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虎吼

正文 第五百零二章 文 / 九城君

    第五百零二章

    就在段虎將僧諦城拿下的同時,位於卡不拉邦以南的孟卡多邦坎石城郊外也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交戰雙方分別是周義臣率領的狼騎兵和坎石城那數萬守軍。周義臣跟段虎同時出發,花了三天時間才走出叢林,隨後他指揮軍隊連夜急行繞過了孟卡多邦的防禦要塞坎石城,直接拿下了孟卡多邦的重要港口菲捨。坎石城方面在得知有未知軍隊攻佔了菲捨之後,很是震驚,但是由於不知敵軍深淺,所以未能立刻派兵奪回菲捨城,等過了幾天,瞭解清楚了未知軍隊的多寡底細之後,他們才整軍朝菲捨城開拔過來。

    然而坎石城的吠陀守軍並不清楚他們所得到的敵軍兵力,只不過是文正和周純率領兩萬後勤大軍偽裝而成的,實際上擔任主要戰力的狼騎兵則在周義臣的率領下,早早的埋伏在坎石城的郊外。當坎石城四萬兵力離開堅城之後,周義臣便發動了突襲,一擊之下便將敵軍擊潰,斬殺坎石城守城將領四名,一舉將孟卡多邦唯一的軍事力量給消滅掉,同卡不拉邦一樣,相對較小的孟卡多邦也落入了段虎的手裡。

    之後數天,周義臣並沒有立刻接管孟卡多邦的其餘城市,而是在當地密宗的配合下,組建了一支一萬人左右的臨時僧兵,分別駐守菲捨城和坎石城,負責守衛孟卡多邦。在密宗僧兵初步接替了兩座孟卡多邦主要城市的防禦工事之後,周義臣便向段虎發了一封戰報,然後率領麾下三萬多人橫渡吠陀江,進入了吠陀中部的第一大邦巴亞邦。

    就在周義臣按照事先擬定的計劃那樣,從吠陀江的中游進入了巴亞邦之時,賀軍和宇文卓君已經在兩天前,率領著十萬大軍。沿著段虎走過的河道順流而下,在吠陀江的中上游登陸巴亞邦,一舉攻佔了與僧諦城隔江相望地巴亞邦大城末羅納迦。之後,他們把城防交給了段虎這兩天才建立的婆門教分支教派奢那教掌管,自己則率領麾下軍隊聯合密宗和奢那教各自剛剛組建的十萬僧兵,組成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南推進。這樣做是為了將巴亞邦中南部的注意力及其兵力部署全部吸引到北方來,為周義臣偷襲南方重鎮洛加城製造機會。

    段虎拿下了僧諦城之後,繁瑣的政務拖住了他的腳步。令他不能馬上親自帶兵前往巴亞邦參戰,不過幸好在他身邊還有一個同樣熟悉政務的吳媧兒,很快各項政務就已經步入了正軌。

    這次攻打僧諦城,段虎麾下地白虎軍只有數十人受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負責攔截伏擊敵人援軍的兩支狼騎兵則傷亡了一百餘人,所幸刀齒狼坐獸沒有損傷,很快就從後勤大軍中的獸騎兵預備隊中補充了損失。另外已經被段虎調撥到段九靈麾下的月護軍則損失相對慘重一些。有三萬多人的傷亡,將近一半是死在了最後那一刻的瘋狂攻城,而另外的一半則有大部分都是受傷後傷口感染,無藥物治療,陸續都在第二天死去。

    對於段九靈最後那一刻極不理智的錯誤指揮。段虎沒有叱責她,只是讓她待在傷兵,照顧那些傷兵,直到最後一個傷兵脫離生命危險為止。才能離開。這項處罰最開始只是段虎針對段九靈在指揮戰鬥中,為了表現而漠視人命,不顧大局地錯誤行為,做出的一種心照不宣的家族內部處罰。然而在段九靈執行處罰的這幾天中,處罰本身的意義發生了轉變,流傳出去地說法變成了段九靈這個已經被肯定身份的救贖月護不辭辛苦,照顧傷員,並且用她的天賦能力那些的死去地人帶入永生永樂的國度。

    隨著謠言的快速蔓延。段九靈各種版本的救贖神跡紛紛出爐,不少人煞有其事的描述著各種莫須有的神跡,就好像他們親眼見到了一般。在段虎的刻意放縱下,很快在他控制區域的婆門教寺院便紛紛對段九靈地身份加以肯定,並且尊其為月護聖主,與婆門教的大德聖主分庭抗爭。段九靈的名聲也逐漸從卡不拉邦走了出去,位於吠陀中部、北部和西部的婆門教重要教派的寺院也受到了影響,紛紛派出自己的祭司。前往卡不拉邦。一是為了確認其身份,二是想要瞭解一下這股突然冒出來的勢力是否能夠奪取婆門教的教權。

