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二十章永樂大帝(八) 文 / 文詞
第二百二十章永樂大帝(八)
「朱棣不求你如何效忠大明,只要你能心懷故土,不要讓我大明子民再為異族所欺凌即可」永樂大帝不愧是一代梟雄,一句話便已抓住了胖子言辭間唯一地「漏洞」。
「好,我答應你」事已至此,張知秋也唯有是一臉莊重地挺身而上了。
現在距明末還早的很,倘若自己真的是能活到那個時候,那還有什麼搞不定的
不過,如果說是又這麼莫名其妙的穿越到明末呢?
所以說,那就更是要在這個時代做些什麼事情,更是一定要探知這個「遊戲」地所有規則——可是,這真的只是一場遊戲嗎……
張知秋此時真的是有些迷惘。
如果這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的話,那麼又是誰在操控這個遊戲?
亦或是說,整個人類社會,其實都只不過是一個「宇宙級」遊戲地一部分?
這些問題,也是張知秋近來一直思考最多的。
但即便是身處遊戲,也要做一個能掌握自己命運地棋子——這是胖子最終地思考地「結果」,雖然看起來實在是有些悲催,但身在局中卻又身不由己地感覺,真的是會讓人為之而瘋狂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這句話,張知秋不知是否正確,但胖子也找不到它不正確地「反證」——因為所有曾經「不合理」地「存在」,現在都已經或正在變得「不存在」,這反到是證明了這句話地「正確」。
「既然我仍然『存在』,那麼我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就可以去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該做的事情。」
這就是張知秋給自己即將開始地所作所為所找到地「法理依據」了。
張知秋現在開始有些懷疑,隨著這張世界地圖地交出,自己會不會就再也無法返回那個自己生活了十八年地「現實世界」呢?
倘若如此,那麼自己就要有能保證消除這個「隱患」、讓一切「回歸正常」地能力
本著這個原則,張知秋對朱棣接下來地要加封自己為「靖海王」的「龍恩」直接便予以拒絕了,但對張妃要收林仙兒為義女地「美意」卻是樂見其成——林仙兒作為一個明朝「土著」,她所能引起地歷史「漣漪」應該要比自己輕微地多。
張知秋只對朱棣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今天地事情要絕對保密,且不得見於史書與皇室《起居注》乃至於有任何地文字留存;第二,今日所獻地圖,只此一份,絕對不能以任何方式進行複製。
朱棣沒有任何猶豫地答應了這兩個要求,同時,他也「恍悟」為何自秦之後,在史書上從來就沒有「海外仙山」隻言片語記載地緣由了。
之後,張知秋還在朱棣滿眼地緊張之色中,對朱棣鄭重其事地提出了自己唯一地一個請求:希望能有幸去閱覽一下《永樂大典》。
朱棣在一愣之後哈哈大笑,在心中長出一口氣地同時同意了胖子的這個在旁人看來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的「請求」。
在朱棣看來,張知秋地這個要求,其實就是對自己一個赤1uo裸地「拍馬屁」之舉;不過,朱棣本人還是因此而對胖子地好感有了大幅地提升,也認定這確實是一個知情識趣地妙人。
《永樂大典》是中國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它的規模遠遠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其他的「類書」,也為後世留下許多豐富的故事和難解之謎。
所謂類書,就是將一類或多類文獻資料輯錄出來,按照一定的方法,如類、韻、字等進行編排,以方便檢索和查詢的工具書,類似西方的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類書是魏文帝時編纂的《皇覽》;以後歷代都有纂輯。
歷史上較為著名的類書有唐代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宋代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明代的《永樂大典》,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等。
《永樂大典》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藝術、哲學宗教和百科文獻,共計22,877卷、目錄6o卷,分裝成1o,o95冊,全書字數約3億7千萬字。
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他們3oo多年,即使是清代編纂的規模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也只有1萬卷、1億6千萬字,還不到《永樂大典》的一半。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一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一部,稱為「嘉靖副本」。
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迭、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oo余冊零本,如今分別被8個國家和地區的3o多個機構收藏。
朱棣是答應了,可張知秋也開始頭疼了:這可是一萬多本書啊
搜索了一下腦中地資料,據記載,一冊完整的《永樂大典》,高5o.3厘米,寬3o厘米,用明代營造尺來量,應該是高一尺五寸六分,寬九寸三分。
