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一卷 紅纓傳奇 第五節 革命的本錢 文 / 一致對外

    養蚯蚓工作順利的進行,預計如果不出大問題的話,應該明年初就能見到成果了。到時候隨著蚯蚓的量產,雞的成長速度也會加快。明年中開始,肉雞會大量出產。

    這樣不管是村民,還是抗聯都能經常吃到雞肉和雞蛋,這對補充營養將起到重要作用。畢竟打獵不是天天可以打到野味的。

    既然基礎的營養問題解決了,葉磊就想到了自身的問題。自己今年才十歲,等抗戰結束才有十七歲。如果等到那時候,想幹點什麼,黃花菜都涼了。但如果想更早的參與到這幕大戲中,趁著這兩年自己應該做好更多的準備。

    首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良好的身體條件,才能應付各種艱難的環境。

    記得九一八後,東北到處都有抗日的團體,名字很多,葉磊自己也想不起來。記得的只有抗聯了,還有就是趙尚志、趙一曼、楊靖宇等英雄的名字。

    在一篇文章上,曾經看到過『共產』黨領導的三件最艱苦的事情。一是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二是長征以後南方紅軍長達三年的游擊戰爭,三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的艱苦奮鬥。

    想想兩萬五千里長征,從各種途徑傳播的都很多,前世大家都對長征的艱苦有很深的瞭解。反應南方游擊戰爭的小說、電影也是不少的。

    只有長達十四年的東北抗日的故事傳播的還真是少的可憐。

    在這麼長的時間內,面對日軍最為強大的軍事集團關東軍、複雜的多民族環境,得不到任何物資援助,多次抵抗日軍十數萬兵力的重點圍剿,抗聯用極差的裝備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

    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冬天冒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只能身著單衣,腹中無食,繼續與敵人周旋。如楊靖宇將軍捐軀後,日本鬼子,剖開楊將軍中彈的胸膛,竟發現胃都餓得變形了,裡邊還有尚未消耗的草根和棉絮,連一點糧食也找不到。

    可以這麼說,東北抗日局面從全國來講都是最為艱苦的。惡劣的自然環境,強大的敵人,叢生的叛徒,奴役了的老百姓,都是在其他戰場所難以碰到的。

    記憶中抗聯的故事,好像都集中在二戰之前,二戰之後所聽到東北抗日故事則少之又少。聽說好像是轉移到了蘇聯境內,多麼艱難地鬥爭,使得抗聯將士不得不暫時離開故土,轉到他想呢。

    所以說,從個體上講,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是無法堅持到抗戰勝利的。除非自己想做順民。

    自己正式長身體的時候,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狠狠的鍛煉一番才行。

    葉磊想到這裡,又開始回憶起自己所看到或聽到的一些訓練手段。根據自身現在的狀態,制定了一個訓練計劃。

    每天天亮就應該起來。(葉磊沒發現這裡人有表的人。也就沒法子定格準確的時間。)

    先繞著村子跑三圈,大約應該有個三公里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讓母親給做兩個沙袋。這樣應該效果更好。

    二十個一組俯臥撐十次,負重深蹲十個一組,來個十下。

    站軍姿、臥姿(端著木棍,吊石塊)各半小時左右。早上軍姿,晚上臥姿。還有就是站馬步,蹲個半小時。

    軍體拳來兩下,太極拳也試著鼓搗下,先練著,等找到厲害人物,就拜師學學。

    恩,先把這些做下來,堅持一個星期。如果無大礙,就繼續逐漸增加訓練量。

    還有就是,這個游泳得學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順便抓些魚補充補充營養

    大運動量,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需要及時補充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家裡糧食不夠吃,光吃野菜肯定不行。得看看能不能跟著村裡的獵人進山打獵了,順便進行野外生存訓練。

    制定好計劃,葉磊把下午的時間給空了出來。想到以後跟日本人和朝鮮人打交道的時間會比較多,葉磊準備請一個人教教自己這兩門外語,做到能矇混過關就行。

    至於文化課,自己應該比這時代的大多數人,懂得多一些。讀讀書應該就可以吧。再說這裡也找不到一個老師啊。嗯,還有就是,自己得學學繁體字,要不然以後都沒法子寫字了。

    定好了這些,第二天開始葉磊就執行了起來。

    倒不是葉磊的覺悟有多高,而是穿越的第一天就看見鬼子掃蕩,死了幾十個人的事情,給葉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生命的威脅。有了壓力和威脅人的主動性就發揮出來了,畢竟十個人誰都不想死,不想死就得想辦法不是?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得咬人啊。

