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二十三節 學校 文 / 一致對外

    第二十三節

    學校

    不管敵人會不會發動進攻,也不管敵人進攻,要想在今年之內消滅抗聯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快他們也要到明年春天才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對於這點,不只是葉磊這麼想,劉松江、趙尚志等人都這麼認為。

    他們可要比葉磊有更多的經驗。對於敵人的招數,那可是熟悉得很。既然他們都同意這種判斷,那十二軍也不能閒著。

    在一方面要繼續加強部隊的訓練,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之外,十二軍還要加強指戰員的指揮能力。為此,在十一日舉行的軍事會議上,他們決定要用四個月的,對十二軍所屬的指揮員、政委、指導員、後勤人員等進行一次全面的培訓。

    此次要進行的為期四個月的培訓,主要分為三個檔次。其中初級培訓由團級單位組織,為此團部要組建教導連。參加的對象,主要是連級幹部和優秀的排級幹部。中級培訓由師級單位組織,為此師部要下設教導營。參加中級培訓的對象,主要是營級幹部和優秀的連級幹部。高級培訓在撫松軍校進行,參加的主要對象是軍、師、團級人員。

    同時考慮到加強指戰員的後備力量,全軍從師到班,全部實行一正兩副制。即每個崗位上,均配置一個正職和第一副職、第二副職。這個措施,不限於指揮員,政委、指導員等政工人員和後勤、宣傳、通信、醫護等全軍所有部門將全部統一實行這一規定。

    不同級別的培訓班,均括指揮、政工兩個方面,且對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做出了詳盡的安排。

    要搞培訓,最重要的就是教員。只有好的教員才能培訓處更多的人才出來。

    但十二軍方面卻是沒有這麼多優秀的有正規學習經歷的人才。只有趙尚志等十餘人才有這樣的才能。顯然這樣的教員力量完全不足以應付這麼龐大的培訓計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葉磊向楊靖宇發出了邀請,希望一路軍方面能夠臨時支援一些人才。

    楊靖宇好像也有過這樣的考慮。電報發出去沒多久,葉磊就收到了楊靖宇的回電。電報中,他倒是建議可以把此次培訓擴大到整個一、二、四路軍,並在可能的情況下,也讓三路軍參加。對於教員力量方面,他倒是願意給予一些幫助,但希望在撫松軍校進行的這次高級培訓,可以讓一路軍、二路軍方面的人員也能夠參加進來。

    人多不拍,就把沒人教。有楊靖宇點頭,十二軍方面也是很快答應了下來。二路軍的周保中也發來電報,支持這次培訓,並會按照要求派來教員和學員。

    有兩位司令員點頭,這件事情的進行就順利了很多。當晚葉磊就收到了兩路軍方面提供的教員名單和其簡單介紹。

    真是不看不,一看嚇一跳。葉磊從未想過抗聯部隊會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先不說其他人,周保中司令願意親自講課,魏拯民書記也願意親自講課。葉磊沒想到周司令竟然是雲南講武堂出身,魏書記更是安陽陸軍幹部學校畢業。加上趙尚志是黃埔四期,這高級人才還真是不缺。此外還有雲南講武堂畢業、黃埔五期的崔石泉,有黃埔畢業的全光,有今年剛從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就跑到東北的金光俠,更有二八年就畢業於吉林軍官學校的劉漢興。而抗聯部隊培養的有較高軍事素養的人更是不少。

    這些只是軍事人員,在政工人員方面更是人才濟濟。中學畢業者那是很多,就是大學畢業者更是不少。

    看著這份長長的名單,葉磊是高興異常。他們要培訓的人員都是師、團及人員,本身就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如果加上比較正規的教學,那這部隊的指揮能力還不得提升一大截

    既然是好事,那就得抓緊辦。不僅要抓緊辦,還要當成頭等大事來處理這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又落到趙尚志的身上。除了作為撫松軍校校長的他,十二軍方面還真沒有人能夠勝任這一工作。

