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三卷 第三十八章 精進 文 / 唐斬帶刀

    第三十八章精進

    即使這一絲元力,在晶球內的行進中也是阻力重重。

    壓迫,自晶球內部傳出來的壓迫力從四面八方衝擊著楊易探入的那一線元力。要說感覺,大概就跟在水庫大壩的洩洪洞裡逆流前進一般,身遭的一切力量都在促使自己後退,一直到退出洞口。然而不同於洩洪洞的是現在只有楊易的那一絲元力能夠退出來,而晶球裡本身存儲的元力即使是受到再大的壓力,也無法溢出晶球半分。

    楊易思索了一下,然後把探入晶球的那一絲元力由實心狀態改變為管狀的空心。瞬時間,晶球裡的元力通過這小小的元力空心管道,如同排山倒海般的倒灌入他的體內。楊易用神念內視自身,發現整個身體裡的元力粒子數量以清晰可見的速度在增加,而元力粒子的間距,也有明顯的縮小。

    不知是多久,楊易體內的元力粒子密度與手中晶球裡的達到了平衡,狂風暴雨過去,一切都平靜了下來。

    可是這時候的晶球裡顯然還留存著不少元力。楊易看了看晶球外的刻度,發現還有八十萬卡的元力剩餘。可是如何把這些元力弄出來,卻讓他頗為傷腦筋。

    楊易先是試驗了以往在人間時候發明的真空螺旋吸收**,就是把自己探入晶球的那絲管狀元力旋轉起來,希望能夠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將晶球中的元力吸收到體內。可是他注定要失望,相對於所謂真空帶來的那一點壓力,對這高濃度高純質的能量幾乎毫無作用,連一絲反應都沒有。

    雖然嘗試失敗,可是楊易也不著急,主要是因為自然有人會給與解答。他取出自己的通訊晶球,聯繫上白洞真人,想來這玄同門的門主定然對此有所瞭解。

    通訊完畢,楊易也就知道了吸收晶球中元力的正確方法,果然只是一層紙,一捅就破。

    原來這仙界通行的從晶球中取出元力的方法就像是排水,仙人可以一隻手往晶球裡不斷輸入自己體內的元力,而另一隻手則如同楊易方才一般的放出空心的元力管道透入晶球。隨著晶球中自己輸入的可以控制的元力份額越來越大,其所佔據的晶球裡的空間比例也越來越多,那麼晶球中本身就存在的元力會被逐漸被壓縮,而元力粒子的密度慢慢會高於仙人體內的元力粒子密度。如此一來,這晶球中的元力自然會循著通道輸入仙人的身體。

    隨著仙人不斷的往晶球裡輸入自己的元力,最終,會發生這種情況,晶球本身所儲存的元力全都進入了仙人的身體,取而代之的,晶球裡是仙人自己輸入的元力。但是這些元力和原本晶球裡的元力不同,這些元力都還通過仙人的手與仙人自己體內的元力連在一起,還處在仙人的控制之下,只要一動念,這些元力就會乖乖的順著來時的路線回到仙人的身體中。

    好方法!可以把晶球裡的元力吸收的一乾二淨。

    楊易照本宣科,不久之後,體內元力又充盈了許多。而他手中的晶球,卻只留下了一個空空如也的外殼,裡面是一絲元力也沒有留存。

    大功告成之後楊易神念一動,身形就自玄黃塔中消失,卻是出了那芥子壓縮空間,回到了洞府之中。

    回到正常空間的楊易袖袍一卷,收起老師賜予的法寶,接著就盤膝坐下,開始思考起來。

    方纔如果不是擔心自己待在玄黃塔中會太過消耗法寶自身的元力,楊易當時就會陷入長考中。待到出了玄黃塔,他再也不願拖延,逕直盤坐之後就開始神遊,試圖抓住剛才吸收晶球中的元力時,腦海中突然閃的那一絲靈感。

    在玄黃塔中楊易吸收著那晶球中的元力時,突然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同是元力,當自己探入晶球的那一絲元力接觸到晶球中無主的元力時,為什麼無法直接把這些元力化作自己的元力,可以如臂使指呢?

    自己探出體外的元力只要還有根基同身體相連,那無論這探出去的元力有多少,自己都可以指揮如意,絕無遲滯之感。那麼如果那晶球裡的元力同自己體內的元力是完全相同的話,豈不是應該自己探出元力伸入到晶球之中的時候,整個晶球裡的所有元力都歸於自己掌控之中?哪還用什麼壓力差法或是排水法之類的東西,應該直接就可以把這些晶球中的元力收入體內!然而為什麼卻行不通呢?

    顯然是因為元力之間還有略微的差異,而楊易所想要知道的就是這差異到底是什麼。

    苦思半晌,終於被楊易想出了個可以說得通的解釋出來。

    打個比方這元力是純鐵,而仙人體內的規則鏈條就是磁鐵。由於不同仙人體內的規則鏈條都不相同,這就可以看作是不同磁鐵的磁性強弱各有差異。那麼出自不同仙人體內的元力就像是被不同的磁鐵磁化過的純鐵塊,略微有點差別也就可以理解。

    而當晶球中的元力被吸收到仙人體內的時候,這些元力就會受到新的規則鏈條的影響。就如同是一塊以前接觸過磁鐵的鐵片,現在又接觸到另一個磁鐵,自然這鐵片的微弱磁性會隨之而改變。當然,元力和鐵還是有巨大差別的,但是道理卻有些相近。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仙人才能對這些吸收來的元力控制如意。用學術語言來表達這種現象,那就是『同化』。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楊易想通這其中的關節之後神清氣爽。不同於仙界佛界的其它人都是用經驗來輔助修行,楊易出身自科學技術已經有所發展的現代社會,探詢問題表面現象之下的本質,這才是他的習慣性做法。除了積累修行中經驗,還要搞清楚這些經驗所代表的理論原因。

    從某種角度來說,修行也是在解惑。當惑都解完之時,修行也應該大功告成了。雖然理論上來講,聖人也並非無惑,因此也不能算是修行到了最後。

    所以現在楊易的心情極好。任何事關元力或是規則鏈條的進一步認識都會是道行進步的堅實根基,也都是他以後想要突破聖仙隔膜所必須要掌握的學問。所以現在每多知道一點知識,以後脫身出宇宙牢籠的幾率就會大一些。

    然而過於幸福的人注定要遭受天妒,福禍相依才屬正常。就在楊易內心歡喜的站起身來,準備前去玄同大陸探望自己那已經到了玄同門的徒弟之時,意外發生了。就在楊易踏出行出洞府的第一步之後,霉運毫無預兆的降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