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一卷冀東狼吼 第五十八章 舉債成效初顯(上) 文 / 沈清平

    咱們人類,急切渴盼著什麼,卻又辦不到的時候,往往偏好扯上「神」。

    被穿越之前,偶爾也看看各類穿越小說。

    發現多半遇上點困難,立即就來「神」!

    要麼是神仙幫忙、外星宇宙艦隊助陣,以超出網絡時代無限倍的「法力」、科技水準,「玩」鬼子。

    要麼是無限吹噓的人體「神功」,手指一點山石成金財運滾滾,八卦「神」掌一比劃「吐納」間鬼子全部死翹翹。

    不知該說鬼子太強大,強大到咱們新時代各色經天緯地之才都認為,沒有神仙、外星人幫忙,就玩不轉他們。

    還是該說,咱們的「經天緯地之才」們,不幸患了病,不發「神經」解決不了困難。

    吳毅暗自慶幸,自己是共和國「五好青年」。

    牙好,不無齒,不至於咬不動粗糧、菜餅子,生怕沒打幾個鬼子,就餓死個球。

    胃好,不挑食,不至於沒有肯德基、麥當勞就活不下去,抗戰時期艱苦生活難不倒。

    身體好,有消滅敵人的本錢,不用不切實際地想著哪路神仙給本「易筋經」,好把細胳膊細腿練粗。

    腦子好,具備應有的知識,用不著遇到點困難,就企盼哪個「神」給開外掛。

    心態好,沒有外星人助陣,自己也能發揮智慧把戰打好,不必哭天搶地嘴炮嗚呼發騷!

    仗著這「五好」,不用無能為力,墮落到「神經」地步,真好!

    慫恿攏到身邊的自己人出資,又不是後世那樣的集資、騙貸供揮霍,債台高點也沒啥嘛!

    而且效益成效,已經開始顯現了。

    興隆地形多山區,深山閉塞人口稀少是肯定的。

    但散居各處的人家,還是不算太少。

    引發狼嘯之前,為防止鬼子進山的追兵禍害這些人家。

    安排先行撤離的柳社人員,都是慣常在山間行走,跟山民們稔熟的老人。

    而且帶上宮本工段繳獲的部分銀元、鈔票,防止捨不下瓶瓶罐罐,不肯趕緊「堅壁清野」。

    由於措施到位,四條線路沿途散居的百餘戶人家。

    除了帶不走的房舍、家當,被鬼子追兵、補給組輪番毀壞洩憤。

    五六百口人,沒有出現一個傷亡。

    拿著「冀東特別勤務旅」給付的補償,淳樸的山民們相信。

    這樣的隊伍,才是自家隊伍,才是老百姓的依靠。

    四十多個青年扛著火槍,結伴由家人簇擁著找來,堅決要求加入。

    吳毅也不客氣,讓楊部十幾個已經學會拆解、擦拭保養武器的老油條,帶上他們。

    以一拖六的方式,將楊部整合出來、經技工們修理好的百餘支各式步槍,進行仔仔細細地拆解、擦拭。

    楊部這些步槍,口徑、型號駁雜。

    有老套筒、漢陽造、金鉤槍,這樣相對「先進」的。

    也有十七響文且斯得、九響賽賓斯,五響黎意、快利、哈其開斯這些十九世紀中期老槍!

    甚至是單打一的邊針槍,也有那麼十幾桿。

    興許連楊二所部,都嫌這些槍結構複雜、又老舊不趁手。

    基本是到手後,就沒有徹底拆解過。

    所謂的擦拭,也只不過是將看得見的表面抹抹,上點槍油了事。

    用著、用著覺得壞了,就成了「富餘」槍支。

    高薪請來的技工們,按照吳毅的授意,只對損壞的部件進行修理。

    排除故障之後,組織楊部原先充當槍械修理工的十幾位爺,率先學會拆解保養。

    現在,正好當起「教員」,教這些老少爺們。

    其中一位叫魯富義的老大爺,六十好幾了。

    卻精神矍鑠,腿腳也利索。

    送他的三個孫兒來入伍,還說若是隊伍上肯要,他老人家也算一個!

