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雞 文 / 悲痛麼名

    第三百八十八章雞

    中國有八大菜系,每個菜系又有各自的特點和特色。同一個食材,根據不同的做法能做出上千道菜,而且每一道菜還分別有各種的故事。比如說佛跳牆、鹽焗雞、流浪雞、三杯雞、曹操雞、豬肚包雞等等,都是有雞這種普通的材料,但是做出來的效果和口味卻完全不一樣。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佛跳牆這道菜,相傳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有兩百多年歷史。此菜以十八種主料、十多種輔料互為融合。其原料有雞鴨、豬肚、蹄尖、蹄筋、火腿、雞鴨肫;有魚翅、海參、鮑魚、干貝、魚高肚;也有鴿蛋、香菇、筍尖、竹蟶等共三十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製而成。

    關於這道菜的創始,說法頗多。據費孝通先生記,一說,發明此菜者乃一幫要飯的乞丐。這些乞丐拎著破瓦罐,每天到處要飯,把飯鋪裡各種殘羹剩飯全集在一起。

    據說有一天,有一位飯鋪老闆出門,偶然聞到街頭有一縷奇香飄來,遁香而發現破瓦罐中剩酒與各種剩菜倒在一起。這位老闆因此而得啟悟,回店以各種原料雜燴於一甕,配之以酒,創造了佛跳牆。

    二說,福建風俗中有一個規矩叫「試廚」。按這規矩,新婚媳婦第一天上門,第二天回門,第三天須到夫家在大庭廣眾面前試廚,這是對新媳婦治家本領的測試。

    相傳有一個從小嬌慣的女子,不會做菜。出嫁前因此而為即將到來的試廚而發愁。母親為女兒想盡了辦法,最後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來,一一配製後用荷葉裝成小包,反覆叮囑女兒各種原料的烹製方法。

    誰知這位新娘到了試廚前一天,慌亂中忘記各種烹調方法。她到了晚上才到廚房,把母親包好的各種原料一包包解開,堆了一桌無從下手,正在無計可施之際,又聽公婆要進廚房。新媳婦怕公婆挑剔,見桌邊有個酒罈,匆忙中將所帶的原料都裝入壇內,須手用包原料的荷葉包住了壇口,又把這酒罈放在了快滅火的灶上。

    想想明天要試廚,新媳婦生怕自己無法應付,就悄悄溜回了娘家。第二天,賓客都到了,卻不見了新媳婦。公婆進廚房,發現灶上有個酒罈,還是熱的。剛把蓋掀開,就濃香四溢,賓客們聞到香味都齊聲叫好,這就成了佛跳牆。

    「佛跳牆」是閩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餚。因用料講究,製法獨特,滋味香濃而馳名中外。此菜膾炙人口,還與它的神奇傳說不無關係。

    也還有那麼一個比較靠譜的傳說故事。那還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據說一位不知來歷的高僧,光臨福建傳經布法,與他的寺院相毗鄰的一家菜館,時常有一種菜餚飄出異樣的香味,令他蠢動凡塵之念。終於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過牆去,一飽口福,以至破了戒規。傳說不見經傳,卻在民間流傳,這更充分說明了佛跳牆這道菜經久不衰的魅力。

    「佛跳牆」可以考證的歷史,距今也有200多年了。清道光年間,福州市聚春園菜館鄭春發曾以烹製此菜蜚聲遐邇。鄭春發原在清代布政司周蓮府中當衙廚。

    有一天,周蓮應邀赴當地最大的錢莊老闆的家宴。錢莊老闆娘素有一手絕妙的烹調技藝。那一天為了顯顯身手,趁機巴結一下周蓮,便亮出傚法古人用酒罈煨菜的拿手菜。此菜上席後打開壇蓋,立即香氣四溢,令人垂涎吞液,直吃得壇底朝天,周蓮仍不忍放下筷子。

    回計之後,他對鄭春發繪形繪色地描述此菜的形態和滋味。心有靈犀的鄭春發,根據周蓮所講的用料、烹製方法和成品菜餚的色香味形諸般特點,反覆試制,反覆調整,終於覺得達到了理想的境界,便為周蓮獻上這道精心烹製的佳餚。

    周蓮不吃則已,一吃拍桌叫絕,誇獎鄭春發心靈手巧,不負栽培。鄭並不滿足依樣畫葫蘆,以後又不斷琢磨,主料不拘一格,輔料增添適當的山珍海味,加工方法因料制宜,經多道工序,最後用紹興酒細細煨制,效果大大超過錢莊老闆狼。

    入世滄桑,周蓮後來破落後,鄭春發也離開布政司。為了生活,自己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將多年研製的壇煨菜餚作為招牌菜拿出經營,不久便聲名大振。