每冊約有5o葉(頁)左右,主要都是二卷一冊的,也有一卷一冊或三卷一冊的。書葉採用雪白、厚實的樹皮紙,翻開書出淡淡書香,十分講究和美觀。
做了一個簡單地算數題後,胖子哭的心思都有了:這就是一頁一頁地翻,也得用多長時間啊……
「公子,不用愁,這個問題我可以解決的」正當張知秋為自己日後在明朝地悲慘生活做提前地「哀悼」地時候,胖妮卻又神不知鬼不覺地跳了出來。
「你怎麼又叫我『公子』了?對我這稱呼還是一天三換啊……」胖子驟聞胖妮說有解決辦法,心情大好之下沒有問具體的辦法,卻是興高采烈地開始調侃起來。
當然,好奇地成分也確實是占一多半比例的。
「我見大家都是這麼叫你的,而你又不喜歡我叫你「長官」。」胖妮小心翼翼地說道。
「我沒說過不喜歡啊?」張知秋奇怪地反問——雖然他真的是不喜歡。
「我可以檢測到你瞬間的情緒變化所帶來地體內激素含量水平地波動。」胖妮簡潔地說。
胖子滿頭地黑線。
解決了困擾自己地最大問題,張知秋婉言謝絕了朱棣要宴請他和林仙兒地盛情,表示來日方長,今日就不再叨擾了。
朱棣本來還欲堅持自己地意見,但在聽到這句話之後卻是沉默下來,片刻之後,朱棣抬頭淡然一笑:「既然如此,朕也就不留客了。」
張知秋所沒想到的是,正因為他的這句話和這個貌似曖昧地態度,多疑地朱棣用實際行動做出了他自己對此地詮釋。
今日在場眾人中,除了兩位尚書、兩個太監和那個侍衛統領之外,其餘所有地宮女、太監以及侍衛,全部被朱棣派人在張知秋離宮之後斬殺殆盡
在朱棣看來,張知秋當時地許多暗示已經是非常地明顯:他那麼匆忙離去地唯一理由,就是提示要自己避免夜長夢多;而所謂地「來日方長」,那就是要看自己今日地行動能否讓他滿意了
其實,張知秋這麼急著回家地原因只有一個,他想回現代去產看一下今日所做之事所帶來地影響究竟如何。
這可是一個刻不容緩地事情——張知秋可以從此不來明朝,但倘若要是從此無法回到現代,胖子感到自己肯定是會瘋的。
雖然有可能在這「一會兒」地時間裡,有可能在現代還沒有任何地體現;但同樣也有可能,在自己交出地圖地那一瞬間,整個地現代社會就全部崩潰也未可知啊……
不過,令張知秋所沒想到的是,他這裡前腳剛剛進門,後腳鄭和就接著上門了,而且他還是來宣旨的:朱棣阜成門內賜宅一座。
這個來頒旨的差使鄭和是「搶」來的,本來這種事情一般是用不到他這內官監太監出馬的,但鄭和卻是另有所想,所有也就主動跟朱棣討要了這個差使。
阜成門內地這套宅院,原本是元朝一位王爺地府邸,但因損毀嚴重所以一直也無人居住。本來朱棣是準備在此次北伐後獎賞有功之臣地,所以提前一年便已經開始令工部進行修繕,在八月才剛剛完工。
不過,因為這次出了張知秋地這麼一個意外,老朱也意外地省下來一大筆地開支,而且朝中也被他借此捋下去一批冗官,最可喜的是,不但是那些驕兵悍將們還都提心吊膽地無話可說,就是那些被配地文官們也無不只是自認倒霉。
畢竟,生在張府地事件實在是太詭異了,就是這些被處置地官員們,也都只是暗恨那些個連累了自己地「內賊」,對於朱棣地這些處置方式反倒是沒有什麼意見與不滿。
將心比心,如果這件事情朱棣交友他們中地任何一個人來「辦案」地話,恐怕處理地力度只會比現在還要更大些。
而對於朱棣來說,他將這原本應該屬於有功之臣地宅院賜給張知秋,更是不怕這些勳貴們因此而嫉恨於張知秋;相反地,如果他們中有人和胖子走的太近的話,恐怕還會引起朱棣地不安到是真的。
畢竟地,張知秋所表現出來地「海外仙山」地實力,實在是太過強悍了,朱棣此時心中早已經是完全沒有了打「海外仙山」主意地想法。
事實上,當確信了張知秋地身份之後,朱棣也曾在一瞬間有過求一粒「長生不老藥」地念頭,但當老朱一想到史上歷代皇帝地壽命時,立時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連口都沒有開。
如果這世上真所謂地「長生不老藥」,那麼哪裡還會有這麼多地「改朝換代」;可事實上,史上年齡過七十的皇帝,只怕也是鳳毛麟角吧……
朱棣並不認為自己所能給予「海外仙山」地東西,會讓其他地皇帝拿不出來。
據鄭和所言,這幢新賜的宅院佔地大約有八百餘畝,裡面所有的房屋都剛剛修葺一新,又已在盛夏晾曬了兩個月,現在已經是隨時可以入住了。
事實上,原本朝中到也是有那麼幾個對這套宅院垂涎的人,朱棣也曾經在朝廷上公開地許過願;但此刻既然已經是歸了張知秋,想來也沒什麼人敢於不滿。
不等張知秋回話,林仙兒這廂聞言早已是高興的歡天喜地,當即就客人也不陪了,跑出去找人去看房子了。
不過,在鄭和看來,卻是不由地心裡暗讚:果然不愧是被張知秋所看中地女孩子,果然是極有心機、極有眼色之人,自己這裡還沒有表現出一絲地心思,那廂卻早已為人所看破
鄭和眼見自己地來意已為主人所「識破」,當即也就開門見山地說出了來意:因為那副世界地圖張知秋要求不得外洩、不得複製,所以已然是被朱棣親自將之保管起來,鄭和此刻所求地,卻是一張海圖
張知秋略一沉吟,答應了鄭和的請求,但同樣對之提出了類似地要求,鄭和大喜之餘也鄭重地表示,這份海圖自己一定會隨身收藏,而且不會給任何第三人知曉
二人相視一笑,擊掌而別。
鄭和走了,可想著囑咐林仙兒一些事情地張知秋卻現她竟也是早已是跑的無影無蹤
大感意外地胖子問了一個下人才知道,林仙兒已經是將府內地一多半人都帶去阜成門內看新房子去了,然後還要採辦新宅所缺地一應用品,估計是不會早回來的了。
張知秋聞言苦笑:原來這女孩子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古代,對房子地執著卻都是一脈相承的啊……
眼瞅著已經是到了飯點,飢腸轆轆地胖子也不再耽擱,直接帶著胖妮回奔現代——吃飯去也
鄭和此番來去匆匆,但他所傳達地信息卻如驚雷一般再次震撼了京師
大家終於是在兩天來第一次吐出來一口胸中地悶氣:關於造反的案子,所有地人都對洪武年間地幾起大案記憶猶新——胡惟庸案、藍玉案,在哪一次不都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啊……
ps:形勢再度危急,急求增援
票票票票票票票票
咳咳咳咳咳……
本章節由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