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騙 文 / 悲痛麼名

    第三百九十三章詐騙

    「胖子,沒想到你們胖子還挺有能耐啊!」王凡笑道。

    「那是,我們胖子有力量!」胖子得意地說道,他就是個一說他胖就喘上的人,根本不知道謙虛為何物。

    「對了,好像很久都沒有看見你妹妹了,你們將她送到國外上學了嗎?」王凡問道。

    「嗯,已經送過去了,提前辦好了手續,也就在那邊順利上學了。」不知為什麼,胖子竟然歎了一口氣。

    「這不是很好嗎,胖子你為什麼要歎氣的?」王凡好奇地問道。

    胖子稍稍坐了起來,「你不提那個丫頭還好,一提起她來,我就有些苦惱了。」

    「發生了什麼事情?」

    胖子定了定神,「還不是那個丫頭的事情。她一個人在那裡求學生活,本來我們就有些不放心的,誰知真的出了一點兒事。還沒有去那裡多久,就在網上被人騙了萬把塊錢。現在我們家裡都懷疑,把這個沒經過磨難的小丫頭送到國外,是不是錯了呢?」

    「被人騙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王凡疑惑地問道。

    原來,小辣椒去到了那邊以後,還在網上和朋友保持著聯繫。有一天她接到了一條信息,一個朋友說她如今很急著用錢,向小辣椒借錢。小辣椒為人雖然有些潑辣,但是對朋友還是很講義氣的,所以二話不說便在網上轉了帳。沒過幾天,這個「朋友」又多次向小辣椒借了不少的錢,小辣椒一直沒有懷疑,直到後來從另一位朋友那裡得知,原來借錢的那個所謂「朋友」的賬號,早已經在前幾天就被人盜了。

    「你說我妹妹傻不傻呀,都不知道打個電話確認一下!」胖子恨恨地說道。

    「額,你妹妹這樣也算是好的了,騙的錢數不算太多,有些人甚至被人從網上騙了幾百萬的都有。」王凡說道。

    隨著人們參與互聯網活動的日益頻繁,網絡上的詐騙案件數量也呈直線上升趨勢,詐騙手法繁多令人防不勝防。

    qq作為上網聊天的常用工具,幾乎為每個網民所必備,犯罪分子正是看中了qq普及面廣這一特點,以其為途徑實施網絡詐騙的。而盜號者利用盜取到的qq賬號向qq好友騙取錢財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有些人利用中獎詐騙。嫌疑人通過qq聊天或在網絡遊戲中向事主發出中獎提示,當事主經受不住誘惑,與嫌疑人通過qq聯繫後,嫌疑人隨即以領獎需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義,誘騙事主將錢打入指定賬戶。

    2010年5月18日,家住南寧市友愛路的陳先生夫妻倆驚愕地發現,原本存有3。2萬元的銀行卡,被人在一天時間內,分幾次轉走了3。1萬元。深查之後,夫妻倆才發現這筆錢竟然是他們14歲的女兒轉的賬,轉錢的原因竟然是上網聊天時得知自己的qq號碼中了巨獎,並對此深信不疑!

    遇到中獎,人們大多欣喜若狂而不夠冷靜,較少顧及中獎信息的真實性,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人們貪圖便宜、幻想不勞而獲的弱點,才屢屢作案成功。

    有些人通過銷售詐騙。嫌疑人在網上發佈銷售信息或物色購物事主謊稱有其要買的物品,指引事主通過qq聯繫,談好價格後要求事主先行付款或預付定金實施詐騙。

    2008年5月濟南某開發區的玩家王某因急需遊戲幣,找到了網友「永泰網游」,「永泰網游」自稱是網絡公司員工,表示只要王某匯出300元,就可以得到4500萬遊戲幣和一套遊戲裝備。王某信以為真,遂先後8次向對方匯出5605元人民幣,最後卻連一分錢的遊戲幣也沒有得到。

    網上商品價格便宜,種類繁多,購買便捷,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網絡購物人群貪圖便宜,購買急切的心理,在網絡上謊售低價物品、特殊商品,引誘事主上當受騙。

    有些人冒充親友。案犯通過技術手段竊取qq號碼,在所竊qq號的聊友名單裡物色對象,以冒充朋友、同學或親戚,借口落難、急事等理由尋求幫助,騙取對方向其提供賬戶匯款。

    2010年3月6日,福建連城縣網民李大姐接到在蘇州經商的堂弟通過qq發來的求助信息,稱自己因身體欠佳無法出門取款,問她是否開通網上銀行,欲借些錢應急。與堂弟視頻聊天之後,李大姐遂趕到銀行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內匯入2000元。3月9日上午她通過電話與堂弟聯繫,才知道堂弟的qq號碼前幾天被人盜用了。

