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六節 決策 文 / 一致對外

    第六節

    決策

    「他們會不會從邊境那邊調兵?。」尹夏太提醒道。

    「不大可能。」趙尚志搖頭道,「日軍在東寧方向增加一個師團的事情,蘇聯方面肯定了。我想,如果不是蘇聯方面增兵,日軍不大可能主動在邊境增加兵力。所以我們從日軍的部署中,大致能猜到蘇聯在邊境方面的兵力肯定又有所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已經把牡丹江的第二師團三個聯隊,東寧二十五師團的兩個聯隊,本應該在會寧的十九師團一個聯隊抽調了出來。還有一個問題是,雖然日軍在邊境上增加了一個師團,但實際上他們的兵力並沒有增加多少。第二十五師團是從第四、十、十二師團中各抽調一個聯隊組成的。可以說,日軍在東線上增加的兵力只有一個聯隊。那麼,本該在東部的六個師團共十八個聯隊中,他們已經派來了五個連隊。剩下的十三個聯隊中,還有一個第十四聯隊是已經被打殘了的。你們說,小鬼子真敢再派出援兵嗎?我認為,至少在東部邊境上再抽調兵力的可能性不會很大。」[搜索最新更新盡在lvex.]

    曹亞范說道只要能打下敦化,我們和一路軍肯定會採取分散出擊的策略。到時候,敵人即使派援兵能擋住多少地方?我認為從東部邊境上繼續抽調兵力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除非我們打到那邊。如果我們只是往北和往西,甚至是往南發展的話,敵人在邊境上的兵力絲毫對我們沒有影響。而我們面前的可能只有第二、十、十四、二十八等四個師團。另有三個守備大隊。雖然敵人的兵力看起來很多,但他們要固守的地方也是很多。各條鐵路線、重要城市,特別是新京、奉天兩地可是敵人要重兵防守的區域,很多兵力會保留在那裡。所以我們面前的敵人其實並不是很多。至少比看起來的要少得很多。再則,既然守不住,那只能打出去。這樣還有些機會。關鍵還是在於打出去的部隊,配合留守撫松的部隊作戰。」

    在能否守住根據地的問題上,眾人都表示不可能。所以,討論並沒有進行多長,最終,大家還是支持了葉磊的想法。

    事不宜遲,當下葉磊也沒再爭取一路軍方面的意見,直接給各支部隊下達了作戰命令。而第二師和兩個團則今夜就出發趕向敦化。

    此外,為了迷惑敵人,讓他們誤認為十二軍的主力還在撫松、濛江一帶,除用輕傷員和俘虜組建一個守備團外,把分佈在五個縣的二十六支守備連合編為六個守備營,並把這兩部分在合編為兩個標準團,其中守備一團部署在濛江,歸第四師指揮,守備二團部署到石龍崗,配給第三師指揮。如此安排後,濛江境內的第四師就有三個團可供調用,南線的第三師也有了四個團的兵力可以調動。再加上投入到南線的獨立師,在南線上葉磊不是了兩個師共八個團。

    有了這麼多兵力,如果是放在以前,葉磊可是會考慮是不是先打退一路敵軍,但獨立師已經不是以前的獨立師了。現在的獨立師只有兩千人左右的老兵,其他的都是加入隊伍不過一到兩個月的新兵。所以雖然人數多了很多,但其戰鬥力卻下降很快。第三師方面稍微好一些,基本保持了原來的戰力。原有的三個團,分別是原第三師、守備五師、守備八師等部隊編成,戰鬥力比獨立師還要高上一點。

    命令下達之後,各支部隊當晚就開始調動了起來。第二師和兩個團馬上起程趕往敦化,其他部隊也紛紛調整部署,建立新的防線。

    在十二軍方面頻繁調動部隊的時候,日軍也沒有停止他們的行動。雖然已經佔有了鐵路沿線,但其控制力並不是很強。以前日軍還有為軍警可以配合他們防守鐵路沿線,而現在他們只能分兵把守。南線方面有三個守備大隊配合,且朝鮮一邊也沒受到過一路軍的進攻,所以第十師團還能集中絕大部分兵力,部署在臨江、長白兩地,但在奉吉線、梅輯線上日軍不得不分兵把守。特別是在通化地區。即使由二十師團七十九聯隊在滿浦、輯安方向協助防守,但他們還是要分兵把守通化周邊地區。二十八師團方面則因為後邊有第九獨立守備大隊,其狀況稍微好一些。為了徹底封鎖鐵路沿線,他們部署在柳河地區的三十六聯隊仍需要分兵把守。而要獨自負責防守磐石、樺甸的三十聯隊更是不得不分出更多兵力。

    到三十一日,日軍基本完成從長白縣城到輯安,再到磐石、樺甸的長達一千里的封鎖線。對十二軍的圍封鎖。如果是平均分佈的話,每裡就有三十多個的日軍,一個人只需負責十幾米。

    對於敵人這樣的部署,十二軍方面暫時未採取任何騷擾行動。南線的部隊與敵人之間相隔五十到一百里的空白地帶。西線的部隊也拉開了與敵人之間的距離,其中離得最近的就是孤山子的十八團,他們與敵人之間只有十里左右。

    隨著敵我雙方的部署逐漸完成,局勢也明朗了起來。十二軍方面是一副死守的態勢,而日軍方面則是要徹底圍殲抗聯。

    對敵人可能採取的進攻方式,抗聯方面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楊靖宇認為,敵人有可能先從北側開始進攻。並提出四個原因。一是,敵人在一路軍方面投入的兵力明顯多於十二軍一側。表面上南線上敵人投入了兩個師團兩個獨立守備隊,但真正具備靈活作戰能力的只有六個步兵聯隊和兩個騎兵聯隊,其總兵力大概在兩萬五千左右。而在北線敵人可是投入了七個聯

    第六節

    決策

    第六節

    決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