    忽一日,有幾位秀才慕名而來,專程品嚐那道哄傳一時的名菜。當店小二捧出一個陳酒罈子,請客啟蓋享用時,秀才不但不理睬,反而對那陳舊罈子嘲笑一翻。慇勤的店小二上去打開壇蓋,那悶足了的香氣撲鼻而來,輕狂的秀才們頓時放下了架子,伸著腦袋,吸溜鼻子,流了口水,連稱奇哉美哉。

    有一位脫口說道:「即使佛祖聞菜之香,亦必跳牆破戒偷嘗」。另一位動問菜名,店小二答道是「罈子煨菜」,秀才連連擺手搖頭:太直太俗,不雅不妥,於是即興唱道:「壇啟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齊聲稱妙,此菜以「佛跳牆」命名最耐靈味。從此,「罈子煨菜」便得「佛跳牆」的雅稱。

    還有一說來自筆記所記。按筆記所記,此菜創於光緒丙子年。當時福州的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當時的布政使周蓮。這位官員的內眷是位烹調高手,她以雞鴨、豬肉同入紹興酒罈內煨制,上桌後香氣撲鼻。周蓮品嚐讚不絕口,命家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求教於官員內眷,回來改造原料,多用海鮮少用肉,起名為「壇燒八寶」。

    據稱,這道佛跳牆前後共改換過三個菜名。剛開始叫「壇燒八寶」,後來叫「福壽全」,再後來才叫「佛跳牆」。至於從「福壽全」改為「佛跳牆」,也有兩種說法。

    一說,此菜在聚春園成為佳品後,經常有文人墨客聞名而來。這些文人品嚐後,讚歎不已,免不了要以詩助興。一天有一幫秀才宴飲之餘,輪流賦詩。其中一位賦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意思是此菜香味太誘人,連佛都會啟動凡心。另一說,則此菜啟壇後濃香四溢,剛巧隔牆有寺,香氣使隔牆和尚垂涎欲滴,於是不顧一切清規戒律,越牆而入,請求入席。

    此菜食物多樣,軟糯脆嫩,湯濃鮮美,味中有味,回味無窮,營養豐富,並能明目養顏、活血舒筋、滋陰補身、增進食慾。

    完全用雞做主材料的鹽焗雞,是中國各大菜系最具特色的烹調技藝,它的形成與客家人的遷徙生活密切相關。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搬遷到一個地方,經常受異族侵擾,難以安居,被迫又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在居住過程中,每家每戶均飼養家禽、家畜。

    在「逃亡」、遷徙過程中,活禽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製作,並聞名於世的菜餚。起初,客家人將宰淨後的原隻雞先用鹽堆醃製、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在的「客家鹹雞」。

    據傳,有一位客家婦女兒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體弱多病,因當時缺乏各種營養食品,就將用鹽醃製後的雞,用紙包好放入炒熱的鹽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後,身體逐漸恢復,強壯起來,並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狀元。

    後來這種菜餚家喻戶曉,成為每位客家婦女都能烹製的拿手菜餚。為方便烹調,適應大量生產,經客家廚師不斷改良創新,創製出另一種風味的東江鹽焗雞。鹽焗法成為客家菜的特色烹調法,製作出獨具風味特色的「鹽焗系列食品」,如鹽焗鳳(鴨)爪、鹽焗狗肉(腳)、鹽焗豬肚、鹽焗水魚等。

    也有人傳說:鹽焗雞,是客家菜的代表菜式之一,其來歷亦版本甚多,其中以長樂商販鹽醃肥雞為甚:相傳從前梅州長樂有一個商人,為人謙恭誠實,遊走於嶺南各地,以販賣日雜食品為生。

    長樂商人信譽好,交遊廣,結交了不少以誠相待的朋友。這一年年關,長樂商人完成一次貨物販運,還採購了一批當地特產準備回家。當地朋友情重,特地以一肥雞相送。此雞名曰「三黃嫩雞」,乃當地特產,十分難得。長樂商人便欲帶回家給妻兒嘗嘗,但長樂路途遙遠,活雞不易攜帶,於是他便將雞宰殺製成白切雞,用鹽包封在包袱裡。

    行至半途,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長樂商人決定就地露宿一宵。安頓之餘,眼看天色漸暗,肚子餓了起來,吃乾糧又不解饞,長樂商人便從鹽包裡掏出白切雞,與隨從烤著吃。出乎意料地,大家發現這樣弄出來的雞肉味道非常好,齊聲讚歎。長樂商人心細,留了幾塊,帶回家給妻兒品嚐。妻子是廚藝高手,嘗試後親自依法炮製,「鹽焗雞」誕生了。

