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三十四節 梁海明 文 / 一致對外

    第三十四節

    梁海明

    這倒是一個好的建議。如過二路軍真能到達五常地區活動,那一路軍就基本可以專心對付東線了,特別是寶寧方向。就算給二路軍九千的兵力,他們還有十個師,三萬兵力。局勢至少比原來要好得多。[lvex.]

    還有一點需要考慮的是,不管是一路軍也好,還是十二軍,嗯,現在的四路軍也好,都缺乏老兵,缺少指揮員。如果二路軍方面能的話,在這方面就能得到很大的彌補。這對部隊的戰鬥力提升可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果能把第十軍交給我們,那四路軍方面就給他們八千兵力。」葉磊咬牙說道,「但要分兩批,當第二批四千人趕到時,他們再把第十軍交給我們就行。」

    魏拯民問道你們很多部隊不是還沒滿編嗎?還能抽調出八千人?嗯,實際上是五千人。」

    「這個不用各位擔心。我想想辦法就是了。」

    「你不會隨便招點人送吧。」

    「魏書記,我是那種人嗎?雖然不敢保證都是年輕力壯的,但肯定都是響噹噹的漢子。嗯,這樣。我直接抽調兩個團吧。我把我們獨立師的三、四兩個現成的團送。但都會缺少政委的。二路軍只要配一下政委,就能直接指揮了。但是,我們的第三師就不能再支援安圖了。我得拉做預備隊。」

    「那就好。安圖方面,我們再增派一個師就行。」魏拯民說道。

    「同時,趁敵人調整的機會,是不是再打一次敦化,把那裡的一個聯隊給清除了?」葉磊問道,「打完後可以暫時撤,把兵力集中起來,再看敵人的反應。如果敵人要投入四個聯隊以上的兵力進攻的話,那就全都打出去,東線進攻和龍、延吉、汪清,北線進軍五常等地區,也可以派兵騷擾寶寧地區。西邊你們可以進攻額穆、吉林。而我們則會把兵線向西推到連京線,向南跨過鴨綠江。」

    楊靖宇說道最終選擇這個方案的可能性很大。我也同意這麼做。現在已經是七月中旬,再過三、四個月就要到冬天了。敵人在這點內不可能完全消滅我們,反而會讓整個東北地區限於一片混亂。」

    「另外,我建議,只要敵人進入我們的控制區,我們才進行反擊。但在這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控制一下戰局?我想,只要我們能收控制區的糧食,那我們的糧食肯定是不缺的。你們和二路軍方面肯定會缺少一些,那部分由我們補上。你們看樣?」

    「葉軍長,我們也希望暫時能維持這樣的局面。但這由不得我們選擇。還是要看敵人的反應。所以,一旦敵人有大規模的進攻跡象,咱們就要做好準備,一旦小鬼子接近根據地,那我們該率先出手,把戰火燒出去,但在這之前,完全可以按你們的意思,暫時控制戰鬥規模。」

    「糧食問題你們暫時不用太多地考慮了。只要小鬼子不大規模的發動進攻,四路軍肯定能抽出糧食送。這樣你們是不是可以暫緩北上的計劃了?」

    大的作戰方針已經定了下來,糧食又有了著落,一路軍確實沒有必要擴大戰鬥。

    「好吧。我們在十天內肯定再次打下敦化,並撤出來。北上計劃也暫時停下來。但,就像前面說的那樣,一旦出現情況,我們一路軍就得四處出擊了。」

    「楊司令,這點是肯定的。不只是你們一路軍,我們四路軍也肯定得全面出擊。」

    三人又討論了一會,最終暫定,把二路軍接到敦化的東北方向,也就是第四區。到時,二路軍將在那裡進行遊擊作戰,避免直接碰上敵人的主力,以騷擾牽制等作戰為主。一路軍方面則是先攻下敦化後,在第二、第五兩區各部署兩個師,防備東線,第一區保留三個師防備東線,在第三區則配置四個師,負責在關鍵時刻向五常、舒蘭、珠河、葦河等地區發展,牽制更多的敵人。而四路軍則負責朝鮮方面和奉吉線、梅輯線以東的敵人。

    此外,如果有新的建議,那繼續討論。

    晚上,葉磊跟楊靖宇睡在了一起。

    葉磊剛要睡下,楊靖宇突然問道吉石,你對父親瞭解多少?」

    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叫過他的名字了。猛然聽他叫道吉石二字時,葉磊還沒反應,兩三秒之後,他才發覺楊靖宇這是在叫他的名字,便答道哦,楊叔。對父親的事情很少有人跟我說起。母親也很少會提到。」

