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官路金領

小說博覽 第八十五章 說服李國齡 文 / 高月

    已經六點半了,李國齡的辦公室裡依舊燈火通明,這段時間每天都一直要工作到九點鐘他才熄燈下班,王森沒有了,他的工作熱情被極大地激發了,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天用,把過去一年半失落的時間統統給補回來,但讓他真正積極的卻是省委顧書記的一句表態,舊豐縣是全省比較落後的縣,影響不大,完全可以做個農村產業化的試點,李國齡知道,顧書記已經在注視他了,只要他做出成績,那就是他高昇之時……|com|

    但話又說回來,李國齡還真不太懂顧書記這個農村產業化的含義,楊恆卻一句話點醒了他,那就是城鄉共同富裕,他明白了,其實就是楊恆說的綠色產業。

    今天下午他接到了孟曉軍的電話,孟曉軍週一下午抵達舊豐縣,參與最後敲定合資議案,李國齡知道自己前途命運可都在這個合資公司的身上,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合資成功。

    「小楊,孟總下週一就要來了,你們籌建工作準備得怎麼樣?」

    「人員已招聘得差不多了,辦公場所也有了,工商稅務也沒有問題,就是一個進出口權,可能要到北京去批。」

    「這個你就不用擔心了,孟總在電話裡已經和我講過這個問題了,他們公司就有進出口權,他們作為一個分支機構申請就沒問題了。」

    楊恆猶豫一下,小聲道:「李書記,是不是鼎盛公司對咱們的控制太大了一點?我覺得從長久看,不利於我們獨立發展。」

    李國齡歎了一口氣道:「我也知道,但沒有辦法,現在是我們有求於他們,他們開出的條件也只能接受,省裡有人幫我打聽了這個鼎盛公司的背景,不簡單啊!有很深的高層關係,他們公司原來叫做『新天下』,但覺得太招搖,才改名叫鼎盛,難怪鼎盛我沒聽說過,原來它就是新天下,我知道那是由八個**創立的公司。」

    說到這裡,李國齡又想起一件事,笑道:「對了,我今天和省農科所聯繫上了,省農科所對咱們綠色產業計劃非常感興趣,過幾天他們就要派人過來,指導咱們如何應對生薑的病蟲害,以及生薑的深加工技術,包括生薑保健酒,這下咱們酒廠可就活了。」

    楊恆笑道:「聽李書記的口氣,好像咱們只做生薑似的。」

    李國齡一愣,「難道你還有好的方案嗎?」

    「李書記有沒有想過做火腿腸?」

    「火腿腸?」李國齡搖了搖頭,「做火腿腸當然好,可以發展養豬業,但現在都是春都的天下,我們能競爭得過他們嗎?」

    在楊恆的記憶中,91年後才是火腿腸大發展的歲月,春都雖然火,但很快它們便會自毀品牌,現在市場還可以分一杯羹。

    「李書記,錢是賺不完的,春都走他的蟹路,咱們走自己的蝦道,在以後幾年裡,完全可以大賺一筆,他是豬肉火腿腸,那咱們就再增加做牛肉、**肉、做魚肉,關鍵是一根小小的火腿腸能帶動起一個產業,以後咱們再開舊豐牌肉品專賣店,在全國各地都建立分支店,這不就是一項農產品深加工的支柱產業嗎?」

    李國齡半天沒有說話,楊恆又打開了他的一扇窗,讓他再一次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良久,他才笑罵道:「你小子有點水平啊!再說,還有什麼產業?」

    「還有瓶裝礦泉水!」楊恆不露聲色的,一步一步向他的既定目標前進。

    90年已經有瓶裝礦泉水了,但遠遠沒有普及,還處於一種啟蒙狀態,說到瓶裝礦泉水,人們就只想道嶗山礦泉水,但沒有過幾年,礦泉水就以它的便利乾淨而風靡全國,這中間的利潤是極為驚人的,楊恆見李國齡聽得很專注,便繼續道:「我昨天去了玉龍鄉,發現玉龍鄉有一泓泉水,出水量很大,而且泉水甘甜,就這麼白白流掉了實在是可惜,既然農科所要來咱們這裡指導,那索性就利用他們的技術手段建立一家礦泉水合資公司,當然鼎盛公司肯定也要加入,這樣農科所出技術,咱們出資源場地,鼎盛找市場,到時候我們以技術提成的方式支付給農科所費用,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巨大的市場拓展機會。」

    「什麼機會?」

    「今年秋天的亞運會。」

    .......

