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紅孩兒

第二卷 第四章 七星劍出,四方皆動(二) 文 / 雨飛揚

    第四章七星劍出,四方皆動(二)

    靈蛇嶺。連綿起伏的山巒之中,忽然有千里方圓的凹陷之溝壑,不知究竟有幾萬里之深。又有一大片耀眼的星光直衝而且,但只升到數十丈之地,卻彷彿被一層無形的屏障所阻住,再無法向上透射哪怕是一星一點。

    如果仔細一些,便會由這星光強弱而判斷出,那卻正是七股星辰精華構成的光柱。

    溝壑附近,正有一落落大放,美艷成熟的黃衣女子,亭亭而立。後面跟著七名貌美如花的女子,年齡從十六七到二十七八不等。

    卻見得這七名女子身穿各色紗衣,成熟、端莊、大方、羞澀、清純、火辣,形貌氣質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魅力,鶯鶯燕燕,令人怦然心動,卻正是那西遊前夕被周海帶入上天的七名蜘蛛精。

    七名美女妖精分穿各色宮裝紗衣,顏色按自長及幼,依次分別為紫衣、藍衣、青衣、綠衣、黃衣、橙衣與紅衣,正合彩虹之色。

    至於那美艷大方的黃衣女子,赫然卻是那曾於地府之中賜周海莫大機緣,隨即又**於他的美艷祖巫后土娘娘。

    前面提過,周海在佔有了后土之後,曾提出帶她離開地府,卻遭婉言拒絕。

    事實上,后土何嘗不願與這個已經與她有過最親密關係的男子離開這孤獨寂寞之處,享受神仙眷侶似的生活?

    只不過,后土卻知道自己當時情況,擔心會稱為周海累贅,分了他的心思,於己與彼都是不利,才會有此決定。

    而周海也因當時一來實力尚若,二來也沒什麼背景,擔心自己互不了后土周全,才沒有堅持。

    西遊之後,有了弒神槍所化的元神化身,加上又有乾坤圖,以及新搶來的乾坤尺與落寶金錢,以周海的實力,便是對上那實力大進的觀音菩薩,以及彌勒佛等佛門之中有數的高手,也不會落得下風。更兼他是聖人門下,背景更是了得,自然不必有當初的擔心。

    本來,億萬年的孤寂,后土已經習以為常,可自從周海突然闖入,非但偷走了她的芳心,又讓她體會到了歡愛的樂趣,此後再獨處地府,卻漸覺索然無味,度日如年。心中漸漸便對自己當初的決定有所後悔。倒不如與漸漸佔據了她的芳心的小壞蛋廝守在一起,哪怕是不久之後便遭了劫難,也好過這樣空虛的渡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想法越來越是強烈,以至於讓她每每生出想要主動去尋周海的念頭。在這種情況下,周海又來提出要帶她出去,自然不會拒絕。

    唯一的問題是,后土畢竟只餘一點真靈,出了地府,沒有了功德的庇護,別說再幻化人身,時間一長,甚至還有消散的跡象。而周海卻無如封神榜那等專門讓人真靈寄托的稀罕法寶,卻是一件麻煩事。

    隨隨便便寄放在一件靈寶上,若有碰觸,法力激盪之下,便有可能將后土真靈震散,自是不妥。而周海也沒有太一救苦天尊那等蓮花塑金身的本事。

    一番思慮,周海卻是做出了一個大膽而新奇的決定將后土的真靈融於自己元神之中,與自己真靈一道受本命精元溫養。

    如此一來,對於后土來說,卻是好處多多。

    首先,因為兩人同出於盤古血脈,本就聯繫密切,如此一來,后土便可以以周海的祖巫血脈凝聚出一具身體。

    不僅僅是如此,因為兩人真靈相合,心意如一的緣故,只要周海不阻攔,后土還可以借周海的法力為己用,從而變相地擁有了近乎周海本尊的法力修為。

    而因為后土的真靈寄托於周海元神之中,這便相當於封神榜之於天庭眾神一般,封神榜不消,眾神不死。同樣,只要周海本尊不滅,后土真靈便可保全,哪怕身化灰灰,最多是損傷周海一些元氣,卻不虞有性命之憂。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大膽而瘋狂的想法。

    畢竟,真靈乃是一個修士的意識所在,一旦消泯,哪怕肉身元神俱在,也不過是一副無主的空殼而已。

    任一個修行者如何了得,只要不是那將元神意念寄托於虛空的聖人,真靈依舊脆弱無比,須得小心防護,而絕不可能毫無防備地敞與別人。

    畢竟修行者神通各異,防不勝防,哪怕僅剩一點真靈,脆弱不堪,若有歹心,得個機會,也很可能給自己帶來極大威脅,不可不備。

    周海對此卻是毫不擔心。畢竟,只說后土生性善良,莫說是恩將仇報,便是尋常的奪舍之舉,只怕都做不出來。否則,當初后土以精神力輔助周海融合十二祖巫精神印記之時,便完全可以抹去他的意識,取而代之。

    而時過百數年之後,后土芳心正漸漸繫掛在周海身上,自然更不會有什麼不利的舉動。

    所以說,周海此舉,雖然有些冒失,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毫無疑問,后土與七名美女妖精此來同樣七顆太古洪荒星辰之核而來,而之前那罩住四射星光的正是后土所執周海之乾坤圖。

    只不過,那乾坤圖如今卻早已被后土收回,正執在手中。

    「這裡的星力果然不是一般,雄渾精純,便是自家的也大有不如呢?」那橙衣風燕兒隨意吸入一口星辰精華,運轉一周,融入元神,頓覺法力似有增長,不由有些驚訝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