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二卷長城內外 第四十一章 洶洶日偽好綵頭(二) 文 / 沈清平

    在清末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小鬼子擊敗沙俄老毛子,取得東北勢力範圍。

    自然也就攫取了大部分鐵路、公路的「開發權益」,以及各項「治外法權」。

    無論是忍氣吞聲「中立」的清政府,還是試圖左右逢源的奉系張大帥、少帥,甚至是名義上的「國民黨中央政府」,均只能以「交涉、參股」了事。

    發動九一八事變,完全侵佔之後,以扶持傀儡形式粉墨登場的偽滿,更是俯首貼耳、惟命是從。

    鬼子為了便於攫取戰略資源,同時以公路、鐵路交通線條塊分割,更好地禁錮當地人民、鎮壓抗日力量。

    大肆依照自己意願,有利於侵略利益行事。

    偽滿洲國自出現的那天起,一切便以小鬼子的「聖戰」為上。

    鬼子說修公路、鐵路,偽滿各級官吏便趕忙拉夫,驅逐沿線百姓。

    至此時,遼西已基本形成極為有利日偽快速機動的交通網。

    以小鬼子條理清晰、預案充分的優勢,加上訓練有素、嚴守命令的秉性。

    按理說不至於數千日偽擁堵在奉山線與通裕線岔道口,更不至於心急火燎不惜代價地想著「搶通」通裕線。

    問題是他們遇到了極為難纏,前所未見的對手!

    腹黑不是頭腦簡單的戰爭棋子,不至於只懂「見著鬼子就打才叫神勇」。

    更不是只懂得嗨嗨霍霍嗨,玩馬路隔壁的菜場「戰略戰術」的無腦嘴炮族。

    不可能放任小鬼子公路、鐵路通暢無阻,更不可能任由日偽有條不紊、從容不迫地調動兵力圍追堵截。

    寄以厚望的「木馬行動隊」,可不是吃素的。

    除了原本為大版本出動「刺蝟旅」拉鋸錦州方便的通裕線,無論是奉山線鐵路、錦州至義縣在建線路,還是錦朝公路南北兩線,均埋設足以斷線的藥包。

    其中一部分設定為今夜發作,成功使得鬼子陷入交通癱瘓。

    事急臨來亂,咱們在抗戰時期,無論是政府還是軍隊,遇到小鬼子突然發難,往往出現類似電腦當機現象。

    不過鬼子不傻,否則也輪不上他們侵佔咱們的土地!

    但是小鬼子固然精明許多,也只不過沒有像國民政府、各系軍隊那樣接近崩潰而已!

    國民政府及癖好「堂堂之陣」的各系抗戰隊伍那樣朝令夕改,已是兵家大忌、貽患無窮的昏招。

    何況出自鬼子關東軍司令部的作戰命令,調整之頻繁、督促之急切,可以用小時來計算?