    由於段九靈已經被認定為吠陀人數千年等待地月護優婆羅。使得不少地吠陀人紛紛請求加入段九靈的月護軍,為所謂地聖戰盡一份力量,好在死後能夠被救贖到永生永樂的國度。攻下僧諦城後,俘虜的那兩萬多帝剎家族私兵也在這種狂熱信仰的驅使下,紛紛表示願意歸降,為段九靈奪取教權效命。

    段虎在攻下了僧諦城之後,所有人都認為他一定會拿吠陀第一帝剎家族巴比司開刀,以達到威懾的作用。然而意外的則是他並沒有那樣做,反而只是將巴比司家族軟禁起來,將另外幾個為巴比司與婆門教聯姻牽線搭橋的帝剎家族給抄家滅族,其財產大部分賞賜給了這次作戰有功之人。段虎的這一舉動讓巴比司家族的家長加摩看到了一絲希望,他試圖想要跟段虎取得聯繫,向其示好,然而段虎卻沒有接見他們,而是繼續將他們軟禁在自己的府邸裡面不聞不問,像是將他們遺忘了似的。

    段虎在穩定了僧諦城的局勢之後,最先接見的人就是吠陀密宗的精神領袖大金剛上師伽婆多耶。他們兩個人談了很久,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一些什麼,只是伽婆多耶離開段虎臨時官邸的時候,表情似乎並不怎麼高興,回到密宗聖城捨衛城後,當晚就離奇死去,甚至沒有留下任何轉世信息。很快密宗高層就做出了決定,讓另外一位從并州巴輪寺來的金剛上師才藏巴朗和僧諦城的伽屍活佛臨時接管密宗事務,等找到了伽婆多耶的轉世靈童之後,再還政於他。

    在兩人接管密宗教權之後,在支持段虎攻佔吠陀的行動中,一反伽婆多耶的畏頭畏尾,變成公開的全力支持。他們只用了短短的兩天時間,便組建了一支十萬人的精銳僧兵,由達毗茶統領,交給段虎指揮,另外還有十萬人馬也會在五天之後,聚集起來聽候段虎調遣。做為回報段虎當即下令,密宗教派將擁有與奢那教、薩滿教同等的權力和地位,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整個吠陀傳教,不用再像現在這樣單單局限在卡不拉邦的東北部三個邦郡。

    在段虎在接見了密宗領袖之後,又再次將婆門教奢那教派的高層祭司叫到了僧諦城,讓他們連夜草擬一個宗教綱領,以記載著月護優婆羅救贖世界的古籍為中心,婆門教奢那教派的寺廟信徒為基礎,在一天一夜之間便建立起了一個新的教派奢那教。由於為了避免與婆門教其他教派發生衝突,奢那教在建立起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以婆門教分支自居,直到婆門教逐漸示弱之後,它才獨立出來。

    由於奢那教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參照婆門教,這一點在奢那教成立之初令吠陀人沒有多大的牴觸,另外奢那教派原來的信徒也非常多,雖然大部分都是下層難馱種姓,談不上什麼強大的力量。但是就是這樣一些看似毫無威脅的忠實信徒,因為段九靈這個月護聖主的號召力而聚集在了僧諦城內,他們那種堅信為段九靈而戰能夠得到最終救贖的狂熱信念,使得他們就像是一個隨時會炸裂開來的火油罐一般危險異常。

    幸好段虎對此早有準備,他及時的以奢那教名義,將這些下層信徒組建成了一支奢那教的僧軍。其中的精銳被抽調到了月護軍中,將月護軍增加到了十五萬人,而剩下的人則由摩耶羅率領,與達毗茶率領的密宗僧兵一同前往巴亞邦,聽候賀軍調遣,對巴亞邦的吠陀守軍進行正面攻擊。

    僧諦城乃至整個卡不拉邦及其周邊邦郡的政務,段虎全都交給了當地傾向密宗或者奢那教的帝剎家族,而為了讓段虎放心,這些家族自發的將自己家中的一部分私兵連同直系的子孫一同交到段虎手裡,聽其調遣,總人數多大五萬,涉及二十七個帝剎家族。與此同時,卡不拉邦、孟卡多邦等吠陀東部的五個邦郡、三十六個大小城市紛紛表示願意臣服段虎的統治,並且遞交了當地的軍事防禦圖紙和地理圖紙,直到這個時候這塊異邦土地才正正式式的改換了門庭,轉而姓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