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四卷 浪翻龍灣 第四十六節 李杜求見 文 / 一致對外

    三月二十五日,重慶,黃山雲岫樓。

    「委座,李杜參議官已經等了四個小時了。」張主任提醒道。

    「還是為了那事?」

    「是。」

    「那就讓他進來吧。」

    這個向蔣委員長請示的人是已有五十歲的張治中,原名本堯,字文白。他從去年四月開始擔任侍從一處主任一職,到現在已快有一年時間。而這之前他先後擔任第九集團軍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職務。

    作為侍從一處主任,他主要是負責帶著屬於一處的三個分別負責內務、軍事、保衛的小組輔佐蔣介石。而其中主要負責軍事和情報的第二組是侍從一處的核心。而曾擔任過軍事要職的他更是擔任此職的理想人選。

    「委座,李參議帶到。」

    「哦,植初,有段時間沒見著你了。最近過得可好?」蔣介石笑問道。

    今日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發起人、華僑籌賑總會主席陳嘉庚、副主席莊西言等一行5人,自仰光飛抵重慶,代表南洋近800萬華僑,回國慰勞和考察,準備將廣大民眾和各黨派團結抗戰等材料,帶回南洋,增加僑眾的愛國熱心,更好地以財力援助祖國抗戰。同時他們還捐獻了不少藥品、卡車等物資和錢財。有了進賬,蔣委員長的心情那是格外的好。

    而剛被任命為參議官這一閒職的李杜就沒有那麼好的心情了。雖然還是兼任著抗力聯軍總指揮的職務,但在這遠離東北的重慶,這個職務還有什麼用?

    作為一個奉系出身的將領,自九一八之後,他不僅拒絕了漢奸熙洽的拉攏,以省識大體,勿充國賊規勸對方,並自任東北自衛軍總司令、吉林自衛軍總司令等職務,在松花江下游地區進行了近兩年的抗日作戰。直到一九三三年才退入蘇聯,並繞道回到了上海。

    三七年六月,他見到了周恩來和一同而來的李延祿。而這個李延祿正是他在兩個月前在北平的東北救亡總會上見過的,也是東北出身的將領。聽說之前是在王德林的隊伍當參謀長,參會時則是第四軍軍長。他沒想到這位竟是『共產』黨人。當晚周恩來與他聊了很多,從法國的生活到抗日統一戰線,幾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意思。被周恩來的一席話感動的李杜,希望自己能在第二次國共合作中能多做些貢獻。

    一個多月後的七月二十二日,蔣介石在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辦公室接見了他和李延祿等人。會中,蔣介石說道:我本來是再想拖拖時間,但現在已經拖不下去了。你趕快組織人回東北區。

    會後蔣介石還答應從蘇聯援助的項目中下撥十個師的裝備給東北抗日聯軍,但要求他自己到蘇聯領取裝備並帶回東北。

    等他要離開時,戴笠找到了他,傳達了蔣委員長的密令。意思是要任命他為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戴笠還警告他說:委員長只承認總指揮部,而那個總司令部則需要馬上作廢,否則停止一切經費供應。

    李杜帶著李延祿先是去了新疆,但盛世才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在多方努力下,仍是沒能進入蘇聯的他只好回到上海,準備精簡人員,繞道歐洲去莫斯科。可事事不如人。等他們回到上海沒多久,上海就被淪陷。淪陷的第二天,他們就起程去往歐洲,直到年尾才到達莫斯科。

    而這一次仍是麻煩不斷。先是蘇方非要堅持把裝備先運到蘭州交給國民政府,這還要李杜千萬里的折騰跑來這裡幹什麼?後是一行人中的三個特務似乎發現了李延祿等人有可能是『共產』黨,便要回到國內後就要逮捕。李杜幾次邀請李延祿跟著自己到倫敦甩掉特務,卻被對方給拒絕了。

    李杜知道,他們是想快些揮過參加抗日鬥爭,所以也沒有挽留。而他自己卻是留了下來,他想再想想辦法,等等消息,看能不能拿到那十個師的裝備回東北繼續抗日。

    結果這一等就是幾年。在倫敦等,回到重慶繼續等,總是等不到任何消息。

    自從和李延祿分開後,他一直都沒有得到過東北抗日的任何消息。本已放棄了所有希望準備老老實實當個閒官的李杜,直到十一天前,他才從報紙上看到東北抗日聯軍一路軍的楊靖宇、魏拯民聯名發出的明碼電報和那個第一次聽說的鐵血隊的明碼電報後,發現自己又看到了希望。

    東北抗日聯軍還在,東北還在於日偽軍戰鬥!

