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非凡洪荒

第一卷 第七百六十四章 傳法 文 / 我自非凡

.    第七百六十四章傳法

    這三道氣柱非是其他,而便是三股氣運。

    而在那莊園之中,此時所擁有的生靈,也便是羅純陽、羅果與老聃這三人了,這三股氣運哪裡還可能是其他人的氣運,自然便只能是他們三人的了。

    如此三股氣運在分開之時雖然宏大,但依然是處於正常範圍,只能看出他們三人都是鴻運齊天之輩,卻並沒有超過極限。

    但當那三股氣運結合在一處之時,卻是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其濃郁程度猛增了不知多少萬倍,轉眼間便突破了正常生靈的極限,達到了便是羅浮當初成為天地主角之時也無法比擬的地步,便好似三名天地主角的氣運結合在一處一般。

    這種變化,對於努力百多個元會,甚至造成整個洪荒天地毀滅導火索的羅浮又怎麼可能不震驚,又怎麼可能不感到不可思議呢?

    「看來,這老聃的氣運當是別有玄妙,若不然定不會有此異變出現。」羅浮心念微動,如此想著。

    如此想著,他的視覺角度已經漸漸的從那種觀看氣運的狀態之中脫離出來,重新恢復了正常的視覺角度。

    他畢竟非是羅帆,更沒有羅帆那種無上神通,卻不可能如同平常視物一般將自己的視覺角度固定在觀看氣運的狀態之中,能夠憑借自身艱難證得的太乙道果獲得這種視覺角度短暫的時間已是十分難得了。

    當他脫離這種視覺角度之後,扭頭一看,之間廣菩早已從那種視覺角度之中脫離出來,此時正是頗為感慨的望著他。

    廣菩雖已是證得太乙道果,但修為畢竟不如羅浮高深,而且她並不曾成就天地主角過,對氣運的認知也沒有羅浮深刻,故而在那種觀看氣運的視覺角度之中根本便沒有辦法持續太長時間,自然是先於羅浮而脫離那種視覺角度了。

    「師兄,你可看出到底他們三人的氣運為何會生出這種變化嗎?」廣菩看羅浮似有所得一般,連忙問道。

    羅浮搖了搖頭,道:「具體原因我卻不知,只是想來必定是老聃的命格較為特別,純陽與果兒也是適逢其會罷了。不過不管怎樣,這種變化都是好事,如此氣運,便是天地主角也難以與之相媲美。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卻是必然的。看來我們哪怕再捨不得,也只能放純陽與果兒他們去洪荒了。」

    「這是正理。」廣菩也是一歎。

    對羅浮的話語,她並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地方。他們三人的氣運變得如此宏大,顯然不可能是憑空變化的,既然有著這變化,便證明必須有著同樣的責任放在他們三人身上。

    若是不行走洪荒,定然便是對這氣運有所消磨,長久下去,這些宏大的氣運怕便會被直接浪費掉了。

    商量已定,他們兩人再不說話,只是牽著手,靜靜的看著明界,透過明界看著洪荒天地,看著那浩瀚無極的星空。

    自從天地初定,他們便一直在這明界之中修行,沒有一刻有著空閒,此時修行已定,他們卻方才有著時間去看看外界天地變幻之後是何等模樣。

    這一看,他們卻是不由得讚歎不已。

    對於冥冥中運轉的生滅之道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只感覺自己的見識也隨著而增長了許多。當然,道行境界卻不可能如此簡單的便獲得增長的,他們畢竟都是剛剛突破完成的,短時間內的任務都還是穩定自身的道行境界,至於提升道行,這些是穩定道行之後的任務,未曾穩定道行之前,他們即便有所收穫,也只是讓自身的道行境界穩定下來罷了。

    洪荒天地比起當初的荒涼自然是改變了不少,其中有著不知多少種千奇百怪的生靈在洪荒天地之間生存著。

    這些生靈有著許多是羅浮與廣菩完全陌生的,有些卻是他們能夠隱隱看得出過往生靈殘留痕跡的。

    羅浮曾掌洪荒大地之上億萬眾生之權,所見所聞自然是豐富得不可思議,微微一分辨,甚至能夠看出那些殘留的痕跡到底是屬於哪種生靈,甚至借助這種分辨能夠知曉這些生靈到底擁有何種特質。

    乃至於甚至能夠憑借這種認知而隱隱間察覺這洪荒天地與天地大劫之前到底是有著什麼樣的不同。

    廣菩的角度卻是與羅浮不一樣,她更多的卻是關注洪荒天地之間的風景,查看山川大地的變化,感受著那造成這些變化的無上偉力。

    兩人便是這般看著,感受著,同時享受著這種平靜。

    轉眼間,便是九年過去。

    洪荒天地廣闊無邊,即便是天地大劫之前的洪荒大地已經足以讓人不眠不休的看上千萬年無法看全了,更何況這天地大劫之後的洪荒天地增長了何止十倍,區區九年時間,羅浮與廣菩所所觀察到的洪荒相對於整個洪荒天地而言,幾乎是滄海一粟,根本便不值一提。更不會讓他們覺得有絲毫煩膩。至於所謂的疲倦,那自然是更不可能發生的,以兩名太乙散數,若是站立九年時間便會疲倦,那這太乙散數也太不值得追求了……

