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三卷國共合作 第一章 以調停開局 文 / 沈清平

    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與會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其本意是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戰教訓,旨在減少國際糾紛。

    1920年,北洋政府主導的中國,簽署盟約成為國聯成員之一。

    更迭中取而代之的蔣委座,及其主導的國民政府中央,一直覺得這是個可以依賴的國際機構、很好的告狀處所。

    1931年9月18日,小鬼子侵佔我國東北,隨後放棄國聯常任理事國席位、退出國聯,所謂「調停」便成笑料。

    積貧積弱無可奈何啊,蔣委座及其各大要員,依舊把老把「國聯」掛嘴邊,寄予厚望。

    西安鬧出兵諫這檔子事,屬於國內派系分歧爭鬥,按理說輪不上國聯來參合什麼。

    但是,這事是因小日本子侵略引起,且國聯常任理事國蘇、英、法三國有莫大利益關係。

    所以蘇、美、英、法、日、意、德、比、西九國公使,各自派了代表代表各自國家,組成調解團隨同蔣夫人等飛抵西安。

    偶然的撞擊下,遭到兵諫待遇的蔣委座,倒不像是被扣,而是在西安接見國際調解團了。

    美國挑頭卻因未獲國會批准沒有加入,小日本子為了侵略利益早已退出。

    這個所謂的九國公使代表團,更像是各懷心思的國際交涉鬆散組合。

    蔣委座以及國府要員,卻覺得這是莫大的榮耀與難得的契機。

    不在乎什麼內政、外交之分,就連跟**合作方面事宜,也不介意調解團插手。

    小鬼子侵略著中國,還好意思說什麼「調解」,還攪和國共合作抗日?

    他們的著重點不在於此,在於利用「國際調解」,給國民政府方面上眼藥、施放煙幕彈。

    要是有可能的話,樂得揉沙子、下絆子,給這樣對於他們不利的合作來個胎死腹中。

    別以為,就網絡時代聯合國五大流氓過招詭譎,錯綜複雜得難以捉摸。

    這時代的國際利益糾葛,毫不遜色不說,還更加怪誕!

    鬼子代表鬼鬼祟祟地跟其餘國家代表密切接觸,卻沒有直通通向蔣委座訴求利益。

    蘇聯是『共產』主義國家,按理說該偏向**,卻視**代表成員為陌路人。

    美國方面,積極地將之前日方誤解的「停止侵略中國」主張,擺上桌面說清楚——承認日方對「滿洲國」控制現實。

    英法最上心的事,則是要求國民政府方面,同意日方提出的「華北事變解決方案」。

    德、意、比、西四國的表現,像極了網絡時代的「洪博培打醬油」,能撈則撈。

    外交場合,終歸得注意點內外有別。

    蔣委座不介意調解團瞭解、「指導」,甚至是在場見證其與**、東北軍、十七路軍之間的合作、和解。

    但多半還是以此展示權勢,展現其對中國全局的把控能力。

    對於這點,蘇方代表相當看重。

    畢竟蘇聯憂慮日本對其遠東地區構成威脅,需要中國做出有力的牽制。

    私底下會見,蘇方代表明確保證,除少量用以打擊日軍的武器,不會給予**太多援助。

    以消除蔣委座的顧慮,打消其倒向日方的心思。

    同時建議,不要處死張學良,而是以操控手段將東北軍調至華中一帶整編,用以防止日軍自江浙、滬杭沿海發動攻擊。

    並允諾,加大對華(國民政府軍)武器、物資援助,甚至可以派遣軍事顧問、教官。

    但也提出附帶條件,那就是靠近中蘇邊境的東北抗日聯軍,今後接受**、蘇方領導,國民政府方面不得插手。

    蔣委座心中還淤積著怒氣,認為蘇方才是這次兵諫事件、**北取河套地區的真正幕後指使者。

    甚至一門心思認定,看似立下殊勳的冀東特別勤務旅,就是這一切陰謀的關鍵棋子!

    所以,有保留地接受了武器、物資援助,而謝絕軍事顧問、教官什麼的。

    至於什麼東北抗日聯軍,鞭長莫及,愛幹嘛幹嘛去,關國府屁事!

    一想到**從此背倚蘇聯,十年清剿功虧一簣,差點就想再大方些,請蘇方將所有「赤匪」拉到東北去!

    只是擔心「赤匪」在東北坐大,趕走日本人,回頭南下奪權。

    或是日本人不甘心失去東北,來個捏軟柿子做法,入侵華東、華南。

    權衡之下,接待日方代表都親切許多!

    覺得這也是一股不錯的國際力量,玩好了能夠有效制衡「得勢」的「赤匪」。

    當然啦,還不至於傻不溜丟地將合作內幕完全暴露,將中國對日戒備拋之腦後。

    左思右想之後,完全接受日方提出的方案。

    默認日軍對東三省的實際控制,換取察哈爾、熱河北部「蒙疆自治政府」回歸版圖。

    同意原「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改組,由潘毓桂等二十九人組成委員會「民主自治、承認國民政府中央」,繼續以「國際和平自由區」名義存在。

    確認日方賦予英法美蘇德意比等國,在「自由區」內的特權,國民政府中央一概照準。

    至於撤出遼北「冀東特別勤務旅部隊」的要求,蔣委座先是一愣,跟著推脫說跟**方面溝通、商榷後再說。

    見到**代表周恩來,有些譏諷地道:「周副主席呀,你不是口口聲聲坦誠合作嗎?怎麼你們那什麼旅派了部隊進遼北,不肯實實在在地說呢?」

    「哦,委員長先生,這個情況啊,我也是剛從您這兒得知。

    「將士們前線與日寇奮勇廝殺,派遣些小部隊到淪陷區襲擾,也是戰術需要嘛。

    「就特勤旅那些將士,您覺得能有多大規模力量進遼北呢?

    「您要真覺得這是我黨敷衍,我這就打聽一下,再回答您如何?」

    周副主席十分誠懇地說,而且他確實也不知道。

    可蔣委座聽著這些話,心頭登時怒氣翻湧,只是沒有當場發作而已。

    「哼!娘希匹,欺人太甚!赤匪、赤匪……」

    回到居所,將几案拍得砰砰作響。

    「達令,有這麼多友邦人士居中調停,些許赤匪又能翻得起什麼風浪?」

    蔣夫人提心吊膽地飛抵西安,眼看局面並非不可收拾,立即發揮擅長的交際手段。

    不是忙著與各派系要員眷屬見面,不露行跡地做些側面安撫,化解參與兵諫將領人等焦躁、擔憂情緒

    就是憑借英語優勢,斡旋於各國代表之間,調和他們的利益衝突,以便形成合力、達成共識,盡快消解兵諫危機。

    「你不懂,你不懂!赤匪欲蓋彌彰、欲蓋彌彰!」

    蔣委座連說兩遍,依舊怒氣沖沖地繃著臉。

    心裡頭後悔啊,早知道「赤匪」肯去海南島,下那麼大力氣圍追堵截幹嘛?

    下令陳濟棠讓開通道,在雷州半島擺滿大小木船,轟到孤島上困死得了!

    國際調停見證下說合作,到底還是覬覦東北,意圖奪取全國啊!

    「好!國共合作好,好得很嘛!」

    但是視線落到地圖上,猛然抹抹腦門,又是一陣如釋重負的淺笑。

    弄得蔣夫人一愣一愣的,不知她這位達令在發什麼神經。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