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一卷 第十二章 新發現 文 / 唐斬帶刀

    第十二章新發現()

    先趕到西安,訂購了一台空氣液化壓縮機、一台汽油發電機、一輛四十尺集裝箱卡車和可以塞滿整個集裝箱的氧氣空瓶,到貨後楊易就自己開著卡車趕往麥莫溶洞。經過旅途中最後一個加油站的時候楊易還額外為發電機購買半噸汽油,分裝在十隻容量五十升的油桶裡。

    把車停在離溶洞五公里的一個偏僻山坳裡,趁著天色已黑,楊易一手提著空壓機一手拎著發電機悄悄的往溶洞進發,一邊行進一邊凝神掃視四周,確定五公里範圍內沒有第二個人存在,畢竟一個人左右手都提著比身體巨大兩倍的機器,而且在山間以每步五十米的步距行走總是太不正常了,小心點無大錯。

    自從不再需要呼吸轉反先天以後,楊易進出連接涵洞間的水道就輕鬆多了,即使像這樣提了忒多東西也很快就到達了一個合適的洞穴。回轉數次,把車裡的汽油和空瓶運送了過來,連接機器開工,持續三天,鋼瓶全部充滿。又乘天黑無人的時候轉移出來,洞裡痕跡清除乾淨,開著車直奔首都。

    快到了北京,找了間倉庫停車,直接預付了三年租金,再另雇貨車把鋼瓶拉回別墅。之所以這麼小心,也是為了在談家那裡保持秘密,以後說不得經常要去取元氣,這輛集裝箱車不能被他們知道,如果車上被動了手腳,裝了定位裝置,那麼有心人就會知道自己的秘密。

    在去西藏運元氣之前楊易給談越佈置了一項任務,就是定做一個真空密封倉。三米見方就好,也沒什麼要求,只要一條,就是密封性能一定要好。結果談越到給載人航天造太空倉的廠家裡定做了一間。因為不需要上天,對重量沒有要求,就用普通鋼材來製作,成本低密封又好,楊易道貌安然的回來時密封倉已經到了。

    開鑿石室楊易也是自己動手的,從小山半腰處入口,衣袖到處石如塵粉脫落,通道十米後分為兩室,一間儲存鋼瓶一間放置真空倉。以後談越住別墅楊易住山洞。整個小山和別墅被一道圍牆攔起,防止有人無意闖入。

    一切妥貼,楊易又回復到在溶洞修行時的狀態中,只要不出門就坐在密封倉裡修行,反正他也無須睡覺。密封倉裡使用的都是鋼瓶裡放出來的空氣,當楊易感覺到元氣濃度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就再充入新的,結果沒兩天又發現了一個驚喜。

    楊易在山上的石室是嚴禁人進去的,談越有事要找他也要通過連接別墅和石室的電話來聯繫,所以楊易在密封倉裡修行都得自己動手充氣換氣,業務不熟練有的時候就會犯錯誤。

    這一次楊易感覺元氣又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就開啟按鈕換新空氣。換完後怎麼感覺吸收元氣速度快了許多,有將近兩倍的樣子,回想一下,原來剛才沒有把要換的空氣排除去就直接又充了一倉進來,倉內顯示器上的刻度都顯示了是兩個大氣壓強,錯非不是楊易,換個人來血管都要被壓破了。但這對楊易來說是好事阿,說明只要身體承受的了,幾倍壓強就有幾倍的吸收速度,如此操作鋼瓶裡元氣浪費的少是次要的,自己修行的速度卻又是可以大幅度的增加了。而且說明如果現在有人開始修行仙道,即使沒有楊易這麼好運氣發現太古存留空氣,只要在密封倉裡修行,根據身體承受能力慢慢增強氣壓,即便以現在天地元氣的稀薄來看,也是可以修出些名堂來的。畢竟元氣積累越多**就越強壯,能承受的大氣壓力就越強,導致吸收元氣速度就越快,這又是一個良性循環。看來天無絕人之路,古代元氣濃厚而科技低下,修道士根本不懂的什麼壓強、密度,現在雖然元氣稀薄,但如果找對了方法還是可以有所造就的,畢竟壓力倉這種玩意古代是沒有的。有了這個辦法以後看來以後如果想要收徒弟也有了修煉門路,畢竟跑腿是不嫌多的。

    楊易逐個氣壓試驗了一下,反正他對自己的身體強度有信心,現在就是一千個大氣壓也損不了他分毫。

    不得不說造太空倉的工廠產品質量確實是不錯,牢固,楊易加到一百個大氣壓時還沒有漏氣。檢驗發現60個大氣壓的時候元氣吸收速度最快,再加壓反而吸收速度會下降。楊易觀察到當超過60個大氣壓之後,空氣裡漸漸有凝聚的小液滴出現,非常細小得漂浮在空氣中,錯非以他的目力還看不出來。這說明液態空氣裡的元氣無法被吸收,至少以現在的楊易是沒有辦法的。

    楊易已經不為吸收元氣的速度擔憂了,太古空氣加上60個大氣壓可以保證他修行速度在謝桑的百倍以上,也許不用五六年就可以到潤丹期了。

    自從修行略有所成以來楊易對古代修道士的淡泊總有些疑惑。楊易現在的法力也足以使他行使些類似佛門神通的道法,儘管遠不如佛門神通來得方便,作用距離也有限,但卻從中可以瞭解到雙方的優劣。怎麼說呢,如果以雙方特長來比較,比方是在軍隊中,佛家修士好比就是探子,耳目清明而且判斷力高(他心通),戰鬥能力普通。而道家修士更像是主力戰鬥人員,跑的快,力氣大,皮厚不容易受傷。所以楊易對古代佛門欺壓修道士很疑惑,因為如果雙方直接衝突,論實際戰鬥能力的話佛門根本不是對手,那道家修士涵養就好到這個程度?人家挑釁上門咱就躲開?

    這段時間楊易多次運用法力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法力不離體,只要與**相連,那麼法力就不會損耗,比如行走時法力自然佈於足底,無論多快的速度、是否在水面行進,都不損耗自身法力。但當法力外放時,放出去的法力完成使命後就消散在空氣中了,比如楊易五公里範圍的看、聽、說,運法力於衣袖開鑿石室,這都要損耗法力。古代修道士惟恐元氣積累不足,誤了升仙,所以哪有可能去與佛家鬥法。不是打不過,而是捨不得鬥法耗費的元氣罷了,儘管耗費的元氣相對極少。楊易盤算了一下,自他修行以來運用法力的損耗還不到在溶洞中吸收半天元氣所積累的法力,現今又發現了加壓的新辦法,更是可以近乎忽略不記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