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虎吼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 / 九城君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色剛剛入夜,不少連城寨的居民都集中走到了段虎的後軍大營附近,看著已經空空如也、只有數千守備軍在來回巡邏的營地,討論著白天發生的事情和這次段虎大張旗鼓的清剿馬賊是否有用。雖然很多人對段虎的勇武崇拜不已,認為他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大秦第一猛將,武功蓋世,但是他們的觀點卻大多數的認為段虎這次清剿馬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那些認為段虎不可能成功的人認為西靖州大草原的馬賊從他們懂事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只怕有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歷史,馬賊存在的時間之長已經將其完全的融入了這片大草原裡面,成為了大草原的一部分,就像是血肉一樣不可分割。段虎現在的所作所為無異於是將大草原的血肉剝開,而且還必須清除得乾乾淨淨,不得有半點雜物,這樣浩大的攻勢以前也曾經有過,比如龍武大將軍陳俊就曾經做過和段虎同樣的事情,但最後也是以灰頭土臉,不了了之結束,段虎也不會例外。

    然而在連城寨還是有不少的年輕人、行商和有識之士認為段虎的這次清剿計劃一定會成功,因為段虎的先天條件要比之前任何一個發誓要解決西靖州大草原馬賊的大秦武將都要好,首先段虎行事無需太多顧慮。陳俊的清剿計劃之所以會失敗主要是因為陳俊受到了太多來自大秦朝廷的制約,不少馬賊勢力都在朝廷中有後台,他們會直接左右到朝廷的政令實施。

    然而段虎卻不同,明眼人都清楚如今的大秦朝廷不過是虎賁大將軍府的一言堂,任何膽敢反對的官員乃至皇親都被其連根拔起,就連當年權勢滔天的長樂長公主也被其逼地遠走東北,其它的小魚小蟹就更加不堪一擊了。最近有個例子就足以說明這一點。豫州太守就因為不滿段虎將長樂長公主逼走他鄉,便上疏朝廷說段虎囂張跋扈,欺壓皇親等等,還煞有其事的列舉了他十大罪,可是奏章還沒交到久安帝手裡,他人便以圖謀不軌、誣陷重臣的罪名削去了一身的功名,最後自縊而死,他的職位也被虎賁將軍府的人給頂替了。

    大多數普通的百姓都認為這是段虎在西北操縱施為所致。然而只有朝廷那些有資格站在崇明殿上地重臣們才之道,這些都是虎賁大將軍府內那個掌握實權的柳姓女人所為,因為段虎這樣的英雄至少不會那樣的趕盡殺絕、殃及三族。眼下崇信道家的久安帝已經久不上朝,由於太子和趙王共同監國,處理朝政,但是他們兩人只不過是個空殼子。朝中各級官員有一大半都已經投入了虎賁大將軍府麾下,就連六部尚書這樣的實權大臣也有三人投靠了段虎,除了吏部尚書張融明確的表明支持皇權以外。另外的兩名尚書都曾暗示過只要是虎賁大將軍府出來地政令他們就不會反對,這也就使得那兩位監國皇子為了自己的政令得以實施,不得不去虎賁大將軍府與那名柳姓女子商討過後才能通過實施,虎賁大將軍府也被人戲稱為小朝廷。

    要說朝廷還能夠對虎賁大將軍府起到震懾作用的人就只有三朝元老蒙武了,不過蒙武對政事一竅不通。而那名虎賁大將軍的柳夫人也非常聰明的不直接插手軍務,使得蒙武找不到理由去說叨她。

    其次眾人認為段虎能夠成功地理由,就是他的開局是前所未有的好。先是他獨自消滅狼盜和架勢堂兩股縱橫大草原多年的大馬賊,讓虎煞殺神地聲威瞬間響徹了整個以強者為尊的大草原。再就是一直保持中立的連城寨宣佈歸入大秦,城主董斌將其精銳騎兵也併入段虎麾下,並宣佈以段虎的意志馬首是瞻。最後段虎大軍未動,只不過宣佈了一下清剿計劃,便有無數馬賊前來投靠,就連那靖州異族也集全族之力歸入段虎麾下,可見段虎的清剿計劃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站在了段虎這邊,他又豈會有失敗之理。

    隨著夜幕越來越黑,那些連城寨的居民也閒聊夠了,準備轉身回城休息,這時人群中忽然有人疾呼快看,順著那人的手指方向眾人看了過去,只見在遠方漆黑的草原上,一條火龍蜿蜒而行。緩緩地向連城寨靠了過來。