    鄱陽流浪雞也是雞為主菜的其中代表。公元1363年,江西鄱陽湖上遍佈殺機,元末朱元璋、陳友諒兩支起義隊伍正在這裡進行著「誰主天下」的大決戰。作為這場決戰的一段小插曲,江西開始出現了一道名揚古今的佳餚「流浪雞」。

    江西的流浪雞與江浙一帶的叫化雞名雖相近,但它們的歷史背景與烹飪方法則是大相逕庭。那在一次惡戰中,朱元璋吃敗仗。喪魂失魄的他帶著劉伯溫和幾員大將棄船登岸,倉皇逃竄,陳友諒揮師猛追。朱元璋到處流浪,人困馬乏,肚腹中空。

    劉伯溫看著追兵一時還沒有到,便建議找個村莊休息一會,弄點吃的充充飢。他們一行人來到一殘破的茅屋前,只見一隻小雞正趴在門口懶洋洋的曬太陽,屋簷下掛著一串大蒜頭和干辣椒。朱元璋見了茅屋裡的老婦人,便請求給點吃的。老婦人見這一行軍人氣宇不凡,謙遜有禮,便欣然答應,把他們請進屋來。

    為了招待客人,老婦人把門口曬太陽的小雞抓住殺掉,去毛開膛,取出內臟,洗淨後投入沸水鍋內反覆燙煮,接著切成條狀,用大蒜泥、辣椒粉、食鹽調勻與雞塊拌和,很快端上桌來。朱元璋一行吃到這種雞,只覺得鮮辣爽口,味道極美,食後讚不絕口,連聲稱謝。後來,朱元璋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為了感謝老婦人在他落難時的款待,重賞了老婦人,賜名她做的雞為「流浪雞」。

    還有很讓人垂涎三尺的三杯雞。200多年前,江西寧都縣有一對父母雙亡,相依為命的姐弟。一天,弟弟要外出學生意。臨行前,姐姐將自養不到一年的母雞宰了,剁成小塊,用一個帶蓋的土缽裝上。順手用小茶盅往缽裡倒了一杯醬油、一杯豬油、一杯米酒,但忘了往缽子裡加水,就端在灶上燒。

    過了一會,一股濃郁香味撲鼻而來,雞也爛了,色也上了,湯也干了,味道既鮮又美。隔壁的官廚,聞香而來,一嘗拍案叫絕。細究其由後,官廚信口名之:「三杯雞」,故此得名。

    說到土雞的做法,就不能不提天師板栗燒土雞。龍虎山出產的天師板栗,個大香甜,澱粉豐富,是歷代天師特別喜歡的果品和滋補品,素有「人間仙果」之稱。而這缽天師板栗和當地農家餵養的土雞相配,在文火中慢慢燒出來的的「天師板栗燒土雞」,油光發亮,清香四溢,是這裡很有名的美味佳餚,能吃這道菜,可謂「國賓」的待遇呀。

    這道菜的形成還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說是有一次天師在家裡宴請賓客,家廚用一般的烹調方式製作,當廚師配好料,將雞塊裝入砂缽放爐灶上燒製時,天師的兒子乘廚師不注意,調皮地將正吃的去了殼的板栗放入砂缽內。

    燒熟後,整缽端上了桌,拿掉缽蓋後,一股清香撲鼻,只見雞塊色澤淡黃,栗香酥爛,客人一品嚐,讚不絕口,天師也欣然得意。席後,命家廚進一步改進,使之成為安宴中必備的菜。而且這道菜可以滋陰補陽,健脾益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而鴨子的菜餚當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蓮花血鴨了。蓮花血鴨是蓮花縣唯一上國宴的佳餚,是一道流傳已久的名菜。民諺曰:「途徑蓮花不嘗鴨,簡直讓人笑掉牙」。因為蓮花血鴨不僅色美味香、鮮嫩可口,而且還緣結著一個源遠流長的典故。

    宋景炎元年,元軍攻佔了當時的宋都臨安,並大舉南下,妄圖一口吞沒大宋江山。宋丞相文天祥奉詔在家鄉廬陵集師勤王,討伐元軍。八方義士紛紛響應,一時間,各地抗元救宋鬥爭風起雲湧。

    一日,文丞相率軍來到毗鄰廬陵百來公里的蓮花,慰問當地義軍,一同商議抗敵大策,並準備與壯士們共喝血酒,以狀軍威。由於當時缺雞,而蓮花又盛產鴨子,遂以鴨血沖酒。

    火頭軍裡的大師傅叫劉德林,是酒店廚師出身,炒得一手好菜。但今天為文丞相接風洗塵,非同小可,他心頭有些慌張。在炒鴨子時,劉師傅把剛才沒有喝完的鴨血酒錯當成辣醬倒入鍋中,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遲了,無可補救,再重新去宰鴨就根本來不及了。

