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回門 文 / 悲痛麼名

    第二百九十三章雙回門

    王凡和佩盈答謝了村長,如果是能夠順利地拿到一個臨時編製,即使工資方面不會高,起碼佩盈也會有事可做,不會只能是呆在家中做家務活,其他事情都不知道要幹些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佩盈也逐漸地適應了這裡的新生活。早上早早就起來做早飯,然後跟隨著王凡一起去果園裡幫忙。雖說果園那裡已經有足夠的人手,就算王凡不去也沒有什麼問題,況且他們兩個還是新婚日子,本來是不需要他們去果園裡忙活的。可是佩盈不想在家裡呆著,就提出來要去果園那邊,既能充實一下自己的生活,也能享受一下勞動後的快樂。

    王凡原本在沒有結婚之前,果園那邊是可去可不去的,不過大多數時間都是依照心情而定,時不時地會偷懶,反正那裡人手足夠,根本不會出什麼亂子,自己偶爾去偷偷地澆灌上葫蘆水就可以了,其他事情沒有必要樣樣都管。可是如今佩盈來了以後,懶惰的王凡就被這個勤勞的小媳婦逼得非要去果園那裡不可了,想偷偷懶都不行。

    在結婚以後,兩人原打算要去進行度蜜月旅行,商量著要到什麼地方好好遊玩一下。可是此時正好是國慶節假日,所有的旅遊景點都塞滿了人,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如果此時出遊,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優美景色和壯觀景象,反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頭,會玩的十分不自在。如果真的想要旅行,最好就是錯開這些節假日,避免旅遊高峰期,所以兩人才沒有在這個時候去度蜜月的。

    只可惜計劃不如變化快,如果村長真能幫佩盈要來一個臨時編製,那時候佩盈就沒有這麼多空閒時間了。即使是臨時老師,也要按時上課,尤其是王家莊這裡的小學,本身師資力量就遠遠不足夠,裡面成員構成也只是勉強形成,什麼校長副校長主任之類的職務,都是從那幾位老師中選出,根本沒有人願意過來這個窮鄉僻野的地方教書。

    佩盈如果能加入進去,雖然不能說完全解決了師資方面的問題,不過總算是多了一個人,起碼也能分擔一部分壓力。所以村長對於佩盈的到來是十分歡迎的,如果不是國慶期間教育局裡沒有人辦公,他非要馬上把事情解決了不可。

    佩盈成為了這裡的老師以後,即使是臨時的,也會像小胖他們那樣忙得團團轉,時間方面肯定會很緊,那麼必定擠不出時間來和王凡進行旅行的。所以如果能順利辦下來的話,王凡和佩盈的蜜月旅行,要不就是放到快要過年的時候,或是直接等到人家學校放暑假,那麼才會有足夠的時間。

    現在討論這個還是太早,接下來就要看村長的操作,能不能拿到個臨時編製,以後會不會被無故退掉,這些都要首先弄清楚的。不過王凡對於這個並不擔心,能不能成為老師都好,只要佩盈活的充實自在就可以了。而且依照村裡的情況,很大可能會能夠辦得順利,因為村裡的老師實在是太少了,如果真的有人能願意來教書,鄉鎮的教育局也會同意的,畢竟不需要他們另外抽調了。況且就算是這次不能成功,等佩盈順利拿到證件以後,明年教師招聘考試,按照佩盈的能力,準能考得到。現在和以後,只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差距,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不過在這一段時間裡,佩盈還是抽空跟小胖學習了一下關於老師的事情,畢竟她不是師範學校畢業,而是半路出家的,知識方面是沒有問題,只是當老師並不是單單只是上課教學那麼簡單,它還需要課前準備,課堂中管好紀律,課後檢查學生們的學習情況,看他們究竟掌握到了多少內容,以便可以在以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上有所改變。總之,要當一名老師,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小胖也當了這麼久的教師,應該有些經驗了,如果佩盈立志要在村裡教書,那麼向小胖他們請教那是應該的。

    佩盈空閒的時候,還會拉著王凡一起到村裡各處走走,認識認識一下村裡的人,交流交流一下,以後也能常來往。這裡不比城市裡的高樓大廈,裡面的人老死不相往來,就算是隔壁住著的人,也相互不知道對方的情況。而這裡不一樣,人情交往還是十分濃厚的,鄰里鄰舍的關係十分的好,有什麼小事情都可以互相幫忙,而且村民們最為習慣的就是串門,這樣更能加深相互之間的關係友情。

