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心理專家

第二卷 美國之行 第六十九章 相聚 文 / 庸儒

    「他們都還好吧?」坐在座位上,葉龍天問著身邊的克萊爾。

    「有些失落,但情緒都還算穩定。你的歸來,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葉龍天,在中國,過的好嗎?」

    「還算不錯。不像在fbi裡,那麼忙,那麼壓抑。做了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呢?」

    「和你在的時候差不多。辦案佔了大部分時間,沒時間做其他事情。」

    克萊爾的回答淡淡的,葉龍天聽得出來,她不想多說。也沒有時間,給葉龍天打開下一個話題的機會。汽車停了下來,正在接受哨兵的檢查,這裡已經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的範圍之內。

    司機出示了一下證件,和門衛匯報了車內的人員身份,哨兵打開了欄杆,收掉了地刺(用於扎破汽車輪胎,表面長滿尖刺)。司機發動汽車,向裡駛去。沿著小道,葉龍天看到了久違的風景,不遠處,是為了紀念「9·11」而建的雙子樓雕塑。

    在一幢大樓前面,汽車停了下來,葉龍天打開車門,仰起頭深呼吸著,這裡有著葉龍天許多美好的回憶。不過,現在,多了一點痛苦。推開玻璃門,這裡的格局和葉龍天離開的時候,沒什麼變化,三五張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放滿了白白花花的資料。大樓裡嘈雜得很,通電話的聲音,講話的聲音,打印機的聲音,空調的聲音,呼呼的。裡面的人來來往往走的很快,但不會相互撞到。能夠出現在這裡的人,早就不能算作是一個正常人。很多人看到了葉龍天的出現,只是微微點了一下頭,便繼續忙著他原本的工作。這裡,連呼吸的時間都是奢侈的,何況是和老朋友噓寒問暖。

    雖然一眼看過去,凌亂不堪,但每個人心裡都清楚自己的軌跡,他要做什麼,他要完成什麼。每個人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經過詳細思慮過的,絕對不能出現多餘和浪費。這就是美國聯邦調查局行為分析部門的工作狀態。有著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卻要知道如何安排這些工作。

    對於別人的點頭問候,葉龍天也以點頭回復。這裡的人,他大部分都認識,但只是在工作層面上而已。沿著樓梯上樓,葉龍天所在小組的辦公室在二樓。克萊爾默默地跟在葉龍天後面,她望著葉龍天的背影,心裡百感交集。她不知道今後以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他?

    大樓裡所有的區域都是用玻璃門隔開的,這是fbi的不成文規定,似乎為了便於監督。葉龍天走到小組辦公室門口,門上掛著一塊鋁牌,bau,行為分析部門的英文縮寫。打開玻璃門,裡面聚著四個人,正在交談著什麼。葉龍天恍惚間,似乎看到了雷克斯的身影,也站在四人身邊,但他清楚,這是幻覺,不可能成為現實。

    玻璃門打開的聲音,吸引了那四人的注意,除了正對著葉龍天的二人以外,剩下的兩人同時轉過身來。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三張面孔,一齊映入葉龍天的眼簾,之前在一起合作破案的驚險回憶統統湧入葉龍天的腦海。曾經幻想過上千種和這些組員再見面的場景,葉龍天從未想過會以今天的方式相聚。

    站在左後方的,穿著一身西裝的男子,今年應該45歲了,神色嚴肅,不苟言笑,眼神犀利,是他的特色。雖然同在一個部門長達十幾年,但有相當大比例的同事沒有看見過他的笑容,可正因為他的這份嚴肅冷靜,給人一種可靠感,別人才會願意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他的手中。尼爾森·泰勒,現今行為分析小組一組的組長。

    尼爾森·泰勒,朝葉龍天走來,伸出右手,說道,「歡迎你歸隊。」

    組長的嚴肅成名已久,但惟獨葉龍天不吃這一套,右手一揮,打在尼爾森的伸來的手背上,詳怒道,「哪有歡迎人的,繃著一張臭臉的。要不你笑一個,要不我去二組看看,他們需不需要人手?」

    尼爾森·泰勒緩慢地提升他的嘴角,展露著他自以為是笑容的笑容。原來,一個不笑的人,強迫他笑起來會那麼的恐怖。葉龍天有些後悔了。

    重重地給尼爾森來了個熊抱,葉龍天在他的耳邊輕聲說道,「請放心。我會負起我該負的責任。」

    尼爾森同樣輕聲回答著,「我也是。」

    鬆開尼爾森,葉龍天向前走去,左面的是一位明年就六十歲的老頭,雖說年過半百,但這個老頭一點都不顯老,除了美國人的通病,掉頭髮厲害,前額光禿禿的,後面還有幾根毛髮。戴著一副細框眼鏡,正朝著葉龍天笑著,笑容很和藹可親,笑起來,眼睛會瞇成一條線,十分可愛。可生氣起來,唉,葉龍天不敢回想。或許因為長年堅持鍛煉,老頭的身體沒有發福的跡象,同年輕的時候一樣硬朗,不然也不可能繼續呆在這個極耗精力體力的地方。

    和尼爾森恰恰相反,他不喜歡穿正式的衣服,一條灰色運動褲,上身條文毛衣。據說,有一次fbi週年紀念日,他竟然穿著一件汗衫一條短褲出現在晚宴上,由於他的名氣和聲望,fbi總局局長必須和他合照,結果這張照片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版面。濃妝艷抹的fbi局長配上個糟老頭,氣的那個總局局長摔了一晚上的文件,摔到地上,撿起來再摔,但又不敢拿這個怪老頭怎麼辦!

    這個怪老頭,叫詹森·帕丁根,美國聯邦調查局行為分析部門創建人之一,行為分析小組一組的前任組長,在傳位給尼爾森之後,不願意退休,所以繼續在行為分析部門工作。在這個小組裡,他扮演著父親的角色,傳授給組員他自己的多年經驗,幫助組員度過心魔,解決組員長時間破案中積累的心理問題。即使他不再是組長,但他就像一個先知,支撐著整個小組,保持一顆健康純潔的心靈,不受外界的污染。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