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虎吼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文 / 九城君

    第五百一十四章

    當段虎的獸騎兵出現在瓦力城外的時候,喪失士氣及信心的瓦力城守軍投降已經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更別提他們的城主已經死了,而唯一能夠帶領他們戰鬥的人也早已歸降,現在正被段虎派人送往僧諦城。隨後一直監視菲舍利的人來報,菲舍利已經有如喪家之犬,繞過拉各城從小路朝洛加城逃去,段虎的下一步計劃也開始施行。

    收編瓦力城守軍段虎將其交給了毗耶沙,獸騎兵修整了一夜之後,他便率軍繼續前進,向拉各城進發,他一定要趕在拉各城守軍將領將城內的糧草燒燬之前,將此城拿下。現在段九靈對奢那教及其信徒的掌握,還需要一點點足以讓眾多信徒溫飽的糧食才能完全穩固。

    在前往拉各城的半路上,來自南北方向的戰報接踵而至。在北方,段虎離開了那個陷阱之後,摩耶羅便遵照段虎的命令清理戰場,同時他命人分批將那些騎軍和戰象兵團的屍體首級,送往巴亞邦總督所在的城市。先是一千枚人頭,隨後逐次增加,當送到第五趟時,摩耶羅將多羅迦的首級也放在其中,這一做法徹底的使得膽小如鼠的梨俱喪失了繼續戰鬥下去的信心,派人前往僧諦城遞交降書,表示願意皈依奢那教,聽月護聖主的調遣。

    梨俱之所以沒有就近向摩耶羅投降,而是派人快馬前往僧諦城遞交降書,就是為了能夠在投降之後,還能保留一些利益,同時他也覺得向難馱出身的摩耶羅投降有**分。然而他的這一做法卻極大的激怒了摩耶羅,使得摩耶羅連夜親自率領麾下的戰象兵團,以收降為由騙開城池,然後對城內毫無防備的守軍進行屠殺。梨俱也在第一時間便被摩耶羅砍下了首級。

    事後,摩耶羅也知道自己這件事情做得過於魯莽衝動,於是自動解除現有職權,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副手,然後將自己關在牢房裡等待最終地處理。

    對於摩耶羅的事情,段虎沒有表態,他只是讓人傳信給暫代其職務的將領,讓他原地整軍。不必南下參戰。至於如何處理摩耶羅,是該罰還是該懲,段虎全都交給僧諦城的段九靈來決斷,這也是對段九靈的一個鍛煉。

    在南方周義臣早已攻破了古德拉特邦的加拉城,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了千餘名狼騎兵身上受了不同程度的創傷以外,其餘傷亡大部分都是來自充當炮灰的一部分月護軍。菲舍利在調走了加拉城大部分地駐軍後,加拉城主要的防衛軍隊就只剩下不到一萬人。其中還包括了城內商戶和世家的私兵。然而雖然加拉城內的軍力薄弱,但是這座城池的城牆防禦卻非常堅固,設計也非常完美,那些遍佈在城牆上的小洞,不但可以充當箭洞。還能利用長矛阻擋敵人用雲梯登城。

    雖然這樣的防禦工事對付起來很麻煩,可段虎已經將自己這次從中原帶出來的所有攻城器械交給了周義臣,利用這些可以就地組裝地攻城器械,他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下加拉城。可是周義臣並沒有那樣做。他沒有立刻使用這些攻城器械,反而像是練兵似的只是讓隨孟九和雷猛來的月護軍負責攻城,獸騎兵等主力大軍絲毫沒有參與。之後的一兩天內,隨著月護軍攻打加拉城地消息傳出來,加上周義臣刻意隱藏了兵力,使得洛加城和濕毗奴城的人都以為這只是數萬月護孤軍,同時濕毗奴城的高層也知道了菲舍利擅自調兵的事情。令人感到反常地就是大德聖主竟然沒有對這個兒子進行任何處罰,這樣一來就使得不少婆門教高層以及大德聖主的其他兒子心生不滿。