    李國齡背著手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他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僅一個生薑就可以衍生出薑汁、姜酒、姜發水等十幾種產品,現在又有楊恆的火腿腸和礦泉水,還要利用北京亞運會,老天,舊豐縣真的是大手筆啊!做!他都要做,做得越大,他的政績也就越大。

    想到這,他毅然轉身道:「楊恆,我今天叫你來是要告訴你一件關於你工作上的事,因為生薑不僅僅是出口,還涉及到收購、運輸等跨部門的協助,我很擔心部門之間扯皮,我昨天請示了市委趙書記,他的意見是撤銷外貿局,將內外商貿合併,明天我會在常委會上正式提出這個方案,把外貿局併入經貿局,將正式任命你為經貿局局長,這也是趙書記的意思。」

    楊恆沒有意想到的激動,對他來說,外貿局和經貿局沒有什麼區別,他的心已經到更大更高的層次了,李國齡見他反應不大,不由有些奇怪,舊豐縣沒有商委,商委的職能設就在經貿局內,經貿局局長,這等於是控制了整個舊豐縣的供銷鏈,當然,楊恆說的這些廠,他還不想給楊恆去管,一個是因為他太年輕了,另一個原因是現在主管舊豐縣工業的副縣長劉鋒,也就是原來縣委辦公室主任,這也是他的心腹。

    「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李國齡平靜地問道,他需要楊恆表個態。

    楊恆知道現在不是和李國齡討價還價的時候,在建工業園這件事上他需要用智慧,否則他辛辛苦苦做出來,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裳,那他可不幹。

    「李書記,我是擔心我的能力....」

    李國齡笑了,「我還以為你不滿足呢!」

    他拍了拍楊恆的肩膀笑道:「你有沒有能力我很清楚,本來我是擔心你的資歷,但這次是市委趙書記點名要你做,我說你才二十一歲,趙書記卻說甘羅十二歲拜相,他還說革命年代軍隊裡二十歲的軍長師長多著呢!話都說到這個程度上了,我又有什麼好反對的,你就大膽去做,火腿腸的事我會讓劉縣長來操作,另外礦泉水的事情......」

    不等李國齡說完,楊恆立刻插口道:「李書記,另外在新公司上面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你說!」

    只要是關於新公司的建議,都是優先的,李國齡立刻壓下了礦泉水的事情。

    「是這樣,我昨天和北京的吳渺去考察了玉龍鄉,玉龍鄉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我們都一致認為應該把新公司的基地放在玉龍鄉,包括倉儲、配貨等等出口的前道工序都放在那裡,成立一個出口基地,相反,如果放在縣裡,一是場地太小,難以達到出口標準,二是舊豐縣的交通確實有問題,搞不到會影響到出口急運,而玉龍鄉就沒有這個問題。」

    楊恆一邊說,一邊小心地觀察李國齡的表情,他見正處在猶豫和答應之間,他便甩出了手中的王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玉龍鄉緊靠安縣,據我所知,安縣也產生薑,如果我們把出口基地放在玉龍鄉,這樣也能惠及安縣的百姓,同時也可防止安縣成立生薑出口公司,和我們惡性競爭。」

    這就是楊恆的必殺技,一劍刺中李國齡的要害,李國齡不就是安縣人嗎?還當了這麼多年安縣的縣長,能順便給安縣百姓做點事,他何樂而不為。

    「好吧!」李國齡終於答應了,「新公司的基地就放在玉龍鄉,具體資金和用地我會在常委會上提出討論,剛才你提到的礦泉水項目正好在玉龍鄉,也可以交給新公司一併管理。」

    這就是時間差,90年初,李國齡還不懂得經濟開發區的含義,一旦他懂了,他就會立刻發現楊恆的野心。

    ........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