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唐朝好和尚

第一部:九江風雲起 第八十九章:陛下,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文 / 讓風吹

    第八十九章:陛下,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好了,諸位,請先離開法壇吧」晨溪道長大袖飄飄,手中的桃木劍一揮,「不然的話,一會貧道將這些錢上的富貴之氣攝起之後,就無法全數灌注到王學正的身上了。」

    無法全灌注到王學正身上就算了,我們一點也不介意替他分一點

    當然,周紹德和謝堅翔是很想這麼說,但是問題是別人介意啊。所以在晨溪道長的安排之下,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從法壇上下來,然後站到了一邊的屋簷底下。

    這個法壇就是在新修建起來的回龍觀的院子裡搭設起來的,沒錯,就是悟空跟晨溪道長打賭的時候提及的回龍觀。結果悟空與晨溪道長的鬥法最後是平局收場,於是現在的結果就變成了和尚們高處參禪,道士們在底下打醮。

    當然了,因為對於這個事情的不忿,所以現在很多正覺寺的和尚們甚至還偷偷的在背後說晨溪道長來歷不明,不是妖孽就是精怪,結果這些話落在了很有修養的晨溪道長的耳朵裡之後,直接就被一笑置之了。

    現在的時間差不多快到中午了,太陽已經高高的懸在了天上。

    「王學正,請坐入法壇」晨溪道長一揮手中的拂塵,「童子何在,封住王學正的七竅,以免銅臭之氣從他的七竅溢出,致使貧道功敗垂成。」

    「是」旁邊的幾個道童打扮的人立刻上前用一條繡著雲篆的布帶將王鴻的眼睛蒙了起來,接著是兩團同樣繡著這些花紋的布片,將王鴻的耳朵塞了起來,接著又拿出了一塊布片,讓王鴻叼在嘴裡,最後拿出了一塊一塊布片,像口罩一樣,把王鴻的鼻子和嘴全擋了起來。

    「不是說攝取錢裡面的富貴之氣嗎?」謝堅翔小聲的對站在一邊的一個道童說,「怎麼晨溪真人又說是銅臭之氣呢?」

    「真人說的銅臭之氣,就是你們所謂的財氣,也就是富貴之氣裡面的富氣。」道童一臉高傲的回答,「對於我等清修之人來說,錢財之類的毫無意義,這種俗不可耐的東西,也只有你們這些凡人才會喜歡。」

    雖然被這個道童直接頂了一個跟頭,但是謝堅翔絲毫也沒有惱羞成怒,而是用熱切的眼光看著坐在法壇中間的王鴻。

    要是這個事情是真的可行的話,那不是說自己拿錢就可以買官了嗎?

    「時辰已至,起幡,遮擋天機」晨溪在上面一揮拂塵,大聲的下了命令,接著周紹德他們看到一面黑色上面繡著北斗七星的幡子在王鴻的身後豎了起來。

    「立陣,隔絕地氣。」

    隨著聲音,站在法陣四周的這些道童立刻四處的跑動了起來,他們手裡的旗旛看的周紹德一陣的眼花繚亂,等他們都停了下來之後,儀式終於正式開始了。

    「天地玄黃,萬氣本綱,苦修千劫,神通大張……」接著就看到晨溪道長腳踩禹步,圍著王鴻轉來轉去,嘴裡唸唸有詞,「諸方納靈,接我莽蒼,唯道獨尊,神有金光,富貴之氣,馬金玉堂,還不速起,運轉神方,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縣尊,您快看?」謝堅翔一臉驚奇的對周紹德說,「王鴻的頭上出了一道彩虹哎」

    謝堅翔抬頭往上看去,果然在王鴻的腦袋頂上,模模糊糊的出現了一道彩虹,長度差不多正好可以覆蓋住了整個法壇的樣子。

    「這就是所謂的富氣。」一邊的道童不屑的說,「你不要看這東西好看,其實你看到的並不是你想到的東西,而且富氣落在人的身上的話,直接就堵塞了人的心智,多來幾次的話,再聰明的人遲早也會變成白癡。」

    「有這麼嚴重嗎?」周紹德半信半疑的問了一句,「既然是這樣的話,為什麼王鴻還要這麼做呢?」

    「想陞官發財想瘋了唄」道童一撇嘴,「人心有七竅,七竅全開就是決定聰明的人,七竅全閉就是那種渾渾噩噩的白癡,平常的人大約都是開個三竅四竅的樣子,王鴻算是聰明人,七竅開了六竅,但是他寧可自己被堵個一兩竅,也要陞官發財,有什麼辦法。」

