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七節 誰比誰狠 文 / 一致對外

    第七節

    誰比誰狠

    既然無法轉移,又不可能與敵人正面作戰,無奈之下葉磊只能選擇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lvex.]

    獨立騎兵團今夜就撤回哈達嶺地區,而一ま七團和所有民兵隊和游擊隊均化整為零,全部組成五十人左右的小股部隊,在該游擊區繼續進行遊擊作戰。

    開原、清遠、西安等縣也是老游擊區,早在一路軍西征之前,那裡就有很多像山林隊一樣的自發形成起來的抗日隊伍。

    有了比較好的群眾基礎,石景昌帶領的一ま七團在那裡進行遊擊作戰也會順利很多。但這樣的游擊作戰的代價可是不小。

    十二軍已經在那一地區招收了近兩千人的兵員。等鬼子重新佔領後,他們會對留在那裡的抗聯家屬實行慘無人道的政策,還會逼百姓找出藏起來的糧食。同時為了加強那裡的控制,還會部署更多的兵力。

    而以一ま七團的實力還無法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就是十二軍,在這段是無法抽調出更多的兵力支援那裡。

    所以,就算葉磊有多麼不願意,這是現在能做的最為可行的辦法。

    戰爭比的不僅是比誰的實力更強,還比誰犯的誤更少,更比誰更狠。

    俗話說,亂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小鬼子應該算是硬的,頂多只算是橫的,但作為優勢一方,他還不是不要命的。

    而葉磊就是不要命的。戰爭都到這一地步了,能不能保下的小命都不是說了算,那還不如以拚命的、不要命的態度面對。

    不要命的人,狠,對別人恨,對更是很。連的命都不在乎了,還會在乎?

    敵人也狠,但那是橫出來的恨,對別人狠,而對就沒有那麼狠了。

    這一比較下,就能分出高下來。只要葉磊能不死,只要他能堅持下去,勝利遲早是他的。

    命令發下去了,直接發給了石景昌,而不是讓張明生轉達。

    裡邊有太多辦不上檯面的安排,越少人越好。葉磊在電報中要求石景昌看完後立即燒掉,而具體任務由他來具體負責實行。

    這一份電報是葉磊親自寫的,又是他直接交給全志成親手發出去的。因此,對於電報的內容,連尹夏太也不是十分清楚。他只,這是一份很重要的電報,是一份保密等級很高的電報。

    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後,葉磊稍稍安下了心。不管樣,只要一ま七團能夠在那裡繼續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只要他們堅持,敵人至少要派出比他們多上兩三倍,甚至是五倍以上的兵力才能控制住西風地區。只要他們堅持,敵人就得繼續在四海線、奉吉線、連京線上保留大量的兵力。

    一ま七師在西豐地區展開游擊作戰之後,十二軍就失去了一個主力團,只剩下了二十個主力團。

    但這個代價是值得的。他們一個團牽制的兵力至少會有一各聯隊的日軍。

    敵人的作戰目的還是比較明確,是一種陽謀。日偽軍佔領西豐地區後,本來被半圍的第二十八師團已經全部解放了出來,後邊有兩個聯隊的兵力壓陣,他們完全可以派出一個聯隊進駐金川縣。之後,他們就可以動用柳河的三十六聯隊進攻渾江。而到此時,通化的六十三聯隊和滿浦、輯安的七十九聯隊就能完全抽調出來對付千山地區的一ま六師兩個團。

    戰事發展到那時,一ま六師的一二ま、一二一團所面對的情況,就與一ま七團一樣。他們可以撤,撤回龍崗山南部。但那樣會失去整個千山地區好不容易打出來的近三個縣的游擊區。

    此後敵人可以再次集中朝陽鎮的第三聯隊和吉林的第是聯隊及雙陽、伊通等地的第二獨立守備隊圍剿磐石地區,進一步進兵到樺甸。

    到時根據地就會被南邊的第十師團、西側的三個師團完全圍起來。已經毫無反抗之力。

    但惠山的三十九聯隊被殲滅之後,戰事就有些變化。

    今晚上,一ま二師的一ま四團進軍三池淵,一ま八團進軍摩天嶺,一一ま團進軍狼林山之後,十九師團主力基本被三池淵的一ま四團河摩天嶺的一ま八團牽制,臨江的第十師團主力也會被狼林山的一一ま團牽制。而在鴨綠江沿岸的第七獨立守備隊,也只能繼續防守,無法進攻十二軍的南線。

