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機槍響了

第3卷 第十八章 追擊(上) 文 / 丁老大

    第十八章追擊(上)

    黃大隊追上大部隊以後繼續往深山裡撤,與鬼子的掃蕩隊伍在深山裡轉磨子,有時一天要跑好幾百里路,三個女同志就有些吃不消。汪廉清的媳婦還不比這三個女同志,這三個女同志已經是戰鬥員,關鍵時候還能打幾下,她卻從來沒吃過這麼大的苦,也沒摸過槍,跑不動,就讓兩個士兵用擔架抬著,簡直是個累贅。韓文德和汪廉清經過商量,決定讓這四個女同志暫時回到武寧去,就住在縣城附近的村裡,等這次鬼子掃蕩完再回部隊。

    桂英、鳳子、芳芳都不願意走,汪廉清的媳婦願意走,但是一個人也害怕。韓文德就先給桂英做工作,說,汪大哥的嫂子膽子小,又不會打槍,不適合現在跟部隊走,弄不好要被鬼子的槍打死,行軍時還要有兩個精壯有力氣的兵抬著,保護她,打仗就少了兩個兵,我和汪大哥的意思你們還是下去,就是看到保護嫂子的事上也應該下去,你們下去後就住在武寧跟前的村裡,我們和日本人打完這次仗你們再回來。

    桂英說,我不下去,我下去不放心你。

    韓文德說,你不放心也不行,我們現在是和日本人打仗,寧願馬革裹屍也不能讓日本人安寧。你呆在隊伍上我也不放心你。

    桂英說,死咱們就死在一塊。

    韓文德說,你在隊伍上也影響我,如果你走了,我放心了,打起仗來沒有掛牽,就沒有事,如果掛牽你,說不定就有事。

    桂英想了想說,我下去了你打仗可要注意,你當個分隊長,還老是抱個機槍衝在前面,經常讓人為你擔心。

    韓文德哈哈一笑說,打仗就是這樣,越是怕死子彈越找你,不怕死的往往死不了。

    桂英癟癟嘴說,就你能說。

    桂英答應了韓文德回武寧縣,卻提了個要求,她問韓文德,你有錢沒有?

    韓文德說,有幾個銀元。

    桂英說,你把錢給我,我到武寧縣買兩個小豬養著,長大賣了給我買個手錶,能看時間。

    韓文德說,能行。你還要去給鳳子和芳芳做一下工作,讓他們跟你走。

    桂英說,行,風子芳芳都聽我的。

    桂英雖然比鳳子和芳芳小,但因為是分隊長的堂客,說話還起作用,很快把她們的的工作做好了。於是,四個女人帶著黃大隊的安置信回了武寧縣。

    鬼子的掃蕩不但沒有把康景濂的游擊隊吃掉,攻擊長沙的部隊也沒有得逞,在付出巨大代價後開始陸續往下退。

    原來,長沙會戰前三次都是打勝了的,第一次長沙會戰是從一九三九年南昌會戰以後日本人組織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四日,駐湖北咸寧地區日軍第十一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5個師團、一個獨立旅團及部分海軍和空軍,共十萬兵力,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向向長沙進犯。當時,國民政府共擬定了兩個方案,一個是死守長沙的方案,一個是放棄長沙的方案。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和代長官薛岳的意見是打,軍委會副參謀總長、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的意見是放棄。蔣介石自從武漢會戰以後鑒於日本軍隊的強大,採取的是焦土抗戰,長沙大火就是焦土抗戰的一個例子。南昌會戰中,作戰方針是死守南昌,失守後又要求拚死奪回南昌,結果,南昌沒守住,失去之後也沒奪回來,卻付出五、六萬人的死亡代價。這一次,蔣介石終於下決心不守長沙,要求第九戰區避免與鬼子硬打硬拚,保存主力和實力。所以,他在兩個方案中選擇了放棄的方案。沒想到薛岳卻不答應。作為第九戰區的代司令長官,薛岳不想學張學良。再說,白崇禧的放棄方案雖然把放棄的好處說得天花亂墜,但是,薛岳知道放棄以後他所要承擔的罵名,如果放棄變成兵敗如山倒,他更成了千古罪人,所以,他下決心抵抗。儘管蔣介石和白崇禧反對,作為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陳誠也勸他聽蔣介石的話,但是,薛岳就是不聽,最後逼得蔣介石不得不同意了他的抵抗方案。薛岳的戰法是層層抵抗,節節敗退,先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然後把鬼子引誘到長沙城下,一舉殲滅。薛岳把這個稱作「天爐」戰法,就是把鬼子放在一個狹長的地帶裡消滅。會戰從九月十四日開始,十月六日結束,國民軍三十多萬部隊按照薛岳的「天爐」戰法,節節抵抗後敗退,誘敵深入,日本人到了長沙城下,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最後雖然未能全部如願,卻也殲滅鬼子二萬餘人,炸毀日軍飛機20餘架,鬼子第一次進攻長沙的企圖沒有得逞。這也是鬼子自從進攻中國以來第一次沒有打下一座城池。第二次長沙會戰從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七日開始,十月八日結束,第三次長沙會戰從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一月十日結束。共歷時四個多月。三次都採取「天爐」戰法,鬼子的三次佔領長沙企圖都沒有得逞。

