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四卷 浪翻龍灣 第十三節 有仇必報 文 / 一致對外

    小嶺東、楊木河子、四方頂子等龍崗山脈東北路山區是多條河流的發源地,輝發河、那爾轟河的多條支流都是在這裡法院的。

    若是在盛世,這樣的深山老林只會成為富人官僚的休養地,但想現今的這種兵荒馬亂的年代,這裡就成為了老百姓躲避戰火的地方。

    就像青嶺崗根據地的五個據點一樣,龍崗山根據地現在佔領的七個村子都是由逃難的難民匯聚而形成的。地勢複雜、環境惡劣的山區,顯然不是很適合種植莊稼,以前這裡的老百姓只開墾了不多的土地,大多數人,還是從事打獵、採參、種參等事情。只要到了這幾年,鬼子派兵佔領了這一地區之後,才把分散的老百姓聚集到一起,形成了現在的軍事部落。

    除了那爾轟和甫板、楊木河子是早前就有的村落,其他四個部落都是由鬼子建起來的。雖然名字都起成了山名、地名,但具體位置倒不是真在山頂上。如五斤頂子軍事部落,就建在,那爾轟的西南,那爾轟河畔,三岔和四方頂子、小嶺東也是建在輝發河的兩條支流的岸邊。

    龍崗根據地指揮部所在的小嶺東,處於這一地區的正中央,北有楊木河子,稀有三岔和四方頂子,西南有甫板,東南有五斤頂子,東有那爾轟。

    從根據地周邊的情況來看,處在根據地西側的三岔和甫板兩個村子是最為危險的。兩地均與敵人的據點只有十里多一點的距離,就處在兩個村子後邊的四方頂子也離最近的四平街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距離。

    小嶺東,龍崗根據地指揮部。

    當葉磊走進指揮部時,這裡只有楊司令一個人坐在木墩上,看著鋪在地面上的地圖。

    其他人一定都被楊靖宇派了出去,去實行對鬼子的反討伐作戰。剛才他是正在那裡等待前線的消息。

    現在的一路軍不是只有幾百人的小隊伍,警衛旅和第一方面軍都已經發展成為一兩千的隊伍,已經不是和楊靖宇自己親自帶著隊伍到前線拚殺了。他更需要坐鎮中央運籌帷幄。

    看到走進來的葉磊,楊靖宇起身走了過來。然後拍去葉磊身上的落雪,問道:「哦,這不是葉隊長、劉政委嗎?什麼時候到的?」

    「司令,我這是剛到。呵呵。」

    「來了就好。這一路不好走吧。來先坐下來,喘口氣。」楊靖宇推過一個木墩子說道。

    楊靖宇只是跟葉磊簡單地問候了幾句,很快就把話題拉到了戰鬥的問題上。現在鬼子正在向根據地進攻,確實不是一個聊天的好時機。

    「司令,我們這次沒能帶來太多的隊伍。本來是要把十個民兵連也帶過來,但考慮到他們的戰鬥力有限,又要增加後勤壓力,最後只好帶著這點人來。」葉磊不好意思的說道。

    半個月前,齊輝來到五斤頂子,要求特血營參加龍崗山根據地的反討伐戰時,楊靖宇感到十分意外。對於青嶺崗那邊的發展情況,他從魏拯民那裡聽到了不少,也知道他們現在已經動員了近萬的隊伍,應對鬼子的討伐。但楊靖宇並不是一個新手,他到現在都帶著部隊打了好幾年的仗,所以他對青嶺崗的這近萬人是有一定的考慮的。

    去年五月才有六個人,十月才有一百多人,十一月末頂多也就六百人的鐵血隊,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把隊伍擴大到近萬人。這能有多大的戰鬥力?不用多想,能有兩三千的人具備上一定的作戰能力就算是很不錯了,其他的人估計都是老百姓和老弱偽軍組成的隊伍,基本不具備跟敵人作戰的能力。

    而以兩三千人,想防守青嶺崗根據地,都有些困難。他們怎麼還要派人來支援龍崗根據地?!

    因此楊靖宇對此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鐵血營的態度還是很讓楊靖宇感到高興。

    原來的抗聯一共有十一個軍,到去年則把這十一個軍再次改變為第一二三路軍。組成第一陸軍的就是原來的抗聯第一軍和抗聯第二軍。經過幾年的作戰,去年一路軍再次改編為一個警衛旅和三個方面軍。主要軍隊有近一千五百人,若加上各地分散活動的游擊隊,也就兩千人鋤頭的樣子。

    而從去年開始發展起來的鐵血隊,只用了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從六個人發展到萬人的部隊。若一路軍沒有成立龍崗山根據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鐵血隊的兵力,先不管他具備多大的戰鬥力,就達到了一路軍的五倍,說不定把現在的所有抗聯部隊加起來也就跟鐵血隊差不多。