    「那小道長你看,我是開了幾竅?」謝堅翔對著道童挺了挺胸。

    「那我可不知道。」道童一擺手,「這種事情,只有真人能看的出來,我又沒有那麼高的道行。」

    這個時候,就聽晨溪道長一擺手,「上祭器」

    幾個早就站在一邊的道童立刻端著幾件玉器走了上去,把這些玉器圍著法壇放下,就放在剛才的那些錢上面。

    「這又是做什麼?」謝堅翔接著問。

    「這是為了攝取貴氣。」道童接著說,「錢是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可以用的東西,而玉器卻只有身份貴重的人才會佩戴,黔首之民可以富,但是不可以貴。所以錢裡是攝不出貴氣的,想要增加貴氣,就需要從這些玉器之中攝取。」

    在這個科舉還沒有推廣開來的時候,一般的老百姓的確是可以富,但是不可以貴。所以這句話落在周紹德和謝堅翔的耳朵裡,頓時讓他們兩個連連點頭。

    「天地玄黃,萬氣本綱,苦修千劫,神通大張……」隨著晨溪道長一陣的禹步踏罡,掐訣唸咒,圍著王鴻搗鼓了一陣之後,本來已經在王鴻腦袋上消失了的彩虹又逐漸的出現了。

    「這富氣跟貴氣看起來怎麼都跟彩虹一樣啊」謝堅翔傻傻的問了一句。

    道童鄙視的看了他一眼,好像在看一個白癡一樣。「富氣和貴氣在你這樣的凡人眼中,其實都是不可見的東西,那七色彩虹是我家真人裹著富氣和貴氣的法力而已。」

    「哦哦」謝堅翔連連點頭。

    接著就看到晨溪道長圍著王鴻又轉了一個圈之後,伸手從旁邊拿起一碗水,右手的桃木劍一穿一刺,從一邊的法台上紮了一張黃色的符,接著把桃木劍一晃,劍上的符轟的一聲就著了起來,然後左手放下碗,劍指沿著桃木劍一劃,把燒著的符都劃到了水裡。

    跟著晨溪立刻放下桃木劍,右手在水碗上點點綽綽的晃了半天之後,端起水碗朝嘴裡喝了一口,接著『噗』的一聲,噴的王鴻一頭一臉全是水。

    「一灑甘露水,神魂得清涼,二灑定神水,諸氣得服平,三灑定型水,形體自安然……」在噴了王鴻一頭一臉之後,晨溪又抄起一段帶著樹——閒的日子。每天早晨起床之後,先跟看管自己的某個禁軍打個招呼,順便祝福一下他的家人。然後開始鍛煉身體以及吃飯。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悟空就是在勤奮的寫東西,一直寫到太陽落山為止。

    雖然悟空看著很有限,但其實為了自己的安全問題,悟空花了兩天的時間,一口氣把從常何往下的這幫禁軍們全都給催眠了,現在只要悟空說出『以大唐的名義』這句話之後,基本上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會做什麼。

    雖然說李淵現在基本不可能會想要殺掉自己,但是自己的命還是擱在自己的手裡放心啊,指望李淵腦子不抽抽,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最起碼因為悟空所說的火焚長安就會造成國本動搖之類的話,很多本來還支持劉政會的這個遷都主意的大臣也都開始轉變了立場。畢竟這個罪名太大了,不管是誰,都不願意被丟一個因為一己之私造成國本動搖這麼大的罪名。

    就連始作俑者的劉政會自己都不提這個事情了,而李淵陛下在最近幾天的朝會之上也沒有再提起這個事情。所有的人全都有志一同的把這個事情給揭過去了,好像從來也沒有發生過這個事情一樣。

    就在悟空住進太極宮的第六天,李淵陛下再次召見悟空。

    這次悟空跟著內侍進太極宮之後,非常老實的給李淵陛下下跪行禮了,『法地若動,一切不安』這種碉堡的大殺器,用個一次就可以了,次次都用的話,那絕對是不想活了。

    不過這尼瑪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裴寂又在旁邊坐著?難道說你們兩個真的有一腿?

    「悟空,你知道朕叫你來有什麼事情嗎?」李淵把李綱的老花鏡從自己臉上摘下來,然後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李綱的這副老花鏡什麼都好,就是太窄了,夾的自己的腦門生疼啊

    當然了,這副水晶鏡是李綱的不是自己,而自己和李綱之間的體型有很大的差距這種事情已經被李淵陛下選擇性的無視了。

    「天威難測,小衲怎麼可能知道呢。」悟空行禮完畢之後,看了看李淵陛下沒有給自己找位置,於是很坦然的在宮殿正中的地板上坐了下來。

    當然,悟空這麼坐也並不顯得比李淵陛下和裴寂低一頭,畢竟在唐初的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直接坐在地上的,差別只不過是地上有沒有鋪墊子或者蓆子之類的而已。

    不過雖然嘴上是這麼說,但是悟空坐下之後,兩眼淡然的平視前方,做出了一副我早已胸有成竹的神情。

    「朕這幾天,詳細的調查了一下你。」悟空跟李淵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之後,終於還是李淵的鎮定功夫頂不住,先開口說話了。