    這個消息對總想在東北繼續抗日的他來說就像一棵稻草,有了希望,他不想再次放棄。雖然他知道自己很難親身加入到這一戰鬥中。

    自從知道這個消息後,他幾次想求見蔣介石,但都沒有找到很好的機會。但直到昨天,他再一次從報紙上看到鐵血隊發出的最新明碼電報後,他就無法再繼續等下去了。這不,他是不管不顧地硬著頭皮來找蔣委員長。

    「委座,我是為了昨日的明碼電報而來。」

    「哪份?」蔣介石裝著不知道問道。

    這年頭各種通電、明碼電報四處亂飛,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明底細的人是很難搞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是東北的那個長白鐵血隊發出的明碼電報。」

    「哦,那個我看過。你就說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吧。」

    難得有上好心情的蔣介石並沒有給李杜限制時間,意思好像是隨便聊聊的樣子。

    「我希望政府能給東北抗日聯軍更多的支持。我身為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雖然現在尚無法自己到東北去戰鬥,但我想在力所能及下給他們更多的幫助。」

    「上次要給你十個師的裝備,你都沒能帶回東北,現在抗戰都已經進行了兩年,我想關東軍那邊的防備會更加嚴密,就是我給了你裝備,你能帶過去嗎?」蔣介石笑問道。

    「不,我這次來不是為裝備,只是為……」

    蔣介石沒有接話,只是有些惱怒地看著李杜。

    話都說到這裡了,那還不如說下去。李杜想到這裡,就說道:「委座,物資、兵力都是無法送過去的。我想他們也應該明白這點。我只是希望委座你能不能給他們一個國民革命軍的編制。」

    「娘希匹,這你還敢說出口?上次你帶著兩個共黨去莫斯科的事情我還沒有找你呢。現在還敢來要編製?!」

    「李參議,這你要說個明白。說不明白就得通敵處理了。」張治中說道。

    自從去年末的胡宗南部對陝甘寧地區的進攻和閻錫山部的十二月事變及月初剛結束的石友三、朱懷冰部隊八路軍總部進攻被打退後,蔣介石對『共產』黨是更加惱怒異常。這下聽李杜要給『共產』黨部隊爭取編製後,他更是氣氛。

    「委座,我先說說東北的情況吧。」這些年來李杜收集了關於東北抗聯的一切消息,並根據他自己的理解,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思路。他先簡單介紹了一下東北抗日聯軍的情況後,說道:「委座,說東北抗日聯軍是『共產』黨的隊伍,那不是十分準確的。楊靖宇的一路軍是『共產』黨領導的沒錯,但也不能說東北抗聯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像第九軍軍長原來是東北軍出身,第八軍的謝文東是農民自衛軍,也不是『共產』黨。此外抗聯中很多隊伍也是從東北軍分出去的。如第四軍就是從已故的王德林司令的部隊改編成的。其他也有很多原東北軍出身的人,而義勇軍出身的更是數不勝數。雖然現在抗聯是由『共產』黨領導,但我相信只要委座的任命一下,他們就會聽任安排。」

    蔣介石的臉色是越聽越難看,只等李杜終於說完,他才氣笑道:「還敢提李華堂、謝文東,你不知道他們已經投降了嗎?」

    「啊,什麼時候?」這還是李杜第一次聽到這一消息。

    「李參議,這倆人早已投降日軍。抗聯第八、第九軍現在已經沒有了。」

    蔣介石問道:「那個長白鐵血隊是怎麼回事?」

    雖然國民黨在東北地區也有情報機構,但也不是什麼消息都能探查到的。

    像李華堂於去年春天投降的消息,蔣介石是過了半年多才知曉。而那個謝文東投降的消息則是從日本方面獲悉的。這個叛徒竟然跑到東京,向天皇俯首稱臣。真是豈有此理!

    「從電報上的內容看,應該是一支義勇軍性質的隊伍。」李杜回答道。

    「不是『共產』黨第部隊?」

    「應該不是。如真是『共產』黨的部隊,那早就要變成抗聯第十二軍了。怎麼可能還掛著長白鐵血隊的稱號?!」

    「委座,我看這鐵血隊也不應該是『共產』黨的。若真如電報中所言,他們已經攻下了濛江、撫松、安圖三縣,那這支隊伍的兵力肯定也是不少的。共黨肯定不會放過這麼大的部隊。就算給了他們編製,他們要這個得不到軍餉,又沒有可能獲得物資的空編製有什麼用?」

    「好了,今天就到這吧。這事我再想想。對了,文白,那個通緝令搞好了沒有?」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