    按照原先應急預案,通裕線及鄰近日偽急速赴援郭家屯,跟著又被命令火速回防。

    遵照之前命令緊急出動,準備沿錦朝南北兩線公路機動,形成水滴形包圍圈的日偽。

    路上不是遇到山體崩塌公路阻絕,就是撞上早已窩了一肚子怒火、嚴陣以待的各個綹子伏擊圈,不斷遭受冷槍煎熬。

    這些專沖小鬼子打冷槍的綹子,正是警衛連先期解救出的部分。

    他們拿了武器,先清理門戶除掉漢奸,再拉上隊伍。

    瞧著哪兒有鬼子偽軍出沒,就沖哪兒奔去。

    既不吶喊衝鋒,也不死守某一處險要。

    逮住機會霹靂啪啦地來一陣槍彈,一看小鬼子架炮要轟擊,立即跑得無影無蹤。

    吃盡苦頭的日偽,正遲緩地「苦戰」中前行,又接到關東軍司令部急令。

    說是通裕線受損最小,有望天亮前搶通。

    各部無需再在其它方向停滯不前,可到通裕線、奉山線交錯處待命。

    關東軍頭頭腦腦,畢竟不是國民政府那幫渾渾噩噩的玩意兒,他們做如此命令調整,是有充分依據的。

    首先,各條路線報告,遇上阻礙的路段,均靠近錦州方向。

    最重要的是大窯溝及周邊依舊固守的工礦、據點報告,大批「抗匪」源源不斷地加入對他們圍攻的行列,戰況漸趨激烈、膠著。

    略略分析,更像是「抗匪」試圖拔除那些工礦、據點,再通過損壞的通裕線,聯合遼東「抗匪」對錦州發起東西兩面夾擊。

    其次,「大日本皇軍」此時在華兵力,加上「滿洲國」、「蒙疆自治政府軍」,可謂充裕得很。

    即便錦州方向調派的封鎖兵力受阻,而承德、青龍、建昌等地駐軍又受牽制,不是還有華北駐屯軍,還有即將在葫蘆島靠岸的第六師團主力嗎?

    所以他們不僅不以為「抗匪」預謀破壞交通線是什麼高招,甚至有些鄙夷「抗匪」組織、指揮此次行動的笨蛋!

    看似到處開花,陷「大日本皇軍」首尾難顧的窘境,實則犯了弱旅分兵冒進的致命錯誤。

    只要強勢的「皇軍」四面合圍、分割包抄,戰況便如犁庭掃穴、秋風掃落葉。

    板垣征四郎與植田謙吉,甚至在關東軍司令部夜宵時,得意揚揚地碰上幾杯清酒。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都知道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勝利慶賀。

    於是,自女兒河站至北喇嘛溝路段,擁擠了難以數清的日偽,外加為數眾多的大車、汽車、火車,等待道路搶通。

    正規作戰部隊來了,那些護路日偽與工礦武裝,當然就成為搶通工兵的輔助力量。

    經過緊張忙亂,他們順著鐵軌,鋪起一條另類的「木路」。

    總算將前前後後受傷倒地,哀號呼救的傷員給救出一部分。

    離開鐵路稍遠些的,依舊只能拿槍指著偽軍冒險去救。

    這下子,偽軍運道比鬼子好的幻覺,也破滅了。

    幾十個偽軍抬起先期衝鋒太猛,陷入雷陣的日偽傷員,排成一路向鐵道線上走。

    前邊走過去十幾、二十個都沒事,偏偏隊尾挨上兩下爆炸。

    傷員變死屍,救護者又成傷員。

    嚇得整隊不約而同地丟下手上傷員,一哄而散,引起更多的爆炸。

    站在「木路」上的鬼子,甚至都忘了開槍懲戒這些丟棄「帝國傷員」的僕從兵。

    而是來個緊急臥倒,躲避飛蝗般的碎石。

    「新技術地雷,該死的支那人,肯定是從西方國家購進最新技術地雷……」

    鬼子關東軍參謀部作戰主任參謀綾部橘樹中佐,站在還沒有停穩的裝甲巡道車上,怒不可遏地咆哮。

    他本來受關東軍司令部派遣,是要往關內「協助解決『熱南系列事件』」的。

    才到錦州,又改為代表關東軍司令部,組織處理通裕線事件,協調徹底清剿滋事「抗匪」。

    隨後跳下車,搶過通信兵手上的電話,要通關東軍司令部。

    要求立即調派專家,以便起出這種地雷後,詳細研究。

    鎖定生產國,提出最強烈的抗議,並實施報復。

    「挖!一字排開,一寸寸地挖!挖出一顆怪雷,晉陞三級軍銜!」

    扔下電話,綾部橘樹咬牙切齒地下令。

    登時,鐵路沿線及附近通道上的日偽,除了警戒放哨、運送兼照顧傷員、幫運物資的,基本都加入「找雷」行列。

    他們拉開一定間隔,手腳並用地慢慢向前爬,指頭哆嗦著扒拉碎石、土塊。

    既想找著怪雷,奪得大功,又害怕這高科技的雷,毒蛇般咬掉他們的手腳,甚至像宮島那樣。

    「刺到異物不要慌張,注意做好標記,由工兵處理。

    「動作要輕,膽子要大,心要細……」

    綾部橘樹為了「率先垂范」,也拿上一柄刺刀,像模像樣地爬著。

    一邊戳著地面,一邊嚷嚷「排雷要訣」。

    就是不知他這三級軍銜,該找誰晉陞。

    其實,這小鬼子也怕死——爬在別個後頭,不一定挖得到,至少不會死傷!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