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二卷 第一章 途中 文 / 唐斬帶刀

    第一章途中

    路途是漫長的,楊易一路出了地球大氣層,進入真空宇宙空間,再衝出太陽系,往那不知是在何方的目的地不停歇的前進著,沒有地圖,也沒有方向,只是靠不知從何而來的一股牽引力自動的投向那緲無邊際的未知宇宙空間裡去。

    思察著自己新的身體,嘗試著不同的動作,動動手,伸伸腿,發現控制的不錯,至少沒有像是換了個新身體般的陌生感。楊易再內視身體內部,發現還是有很大變化的,首先這個身體的結構就完全不同,沒有骨骼,沒有血肉,沒有器官,整整一個人型身體裡是一片的混沌,乳白色的元力是構成身體的主要元素,紫紅色的信仰力像是水裡滴進的顏料般的潤開在乳白的元力中,形成淡淡的紫色。

    再深看進去,彷似是用高倍顯微鏡來細細查看,可以隱約的看到元力呈渾圓的顆粒狀四散均勻的排列在身體之中,每顆元力粒子之間都約有相當於粒子直徑上百倍左右的空隙,而在這些空隙之中,信仰力能量呈梭狀的在自由的滑動,體形細長,宛如生物的基因鏈一般,楊易頓生一種明悟,這就是自己生命烙印裡的規則鏈條了,經過飛昇以後,規則鏈條已經吸收了積累的信仰力而可以在體內自由流動了。

    楊易嘗試變形,果然只要心意所至,身體就會自動作出反應,不但可以變換外貌,就是變成一條狗,一把椅子,也是隨心所欲的事,不但如此,變幻的體積還可以和本身體積不同,經過不斷嘗試,楊易發現最大可以體積增大1000倍,最小卻只能達到自身體積的八分之一。內視變化時的元力粒子,發現當體積增大的時候,粒子間的空隙就會被張大,十倍原有的粒子間距離是自己的極限了,當變小的時候,卻只能壓縮粒子間距到原來的一半,再要想進一步的壓縮,卻已經不可能了。

    一個詞,失望,要加上個形容的話就是很失望。

    在地球上的電影、電視、小說裡神仙的能力被無比誇大,至少在外部表現來說都是威風凜凜,變化多端——這點楊易倒沒有異議,還可以變小為蚊蟊,變大如山阿,所以楊易對於自己的變化範圍只有這麼一點感覺到有落差,看來也是被現代眾多的意『淫』文學給影響了。

    不過到底是修道士,楊易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再度投入到摸索自身能力的狀態中去了。

    此時身體是無心亦無腦,外表看來是一仙風道骨的高人,內部卻是一堆染了色的棉花,作為當了二十多年人的楊易來說,總感覺有些彆扭,不過彆扭是彆扭,楊易知道這是修道路上無法避免的階段,是層次上的一種提升,不能再用作為人類時候的習慣來對待這一切了。

    飛過行星,飛過隕石,再飛過恆星,楊易感覺到了這副身體新的變化。一路上遇到的恆星不斷向外界散發出光和熱,但楊易現在卻不懼怕這些光熱,即使是從恆星表面上掠過,楊易也只有一種暖暖的感覺,細察之下,發現自己這具身體居然有了太陽能板的作用了,可以直接吸收恆星所放射出來的能量,不過不是轉化為電能,而是由體表的元力粒子捕捉住恆星放射出來的光子,像是吞噬細胞一樣吞了進去,而且大小外型都沒有變化,在這個過程當中,一股暖洋洋的滿足感掠過楊易的神覺,楊易知道,自己吸收了恆星發散出來的光子,只要積累足夠,這些吸收了光子的元力粒子就會發生分裂,像受精卵般的分裂為兩個元力粒子。這代表著自己收集能量的方式有了極大的提高,首先是不必只靠著頭頂的那一小塊方寸之地來吸收外部能量了,身體的任何一處地方都可以進行能量的吸收,其次是不必只能靠吸收元氣來儲存元力,而是擁有了把其他精純能量通過元力粒子的轉化來直接變為元力的能力。用一個發動機來比較,原來的楊易是個只有5匹馬力,而且只能燒無鉛汽油的小功率發動機,而現在,功率達到了1000匹馬力不說,還成了萬能燃料使用者,不但汽油柴油,就是把原油甚至木頭煤塊扔進去,它都會完全工作還一邊表揚著,「味道好極了。」

    這個發現讓楊易感到比較滿意,至少以後缺乏元力只要找個太陽曬曬就可以解決問題,可是個好消息。但有所得必有所失,楊易的信仰力來源斷絕了,自從更換身體的那一刻開始,楊易已經無法吸收信仰力了,在旅途之中楊易多次嘗試在體內重築信仰力吸收錐體,這到是容易,想築多大就築多大,只要不超過身體容量就行,想築在哪裡也就可以築在哪裡,頭部胸腹甚至腳丫子,樂意在哪兒就在哪兒,不過有一個問題怎麼也解決不了,無論做得多麼惟妙惟肖,錐體底部的字符、圖形是刻畫的多麼須毫必現,沒反應就是沒反應。楊易推測再三,得出最大的可能就是信仰力不能遠距離傳輸,要麼就是有被行星、恆星本身磁場約束住的可能性。這也沒有其它辦法,只能留待以後再來考慮,就在這時,一種無來由的預感告訴楊易,目的地就要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