師兵力都達到十五萬,那他們的上一輪戰鬥雖說算不上百團大戰,但其戰鬥烈度可不會比咱們這次的百團大戰要低啊」

    「這個可以等到再看看,齊輝副軍長送的報告。我想那份報告應該還是十分可信。」

    「好。」彭德懷說道,「記得上次他說的時候,好像是要完成這次任務之後要?」

    「是。他們要。說是他們軍長給的任務。」

    「他是不是還不,抗聯已經完全整編了吧。」

    「應該不。」

    「你記得他們說要嗎?」不跳字。

    「沒有。只說是任務。」

    「這個葉總指揮不簡單啊,小小年紀就能把隊伍帶得這麼好。又是一顆將星。」

    左權說道彭總,這位葉總指揮可能是我黨、我軍中最年輕的將領,可能也是年紀最小的黨員。這才幾歲,就曾指揮過十萬大軍啊」

    「呵呵,你說的沒。」彭德懷大笑道,「重要的是,那十萬主力、七萬預備隊都是他帶出來的部隊。這位葉總指揮只用了一年半就帶出了十萬主力軍如果只是兵多,那也沒。只要時機合適,很多人都能帶出這麼多兵力。就像兩年前宋時輪、鄧華的四縱挺近冀熱邊時,李雲昌他們不就搞了大暴動,很快就有近二十萬民眾參加了嘛?隨後組建的兵力更有近十萬,我黨領導的就有七萬之多。那才用了多長,也就一兩個月。」

    「可惜了,當時就不應該把四縱撤。」左權遺憾地說道。

    「這事說不好。不見得四縱留下來,就能把這十萬兵力給維持起來。他們沒槍沒炮沒子彈,光憑一顆心很難在小鬼子眼皮子地下發展下去。可以說那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與四縱撤回沒有太多關係。」彭德懷說道,「所以啊,這個葉總指揮用一年半帶出十萬兵力,雖比冀東那邊的發展是慢了一些,但這發展可是穩步地在進行,至少他們已經在那裡堅持了一年多的。如果沒有意外,堅持到明年中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至於以後嘛,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現在抗聯完成整編之後,東北抗日聯軍可以說已經完全是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其總司令、兩位副總司令都是**員,連各級指揮員也幾乎都是黨員。根據地方面更是如此。魏拯民是原南滿省委書記,周保中是吉東省委書記。以前他們還是通過蘇聯方面與中央有一些聯繫,但這次有了雙方通訊渠道之後,中央就可以主動領導這支部隊了」

    「東北抗聯的情況與冀東抗聯不同,其所處的環境更加惡劣,周圍的敵人更多。而我們對東北地區的瞭解還不是很多,暫時也不可能給予那邊更大的幫助。領導歸領導,至於打,還得他們考慮才行。畢竟他們才更瞭解那裡的形勢。」

    「是啊,在那裡堅持抗日,比這邊難多了。」左權說道,「我們這邊雖說有國民黨軍不斷搞摩擦,但至少我們還算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後方,基本上都是向東、向北作戰。而東北抗聯卻是四面皆敵,四面都要防守,這就不好打了。有些像當年我軍在井岡山的情況。」

    「井岡山?」彭德懷說道,「如果比較軍事形勢那還真差不多,但要比這自然環境,那可是差遠了。這太行山到了冬天還這麼冷,你說那東北的冬天有多冷?像那齊軍長說的一樣,在去年,他們是能生火煮玉米粒子吃,都算是改善生活了」

    「在抗聯的發展過程中,這葉總指揮帶出來的四路軍可是做出了重要貢獻。要不然,這抗聯能發展到如此的規模」左權說道,「如果算上他們的那些守備團、民兵團,這兵力都超過了二十萬,而我們八路軍和現在也就是三十多萬啊」