    悟空還是眨著大眼睛看著李淵,一句話都沒有說。

    「沒有想到,你竟然是盧灝的兒子」李淵接著說,「你父親當年與朕也算是朋友,當年你父親就是一個非常愛護百姓的人,你和他到真是父子天性,一脈相承。」

    「多謝陛下誇獎」李淵誇獎的是這句身體的父親,所以悟空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深深的跪伏下去行禮,「能得陛下的這句誇讚,家父泉下有知,也應當會更感覺到欣慰。」

    雖然說對於悟空的種種神奇之處還存在這一些疑懼,但是對於悟空現在的這種恭順的態度李淵還是非常的滿意,「雖然說你妄言國運氣數的行為非常不妥當,但是朕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這一次就不追究下去了。」

    「謝陛下」這次悟空只是微微欠身,就算是行禮了。

    「這幾日,朕聽聞你一直都在筆耕不輟,是在抄寫什麼**嗎?」李淵似乎是很隨意的問了一句。

    「非也」悟空很自然的一個轉身,從自己的身後拿出了一疊整整齊齊的文稿,好像文稿一直就在他的身後擺著一樣,「這就是小衲這幾日來寫的東西。」

    李淵示意內侍上去把這疊文稿接了下來,然後拿到了自己的面前,接著又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把李綱的老花鏡戴上去,對著光認真的看了起來,「食之三昧,這個名字倒是起很很大氣……」

    「這本書是小衲匯聚了平生所學,寫出來的一本以吃而養生之道。」悟空認真的說,「如果陛下可以按照此書上來做的話,雖然精氣神三寶仍然會不斷的虛弱,但是陛下的身體一定會更加的強健起來。」

    「是嗎?」李淵很感興趣的說,「既然這樣,容朕好好的看看。」

    悟空現在拋出的這本食之三昧,如果要是扔在一千多年之後的話,它就不叫這個名字了,而是一個更加有名的名字,《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是一個悟空的同行張悟本寫的。

    這本書在後世的時候,一經發售,立刻名動天下啊。講話左思當年寫的三都賦使得洛陽紙貴,而張悟本寫了這本書之後,使得全中國的綠豆價格都在打著滾的漲啊。

    當然,悟空現在給李淵看的並不是完全抄襲張悟本的書,而是做了很多自己的修改,添加了不少自己知道的所謂養生食譜,而不是跟原書一樣,從頭看到尾,就三句話,吃綠豆,吃茄子,吃白蘿蔔。

    畢竟悟空這本書是要拿來忽悠李淵的,就李淵現在的這個身體狀況,真要是被忽悠著開始吃半生不熟的綠豆和茄子的話,悟空覺得恐怕李淵陛下都等不到玄武門就死翹翹了。

    所以悟空在除了抄襲張悟本之外,還在中間加了不少自己的東西,以及跟道信大師學來的一些中醫知識。而書裡的食譜首先保證,第一,食材一定要做熟,第二,營養搭配盡量均衡。總之,一切以不能把李淵吃死為優先考量。

    不可否認的是,張悟本的這本書欺騙性真的很強,要知道,在後來的哪個號稱識字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知識爆炸的年代裡,張悟本的這本書都可以騙了那麼多的人,引起全國綠豆大漲價,足以說明了這本書的蠱惑能力。

    李淵陛下雖然說大小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但是說真話,詩他也許能做兩句,文章也許他也能做兩句。騎馬開弓射箭之類的那是本行就不用說了,但是說到醫學知識,那他不能說一竅不通,也相差無幾。

    而現在他看到的這本食之三昧,則是悟空和張悟本兩個騙子強強聯手,一加一大於二之後的成果。不要說是他,就算是太醫院的那幫御醫們看到這本書都只能歎為觀止。所以李淵陛下在看了幾頁之後,立刻就被書裡面所寫的各種理論完全給忽悠住了。

    「當年神農氏遍嘗百草,名其藥性……」悟空一本正經的說,「所以是為良藥者,對人盡皆有所妨害,只是大小不同而已。陛下現在歲月漸長,體內三寶漸弱,所以平素身體康健之時,當以食物徐徐調養之,此所謂藥補不如食補。」

    「好書,真是一本好書」李淵聽著悟空的話,然後跟手裡書上寫著的理論對照著看下去,越看越覺得這本食之三昧說的越正確。

    事實山,張悟本的這本吃綠豆的書在唐朝的時候,蠱惑能力比一千多年之後還要強。因為在這個時代醫術並不是那麼發達,但是因為黃帝內經之類的書籍的流傳,很多的士大夫們對醫術還不能說一竅不通,而是知道個一知半解。

    比如說肝屬木,心屬火之類的五行與五臟之間的聯繫,如果擱在一千多年之後的話,你想讓人明白的話你需要去給他解釋,但是在現在的時候根本不用,直接寫出來,只要不是只讀聖人書的那種書獃子,多少都知道一點。

    而這個世界上的事情,不怕你懂,不怕你不懂,就怕你只懂一點啊。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