    嫌疑人利用人與人之間在親情、友情上缺少警惕性的心理,冒充親朋好友騙取錢財。犯罪嫌疑人通常具備一定的電腦技術,能通過網絡使用木馬等專用工具盜取qq號碼,個別甚至能夠設置虛假影像欺騙事主。

    有些人進行視頻詐騙。qq視頻詐騙一般都從提前錄製真人視頻開始。而獲得真人視頻的途徑有以下兩種:

    一是與不特定的qq網友視頻聊天時錄像。完成視頻錄製後,騙子們就會想方設法盜取你的qq號,比如借口說「分享一些好玩的圖片或文件」,而這些「分享文件」中暗藏的木馬病毒正是盜取qq號常用的方式。據介紹,最常中招的情景是一些打著美女旗號的陌生女網友,「她們」一般會在「查找好友」時進行性別篩選,然後專挑男性網友下手。

    二是通過一款名為「虛擬視頻」的木馬程序進行錄像。通過該木馬程序,騙子甚至可以強行開啟你的攝像頭強制視頻,因為可以錄播很長一段時間,所以視頻畫面較為清晰,更具迷惑性。

    通過上述兩種途徑先竊取視頻再盜號成功後,騙子就會冒充主人,與被盜號人的qq好友進行視頻聊天時,在窗口中播放事先錄製好的視頻片段。「一般來講,網友通過視頻看到『好友』,都會放鬆警惕,『乖乖』地往騙子指定的賬戶匯款。」

    另外也有人通過qq騙取話費。行騙伎倆:騙子通過qq群發信息,內容大致你朋友點了首歌存在個人空間裡,你可以用手機撥打某個電話聽歌。如果你相信了,並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用手機撥打了那個指定的電話,就會造成手機話費損失。要防止受騙上當,對這種不明不白的信息就要不予理睬——不就一首歌嗎?不聽也罷!

    還有冒充黑客騙人qq。行騙伎倆:騙子自稱黑客,已成功潛入騰訊公司內部網站並盜取了相關數據,然後拋出「誘餌」,稱廣大qq用戶都可以免費申請並獲得q幣或靚號。當然,凡是提出申請的用戶必須提供qq號及密碼。遇到這種情況,別貪小便宜就不會上當。

    有的是冒充好友向你借錢。行騙伎倆:騙子通過盜取的qq向上面的好友發信息,內容大多是要借點錢急用,或者是先幫忙墊一筆錢。

    要識破此類行騙伎倆其實很簡單,向求助者打個電話求證就行了。如果你的qq號不慎被人盜了且找不回來,千萬記得要通知qq裡的好友。

    不久前,某市的市民王先生打開電腦剛上網,他的一個熟人便主動邀他聊天,互相打招呼問候後,剛聊了沒幾句,這個熟人便說:「我妻子得了重病要做手術,需要花不少錢,可家裡沒有那麼多積蓄,希望能借給兩萬元。」王先生說:「我現在正好在籌錢準備買房,拿不出錢來。」可對方還是死纏硬磨,說是老熟人了,沒事也不會輕易張嘴借錢,沒多有少,怎麼也得借點,以幫助他渡過難關。

    王先生知道這個熟人平時很實在,說話不像他的口氣,就多了一個心眼,馬上給其打過去一個電話詢問,結果熟人說:「我沒向你借錢啊!我的qq號前幾天被盜了。」王先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騙子盜用qq號冒充熟人進行詐騙,好在沒有上當受騙。

    另外一位劉先生可沒這麼幸運了,幾個回合便鑽進了騙子精心設下的圈套。不久前,有位市民劉先生報案稱,他在上網聊qq時,有人冒用自己qq好友的身份向自己借錢。因為考慮到這名好友與自己關係很好,值得信任,在確認了對方視頻影像以後,劉某分兩次向詐騙嫌疑人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130萬元。

    事後,在與好友電話聯繫時得知對方並沒有上qq,也沒有借錢,劉先生才知道自己受騙了。經過蘇州網監部門追查,警方最終將兩名詐騙嫌疑人抓獲,並追回了被騙資金100多萬元。

    除了qq,「微博中獎」、msn暗藏陷阱。不久前,在蘇州某大學就讀的小胡同學報警稱:其在宿舍上網登錄新浪微博時,發現右下角彈出一條中獎信息,小胡抱著好奇的心理點擊了中獎鏈接,按照網站的中獎查詢提示,一步步操作後,網上顯示中獎了,但領取獎金需撥打網頁上的客服電話進行詳細咨詢。