    由於加拉城和洛加城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幾乎就等於掐住婆門教的北部咽喉,如果讓他人佔據了這兩座城池,婆門教不但會徹底失去和北部勢力的聯繫,還會將婆門教的聖城及權力中心的濕毗奴城暴露在敵人的刀劍之下,這是婆門教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地。於是,濕毗奴城非常慎重其事的將城內四十萬精兵抽調一半,快速馳援加拉城,並且補充洛加城空出來的兵力。另外除了巴亞邦以外的其他幾個中部邦郡的守軍。也在濕毗奴城的召令下。開始向濕毗奴城聚攏,同時大德聖主也在婆門教立教數十代後。首次向各方信徒發出了召集令,並聲稱與奢那教月護軍的戰鬥為聖戰。

    對於這點周義臣並不擔心,在段虎制定的計劃中早就已經預見到了這一點。他和周純、文正商討過後,讓孟九和雷猛率領兩部獸騎兵中途攔截濕毗奴城派出地援軍,然後以游騎地方式,繞過濕毗奴城,阻擊其他中部邦郡馳援濕毗奴城的軍隊,造成了濕毗奴城兵力出現了短暫地真空狀態。隨後,周義臣全力攻打加拉城,在塔樓車、沖城車及經過改裝的投石器的幫助下,兵力短缺、士氣低落的加拉城很快就放棄了抵抗,器械投降。

    之後,周義臣讓周純和文正兩人率領月護軍及其中原部的後勤大軍緩慢向洛加城推進,並且將那二十萬濕毗奴城派出的援軍屍體運往洛加城,以此來對洛加城形成一股無形的威壓,徹底打擊洛加城守軍的自信心,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加拉城,周義臣一邊做出要全力攻打濕毗奴城的假象,一邊將城內居民徹底清理了一遍,任何不願意皈依奢那教的人全部剝奪財產,並驅逐出城。在這些居民裡面,除了那些信仰並不是很堅定的商人以及乞丐以外,絕大部分的帝剎世家、聖帕斯僧侶以及難馱信徒都不願叛離婆門教。

    於是乎在一天之內,加拉城將近八成的居民被剝奪了所有的財產,十幾個帝剎世家以及僧侶團體被周義臣下令屠殺,無數被驅趕出加拉城的人在周義臣的刻意追殺下全部湧向了濕毗奴城。從加拉城前往濕毗奴城這一段並不太長的路程,可以說是屍橫遍野,四百多萬地加拉城百姓活著到達濕毗奴城的只有不到三百萬人,其中有十三個婆門教的分支派系滅絕在這條路上。這一慘劇的直接主導者周義臣也繼段虎之後,成了吠陀人心目中的惡魔代言人。

    在加拉城的居民湧入濕毗奴城的第二天,瞭解周義臣惡行事跡的洛加城居民也害怕城破之後,會遭遇到加拉城地慘事,在周純和文正率領的攻城大軍還未到達洛加城之前,便舉家離開了洛加城,前往濕毗奴城避難。對於這些人,周純和文正並未加以阻攔。即便是大軍到了洛加城下,對其圍城之時,也故意空出一張城門,放城內居民離開。同加拉城一樣,已經差不多身處在戰火之中的洛加城居民也大量的湧入了濕毗奴城,這樣一來就是的濕毗奴城的居民人數達到了空前高度。

    超過千萬的吠陀人在濕毗奴城極其周圍搭建了臨時居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外圍城市。同時大量地外地帝剎世家以及聖帕斯僧侶湧入濕毗奴城的主城之中,使得不少原本居住在濕毗奴城的難馱人被趕出了自己的居所。同其他的外來人一起居住在了骯髒混亂地外圍城市中,這無疑在濕毗奴城的原有居民和外來人之間產生了不可調解的矛盾。