    「那你多少?」

    「以前清松村的人都說父親是英雄,但個英雄法就不了。另外一個的事情就是,他是在五年前,也就是三五年犧牲的。」

    「只這麼點?」

    「是。只有這點。,楊司令的更多?」

    「嗯,至少比你的要多,也許很多事情連你母親都是不的。」

    這一下,葉磊就來了興趣。穿越到現在,他最想的事情就是這個了。但一直沒人跟他說過。「楊叔,你就說。」

    「你現在都是四路軍總指揮了。是該這些了。我說,你就聽著。」

    「好吧。」

    「你和你母親可能都認為,你父親的名字就叫吉升帆。對不對?我想他肯定不會對你們說真名的。從到東北工作後,他就沒再使用過原名。我也是在滿洲省委的時候,看到他的資料才的。」

    「難道我父親不姓吉?」

    「別插嘴,讓我一口氣說完。你父親的原名是梁海明,老家在福建。他到北平上學後,就在那裡當了教師,也入了黨。後來因為工作需要調到了東北。我是在磐石見到了他。他當時主要負責建立赤衛隊的工作。記得那年是一九三二年。」

    楊靖宇似乎回到了八年之前。說起當時的事情,說得是清清楚楚。

    「那時我主要負責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雖然跟你父親談得來,但我們工作不同,很難會聚到一起。到了三三年的四月份吧,磐石縣委接到了一封從蘇聯方面轉來的一二六指示信。指示要求為了東北抗日反滿,應該進行統一戰線,發展抗日罷工,領導農民反日反偽滿鬥爭,並建立人民**軍和人民**政府。現在想起來,這樣的要求是很不現實的。但當時的大部分人是同意了這一做法。而你的父親則是堅決反對這樣做。他說這裡有幾個問題。一是不該以冒險地組織罷工為主要任務,並以進攻大城市為工作重心,二是他提出要積極爭取偽軍讓他們反正,三是應該建立根據地。但這三個方面的內容都與一二六指示信的內容不符,最後他的建議並沒有得到多數人的贊同。那次的爭論很激烈。在最後確定完全地執行指示要求後,因你父親強烈反對,就撤銷了他的所有職務。」

    「所以他才到清松村的?」葉磊問道。

    「沒。當時我也正在外邊帶著部隊,剛好沒能參加那次會議。這些事情,我也是聽來的。等我的時候,你父親已經帶著幾個人離開了。當時我還不他去了哪裡。第二年我才聽說他到了撫松一帶,準備建立根據地。結果天有不測風雲,他在那裡只工作了兩年,就遇到了敵人的掃蕩。為了掩護鄉親們撤退,他與幾人拖在後邊,最後敵不過佔優勢的敵人犧牲了。」

    「不對啊。我可是二八年出生的。我父親和母親肯定是在到清松村之前就認識的啊。」

    「你父親到東北工作的較早。二六年他就到了東北。我想你父親和母親是那時候認識的。」

    白燕紅曾跟葉磊說過,她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臨江。現在看來,當時她並沒有說真話。也許,她是想把這事永遠地忘掉吧。

    楊靖宇繼續說道現在想來,你父親當時所提出的建議都是對的。從你身上,我看到這三件事情都變成了現實。你們並沒有急於攻佔大城市,對俘虜的偽軍進行的工作也是十分地成功,而根據地也是在咱東北最先建立起來的。而對於所謂的指示信的態度也是出奇地一致。你父親反對一二六指示信,你也是堅決反對六三指示信和後邊的補充信。這次也一樣。有時候我想,你父親是不是在以前跟你說過?」

    「可能啊,楊樹父親犧牲的時候,我才八歲。」

    「沒不可能的。你現在虛歲才十三歲,已經是四路軍總指揮了。你說還有事情是不可能的」

    「這……」

    「看到你,我覺得就像看到了你父親。不管是長相還是做事的方式,都是一個模子裡印出來的。」

    「不會吧。我父親可不會跟我一樣,顯得毛躁吧。」

    「那是因為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沉穩很多。」

    汗。楊靖宇竟然說是因為還小才有這樣的表現?如果讓他真了的情況,那他可不要笑掉大牙?

    「講完了?」

    「我對你父親瞭解得也就這麼多。有跟你母親多問問吧。」

    「她可不想回憶這些事情。我也不想讓他回想心痛的記憶。也許有些事情是不更好。」

    「那是她怕你傷心。我想你現在問她的話,會告訴你的。」

    「再。覺得時機合適了,我就問問。」

    第三十四節

    梁海明

    第三十四節

    梁海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