    信以為真的小胡隨即撥通了客服電話,電話中對方自稱是某公司工作人員,因公司週年慶,胡同學中了隨機抽獎活動的一等獎,獎金是三萬元,但需先行支付保證金。暗自竊喜的小胡便去了就近銀行,通過atm機向對方提供的賬戶匯了近二千元人民幣,但隨後聯繫時,對方卻稱還要再支付稅費。這時,小胡才警覺是被騙了。

    案發後警方經過分析,犯罪分子是利用傳播軟件在各大網站隨意發佈虛假中獎信息,並提供中獎網站的網址鏈接。一旦用戶點擊該鏈接後,就會登陸到犯罪分子製作的網站,按提示進行操作後就會顯示受害人確實中獎了,並要求其撥打網站上的「客服電話」,咨詢領獎事宜。騙取受害人信任後,犯罪分子就會以獎品郵寄費、保證金等要求受害人向其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達到詐騙目的。

    在許多地方及周邊城市,還出現了一種嫌疑人在網上偷盜別人msn與受害人聯繫,再編造謊言以更改賬戶為名,讓對方將錢打入其假冒的賬戶中的新型涉外詐騙案件。

    不久前,浙江一家外貿公司經理張某報案稱:他的msn被犯罪嫌疑人盜用,之後犯罪嫌疑人冒充其英國客戶在msn上用英文聊天,騙取英國客戶信任後,再用張先生的郵箱向英國客戶發郵件,更改付款賬戶為招商銀行,從而騙取英國客戶一萬多美元。

    而qq詐騙中,如今最為常有的方法就是視頻詐騙了,大部分上當受騙的人都是栽在這個上面,而且被騙的人數和錢數都不是小數。就拿這麼一個案例來說吧。

    3月19日晚,縣城裡鳳凰樑上某家電維修部有人在吵架。民警接到報警後迅速趕到現場,到達現場後,另一家家電維修部的老闆李某立即上前來告訴民警,稱這家店老闆下午借了自己5000元錢,對方不承認。

    民警調查得知,原來該日下午,李某在自家的維修店裡上網,看見qq有新消息,一看是那家維修部朋友的,對方說現在需要給別人付錢,他沒時間去轉賬,讓李某去轉一下款,明天就還他。

    想到對方既是自己的同行又是朋友,又有視頻為證,李某就通過農業銀行的網上銀行卡給對方指定的賬戶轉了5000元。

    晚上,給對方打電話讓對方確認錢是否已到帳,不料對方卻稱qq被盜了,並無此事。李某一著急,便到對方維修部理論。

    4月13日,相同的遭遇在鄧某身上也發生了。早上9點半左右,鄧某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上班,因為要給同事傳一個文件,鄧某將qq登陸上線,不一會兒就有頭像在閃動。鄧某一看是自己的好朋友,就將頭像打開來。不料朋友卻很著急的說自己有急事要辦,手頭錢不夠,需要5000元錢。

    見朋友著急,為瞭解朋友燃眉之急,鄧某絲毫沒有猶豫的將5000元錢打到朋友指定的卡上。轉完賬後,鄧某打電話想讓朋友查收,不料朋友卻毫不知情。鄧某感覺到自己被騙了,趕忙到縣裡的公安局治城派出所報了案。

    不到一個月時間,本縣縣城城區就相繼發生兩起qq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採用的手段都是先盜取qq,再利用當事人的身份對其好友進行詐騙。

    案件發生後,這種新型網絡詐騙案件立即引起了市裡公安局、縣城公安局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局刑偵、網安抽調數名民警與縣城公安局聯合聯合成立網絡詐騙專案組,協同作戰。

    但是網絡世界是虛擬的,犯罪嫌疑人作案時並沒有用自己的任何真實身份,使其無跡可尋,偵查工作一時之間陷入僵局。

    不過專案組成員絲毫沒有洩氣,繼續尋找突破口。功夫不負有心人,專案組民警通過信息化破案手段,終於查出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跡象。經分析,嫌疑人在詐騙時顯示的qq登陸地址在廣西南寧,同時犯罪嫌疑人使用的銀行卡的取款地也在廣西南寧。究竟是同一夥人作案,還是巧合?只有通過查證才能找到答案。

    6月6日,正值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但為了將犯罪嫌疑人早日緝拿歸案,專案組民警告別家人和戰友,踏上了去往廣西南寧的火車。

    抵達南寧後,專案組民警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破案技戰法,在數百萬條網絡數據中鎖定了嫌疑人張德強和李廣弘的網絡虛擬身份,以及他們的老窩南寧市賓陽縣。專案組民警立即馬不停蹄的趕往賓陽。