    幸好最近部隊沒有大規模的編制調整,就是有也早就安排完畢,且軍工廠方面的工作再著急也暫時無用,趙尚志就可以完全投入到這次新的工作中。

    葉磊是甩手掌櫃,把事情扔給了趙尚志後,他又沒事情可做。但閒不住的他,想到這次的培訓能夠得到的好處後,馬上就把這個事情擴展開來。

    趁有,不僅要在軍事方面進行緊急培訓,這政務、黨務方面也要加快一下建設才行。

    十二日,葉磊拉著劉松江、趙尚志再到撫鬆開了一次軍事委員會會議之後,決定建立撫松抗日大學,主要培養政務人員。成立遼東根據地黨校,主要培養黨務人才。成立撫松工業大學,為根據地的培養工業人才。當然為軍工廠培養技術人員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撫松醫校升級為撫松醫學院。

    現在是時候?現在是一切為抗日的時期,不是要考慮市場的時候,也沒能力在太多方面計劃,所有的事情都以抗日為主線。

    遼東根據地方面做出的一些重要決定,葉磊都會向一、二路軍將進行通報。當然,一、二路軍的一些重要決定也會向十二軍進行通報。

    說起來,很多事情都是一、二路軍想做而無法做的事情。這其中有幾個問題。一是他們的根據地還是相對小一些,根據地的人口數量比較有限。就目前而言,兩路軍控制區的人口食糧也就十五萬多一些不超過二十萬。二是他們所處的位置太過敏感,隨時都可能因為戰事的發展而要進行轉移。如果建立太多的機構,反而會影響部隊的機動能力。

    馬上就要入冬了,一、二路軍本身就有一些計劃。結果隨著四路軍方面連著做出了幾個大動作後,三個路軍在這些方面的工作完全可以統一進行。

    撫松軍校的事情定下來之後,其他四個學校的建立也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要決定的事情太多,每次都要這樣用電報溝通也太過費事情。

    楊靖宇見周保中要來撫松軍校講課,魏拯民也要來,還有更多三個路軍的主要領導要齊聚撫松,就提議於十六日在撫松再次舉行一次三個路軍的聯繫會議,同時也召開吉東、南滿省委的聯繫會議。

    本來葉磊只是要建立一些學校,卻沒有想到事情是鬧得越來越大。

    說起來,東北地區是該進行一場黨、政、軍方面的會議。以前是因為各路軍互相分開才無法進行會議。現在呢,一、二、四路軍均聚集到了長白山地區,其控制區也相互依靠在一起,完全有條件進行一次更加全面的會議。

    會議會討論樣的內容,葉磊心裡還是很清楚。老實說,他不想開這個會議,也不想把的遼東根據地擺上來討論。

    再說,葉磊都把四路軍和遼東根據地看成了他的隊伍和地盤。他可不想把這件事情放到更上一級的層面上討論。

    再說簡單點,葉磊還不想受到受得領導。在他想來,被領導時會有很多限制,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那有些事情,葉磊想幹起來,也不是很容易。

    他還是想按的方式進行抗日。

    但在如此想的另一方面,他也覺的是該整合三個路軍的力量,進一步提升抗聯的能力。

    矛盾,又是一件矛盾的事情,葉磊希望能把那個徐哲請擔任撫松醫學院的院長,更希望魏拯民能兼任黨校的校長。但他又不想因此而失去對部隊和根據地和其他方面的控制權。

    所謂矛盾就是得與失的衝突,妥協就是各取所需的雙贏。

    葉磊既然想要得到更多的幫助,又不想放棄的權力,哪能不矛盾?

    心中矛盾歸矛盾,但再說,進行一次會議是十分必要,且正好是有這個時機。如果現在不進行,那下一次能不能進行都不好說了。

    葉磊對這個問題,可是了考慮了三個多小時,才答應了下來。

    最終楊靖宇、周保中、葉磊決定於十六日在撫松進行三軍會議,同時還要進行吉東、南滿省委的聯席會議。

    這次會議大概要持續五天左右,參與的人可以說含了東北抗聯的半數以上的領導,其重要性不言而諭。

    要進行這麼重要的會議,那這圍工作也不能放鬆下來。為了組織、安排好這次會議,葉磊可算是絞盡了腦子。他不僅在安排住宿、吃飯等方面親自安排之外,還把最為信得過的撫松守備團叫了,與警衛營一起為此次的會議保駕護航。

    葉磊不想炫耀,但必要的宣傳工作還是十分必要。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強各路軍的抗日之信心,葉磊還特意安排了一場晚上進行的閱兵儀式。參與的主要是臨近駐紮的獨立師、一ま三師和兩個炮兵團和一個騎兵營,另外還安排了撫松守備團、撫松民兵團。

    第二十三節

    學校

    第二十三節

    學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