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三十節 戰後 文 / 一致對外

    第三十節

    戰後

    從七月二十二日奉西北戰役開始到八月二十九日十二軍重新奪回丟失的根據地,這場戰役足足打了三十九天。[lvex.]

    戰役開始之前,十二軍有七師兩團,所有兵力加起來滿打滿算大約有九萬左右。到戰役結束,雖然中間補充了兩個守備團、一個暫編團和十個補充營及收編的一些俘虜,但在戰鬥結束之後,所有兵力加起來已經不足七萬人。

    原屬獨立師的四個團中,第一團、第二團的情況較為好些,戰後仍有三千五百人左右,第三團則剩下了一千人,第四團更是只有八百餘人,本該有兩千人的師部直屬部隊也只剩下了一千兩百人。

    第一師的情況還算不,原先所轄三個團,各自都有三千五百人左右的兵力。

    第二師的情況很糟糕。敦化戰役和額穆之戰後,先是付出了近五千的傷亡,之後再次補充兩個守備團的兵力之後,又參加南線防禦作戰。結果除了留在敦化的第八團仍是滿編之外,第九、十兩團,在得到多次兵力補充後,再次只剩下各兩千五百人左右。師部直屬部隊也是只剩下一千三百人。

    第三師一直在南線作戰,在剛結束的防守作戰之後,他們雖然不斷補充了補充營,但其狀況仍是慘不忍睹。每團所剩兵力已經不足兩千人。

    第四、五、六師的情況相對好些。經過幾次補充其兵力基本還有三千以上。像十七團,經過收編俘虜,其兵力已經超過四千。

    總的來說,在這一次戰役中,南線防禦作戰損失的兵力最多。各師各團加起來付出了超過三萬的傷亡,其中犧牲者就有上萬人。樺甸、額穆方面損失六千,輝南、磐石方向的損失也超過了六千,興京方面有也有四千以上的傷亡。

    所有的傷亡加起來,就有了四萬六千人,其中犧牲者更是有一萬七千人左右。但這個犧牲數字是不準確的。考慮到十二軍的治療水平有限,剩下的近三萬人的傷員中,陸陸續續還會有兩千以上的重傷員會失去寶貴的生病,更會有超過四千人的傷病員,因為身體問題,不可能再回到部隊。

    加上傷癒恢復後能夠回到部隊的傷員,十二軍雖說仍是保持著九萬的兵力。但在這一批兵員中,像僅僅召集的數千補充兵員肯定是要復員,再加上其他不再適合留在部隊的人員,至少要復員一萬到一萬五千人。到時十二軍就只剩下了七萬多一些的兵力。

    乍看一下,這些兵力還真不少。但十二軍現在控制的區域也太大了。這點兵力根本不足以守住根據地。何況敵人在下一次進攻中投入的兵力肯定會更多,那這些兵力就顯得完全不足。

    在短內敵人還是不會發動進攻,他們也要調動兵力,積攢作戰物資。

    而這段就是給葉磊準備的,他必須要用這段,再次進行調整,加強十二軍的戰鬥力。

    在撫松、濛江等根據地腹地已經抽調了太多的人員,不可能再繼續招兵。不僅不能招兵,葉磊還得復員一萬以上的人員留在根據地,彌補根據地勞力不足的情況。同時這一萬五千人還會是預備役人員,如果下次再要發生像這次南線防禦戰一樣的戰鬥,那他們還得再次動員起來。

    曹亞范在根據地組織的預備役人員人數達到了三萬人,其中有近一萬四千人左右在這次作戰中被抽調。如果能復員一萬五千人,那撫松、濛江地區的他們還能繼續保持三萬人的預備役。

    在近半人員有過作戰經驗的情況下,十二軍預備役人員的戰鬥力會有很大的提高。這對今後的戰鬥會很大幫助,也能減少傷亡,不會再次出現像這次一樣出現巨大傷亡的情況。

    楊靖宇、周保中方面希望十二軍也盡快調整編製,形成統一的東北抗日聯軍編制體系。

    對於這點葉磊也是十分贊同,並已經開始琢磨進行調整才能更加符合遼東抗日根據地的實際情況。

    三十日傍晚,趙尚志、曹亞范、齊輝、尹夏太、丁守龍等人均回到了軍部。且在當晚就舉行了一次慶功會,祝賀這次反討伐戰役的圓滿勝利。

    第二日,遼東抗日根據地軍事委員會第二次正式會議召開。

    會上先是由趙尚志和李青分別做了關於政府和軍隊方面的報告,對在這近一個月的政府工作和反討伐戰役做出了總結。

    「各位,八月份馬上就要了,就是九月份。雖然這一次作戰我們獲得了勝利,但離高興還早。」葉磊說道,「大家都,這次戰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打退敵人,更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收割季節爭取。現在我們做到了,且完成得很好。但,留給我們的不是很多。我想快則半個月,慢則一個月,敵人肯定會再次發動進攻。給我們留下的只有半個月左右,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這一,完成收割工作。」

