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三十五節 老嶺之戰 文 / 一致對外

    第三十五節老嶺之戰

    五月十五日晚,通過幾個小時的火力偵察後,早就到達前線的劉松江把剛趕來的三個炮兵連派到到了前線。

    敵人的陣地設在一座長五里左右、南北寬二至三里的山上,主要兵力佈置在兩側的兩個山峰上,並在山的南北兩側設置了幾道防線。

    之前進行的試探性進攻中,攻擊的主要是兩座山峰中間的部分。雖然相對容易打一些,但總會受到兩側的夾擊,結果每次只推進了兩三百米就被打退了下來。

    劉松江是政委,政委由政委的打法。當然這種打法是葉磊已經同意了的,不然劉松江也不會採取如此玩命的打發。

    這個辦法是劉松江提出來的,葉磊似乎也在地方聽過這種打法。雖然傷亡會大一些,但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所以葉磊也同意了下來。

    現在的十分緊急,沒有那麼多考慮策略、戰術,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這群敵人才是關鍵。

    戰術很簡單。就是集中兵力重點突破,然後擴大突破口,最終把敵人兩座山峰上,以優勢兵力和火力逐個殲滅。

    為了實現這個戰術,劉松江已經在發動之前從其他三個師中各抽調了一個團的兵力,集中到了彎鉤地區。這時彎鉤地區的兵力達到了近七千人,而作為第一輪,也是唯一一輪的攻擊梯隊的兵力就達到了六個團,近六千人。

    這些人沒有帶上敢死隊的名字,但實質上就是敢死隊。他們能做的只有前進,只有前進才有活下來的機會。後退是不可能的,因為後邊已經架起了一排重機槍。他們的目標不是敵人,而是擅自撤退的友軍。

    這是不得已的選擇,是殘酷的決定。但除此之外,還真沒有好辦法。

    兩座山峰之間大約有一里半左右的,兩座山峰上的敵人主要火力無法攻擊到的區域,這裡正是這次進攻的主要方向。

    而在這點範圍內,劉松江率先投入了兩個團兩千人的兵力。如果排成一排的話,這些人肩挨著肩都要超過攻擊寬度。

    這兩個團都是從主力師中調的,也是他們的主力團,分別是第一師的第一團和第二師的第四團。他們是第一波攻擊部隊,也將是傷亡最大的部隊。

    當葉磊看到電報的時候,那邊的戰鬥已經開始了。對於這兩支隊伍的戰鬥力葉磊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他們能打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缺口,後邊的部隊就能洪水般衝開缺口,把敵人淹沒掉。

    零點三十五分,在炮火準備後,總攻僅僅進行了半個小時多一點,參與第一波進攻的兩個團已經付出了三成的傷亡。劉松江派出了守備一師的守備一團參與進攻。

    零點五十七分,敵人防線的西側終於出現了一個只有五十米寬的缺口。已有數十人衝了進去。看到這個機會後,劉松江再次派出了守備四師的守備十團向突破口發起進攻。

    一點十九分,敵人的西側防線終於被守備十團衝垮。劉松江再次派出守備二團突入敵人防線之後。

    一點五十二分,敵人的北線陣地全面告破,劉松江也把手中的最後一個團派了上去。這次他要完全打通兩座山峰之間的南北通道,把敵人分別包圍在兩座山頭上。

    兩點零九分,南北通道完全被打通。敵人被分為了兩部分,各防守一座山頭。

    兩點三十分,劉松江整理了隊伍之後,用第五團、守備十一團、守備十二團、守備一師的剩餘兵力等近五千人的兵力對大概只有六七百人駐守的東邊的山峰發起了攻擊。

    炮火齊鳴,喊聲震天。

    在攻擊方優勢火力和兵力的攻擊下,敵人沒能堅持多長,僅僅抵抗了二十多分鐘,就被十二軍給淹沒,連泡都沒有露出一個。

    這次的作戰本來是應該在…之前完成,只有這樣,各支部隊才有足夠的進行轉移。但戰鬥的進程跟計劃根本是兩碼事,哪能說完就完。

    …二十分,對西側山峰的總攻也開始了。敵人在西側山峰上的兵力要比東邊多些,有一千人以上。但十二軍方面的參與攻擊的兵力就更多,所有團級單位都參加了這次總攻,只有各師直屬的部隊在周邊地區建立起了封鎖線,防止敵人的逃跑。

    在八千多人的瘋狂進攻下,敵人的抵抗顯得是那麼得微不足道。也許他們是被打怕了,也許他們是絕望了。這批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小鬼子,遠離故土,在一個連名字都不的山峰上,匆匆過完了的最後一個夜晚。

    四點整,當東邊的天空開始濛濛亮起來的時候,在這座無名山上,敵我雙方近兩萬人參加的這次戰鬥,在十二軍方面的不惜代價的進攻下僅僅進行了四個小時,就以十二軍的完勝結束。

    當葉磊接到劉松江的捷報時,他沒有一點興奮之情。他只感到落寞、感到悲傷和後悔。

    如果能多一些,多點本事,還會選擇這樣的戰鬥方式嗎?這樣的戰鬥值當嗎?