    就是到了創建龍崗山根據地以後的現在,一路軍總部和一方面軍,再加上民兵也最多才六千人,只比鐵血隊的一般多一點人。

    楊靖宇高興的是,有這麼「強大」兵力的鐵血隊,雖然黨的領導還十分欠缺,但作為鐵血隊的隊長和鐵血營營長的葉磊,不僅沒有驕傲自大,反而一次接一次地幫助一路軍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並十分配合一路軍的戰鬥。在某些層面上,楊靖宇都感到這鐵血隊就是一路軍的編外部隊。

    「沒關係,五百人也好,一千人也好。只要你們一直在抗日,打鬼子就行。哈哈。」

    「哦?司令,雖然人不是很多,但也不止幾百人。我們這次帶來了一個加強連和五個步兵連。」

    對於鐵血隊的編制情況,楊靖宇還是有所瞭解。據他所知,其他的部隊才有不到一百多人的連隊,鐵血營裡都編到三百餘人,而加強連更是達到了四百多人。

    「那怎麼也要有兩千五百人吧。」楊靖宇驚訝道,

    其實這也是他往多了說的。按他的想法,六個連加起來應該有兩千一百人。

    葉磊知道楊司令是怎麼想的,不好意思地說道:「嗯……,鐵血營的連隊又擴大了,現在是以六百三十八人為標準。只是除了加強連是滿編外,其他五個步兵連還沒達到滿編狀態。這次一共帶來了三千三百九十五人。」

    以楊靖宇的判斷,葉磊這是把青嶺崗全部的可戰兵力都拉了過來,便擔心地問道:「葉隊長,你怎麼把作戰部隊都帶過來了?那青嶺崗根據地怎麼辦?」

    「司令,本來是可以帶過來更多的部隊,但上個月我們已經四個連隊派到根據地外圍去了。他們是趕不上這次作戰了。只是這次帶來的六個連中,只有加強連是具備了較強的戰鬥力,其他五個連大半都是俘虜的偽軍改編成的,所以戰鬥力還是比較有限,但這五個連隊裡的連排長大部分由上次魏政委分給我們的抗聯戰士來擔任,所以只要佈置合理,我想還是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葉磊解釋道,「至於青嶺崗那邊,我們還有鐵血營留守部隊和五個民兵營,外圍還有四個連保護。我想,只要鬼子不投入兩個旅以上的部隊,那邊還是比較安全的。」

    「哦,是這樣啊。」

    對於這樣的兵力佈置,楊靖宇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鐵血連有戰鬥力的部隊就那麼幾支,還都分派了出去,家裡只留下只能單人輔助任務的民兵營和直屬部隊。這樣分散兵力佈置的方式,在把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起來都難說能不能抵擋鬼子的討伐的情況下,怎麼說都是一個敗招。

    顯現在可不是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就算討論出了結果,暫時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楊靖宇也沒多往這方面深入考慮,只是問道:「你們和根據地怎麼聯繫?那邊出了問題,你們怎麼應對?」

    對於楊司令的關心,葉磊欣慰得很。他調出這麼多兵力支援一路軍,雖說最終還是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但怎麼說也是能幫上一路軍的忙不是?!現在楊司令反而替他擔心青嶺崗根據地的安全,他覺得自己的投入還是有回報的。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話題已經進入到作戰相關的問題上,那雙方就得盡可能多交流信息,先做到知己,在說知彼的問題上。所以葉磊就讓劉政委向楊司令介紹了一下,青嶺崗方面的安排。

    劉松江逐把派出四個連隊的原因和派出方向及兵力等問題一一給楊靖宇解說了起來。說完四個連隊的事情後,他再把可能發生的情況一一列舉出來,並對這些可能的戰局,向楊靖宇介紹了鐵血隊應對的方案。

    聽到這裡,楊靖宇算是明白了鐵血隊是為什麼這樣看似不合理地佈置兵力。他們是一方面支援兵力,幫助一路軍打退鬼子的掃蕩,另一方面又在為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進行善後的準備。

    若真是出現了對一路軍十分不利的戰況,以鐵血隊的佈局和安排,別說鬼子達不到消滅抗聯的目的,他們連整個長白山西北地區的穩定都保證不了。到時候,以小鬼子的做法,那肯定是要先拿下辦事不利的野副昌德,而周邊地區沒有更多兵力,維持地方穩定的日偽軍,只能提前結束冬季大討伐。之後他們才會重新抽調更多的日偽軍,對這一地區實行新一輪的討伐。

    但那已經是下一輪的討伐了。至少這次的討伐,可以說是以抗聯的勝利而結束。

    難道這就是葉磊所說的有仇必報?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