    在人群中有人猜測道:「不會是那些馬賊想要趁著連城寨城防空虛。繞開段大將軍的大軍,直接攻打這裡吧?」

    「這怎麼可能?」又有人反駁道:「雖然這兩天發生了很多事。城裡的守備軍減少了很多,但總的算起來也有七八萬,怎麼會城防空虛呢?」

    「就是,再就是那些馬賊難道這麼愚蠢,攻擊之前還要點上火把通知你,佈置好防守,他再來進攻。」

    ……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的事後,一騎快馬疾馳而來,同時口中還大聲喊道:「前方大捷,火熊已被大將軍所滅,十三堂之營地已經中軍所毀,其殘兵正被中軍各部圍剿。」

    這個軍報令到所有人都感到了意外,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西靖州大草原上碩果僅存的兩大馬賊勢力竟然會白得如此之快,算起來連半天都沒有支撐住,就全軍覆沒了。眾人在為段虎大軍的強大而感到驚歎的同時,他們心中也不禁在想:「難道那些馬賊們都是傻子嗎?不會逃走,讓你地大軍來清剿?」

    「好一個嚴勇!此人果然是個難得地將帥之才。」董斌看著自己手下密探送過來的軍情密報,不禁拍案讚道。

    「不過是個剛剛封賞地虎翼將軍,至於讓你這麼驚歎嗎?」關月將削好的水果遞給董斌,淡然的說道:「此人我也查過,他原本不過是太子府的一名府兵統領,以前也從未參與過什麼大的戰役,聽說段虎之所以會如此重用他,也是因為賞識他的忠義,從未聽說過他有什麼軍事才能。」

    「小月,這人你就看走眼了!不但你看走了眼,就連我也一樣,其實我早就應該想到,能夠讓那個算無遺漏的丁喜如此放心的人,又豈會是一介庸才了!」董斌接過水果,同時見密報遞給關月,說道:「世上有兩類人可以成為名將,第一類人是通過熟讀兵書增長智慧,參與大戰增長經驗,從而能夠掌控戰局,決勝天下,大秦老將蒙武、龍武大將軍陳俊,萬騎軍大統領薛玄都是屬於這一類人。另外還有一類人,就是不需要讀太多兵書,也不需要多少實戰經驗,一切都憑借其戰鬥本能行事,如段虎、嚴勇和以前的洪峰都是這類人。」

    「這個嚴勇的確有夠大膽!」關月看完密報之後,也不禁感歎道:「沒想到他竟然事先讓那些牧場主的家丁護院偽裝大軍,逼迫十三堂往他設計好的路逃,最終落入陷阱,被一擊成潰,難道那嚴勇就不怕十三堂的人進攻那些不堪一擊的家丁護院嗎?」

    「不會的!沒有哪個戰意全失的馬賊還有興趣去查驗眼前大軍的真假與否,他們的本能反應就是逃。」董斌站了起來,走到外面的天台之上,看著山下一片漆黑的大草原,歎道:「這天真的要變了,希望我和段虎永遠沒有對戰的那一天,第一種將帥之才,我還可能有機可循,但是像段虎他們這樣天馬行空、以命相搏的將帥,我還真不知道如何應付。」

    此刻西北的戰報也被及時用六扇門的信隼送入了京師,除了久安帝的文案上有著一份意外,傅風還命親信暗中送了一份給虎賁大將軍府。現在在將軍府的虎踞堂裡面,靠近段虎正位的前面又並排加了兩塊座墊,並且懸掛了一道紗簾,柳含嫣和林湄娘坐在簾子後面,在簾子前面的座席之上,一邊坐著將軍府內的幕僚,另外一邊則坐著已經在明面上投入段虎門下的各級官員。

    在將軍府真正主事的柳含嫣見到眾人都將戰報看得差不多了,便開口問道:「諸位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此乃我大秦盛事,也是大將軍的幸事。」其中一名官員站了出來說道:「我大秦歷年都視佔山為王的連城寨與西靖州大草原上的馬賊為西北的心腹之患,也曾經多次派兵圍剿,但卻收效甚微,然而大將軍不過半月時日便將連城寨收歸我大秦,西靖州的大草原的幾個大馬賊也被其收降剿滅,看來這次大將軍的剿滅計劃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了!如此一來,我等應當盡快奏明朝廷,讓其為大將軍加官晉爵。」

    接下來眾人都紛紛出謀劃策,如何為段虎爭取高位,如何借此機會擴大虎賁大將軍府的朝中影響,如何借此打擊政敵。就在眾人商量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只有被段虎意外發現的人才,現任兵部員外郎兼樞密從事的劉重貴發現柳含嫣提問之後,就一直沒有再說一句話,心中不禁生起疑問,沉思片刻後,臉上露出恍然之色,但卻又立刻收斂起來,裝作不知似的示意堂內之人安靜下來,然後向柳含嫣問道:「不知道柳夫人如何看待此事?」

    柳含嫣深意的看了看劉重貴,緩緩說道:「本夫人不希望各位上疏為大將軍加官晉爵!」

    「啊!」虎踞堂內的眾人一片嘩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