    這一日,羅浮與廣菩忽然間不約而同的眼神一閃,對視一眼,皆是微微一笑。

    「看來是已經完成了。」羅浮笑道。

    「九年,不算太長,但也不算短了。」廣菩接著笑道。

    心念微微一動,他們兩人的身形已經消失在這座山上,再度出現便是在他們原來居住的那莊園之中,在那他們曾經講道過的那大堂之內。

    只見得,幾乎便在他們出現的瞬間,在大堂之中盤膝閉目九年之久的羅純陽、羅果與老聃幾乎同時睜開了雙目。

    吸收聽道所得原本是一個十分自我的過程,若是資質好,吸收的時間會長上一些,若是資質差,吸收的時間自然會短上許多。

    本來,他們三人的資質參差不齊,絕不可能同時吸收完成,一齊睜開雙目的。

    但在九年之前,在老聃突破成就金仙之境時,他們的氣運已是融合在一處,形成了一股比起天地主角還要宏大的一股氣運,這種變化讓他們三人本身都出現了某種奇妙的變化。

    這種變化讓他們的資質雖各自不同,但卻能夠在同一時間清醒過來,同一時間睜開了眼睛。

    「多謝師尊、師伯成全。」老聃反應極快,當下便向羅浮與廣菩大禮參拜。

    他拜廣菩為師,羅浮雖是廣菩的丈夫,但畢竟一直以師兄妹相稱,老聃自然便稱其為師伯了。

    羅純陽與羅果自然也過來十分欣喜的行李,他們所行的自然不可能如同老聃那般大禮,而只是家常的母子、父子、母女、父女之禮罷了。

    羅浮與廣菩皆是一笑,最後還是廣菩隨手將他們扶起,道:「看你們的樣子似是頗有收穫,且說說到底收穫了多少。」

    「我好像已經成就了金仙之境巔峰,雖還差許多才能夠去求證太乙道果,但也算是將地仙道果修到盡頭了。」羅純陽十分欣喜的道。

    「我也是啊,哥哥從此已經再不能欺負我了呢。」羅果也是十分欣喜。

    「弟子不才,方才穩定金仙之境,實在辜負了師尊與師伯的一片苦心。」老聃卻是十分的慚愧。

    聽得他們三人的收穫,羅浮與廣菩解釋十分滿意。

    「你之前還只是真仙罷了,能夠穩定金仙之境已是天縱奇才,比起他們兩個只是達到本境界的巔峰來說難了百千倍,又何須慚愧。」廣菩笑道。

    「不過,你所修行的法門乃是後天元神法門,與本門的道果大道卻是不甚相合,從此次講道你也改知曉道果大道了,你可有什麼想法?」接著,廣菩又問道。

    「這個,弟子慚愧。」老聃一聽,不由得面紅耳赤,「弟子當初不知道果大道宏大,坐井觀天,居然欲自創道果大道之法門,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請師尊懲戒。」

    說著,他跪倒在地,伏地不起。

    顯然是自覺無面面對自己的師尊了。

    老聃乃是天縱奇才,在洪荒天地的天地大劫之後短短數千年間能夠從普通的生靈修得長生,成就真仙,更能憑借自身的力量遨遊洪荒,遨遊星空,他自然對自己自視甚高了。

    正是因為如此,在經過試煉天地的試煉,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將自身的道心修持修至道心八境甚至觸摸到九境邊緣之後,他雖對自己所擁有的力量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知曉自己在上古大能眼中只是螻蟻級別,知曉自己的力量相對於前輩高人而言只是微塵而已。但,他也正因為心性的圓滿,對自身的有了一種超乎想像的自信,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基礎不行,只不過是修行的法門不行罷了,自己的資質還是極其超卓的,只要有著機會,只要知曉原理,他自然便能夠創出讓自己能夠修至,甚至超過上古大能的修行法門出來。

    正是因為如此,在廣菩詢問他如何選擇之時,他方才用那些話語回答廣菩。卻是想要根據廣菩的指點以及那道果大道的法門結合在一處,從而創造出適合自身修行的道果大道法門出來。

    這種想法,廣菩聽了他的話語之後自然便能夠看出。

    但教導弟子,卻並非一定要直接指出弟子的錯誤之處,讓弟子去認識自己的錯誤疏漏之處,從而讓弟子能夠更深刻的認識這些才是更好的辦法,才能夠讓弟子的印象更加的深刻。

    因此,廣菩在當初卻也沒說什麼,反而讚歎他的心態。

    這種做法,讓老聃自信心更加充足,更加確信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想法創出最適合自己的道果大道修行法門出來,由此而自信十足的前來聽廣菩與羅浮講道。

    而在聽道之後,他方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淺薄,多麼的可笑。

    道果大道淵深難測,其中包羅萬有,幾乎其中最為淺顯的一點道理都足以讓一名完全沒有接觸過道果大道的金仙體悟千百年都不一定能夠悟透了。

    以這老聃的基礎,便是一部道果大道的修行法門擺放在他的面前,他怕是也需要耗費數以千萬年計算的時間方能悟出其中一二分玄妙,想要將之改變,將之變化成完全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那除非他此時的道行境界提升千萬倍,更將這一部法門修入骨髓,從而完全體悟其中的玄妙方才有著那麼一絲不一定能夠成功的可能。

    明白這些,老聃又如何能夠不對自己的想法而羞愧?

