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三卷 第六章 三司的戰略目標 文 / 唐斬帶刀

    第六章三司的戰略目標

    楊易聽得此言一愣,接著就是恍然,不由得不佩服,薑還是老的辣。

    一直以來楊易都以為自己僥倖分配到禮部是因為天庭高層管理人員看了自己的簡歷,以為自己的元力總量低下才會不把自己按慣例分配到兵部。但是根據風雲子的這一句話,說明自己之所以能逃脫慣例是高級官員對自己陰謀詭計方面的能力報有期待,這可是出乎楊易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楊易也只有在玄同門當殺手的時候才給人一種略微狡猾的感覺,而這段經歷楊易根本未曾寫入簡歷之中,當時怕的就是被分到兵部去。結果看來天庭人事部門的信息還是非常靈通,大概連自己是拍了玄同門主白洞真人的馬屁才得以得到公務員推薦資格也被他們查出來了。這樣看來,至少自己以後想要裝作憨厚是不成了,反而會弄巧成拙。不過既然自己最終還是進了禮部,說明這些天庭領導還是在乎實際,只要是對仙界的頹境有助益的仙官,就是好仙官。

    想通了這點,楊易也不敢故作不明白,對風雲子說道;「承蒙主事和執事抬愛,貧道自是為三司盡心竭力,不敢稍有保留。只怕貧道能力不足,沒得辜負了執事的厚愛呀。」

    風雲子拍了拍楊易的肩膀,說道:「盡力就好,盡力就好。這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想出來的,我們三司成立幾千年了,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佛界在鬼界裡做手腳。所以也不要有壓力,慢慢來,說不定哪天道友靈機一動就想到辦法解決了我仙界的這個心腹大患呢。」說著這些話,風雲子放在楊易肩膀上的手又拍了兩下,「慢慢來。」

    返回了禮部衙門的楊易心裡可沒定下來,獨自坐在辦公室裡沉思。

    仙界的仙官都有自己的獨立辦公房間,不論官職大小,在這方面的待遇差異不大。楊易的辦公室距離風雲子的不遠,當風雲子有事情找楊易的時候,只要傳聲到楊易房間,楊易很快就能出現在風雲子的面前。

    楊易知道風雲子的意思,如果能從鬼界著手掐斷佛界不斷有羅漢飛昇的現有形勢,不但是天庭的封賞不會少,還能博得三清聖人的歡心。如果運氣不錯的話,甚至有較大可能可以被允許進入三十三天居住。所以風雲子和楊易兩人在這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風雲子講那些話也是因為對此報有期待。

    這些楊易都明白,但是他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說他現在還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來消除佛門在鬼界動手腳所帶來的優勢,就是有這種好方法想出來了,難道真的要貢獻出去嗎?貢獻出去之後帶來的好處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自己就成了佛門的敵人,兩廂比較,也不知道是合算還是賠本生意。

    不過楊易被分配到了禮部三司,雖然比分到兵部要好得多,但是這離楊易的期望還是有些距離的。原因就是這三司其實不能完全算是外交部門,反而更像是個參謀部多些,楊易打算在禮部多積累群眾基礎,多接近三十三天裡的大樹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了。除非能調到一司二司裡去,但這在往例中又很少發生過,楊易不由得煩惱了起來,難道想要接近大樹就先得得罪佛界的大樹不成?

    猶豫良久也無法做出決斷,最後還是想到了風雲子師門裡的枯木真人,楊易才下定了決心。就是保持中庸之道,也有天人五衰的可能在等著自己,所以還是加緊增強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否則,一日不成聖,就不知道天人五衰會在哪天降臨,如頭懸利劍,不得安心。所以激進就激進一些吧,想要靠近聖人請益,那得罪一些人也是沒辦法的事。

    仙界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笨人,就是有笨人活了這麼多年,也不會還是笨人了。既然這麼些智商中等以上的仙人如此多年來都拿佛界鑽空子沒辦法,顯然不會是輕易就能解決的麻煩。所以楊易雖然打定了主意,卻也不著急,只是在工作中留意觀察佛界地藏王菩薩的舉動,希望能有靈機一現的時候。

    第一眼看到地藏王菩薩,楊易頓時為仙界長出了一口氣。以往每當想到佛界裡的和尚修道行要比仙界裡的仙人資質高,楊易都有些隱隱擔心。雖然楊易的資質按理並不差於佛界的那些光頭,但是想到可能會有一天仙界被佛界壓到頭上來,而自己這個仙人也不可能剃光腦袋鑽入佛界,就不由為仙界的遠景擔心起來。如果哪天仙人都在為和尚們看門,那可太吐血了。

    楊易任職了兩個月之後,終於有幸看到了佛界派駐在鬼界裡的大能——地藏王菩薩。平常時日地藏王菩薩也如同楊易他們住在仙界一般自顧自住在佛界裡,只有到了一撥生命烙印在鬼界中滋潤天地元氣行將完畢的時候,他才會來露一下面,尋找出佛門修士的生命烙印來開開光。

    看到地藏王菩薩楊易的第一印象就是燈泡,一盞無時無刻不在散發出耀眼黃光的人型燈泡。透過這燈泡發散出來的一圈所謂佛光,菩薩端正慈祥的容貌和那亮錚錚的腦門分外惹眼。好一副慈悲高貴的派頭!

    看到這副派頭,楊易倒是對仙界的未來又多了幾分信心。無論是仙也好佛也好,想要弄個佛光普照還是金光四射都只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只要拿出些許元力就行。但是仙界的仙人比較講究實際,即使是耗費的元力近乎微不足道,也不會去耍這種表面威風。就是老子出函谷關的時候,也只是騎了一頭青牛,根本沒有搞得身體光芒四濺,耍盡威風。從地藏王菩薩一人就能看出來,佛界的崇尚虛榮已經到了什麼地步。在這鬼界又沒有什麼對像需要顯擺,也不肯放過保持風度的任何一個機會,為此就是付出些許元力,也是在所不惜。

    按楊易的內心評價這就是佛界墮落了,更確切的說是佛界的整個修行氛圍進入了岔道,攀比面子的奢侈岔道。這樣一來,仙界和佛界的比較就像是人間歷史上的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一般。一個是經濟實力基礎較強但是民風奢靡,另一個卻是經濟基礎貧乏但是民風彪悍,基礎較好的一方卻未必就是基礎較差一方的對手。在楊易的眼睛裡,佛界也就成了墮落的天堂,有相當部分的和尚們已經淡忘了修行的最終目標,而被外物所引誘。如此看來,佛界的整體實力就不會如意想中的那麼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