    葉磊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就是有了答案,對現實也是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堅持,不管用辦法,不管付出多少。

    比預定的結束延遲一個小時後,參加戰鬥的部隊就來不及按計劃向預定地點轉移。葉磊只好給劉松江發報,讓他們盡快打掃完戰場後就近進入大山裡隱蔽起來,並一定要做好防空方面的安排,防止在敵人的報復性轟炸中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想法是好的,執行地也是很堅決。

    但次日傳來的戰果統計卻讓葉磊再次感到無限的悲傷。

    三千五百多人的敵人全部被殲滅。因為攻擊過於猛烈,敵人的抵抗也沒能堅持太長,所以在繳獲方面還是很豐厚的。相比而言,戰鬥中消耗的彈藥都可以忽略不計。

    而這樣的收穫,卻是用四個師的慘重代價換來的。參加北線進攻的六個團的傷亡都達到了五成以上。從一開始就參加進攻的第一團和第四團的傷亡率更是達到了七成。根據昨晚的統計,參加此次作戰的一萬六千人中,有一千八百餘人犧牲,重傷的達到了近三千多人,輕傷者更是達到六千餘人。就是說在這一次戰鬥中四個師付出了近萬的傷亡,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現在,算上傷勢較輕的人員,還能繼續作戰的只有一萬人。其中還要派出近一半以上的人員把輕重傷員送回根據地。這樣算下來,經過一個晚上的激戰後,參戰的四個師只剩下了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

    到了此時葉磊才,的計劃是多麼地理想化。按原來計劃,他是想在消滅完這支敵人之後,繼續南下威脅臨江,甚至是攻下臨江城。

    現在看來那只是夢想,是空想。以現在的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昨天發生的戰鬥不僅是凌晨就結束的那個無名山激戰,漫江方面也是打得熱火朝天。

    敵人用一個步兵聯隊和兩個騎兵聯隊對守備三師的防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但得到第三師和長蛇洞守備連的配合下,以近九千人對上敵人的四千多人,還是守住了防線。

    但這僅僅是第一天。以趙榮民的判斷,只要敵人不派出援軍,他們還最少能守上兩天,最多也就四天。

    另一方面,潛行到臨江附近的獨立師那邊則沒有發生任何戰鬥。敵人那個聯隊被全殲後,沒有再派出任何任何兵力。

    戰局發展到這裡,敵人想殲滅十二軍主力的計劃已經宣告破產。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保住剛佔領的漫江,消滅臨漫路以南的十二軍部隊。要不然,一場仗打下來,敵人就撈不到一點戰果,不被大本營追究責任才怪。

    事情的發展果如葉磊的預料。今天,兩個奇兵聯隊撤回了漫江,縮頭準備死守漫江了。而漫江防線以南的那個步兵聯隊則是停止了進攻,就地駐紮了起來。

    十二軍方面也調整了部署,應對可能的變化。

    第一師、第二師、守備一師、守備四師中尚能作戰的兵力,主要補充到第一師和第二師。昨晚已經補充完畢的第一師繼續留在松樹咀重新建立防線,第二師則於昨晚帶著輕重傷員回到撫松地區,並等待下一步的命令。這兩個師是補充滿員的,而守備一師和守備四師則只補充到五百人左右後,分別轉移到孤山子和渾江地區,就地休整且補充兵力。剛打完金川的守備四師,把金川方面的防務交給守備一師之後,強行軍奔赴渾江以南的三道陽岔地區,準備進軍平安北道地區。

    而獨立師於昨晚已經轉進到老編溝,與守備六師和守備三師一起對縮在漫江的兩個奇兵聯隊形成了包圍,並準備於今晚剿滅這兩股深入的敵軍。

    之所以這樣部署兵力,也是不得已的選擇。失去近一萬的可作戰兵力之後,葉磊用現有的兵力已經很難阻止敵人的繼續進攻。如果臨江方面真是再出一個聯隊的話,十二軍方面是連一點抵抗的機會都沒有。幸好敵人不十二軍方面的損失,才沒有在昨天和今天主動發起進攻,要不然十二軍就得選擇分散游擊了。

    葉磊的計劃是,如果敵人一旦進攻松樹咀方向,就讓已經進入朝鮮境內隱蔽待機的問天支隊繼續南下,同時讓守備四師攻入朝鮮半島,並向西南方向進攻。有這兩支部隊和早前進入朝鮮的兩個支隊的牽制,只要敵人不發瘋,葉磊就有把握能繼續守住松樹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