    外來人認為自己會來到濕毗奴城是因為堅定的信仰以及響應大德聖主地聖戰號召,理應收到聖城濕毗奴城的庇護,但是濕毗奴城所給予的庇護並不能讓他們滿意,而那些被外來帝剎世家以及聖帕斯僧侶佔據房屋的濕毗奴城原居民則認為自己會被趕出居所都是因為這些外來人的緣故。由於城外的那些難馱種姓人不敢將怨氣發洩在其他上層種姓的身上。只好轉而攻擊彼此身份相同的吠陀人,這就使得濕毗奴城地臨時外城治安變得極差,百人以上的廝殺時有發生,弄得這些聚集在濕毗奴城的婆門教忠實信徒怨聲載道。

    對於外城發生的一切。濕毗奴城的高層雖然很清楚,但卻絲毫沒有辦法加以解決,城外龐大居民一日兩餐的糧食供應就已經讓那些並不擅長實務的僧侶們感到焦頭爛額了,那些因為怨氣而彼此廝殺的事情反而能夠減輕他們地負擔。在最開始從加拉城和洛加城湧入地難民,並未引起濕毗奴城以及婆門教高層的反感,反而他們極其歡迎。這主要是因為濕毗奴城地兵力空虛,加上孟九和雷猛在濕毗奴城的外圍阻攔對方的援軍,使得濕毗奴城的那些上層種姓的人失去了安全感。所以大德聖主才會向吠陀全境發出了聖戰召令。之後隨著在大量難民的湧入,濕毗奴城也大肆擴軍,他們將難民中的青壯拉入了濕毗奴城的守軍之中,使得濕毗奴城的守軍短短的兩日之內便擴充到了五十萬。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湧入濕毗奴城,濕毗奴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那些人全都是以參加大德聖主所號召的聖戰為理由,要求得到濕毗奴城的庇護以及供應他們糧食。千萬人的糧食全都要靠濕毗奴城一地供給,這使得濕毗奴城的高層不得不動用城內的儲備糧食。可即便是這樣這些糧食也堅持不了多久。大德聖主也看到了城內的危急,為了防止信徒繼續湧入濕毗奴城。他不得不在發出聖戰召令的第四天,再次向吠陀全境發出了取消聖戰召令的命令。然而這一次發出的取消命令並未能夠離開濕毗奴城,而是被荊十三等潛伏在濕毗奴城的高手們攔截了下來。

    在大德聖主發出撤銷聖戰召令的同時,孟九和雷滿也依計撤出了濕毗奴城的周圍城邦,退回了加拉城,不再阻攔中部城邦的援軍以及那些參加聖戰的普通信徒。孟九和雷滿的撤退對濕毗奴城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大量人員的再次湧入,使得濕毗奴城的負擔變得前所未有的重,瘟疫、飢餓以及混亂將濕毗奴城徹底的籠罩在其中。大德聖主不得不下令驅趕那些滯留在濕毗奴城外城的信徒們,想要將他們暫時驅趕到其他邦郡,然而這一舉動不但令到其他邦郡的總督不滿,還使得那些被驅趕的信徒將不滿情緒擴散開來。以至於那些走投無路的難馱人將自己武裝起來,打著聖戰的旗號,圍繞在濕毗奴城周圍的城邦郊外,搶奪那些不明真相繼續前往濕毗奴城的其他邦郡信徒,令到婆門教的聲譽在短短的兩個月內跌落到了谷底。

    對於周義臣施行的第一層打擊婆門教的計劃,其產生的功效段虎感到非常滿意,唯一的缺陷就是洛加城到現在還沒有拿下。雖然段虎理解周純和文正是想要等那些來自紅河上游北部邦郡的婆門教信徒,全部由洛加城湧入濕毗奴城之後,在將洛加城拿下,以此將那些沒有戰力卻數量龐大的信徒大軍徹底堵在吠陀中部的廣大平原上。不過因為多出了菲舍利這枚棋子的關係,段虎決定改變計劃,在全盤瞭解現今濕毗奴城、婆門教以及吠陀中部邦郡的情況後,他派出信使,下令讓周純和文正二人盡快拿下洛加城,封鎖整個紅河河道,攔截所有從北方順流而下的婆門教信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