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三十八節 食鹽要引發血案 文 / 一致對外

    第三十八節

    食鹽要引發血案

    按理說,葉磊是可以好好得休息一下。lvex.但無事一身輕的他也是閒不住的主。[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他把建立軍工廠的事情交給了趙尚志,但他也參與到了這項艱巨的工作中。從十日到十二日,他也來到撫松,先是去了後勤處建立的物資倉庫,看看有可用。

    整整翻了一天的設備後,第二天他又跟趙尚志領來了尋找兵工廠場地的任務,並騎著馬四處轉了起來。

    既然是兵工廠,那肯定是要起火。但一旦起火,就有會被敵人的飛機。為了防止敵人的轟炸,最好是找一處大的山洞建立軍工廠。然後修一條長長的煙道,把裡邊的煙霧引導幾百米,甚至是幾千米外,用數十個排煙口散掉。

    這樣敵人即使了煙霧,並派飛機轟炸,那也是離兵工廠很遠的地方,兵工廠肯定能安然保存下來。

    找個山洞並不是很難,一直在山裡做游擊的抗聯部隊對這片山區是太過熟悉。哪裡有山洞,哪裡有懸崖都清楚地很。

    尋找山洞的當天,葉磊就在濛江和撫松之間的仁義砬子附近找到了一處山洞群。山洞有大有小,適合建立各種工廠,又處在頭道砬子河邊上,有水可用。且那裡處在根據地深處,是十二軍必保的範圍,相對安全很多。更加重要的是,那裡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個窄窄的入口,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對於這個位置,葉磊十分滿意,他感覺設施老天爺給安排的福地。第二天就帶著趙尚志再看了一眼後,便把軍工廠的位置選在了那裡。

    場地有了,設備也有一些,搬就可以繼續生產地雷,也能修復武器。

    但現在還是作坊規模,產品不多,產量有限。為了增加產品,提高產量,必須得找來更多的設備和技術人才。

    這兩塊,葉磊能幫上的忙確實不多。他除了再用一天,幫助趙尚志從後勤處搬來有用的設備之外,已經做不了其他事情。便與伊俊山一起商量了一下引進人才的計劃之後,就回到了軍部。

    已經來到了九月十三日,十二軍的已經基本補充完人員。除獨立師還差兩千人之外,其他各師均達到了一萬三千人的規模。

    也許是下邊的各級指戰員把葉磊擴軍的本領完全給學會了。到這天,除了補充完兵力軍部還剩下了三千人的新兵。

    考慮到還有可能有人緣送,且到月末還有傷員能歸隊。葉磊就把這批新兵留了下來。他準備再組建一個守備團和一個守備營。

    守備團留在軍部,作為除警衛營外另外一隻保護力量,而守備營則準備派到軍工廠。

    在軍備工作逐入佳境的時候,政府方面組織的秋收計劃也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七個生產兵團分佈在七個地區,與當地的老百姓搶收糧食。雖然因為提前收割而造成了不少減產,但總量還是十分可觀。

    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就撫松和青嶺崗地區就有五十五萬畝的種糧面積。濛江縣、臨江縣的面積與撫松差不多,但金川、樺甸、磐石的耕地面積可是撫松的好幾倍。這些全部加起來,根據地方面可收割的耕地面積達到了一千萬畝以上。如果再加上輝南、通化、柳河和興京、寬甸、恆仁及西豐地區,其面積至少要達到一千三百萬畝。這一來,糧食產量就能達到五百萬石,相當於五億斤各類糧食。

    這可是不少的數量。就算一人一天吃上一斤,那一年下來四百斤也夠了。就算根據地有兩百萬人口,總共才需要八千萬斤糧食。那至少要剩餘四億斤糧食,再拋去一億斤用作其他方面,那也能剩下三億斤。