    「應該說,這是一支十分有戰鬥力的部隊。我想,中央肯定會重視這件事情。隨八路軍、新四軍後,東北抗日聯軍成為了我軍的第三支主要武裝力量。」

    「這次不知中央會安排這件事情?」

    「不是有東北工作委員會嗎?我想中央肯定會考慮抽調一批人員到抗聯方面。這也是這次齊輝軍長西征的主要目的之一。」彭德懷說道,「我琢磨著啊,中央可能要派一部分部隊進軍東北了。還會帶上不少政工幹部。」

    以前是不東北抗日聯軍的狀況,那便算了。但現在了,更有一支部隊轉戰數千里趕了,並希望中央方面給予更多的人事上的支持,那就必須要把握住這支部隊。

    如果那邊只是一些游擊隊,那頂多也是派個七八名人員就可以。

    而東北抗日聯軍可是不同。那裡不僅有超過二十萬的部隊,其裝備和戰鬥能力都是相當不。且他們還建立了吉遼抗日根據地,轄區內有至少有六個完全控制的縣境,期活動區域則含了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大多數地區。不僅如此,他們還派兵打到了朝鮮半島內,也控制了不少區域。

    對於這樣一支有戰鬥力、兵力又足、根據地也不小的抗日隊伍,派個幾個人根本無法達到志願的目的,不派個上百人,那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但要派這麼多人員,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那麼容易,早前派的那麼多聯絡員,也不可能只有一個王鵬順利地找到了部隊。

    對於齊輝送來的那個布裡邊所有的,彭德懷是看過的。裡邊有幾封信件和兩把日本軍官的配槍。那槍應該是特製的,其唯美的造型,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至於其他信件,上邊都寫明了收信者的名稱,主要都是寫給了黨中央的各個部門。

    其中有些部門是有,有些部門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也許那是因為東北抗聯方面對中央的情況並不是太過瞭解而出現的紕漏。但這不是很重要,畢竟這些信件的收件人中,部門名稱還都是第二位的,第一個收件人還是***主席。

    而發信人也全都是寫著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葉磊的名稱。

    從這裡就能看出,這次的西征就是這個新崛起的四路軍組織實行的一次軍事行動,而不是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發出來的。

    從上看,也是這樣。信件應該是九月份就已經寫好,然後讓齊輝副軍長帶,而從新收到的東北抗日聯軍編制表中,其整編是在十一月末。

    想到這裡,彭德懷對這個從未謀面過的年輕的總指揮來了更大的興趣。

    「看來那些傳言是有所誇張,但都往大了誇張。誰都沒有想過,這位總指揮竟然是二八年出生。二八年啊,滿打滿算,再過一個月,才是十四虛歲啊了不得,了不得啊」

    十四歲的總指揮,還是帶領過十幾萬大軍,現在還是帶著四萬多兵力的總指揮,可真是聞所未聞。至少彭德懷和左權是沒有見識過這樣的人物。

    「有機會,我也想見見這位葉總指揮。」左權說道,「隨咱八路軍的葉劍英參謀長和新四軍的葉挺軍長之後,我軍又出了一個姓葉的人才。」

    「何止啊,新四軍挺縱那邊還有一位葉政委。」彭德懷說道。

    而此時的新四軍正在安徽南部。正準備渡江北上。

    這日,葉挺收到了一份蔣介石國民政府方面的電報。電文中要求,新四軍應在繁昌、銅陵度過長江,在江北無為附近集中,然後按規定路線北上。

    而在此之前,蔣介石還曾下發手令,要求長江以南的新四軍在本年內全部開到長江以北,明年一月內全部開到黃河以北。在這份命令中,蔣介石還要求黃河以南的第十八集團軍所有部隊也要在本年內開到黃河以北。

    彭德懷還不葉挺信收到的電令,更不齊輝轉戰千里送的布中的信件裡到底寫有樣的內容。

    有人不,但有人已經了一些事情。

    他們不敢這種事情真會發生。

    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以防萬一,他們已經在開始為可能會出現的事情,做著一些準備。

    第四十二節

    彭老總與左參謀長

    第四十二節

    彭老總與左參謀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