    韓文德他們與日本人在山裡轉磨子和後來的追擊就是發生在這四個月的事。日本人第二、第三次進攻長沙,都付出巨大代價,失敗後往下退兵,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命令部隊全線反擊,正規軍、挺進縱隊、地方游擊隊沿途堵截,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韓文德他們的追擊是第三次。

    日本人雖然往下退,但是戰鬥力依然強大。康景濂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一挺進縱隊雖然是一個軍的編制,但是部隊最滿員的時候只有三個團。也就是三個支隊。三個團分佈在大山中各自獨立作戰,與敵人遭遇戰鬥頻繁,時有傷亡,有時候人數加起來還不到兩個團。正規部隊的傷亡經常有全國各地的新兵補充,挺進縱隊不在補充之列,兵員要靠自己解決,如果憑幾千人的隊伍要擋住潮水般退下來的鬼子,等於雞蛋碰石頭,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當康景濂和他的參謀人員站在山頂上看著大批敵人由湖南退向端昌,左右權衡,不敢拿士兵們的生命開玩笑,讓部隊下山正面迎戰鬼子,最後下了道命令,讓各支隊各自為戰,想辦法消滅敵人,最好白天休息,晚上突襲。不要讓鬼子睡安寧覺。

    二支隊支隊長劉挺勳得到命令後,也同樣命令黃大隊每晚下山,襲擊鬼子,白天在山上休息。黃大隊長考慮到如果每晚出動全體士兵,不但太辛苦,白天也休息不好,隊伍要出問題,最後決定每晚從一個分隊抽出一個班,天黑了出動,四點天快明時回山。汪廉清的中隊是黃大隊的主力,自然擔負的擔子重,特別是韓文德分隊,全大隊都知道這個分隊是個善打硬仗的分隊,分隊長小韓經常抱挺機槍,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又有勇有謀,本來應該由中隊長以上的官領這支隊伍晚上突襲,卻把韓文德也算了一個。

    就這樣過了半個月,他們的糧食開始緊張了。康景濂估計鬼子的大部隊走得差不多了,便命令部隊全部出動,開始追擊,打日本人的屁股。他們也只能打日本人的屁股,在日本人敗退時,連正規軍也是追著屁股打,更何況他們一支小小的游擊隊。

    韓文德依然領著他的一分隊,擔任二中隊的尖兵,突在前面。他們的作戰方針是敵走我進,敵停我歇,每天都在打仗,直追到高安譚鋪北,離譚鋪只有五里多地,發現有一股鬼子進了樓房,韓文德帶一分隊把樓包圍了,然後衝進樓,與日本人在樓梯口展開了對射,敵人的子彈打完後,他們衝上樓梯,只見樓上只剩了三個鬼子,有一個鬼子正用一把匕首『自殺』,衝在前面的羅大運一個箭步上去把匕首奪下來,然後把兩個身體強壯的鬼子用繩綁起來,其中有一個病病歪歪的站都站不住,就沒有綁。但是,那個日本兵把手背過去讓他們綁,嘴裡還說著日本話夾雜的中國話,我的和汗九氏一樣的頂好,不然面子的沒有。

    韓文德聽懂了,意思是必須像那個汗九氏一樣把他也綁起來,不然,只綁了那兩個不綁他,他沒有面子。韓文德笑著對羅大運說,狗日的當了俘虜還要面子,你把他綁上,照顧他一點面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