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謀朝篡位 第九十五章:謀事在人 文 / 李送
第九十五章:謀事在人
周揚逃出蜀軍的射擊範圍之後,終於在後軍前來接應下,安然退回了營帳。
司馬懿與龐德等人連忙將他扶入帳內,幫他包紮並檢查箭傷。
這是周揚自與丁瀟一戰之後,受過最嚴重的傷勢。
身上被鐵製箭矢連續射中三箭,其中一箭甚至穿透腹部,幸而沒有傷極到內臟,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血管被擊暴,導至流血過多而差點休克。
若非周揚體質過人,此時絕對已命喪黃泉。
「究竟是什麼弓陣如此厲害。」龐德不解地端著血箭道。
「諸葛連弩。」周揚顫抖著聲音道。
「不要說話了。」司馬懿擔心得漲通了臉蛋,原本俊美的模樣,此時卻著急得差點流出眼淚。
「仲達不有擔心,我沒事。」周揚欣慰地笑道,「果然我還是太低估諸葛亮了。」
「周丞相這次能檢回一條命,可以算是大難不死了。」龐德歎了口氣道,「可是您的座騎卻沒有那麼走運了。」
「什麼?」周揚硬撐著半坐起來,著急地問道,「赤兔馬怎麼回事?」
經過後方接應的士兵描述,原來當周揚身上中箭的時候,赤兔馬也早已被射中了數箭,卻硬撐著最後一口氣,把他馱了回來。
只可惜剛剛回到營帳,這匹忠心耿耿的赤兔馬便再也支撐不住,永遠地倒在了地上。
周揚心如刀狡,深深地閉上雙眼。
司馬懿緊緊捏著他的手道:「人沒事就好,赤兔馬也算不負使命,跑完了它一生中最後的征途了。」
周揚沉聲問道:「這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張郃的提議是對的。」
司馬懿也道:「我們的確是太低估諸葛亮了,但是事情仍有挽回的餘地,至少哥哥活著回來了,這恐怕也是諸葛亮預料之外的事吧」
周揚緊捏著身上的傷口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司馬懿道:「無論如何,絕不能把哥哥的傷勢外傳,這幾天龐德將軍先看好士兵們,等哥哥好些了以後,便出來給軍隊安撫一下心情,只要主將仍在,一切皆有可能。」
周揚點了點頭,道:「只好如此了。」
這段時日,蜀軍仍是不斷地前來挑畔。
駐守在各個山頭上的士兵,原本心裡已經十分憋屈了,都渴望著打一場勝戰。
結果卻敗下了陣,就連周揚都險些戰死沙場。
周揚不敢想像自已躲在帳裡養傷的時候,軍中都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但是司馬懿卻認為,剛好可以乘著這段時日,好好研究一下對付諸葛連弩的辦法。
根據周揚的描述,這種諸葛亮連弩又被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因此諸葛亮才放於後軍之處,等著周揚揮兵掩殺過來的時候反擊回射。
「如果可以繳獲一兩架連弩作為樣本的話,興許我們也可以仿製這種連弩。」司馬懿端祥著斷箭道。
在這種戰爭的時代,新型的兵器往往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效果。
若非周揚異於常人的體質與身手的話,此時必然已成沙場上的孤魂野鬼了。
司馬懿說得沒錯,可惜現在別說繳獲一兩架連弩來當樣本了,就是想打一場勝戰,卻又談何容易啊
然而,正當周揚與司馬懿正陷入沉思的時候,帳外士兵卻來報道,說蜀軍忽然有所異動。
原來自從魏軍打了次敗戰以來,已有大半個月沒有動靜了。
因此蜀軍仍像以那樣,多次前來山下辱罵。
直到最近幾天,蜀軍前來挑畔的次數有增無減,但是前來的人馬卻一次比一次少。
「不好。」司馬懿霍然道,「諸葛亮竟打算撤兵了。」
「怎麼可能?」周揚不禁訝道,「如今蜀軍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僅管對方糧草短缺,但是要再打上一兩個月應該沒有問題,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撐得了那麼久而已。」
「如果不是要撤兵的話,為何前來挑畔的人數會越來越少。」司馬懿分析道,「以蜀軍目前的兵力,並不缺這些士兵,缺的只是長期與我軍戰鬥的軍糧而已。」
「會不會是誘敵之計?」周揚猜測道。
「不管是誘敵也好,撤軍也好,只要我們加派侍侯偵察即可。」司馬懿提議道。
數日後,侍侯的回報果然如司馬懿所料一樣,蜀軍不僅每次前來挑畔的人馬變少了,就連營帳也在不知不覺中後退了數百里。
如果是誘敵之計的話,不可能退得那麼遠。