    所以劉師傅只好穩住性子,小心翼翼地炒著,一改平常炒鴨子的方法。然而不久後,一股香辣味直撲鼻子,只見菜呈糊狀、紫紅色,嘗一嘗,卻比往常的味道更鮮美。果然,鴨子端上後,文丞相一嘗,喜眉一抖,頓時讚不絕口,連忙問道:「此為何菜?原先從未吃過。」

    劉師傅靈機一動,從容回答:「這是本地的特色佳餚,叫蓮花血鴨。」丞相拍手稱妙,端起酒碗,站起來說:「各路豪傑匯聚蓮花,我們喝血酒,吃血鴨,誓與遠寇血戰到底,重振我大宋國威!」

    次日出師,義軍英勇百倍,殲敵數萬,一舉收復了永新、泰和等縣,頓時聲威大振,威名遠揚。

    從此,蓮花血鴨也就名揚天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後來,又承蒙末代皇帝溥儀的國文老師朱益藩(蓮花人)的大力引薦,「蓮花血鴨」成了晚清宮廷的皇家菜譜。於是,「蓮花血鴨」名噪一時,世人皆知,連毛澤東她們對這道菜都念念不忘。

    把整隻雞塞進豬肚子裡面,看起來很是奇怪,但是它作為一道菜,在廣府很受歡迎,同時也對腸胃很有幫助。作為廣州家喻戶曉的客家菜,豬肚包雞湯一直被廣為推崇。這道到哪都能扎地生根、受人熱捧的美味,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

    相傳,宜妃郭絡羅氏剛生完康熙第九子即胤禟,因患有胃病,康熙吩咐御膳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她吃什麼都沒有胃口,宮裡的太醫想盡辦法都無濟於事。後來,御膳房想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方法,於是把客家民間流傳的「鳳凰投胎」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裡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初嘗此湯就食慾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胃病漸漸痊癒,並且膚色也開始紅潤。

    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宜妃能壽長八十,就是因為她常年喝豬肚包雞。從那時起,豬肚包雞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被御賜名為「鳳凰投胎」。

    以名人名字為菜名的「曹操雞」,是始創於三國時期的安徽合肥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塗蜜油炸後,再經配料鹵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吃時抖腿調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餘香滿口。因而,以其獨具一格風味,受到來合肥旅遊的中外食客好評,曾留言讚美:「名不虛傳,嵁稱一絕」。

    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

    相傳三國時期,合肥因地處吳頭楚尾,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從都城洛陽率領83萬大軍南下征伐孫吳(即歷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戰),行至廬州(今安徽合肥)時,曾在教弩台前日夜操練人馬。

    曹操因軍政事務繁忙,操勞過度,頭痛病發作,臥床不起。行軍膳房廚師遵照醫囑,選用當地仔雞配以中藥、好酒、精心烹製成藥膳雞。曹操食後感到味精美十分喜愛,隨之病漸癒,身體很快康復,爾後每進餐必常食此雞。由此,後人傳於世,「曹操雞」聲名不脛而走。

    於是這道菜便在合肥流傳至今。現今「曹操雞」這道美餚,尤以廢肥逍遙酒家烹製最為出名,仍以當地優質仔雞為本,並配以曹操家鄉安徽毫州出產的古井貢酒與天麻、杜仲、香菇、冬筍及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蔥姜等18種開胃健身的輔料製成。營養豐富,具有食療健體之功,聲譽日高,更加名聞遐邇。

    還有在電視上看古裝劇的時候,能夠經常看到的叫花雞,比如洪七公弄出來的那種,也有著自己的故事。土窖雞又名「叫花雞」「富貴雞」,相傳最早出自浙江杭州,一些窮苦難民和「叫化子」將偷或討來的雞,宰好洗淨後用荷葉包好,再在外面糊上泥巴後放入土窖中烘烤,待烤熟後再取去食用。

    這本是一道不登大雅之堂的街頭菜,卻因為有一次清乾隆皇帝微服私訪時落難流落街頭,一個叫化子頭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化雞」送給他吃。乾隆當時困餓交加,覺得這雞異常特好吃,便追問其名。叫化頭不好意思說這雞叫「叫化雞」,便胡吹海說叫「富貴雞」。乾隆聽後,大讚「富貴雞」好吃,隨後,得到聖寵的「叫花雞」便一舉成名,成為一道暢行大江南北的名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