    「可現在還沒到收割啊。我看至少還得等十五天以後才能開始收割。如果按軍長的意思,我們是要提前收割嗎?」不跳字。李青問道。

    「對。必須提前。」

    「那會至少少上一成收成。」

    「別說是一成,就是三成、四成,我們也得提前收割。這總比便宜敵人要好很多。且留給我們的確實不多了。」

    葉磊的這個提議很快就被通過了。原因有很多,有敵人的原因,也有十二軍方面的原因。就算白燕紅和李青不願意,但葉磊在劉松江、趙尚志兩人的支持下,強行通過了這個計劃。

    這個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方面負責,軍隊方面也會派出一部分人員,與老百姓一起參加收割工作。

    政府方面另一個重要工作是治療傷員和安排復員軍人的問題。

    處理好這批人員的工作和生計問題與糧食問題一樣重要,政府方面必須重視這一工作,千萬不能讓他們失望。這些人可以多安排到地方守備隊,也可以安排到政府的基層組織,甚至是生產兵團。而對於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必須要給與充分的重視,必須安排好他們的衣食住等問題,千萬不能讓他們感到寒心。

    第三個重要工作就是十二軍的調整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在這個會議上不可能制定的太過詳細,具體的還要回到十二軍軍部再制定。

    此次會議中要確定的就是整編策略和兵力規模等問題。

    趙尚志說道考慮到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等問題,算上新占各縣的人力情況,我們最多能組建十二萬的部隊。」

    「太多了,能不能少點?」白燕紅搖頭說道,「維持那麼多兵力不說會消耗多少物資,根據地方面的勞力情況也是問題。就算這次要復員一萬五千人,但這樣還得招上五萬五千人。你們這樣擴編部隊,會把西邊各縣的勞動力抽光的。」

    「這點我也考慮過。實際上,我們在西線新站的地區大概相當於五個縣。那邊人口較多,我看每縣都會有十萬以上的人口。這樣最少能有五十萬人口,如果算上俘虜的話,我們最多還要招上三萬人左右,我想這樣不會影響太大。」

    政府方面雖然支持擴編部隊,但像這樣無限制的擴編他們還是比較反對。

    對於這個問題,兩方討論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能定下來確切的數字。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葉磊說道,「軍隊主力我們盡量減少,但適當增加守備隊、游擊隊的編制,也繼續擴大預備役人員的登記。」

    白燕紅說道這個沒問題,關鍵在於十二軍部分是多少人。」

    葉磊和劉松江、趙尚志簡單交流了一下之後,說道十二軍撤編兩個師,只保留五個師。所有部隊補充完畢後,也有近九萬人。」

    說著葉磊又給白燕紅和李青講了一下,調整的大致計劃。

    「啊?這行?渾江地區不安排主力?」白燕紅問道。

    「那裡三面為敵,臨江、通化方向的敵人很容易就能打。如果我們要守住那裡,就會白白浪費一個師。」趙尚志說道.

    「這樣不好吧。你們就湊滿十萬兵力吧。嗯,這十萬不算地方守備連和游擊隊、民兵隊、預備役。」

    「白書記,這可是你說的啊」劉松江高興道。

    「當然,說十萬就十萬。但不能再多了。打仗時,你們可以再抽調守備隊不是嗎?還有預備役人員。我想這些應該夠了吧。」

    葉磊說道好,那就這樣決定。十二軍這邊把兵力控制在十萬之內。守備連方面可以多參加一些根據地的生產行動,但不能太過疏忽訓練。我建議,他們最多只抽出一半參加勞動。其他還得參加訓練。」

    「沒問題。不只是地方守備連,我們也會給地方上的民兵隊充分的訓練。」

    「還是老…嗯,還是白書記好啊」葉磊說道。

    第三十節

    戰後

    第三十節

    戰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