    這一來,十二軍只用一ま二、一ま三師就牽制住了第十師團和第十九師團,並能夠穩住南線。

    今晚,獨立師會轉移到五人把。明晚他們會轉移到松樹咀,後天晚上才能趕到渾江,二十八日晚上還要進行一天的休整,並補充兵力。這一路轉移下來,獨立師最快也只能在三十日晚上才能趕到西線作戰。

    而在這之前,西線上就只有四個師。其中一ま六師已經基本被敵人所圍,一ま一師要在哈達嶺地區牽制日軍的第十師團和第二獨立守備隊,一ま四師則正對著第二十八師團在朝陽鎮的主力,一ま五師的三個團也要分別與敵人在柳河、通化的兩個聯隊對峙。

    這下十二軍的全部兵力全都砸了進去,幾乎沒有一點預備部隊。

    現在的十二軍就像一隻被搬上菜板的魚,只能任人宰割。

    「軍長,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尹夏太說道。

    「那你說辦?」

    「如果要等獨立師趕到渾江,再發動進攻,那一切都完了。最遲後天,敵人就能完成對西豐地區的重新佔領。到了二十八日,敵人會在哈達嶺和千山兩地之間選擇一個發動進攻。如果敵人選擇的是哈達嶺地區,我們在那裡的兵力根本無法阻止敵人。如果選擇的是千山地區,那敵人也有近三天,足夠他們完全重新佔領那裡了。等獨立師到了,整個第六師已經全都分成小部隊游擊作戰,而敵人在通化的兵力,肯定還會有一個聯隊的規模。就算我們集中了獨立師三個團和一ま五師的兩個團打下了通化,也全殲敵人,對千山地區的幫不上忙」

    「這個我清楚,但除了這個還有其他辦法嗎?」不跳字。

    「我建議再次主動放棄金川和渾江地區。那裡已經沒有老百姓,都是生產兵團在那裡做農事。且在完成秋收之後,他們已經大都撤了。所以就算放棄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如果真撤下來,我們就能抽調整個一ま五師作為機動兵力。」

    「一ま五師本來就是前線的機動師,撤下來也可以。但,問題是撤下來以後辦?難道要打朝陽鎮?」葉磊說道,「那附近至少有四個聯隊的敵人,我們就算投入了七個團,也沒有任何可能打下來。反而會消耗彈藥,付出傷亡,沒有一點好處。」

    尹夏太與丁守龍兩人互看了兩眼之後,說道不是打朝陽鎮,而是打臨江。」

    「再打臨江?」

    「是。通化太遠,獨立師調需要的太長。如果我們能在二十二日晚上就一次性打下了惠山,那我們還有點,但那天未能打下惠山鎮之後,我們的就不足以進行這樣的安排了。」

    「你繼續說。」

    「其實這個方案時趙軍長想出來的。當時,我們也考慮到惠山方面的作戰遇上麻煩之後,應對的問題。原來我們討論的是,打不下惠山之後,一ま二師部署在漫江,一ま三師在松樹咀,而獨立師則強行從三池淵以南強渡鴨綠江,直奔渾江。若此時敵人已經發動進攻,那獨立師則直奔到五人把,然後趁第十師團主力松樹咀的機會,強攻臨江。當時我們也沒有考慮到敵人會是選擇西豐的一ま七團為首要圍剿目標,也沒有考慮到敵人是先派兵進入支援第二十八師團,然後從東向西圍剿,所以我們認為,不管是一ま六師也好,一ま一師也好,最多就是撤就可以。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獨立師根本無法快速支援到渾江方面,其次,一ま六師是危在旦夕。所以我認為,應該強攻臨江,徹底消除南線威脅,把一ま三師也從防守中解放出來,與獨立師、一ま五師一起投入到西線作戰。」

    「這樣上,還要拖慢兩天啊」

    「一ま六師必須全面主動轉入游擊作戰,避免在短內與敵人發生主力對戰。只要他們能堅持到下個月五日左右,我們的三個師肯定能打下通化,重新進軍千山地區。到時我們可以讓獨立師和一ま三師留在龍崗南部山區,對付金川方面的敵人,一ま五師再次進入千山地區,與敵人作戰。到時,我們有兩個師在千山地區,第九師團肯定不敢繼續東進。而我們還有獨立師、一零三、一ま四等三個師,與敵人的二十八師團對峙,一ま一師則繼續在哈達嶺地區威脅新京、吉林、連京線。這樣我們基本能與敵人保持對峙狀態。」

    第七節

    誰比誰狠

    第七節

    誰比誰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