    看得老聃如此羞愧,廣菩卻只是一笑,發出一股無形力量將他扶起,道:「何必如此羞愧?你此時的能力雖不足以做到,但只要有心,卻總有一日能夠做到的,切不可因此而失去這等宏願。」

    羅純陽與羅果兩人聽得老聃與廣菩的交談,對老聃的目光有了微微的改變。

    那種改變卻並非是覺得他不自量力的鄙視,而是一種看新奇物品的好奇。其中有著探究,有著敬佩,卻就是沒有鄙視。

    之所以如此,卻是他們都是閱歷極其豐富的存在,所見識到的各式各樣的修士也都繁多到無法想像。

    但卻是第一次看到一個心態如此超卓的修士。

    沒錯,在他們看來,老聃的這種一心修行自己所創造的,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的心態便是超卓。

    這天地間本來是沒有什麼修行法門的,是因為天地間第一批誕生的生靈通過觀察天地演化,觀察自然景觀的種種變化,體悟一切自身之外的變化方才最終創出了洪荒天地之間的第一批修行法門。之後通過無數次的發展,方才產生了此時洪荒天地之間無窮無盡,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那眾多修行法門的。

    而一般修士都追求著前輩高人所創的那些精妙法門,為了那些精妙法門甚至願意不擇手段,卻不願走前輩所走過的道路,去自身挖掘出與自己相合的修行法門,去努力的為洪荒天地之間繁盛的修行文明添磚加瓦。

    在這種情況下,老聃的這種與眾不同的心態雖稍顯不知天高地厚,但卻是極其超卓的,不與凡俗等同的心態。

    這種心態不應該出現在一名後天生靈身上,反而是應該出現在一名先天神祇身上方才算是正常的。

    正是因為如此,羅純陽與羅果兩人方才會用如此目光看著老聃。

    老聃感覺到羅純陽與羅果的目光,不由得對這師兄師姐增加了許多好感。

    畢竟,他之前所思所想便是他也覺得羞愧,羅純陽與羅果卻能夠不鄙視自己,反而是頗為欣賞一般,這讓他怎能不產生好感?

    「弟子必定將此銘記於心,永不敢忘。」老聃肅然回答廣菩之言。

    廣菩看老聃那聽教的模樣,頗為滿意。

    隨手一拂,便有一股無形力量穿過老聃的識海,在他的識海之中留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與圖案。這些文字的數量足有數萬億,那圖案的數量也是足有數百萬之多。

    這些文字與圖案除了幾乎涵蓋了廣菩所悟得的,有關道果大道的方方面面,包括她自身所體悟的,以及羅帆當初所傳授的種種之外,更有著許多其他修行法門的本質描述,包括元神大道,符文大道,圖紋大道之類的眾多法門,甚至也有當初洪荒天地那眾多門派所創出的五大修行系統的描述。

    這些,幾乎窮盡了廣菩對修行法門的見知,沒有一絲一毫隱瞞,沒有一絲一毫的截留。

    可以說,得了這些之後,光論對修行法門的認知,老聃已是絲毫不差於廣菩了。

    廣菩乃是先天神祇,天生便有著超卓的自信,絕沒有自己所知都傳授給他人自己便可能被他人超過的想法存在。

    對她而言,修行法門只不過是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更本質的乃是對大道的感悟,對天地的感悟。

    正是因為如此,她既然已經收了這老聃為徒,便再不認為對老聃有著絲毫隱瞞截留的比要,而是直接便將自己所知的,能夠傳授給老聃的種種修行法門都直接傳授給他。

    老聃此時雖是金仙之境,但畢竟所修的乃是後天元神法門,根本無法感覺到那無形力量的存在,他只看到自己的師尊隨手一拂,自己的識海忽然一漲,好似瞬間吞了億萬噸的食物一般,甚至感覺自己的思維都幾乎被漲得停頓下來一般,感覺頭昏腦脹的,差點便睡了過去了。

    好在,他畢竟道心修持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道心八境。

    故而卻是很快的便運轉起自己的心神,漸漸的看清了到底是什麼東西出現在自己的識海之中。

    這一看,他卻是瞬間感覺一股無法形容的感動湧上心頭,哪怕以他幾近圓滿的道心修持,也忍不住激盪不休,差點便要熱淚盈眶了。

    那些文字雖是有著數萬億之多,圖案也足足有著數百萬的數量,但畢竟是在老聃的識海之中。他雖無法在瞬間將這些文字、圖案完全理解,但卻能夠大概的知曉其中記載的到底都是些什麼。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