    天越來越冷,植物大都已經枯萎,進山也開始採不到多少山野菜,這一來更多的人加入到養蚯蚓會戰中。在郝書記的帶領下,會戰進行得如火如荼。

    這些天,飼料準備好了,場地準備好了,蚯蚓也準備好了,就等著飼料發酵好,把蚯蚓放進去了。這樣大家也稍微輕鬆了下來,部分強壯留下來照看飼料堆,婦女們則各自回到了炕頭。

    當然她們可不是回家睡覺去了。她們肩負的任務更重,那就是孵小雞崽子。

    這倒不是葉磊提出來的想法。而是,村裡的一個農戶提出來的。他以前在關內時,就在專門做孵雞賣雛雞生意的店裡幹過。聽說要大量養蚯蚓喂雞,那個農戶就找到了郝書記。

    正好這兩天郝書記看著事情進行的比較順利,就想著蚯蚓多了可能都喂不完,那可就浪費了。從外村買雛雞也不是個辦法,村部裡可沒有那些錢。

    聽了農夫的話,郝書記高興壞了,馬上叫來了白燕紅,叫她組織婦女們做孵雞的事情。

    白燕紅前陣子剛忙得腳不著地,這兩天才消停下來。這一聽到又有事情做,革命熱情又給點旺了,沒一會就找來一大群大娘小媳婦的,就開始學怎麼孵雞。

    知道了這些葉磊由衷的感歎那,不能小看中國人民群眾的智慧啊。

    人一旦忙起來,時間過得很快。

    葉磊穿越到這裡都已經一個月了。除了剛開始幾天的迷茫和隨後的養蚯蚓的事情,之後葉磊把時間都放在了學習和訓練上。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葉磊再次調整了自己的訓練計劃。跑步從原來的三圈,增加到了五圈,沙袋的重量也加了,現在每個沙袋有一公斤重。俯臥撐現在可以做三十組了,負重深蹲一百下。

    軍姿和臥姿的時間也長了些,現在每次都堅持半個時辰左右。站馬步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軍體拳和太極拳,葉磊自己都覺得練得四不像。想請教人,都不知道該請教誰去。很是鬱悶。

    游泳算是學會了,但游不了多長時間,還得繼續練。

    期間也跟著獵人們出去了四趟,時間都不長,每次不過半天多點時間。學到的經驗也有限,看來還得多出去轉轉。

    有一次碰到了一隻野豬,老獵人趕緊先把葉磊頂上了一顆大樹。抓野豬的過程葉磊沒能參與,但還是第一次看到了捕獵大型動物的行動,看的是心驚肉跳的。

    每次狩獵回來後,老獵人都會分給葉磊一些鮮肉。這也是葉磊最想要的東西。

    這段時間,邊學游泳變抓魚,也很是抓了不少,可以說天天都可以吃到各種魚,大都是清水煮的。連吃了一個月,葉磊都覺得自己都快變成貪吃的貓了。而狩獵分配的這些鮮肉就是葉磊換口味的唯一途徑,也是補充營養的最主要的辦法。在養雞大業成功之前。狩獵分配的鮮肉將會是他唯一的補品來源。

    葉磊在訓練這些項目的時候,除了跑步是繞著村子的,其他項目都是上到村南的山頂上練得,所以村民們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別說村民,就是連白燕紅都不太清楚自己的寶貝兒子每天都在幹什麼。只是經常聽人說,石頭很願意跟那些朝鮮人聊天,有時還有跟著他們學些日語和朝鮮語。小孩子嘛,多學些東西是好事情。白燕紅對這些也沒多想什麼。

    這段時間,葉磊除了上午和晚上集中進行身體鍛煉之外,下午的時候,一般都會跟著村子裡懂得兩門外語的人聊天,邊聊邊學。小孩子學東西的速度還真不是蓋得。這才多長時間,葉磊已經能夠跟他們用兩種語言,進行簡單的對話了。看得旁邊的村民們嘖嘖稱奇。

    為了學好這兩門外語,葉磊還真是下了苦功夫。為啥,就因為多知道一門外語,就能夠多一些辦法打擊敵人,多一些死裡逃生的機會不是,還能更好地與周邊的人交流。

    學習在繼續,訓練也在繼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