    由於嫌疑人熟悉網絡,利用網絡來掩飾自己,並且居無定所,使用傳統偵查手段均無法準確鎖定犯罪嫌疑人所在位置。

    專案組民警突然想起,嫌疑人每次盜取別人qq號碼時都是以美女的身份與對方進行視頻繼而盜取qq,就將計就計,立即安排女民警與其聊天。

    在幾天的閒聊中,嫌疑人張德強和李廣弘漸漸放鬆了警惕,向女民警發出視頻聊天的請求。見女民警年輕漂亮,膽大妄為的張德強提出想與女民警見面。見魚兒就要上鉤,專案組民警立即在約見地點進行布控。

    7月30日,嫌疑人張德強如約出現在賓陽縣某小區裡,專案組民警迅速衝上前去將他抓獲。當天晚上,專案組民警又按照張德強的交代,連夜冒雨奔襲百餘公里,趕到南寧市區,在一出租房內將另外三名嫌疑人馬敏、楊小平、楊鳳琳抓獲。現場繳獲作案筆記本電腦4台,銀行卡14張,3g上網卡5張。

    7月31日,嫌疑人李廣弘也邀約女民警出來見面並將見面地點安排在了賓陽縣某賓館。專案組民警又立即在賓館四周布控,然而李廣弘甚為狡猾,到了約見時間沒有出現,女民警按照指示給他打電話,他卻說還在路上。

    大廳裡細心的民警發現他躲在樓道上四處查看。專案組民警一聲令下,將其抓獲。當天晚上,李廣弘按照專案組民警的指示,將另外幾名嫌疑人約到ktv裡唱歌,等到幾名嫌疑人一出現,早已化裝成ktv服務員的專案組民警立即一擁而上,將戚大全、戚小全、郭立威、劉文先四名嫌疑人抓獲,在他們的出租房屋內繳獲作案筆記本電腦6台,銀行卡32張,3g卡13張。

    至此,涉嫌利用網絡詐騙李某、鄧某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受害人遍及20餘個省市。據調查,先後抓獲的兩伙人並不相識,發生在縣城的兩起案件也是兩伙人分別所為。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首先購買一套「木馬」病毒程序,這些木馬程序一般是附在圖片或一個特定的空間中的,並且這些木馬都連接到一個特定的網站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專門用於詐騙的qq,以美女的身份搜尋在線的男性,並且將其加為好友。

    在聊天時,請求與對方進行視頻。在視頻過程中,犯罪嫌疑人用事先準備好的美女錄像與對方視頻,同時將對方的視頻錄像保存在自己的電腦上。再將帶有木馬的病毒或空間鏈接發送給對方,只要對方一點擊圖片或空間鏈接,電腦就中了木馬病毒,qq就會自動下線,qq號碼也就會自動記錄到木馬連接到的特定網站中。當對方再次輸入密碼時,密碼也會自動記錄到那個特定網站中,嫌疑人就可以登錄特定網站獲取qq號碼和密碼。

    嫌疑人還交代,他們還會把存在自己電腦上的視頻放在聊天工具中,假冒當事人,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他們通常騙人的方法都是急著用錢,不容受害人多想,就會把錢給他們打過去。他們作案有時分工合作,有時候單獨作案。

    嫌疑人已通過此類方式盜取qq號碼和密碼上萬個,受害人分佈四川、陝西、河北、雲南、廣東、北京、上海等全國20餘個省市。美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港澳台等境外地區也成為他們觸及的地方。

    在全國利用qq詐騙案件當中,廣西賓陽是一個「重災區」。據瞭解,廣西賓陽當地公安部門曾經打掉多個利用qq盜號來實施犯罪的團伙。

    為何利用qq詐騙犯罪如此集中地出現在廣西賓陽?據當地警方分析,與犯罪分子詐騙成功後的「榜樣力量」有很大的關係。為此,賓陽縣專門成立了網警大隊,打擊網絡qq詐騙犯罪。賓陽當地警方在破獲的網絡詐騙案中發現,犯罪嫌疑人多為鄰近鄉鎮或是同村人,有的是親屬關係。當地村民已將這種「來錢」的方式儼然當成一個產業來做。

    據疑犯透露,賓陽當地村落中已經衍生出一條詐騙「產業鏈」。案犯沒有電腦,就到黑網吧作案;沒有木馬病毒,村民之間互借,若購買木馬病毒,還有中介;沒有用來行騙的銀行卡,村中也有人可以提供;而要去銀行取出騙來的現金,只要拿出詐騙金額的20%作手續費,就有人幫忙代領……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產業鏈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