    哦,忘了算減產方面的問題。如果考慮到至少有兩成減產,那就只剩下兩億斤。

    嘎嘎,這是多大的數字,怪不得小鬼子會拿三個多師團攻擊抗聯部隊呢

    就按一人一天吃兩斤算,那也能養活二十萬人啊哇嘎嘎

    看來葉磊養個十萬兵力是絕對沒有問題。嗯,再給、一路軍、二路軍送上五千萬斤,解決他們的糧食問題。這樣葉磊還能剩下五千萬斤作為儲備。

    想法是很好。能不能真的剩下那麼多就不好說。但有一點是十分肯定。那就是葉磊的十萬兵力和根據地的上百萬人不會缺糧吃。而敵人則少了至少四億斤,二十萬噸可徵糧。

    這下小鬼子可真夠喝上一壺馬尿了。

    何止是少上二十萬噸的問題,如果考慮到有十萬屯會進入抗聯手裡,那這差距至少相當於三十萬噸的規模。

    彼消此長,小鬼子肯定會越來越困難。

    這些天來,只要每到晚上,從金川到濛江,從磐石經過樺甸再到濛江的這兩條主要的路線上,全都是運糧隊伍。

    夜黑了,小鬼子炸不著,暫時又沒能聚集更多兵力圍剿根據地,可真夠讓他們傷腦筋,哈哈。

    有了糧食,葉磊就不著急了。只要吃飽了,事情都好辦。對葉磊,對十二軍,對抗聯來說,吃飽的問題是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剩下的才是更多的打擊敵人。

    一路軍、二路軍方面只有安圖和敦化、額穆三個縣的區域,他們可以收割的糧食還是比較有限。當楊靖宇聽說,十二軍方面至少能提供三千萬斤的糧食之後,可是把他和周保中高興壞了。

    咱抗聯時候有過這麼多糧食。幾個月前還為了吃飯的問題傷腦筋的抗聯終於迎來了美好的時光。

    對於十二軍方面的支援,楊、張二人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之後他們就問,他們有可以幫得上忙的。

    這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如果老是由十二軍幫著他們提供人力、糧食,那這關係處起來也是麻煩。為此葉磊提出了三個要求。

    一是,糧食要由他們來搬。

    兩人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下來。糧食都給了,再讓十二軍負責搬運,那還真是說不。

    二是,葉磊提出要從他們的吉南、吉東根據地內尋找一些設備。如果有的話希望能搬到撫松。

    對於這個要求,他們也是沒有二話就答應了。很多用不上,還要攥在手裡不成?

    三是,要技術人才。魏拯民是南滿省委書記,周保中又長期呆在吉東地區,那裡的情況他肯定很熟悉。只要有他們幫忙,那葉磊就找到更多的技術人才。

    見兩位總指揮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葉磊可是高興得很。

    雖說他們只有三個縣的控制區,但葉磊估計在額穆和敦化這兩個鐵路沿線上的縣城,肯定能搬回一些設備來。再說他們曾打退和殲滅了三個聯隊,手裡肯定有從那些聯隊後勤部門手裡繳獲而來的一些好。只要有了這些,那十二軍將要建立的軍工廠會擴大得更快。

    這段,葉磊做了好多事情。但不管是事情,好像都與軍工廠有關係。

    場地、設備、人才等方面都在通過各種方式完善和補充。葉磊,只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和加強這一工作,那最晚也能在明年初能夠建立十二軍兵工廠。

    但,葉磊的興奮狀態並沒有持續多久。另一個問題又找到了他。而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似乎一點也不差於糧食問題。

    這就是食鹽。

    現在根據地直接和間接控制的人口肯定超過了一百萬之數,特別是磐石、樺甸等地區入手之後,人口數量是大大地提升。

    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了。但隨著人口的增加,食鹽問題再次被提了出來。

    上次攻佔通化和柳河之後,十二軍可是繳獲了不少食鹽,當時就覺得這些足以滿足根據地方面一年左右的食鹽需求。

    但根據地增加的同時,他們的食鹽儲備並沒有增加多少。

    不得已之下,白燕紅那裡為了保證軍隊方面的食鹽需求,就再次降低了對老百姓的食鹽供給量。本來還是一人一年兩斤的食鹽供應,已經下降到一斤左右。這樣吃下來,飯還有啥吃頭?

    雖說這樣的供應量還基本能滿足基本需求,但長期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最後白燕紅向葉磊提出,必須要弄到大量食鹽,增加儲備。

    這次的戰鬥是為了秋收而進行的一次糧食戰爭。難道還要為食鹽要進行一場戰爭嗎?難道是要再弄一個食鹽引發的血案不成?

    在根據地範圍內,白燕紅他們確實沒有找到可以產出食鹽的地方。

    而在葉磊的記憶中,只有到了海邊才能找到海鹽。而渤海灣肯定也有生產食鹽的地方。難道要打到渤海灣嗎?

    打,也不是不可以。從寬甸那邊出發到渤海灣,那只有四百里左右。如果十二軍派個一個師的兵力往那裡打,也基本可以在五天左右內衝到海邊。

    但之後呢?讓戰士們每人背上五十斤的食鹽跑?

    就算能全部,也才有六十五萬斤。才勉強夠根據地一年的需求。

    問題是,能有多少人衝到海邊,又有多少人能?

    第三十八節

    食鹽要引發血案

    第三十八節

    食鹽要引發血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