    擦拭拆解的時候,拿上一支夏曼利槍,竟然老淚橫流、泣不成聲。

    弄得臨時充當「教員」的那些人不知所措,趕緊向吳毅報告。

    安慰一番,再溫言詢問。

    才知道這老人家,曾是袁世凱小站練兵時的一員,用的正是這種夏曼利槍。

    甲午戰爭中,在旅順與日寇作戰受傷,痊癒後流落到興隆山中開荒種地、狩獵。

    老人識字不多,卻將孫輩賦予「強盛國家,復興中華」八個字,寄托對國家強大的夙願。

    此次選了孫輩中槍法好的魯志國、魯志家、魯志興三個送來,就是下定決心要為抗擊日寇出力,以了夙願。

    「呵,魯大爺,您放心!

    「有你們大家這樣的中國爺們,它小鬼子就休想猖狂!

    「這些槍,就是準備分給大傢伙的。

    「往後鬼子、漢奸要是膽敢進山禍害,俺們就拿起槍,叫他們有來無回……」

    本來就是讓大家先熟悉槍械保養,然後進行必要的射擊訓練,再進行正式授槍。

    百多號老少爺們知道讓自己拆解、擦拭這些槍支,並非臨時拉夫干雜活。

    一個個都像呵護孩子般,精心伺候到手的老槍。

    儘管他們多數人只用過土火槍,但魯大爺這樣的老人還是有的,當場成了「教練」。

    牛筋洞西北面一處山溝,早已佈置好各類靶標。

    省卻射擊訓練環節,吳毅乾脆組織他們進行實彈射擊。

    第一項是距離一百米固定靶,五發實彈自選姿勢。

    跟著再給實彈五發,對一百米外的移動靶自選姿勢射擊。

    獵戶不愧是出狙擊手最多的群體,這些人的射擊姿勢各異,反應能力各有千秋。

    但射擊水準,都相當不錯,可以用平分秋色來形容。

    魯老爺子確實不是吹的,清代新軍打下的底子,加上數十年來用土火槍在山間狩獵。

    重新拿起老槍,裝彈嫻熟,射擊更是彈無虛發。

    有理由相信,要是對上小鬼子,要他們幾條小命不是問題。

    但吳毅沒有什麼人都編入隊伍的偏好,只決定留下魯志興等二十餘人。

    而讓老人和其他「落選」山民一樣,扛上到手的老槍,再為他們家其餘爺們捎幾支。

    除漢式步槍、金鉤槍每槍配彈一百發,老槍彈有多少算多少,全給帶上。

    膽敢這樣做,就不怕「後世」網絡時代,也興起「嘴炮族」。

    有事沒事架起嘴炮,轟轟一通,「哼呀,武裝平民來抗敵,沒人道啊啦呀呀……」?

    嘴炮人士那類神經病、心理病態的怨騷,能拿來算人話啊?

    面對敵寇入侵國土、家園,可不比和平時期。

    什麼「手無寸鐵」的傾訴說辭,固然能夠打動心地善良的人們。

    鬼子這類禽獸卻在恥笑:我們沒讓你們支那人,不肯手上拿點鐵來拚命啊!

    確實也是,待宰豬羊任人宰割,你想占啥「理」?

    今後,這些散居各處的獵戶,不再三里一戶、五里一家地分散居住。

    而是依照他們的意願,選深山中幾處易守難攻,兼顧方便生產、生活的地點。

    形成些十到二十戶的新村子,每村組織一個不脫產的護衛隊。

    視情況,加強部分手雷手、榴彈,加強自衛能力。

    少量日偽要是膽敢進山作惡,無需動用部隊,就夠他們有來無回。

    遇上大批敵人,又可以相互支援,為部隊赴援爭取時間。

    百姓具備一定能力自保,多好!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