剛好周揚身上的箭傷也好得差不多了,便果斷地再次披甲上陣,率領著軍隊前往追擊。
原本士氣極為低落的魏軍,一聽到蜀軍撤退的消息,全都精神抖擻了起來。
這不僅僅意味著將要打一次勝戰,同時也表示即將雙方的對峙即將結束。
當周揚帶兵殺入蜀軍營帳之時,果然只有不到兩千人在防守,並輕而易舉地端了蜀軍的營寨。
不過諸葛亮為何要忽然撤兵,他和司馬懿卻怎麼也想不通。
無論如何,兩人始終沒有放棄這個大好時機,立刻將後方張郃等人馬調了過來。
張郃軍隊一到,對蜀軍的撤退亦感到大惑不解,並認為蜀軍無故撤軍,而不是被魏軍殺退,所以必然不會倉惶逃離。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追擊的話,極有可能會中了諸葛亮預先設好的埋伏。
周揚遙指著前方,道:「只要過了木門道,便可以直接佔領鐵籠山,解了祁山之危,從此以後蜀軍將再難進我魏境半步,如此一勞永逸的事情,將軍何故膽怯呢?」
張郃道:「木門道乃天下至險之地,別說諸葛亮善於用兵了,只要是打過仗的人都明白此理,那種地方只需設下弓箭手千名,即可令數萬大軍難以通行了。」
周揚怒道:「將軍的意思是指本相沒打過仗了嗎?本相追隨武帝在滅了大戰袁術、呂布、劉備的時候,將軍又在什麼地方?官渡之戰的時候,將軍又在什麼地方?」
張郃被說中了痛處,目光閃過一絲無奈,道:「周丞相誤會了我的意思,末將只是認為,諸葛亮忽然撤離如此龐大的軍隊,絕對不可能不留斷後之軍……」
周揚立刻打斷道:「夠了之前將軍就已經怯敵不戰,非要退縮在後鎮防守,本相親自率兵與蜀軍浴血奮戰,你們卻躲在鹵城睡大覺,如今蜀軍撤退,我們終於有了生擒諸葛亮的機會,你卻偏偏又要多加阻繞,莫非你與諸葛亮多番交戰之後,竟然打算通敵賣國了嗎?」
張郃被說得無地自容,神色越來越難看。
事實上周揚心裡也不好受,說這些話的時候,就連自己也覺得自己十分無恥,可是仍不得不這麼做,最後再次硬起了頭皮,斬釘截鐵地道:「除掉國家的強敵諸葛亮在此一舉,無論如何,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若是不能提著諸葛亮的人頭或是將他生擒回來的話,就提著你自己的人頭來見吧或者將軍打算違抗軍令的話,本相也絕對不會手軟的。」
張郃默然無語,拱手造退。
即日,只見這位魏國後期的頭號大將,終於聚結了本部輕騎,火速前往追擊蜀軍。
周揚望著這些將要把性命斷送在木門道的將士們,心中百感交集,忍不住向司馬懿說道:「如果有一天我忽然不想再這麼下去,又打算放棄這一切的話,你會留下來繼續與皇權對抗嗎?」
司馬懿想也不想,便直接答道:「我以前說過,無論哥哥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無論是進是退,或者是對是錯,我都會永遠的支持你,並且永遠陪在哥哥的身邊,永遠也不會改變,永遠也不會。」
周揚喃喃自語道:「永遠嗎?那豈不是改變歷史了嗎?」
司馬懿微笑道:「其實天下間每一名涉及政治的人,不一直都是在改變歷史嗎?如果沒有漢高祖的話,又怎麼會有漢朝?如果沒有武帝的話,又豈能有今天的魏國?他們不都在改變歷史嗎?」
周揚恍然道:「你說的沒錯。」
數日後,前方終於接到了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
雙方交戰,諸葛亮乘高佈伏,弓弩亂髮,張郃被飛矢射中右膝,落馬慘死。
同時亦得知蜀軍此將撤軍的真正原因,竟是負責諸葛亮北伐後勤的中都護李嚴因運糧不濟,拖住了蜀軍的後腿。
「此人也署丞相府事務,與諸葛亮同是劉備的托孤大臣。」龐德回報道,「想不到竟在關鍵的時刻,擺了諸葛亮一道。」
「張郃將軍死後,我們前去清理戰場的時候,」任浩道,「發現這附近到處都有蜀軍行軍的痕跡,原來諸葛亮早就作好了安排,打算一面繼續拖住我軍主力,一邊出奇兵繞過鹵城,直接奪回上邽,使我軍進退無路。」
「若是如此,我們將會被困死在鹵城。」周揚倒吸了一口涼氣。
「諸葛亮巧妙安排好了一切,算準了哥哥與張郃將軍的意見相左,卻算不到自己與李嚴的關係何嘗不是如此。」司馬懿一聲歎息,苦笑道,「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如今連老天也幫我們。」龐德接著說道,「即讓蜀軍退兵,又終於除掉了張郃這心腹大患。」
「把戰場上諸葛連弩帶回去好好研究。」周揚再也不想提及張郃這個名字,「回洛陽。」。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