    只不過也有些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村裡的人太過於喜歡閒聊交往了,村裡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根本瞞不過村裡的三姑六婆,屁大的一點兒小事情,都會被她們嚷嚷得天下皆知。村裡的人平時除了幹活,根本沒有什麼可以放鬆娛樂的項目,聊天打屁侃大山就成了他們的最愛。反正都是動動嘴皮的事情,不會損失自己什麼東西,反而能使自己從中得到某些滿足,能夠過過嘴癮,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些閒聊,往往越聊越往外傳,消息就變得跟原來有所差別,甚至可能會出現南轅北轍的事情來。比如村裡某個小媳婦腳底生了一個瘡,流膿了,可能最後傳到人們耳中的,就變成了那個小媳婦流產了的消息來。有時候說出去的時候是真的,可是傳了幾遍以後就變成假的了;有時候消息本來是假的,可是經由八卦之人的口流傳以後,有可能十分碰巧地瞎貓碰上死耗子,給蒙對了。不論這些傳言是否真實,村裡人都只是說說而已,或者聽聽罷了,只是作為一種娛樂手段,並不會放在心上,也不會深信不疑。如果真要深究某樣事情,他們大可上門去詢問當事人的,不必聽信這些傳言,或者說謠言的。

    村民們對於佩盈的到來還是很熱情歡迎的,他們紛紛都誇獎王凡,說是娶了個仙女媳婦,讓人十分羨慕。同時佩盈也認識了村裡的好多人,都十分有禮貌地一一問好。只是王凡在村裡輩分不算小,主要是老頭子輩分大,而他又將王凡當做是親兒子養大,所以現在村裡的中壯年都是王凡的同一輩,而年輕人則大部分都比王凡小一輩,雖然年紀都比王凡還要大,甚至有些還比王凡小兩輩呢!所以連同佩盈的輩分也隨之上漲,還沒有孩子,就成了人家的嬸子或者阿婆了。

    對於此佩盈很是鬱悶,村裡人都十分遵從輩分上的稱呼,都把她給喊老了。她也老是跟王凡抱怨,他的輩分弄這麼大幹什麼呢?小字輩一些不是很好嗎?

    王凡同樣無語,這能怪他嗎?什麼輩分都不是由他來定奪的,誰讓老頭子將他當做是兒子來養呢?如果是當做老頭子的孫子,那麼還算是正常。聽著比自己還要大幾歲的人喊自己叔叔,看到那些小屁孩們纏著自己喊爺爺,而自己卻要喊年紀足以當自己叔叔的人阿哥,真有些暈闕的感覺。王凡一開始也是不那麼適應的,不過喊著喊著就習慣了,如今佩盈不過是走一趟自己原來走過的路罷了。

    這兩天佩盈都過得很好,一天到晚都能有事情可幹,不會悶著,而且家裡的事務都弄得妥妥當當,家裡家外整整潔潔,整個大屋都充滿了家庭的氣氛。只是佩盈心裡卻感到有些奇怪,每天自己要去村裡集市購買菜的時候,王凡總說讓他去,結果沒多久就提著一大袋子的菜回來。不過那些菜,怎麼看都不像是村裡購買回來的,有些肉根本都不是新鮮的,摸上去還有些冷冰冰的感覺,就像是冰凍肉一樣,這些菜就彷彿是在超市裡購買的似的,只是這附近並沒有超市,要到鄉鎮上的超市,一來一去也沒有這麼快能夠回來,所以佩盈很是疑惑。

    另外一件值得疑惑的事情是,每天做飯菜的時候,王凡總會到廚房裡兜上那麼一轉,雖然佩盈早就從王凡那裡學會了如何生火做飯,不過王凡還是會來瞧瞧。奇怪的也不是這個,而是佩盈自己做的飯菜質量味道如何,手藝怎麼樣,她自己是清楚的,可是到了這裡以後,自己做出來的飯菜,似乎上了好幾層台階,嘗嘗味道怎麼看都不像是出自於自己的手,難道這裡的材料好,所以自己的廚藝才能如此突飛猛進嗎?

    王凡暗自偷笑,他也是沒有辦法,以前老是用葫蘆水做飯菜,做出來的飯菜更香更美味,早就習慣了這些,一時之間沒有嘗到,心裡總像是揣著個小老鼠似的,總感覺有些難受。這個感覺,就像是吸毒了似的,只不過這些「毒品」不會對人體有害,相反還會對人的身體有莫大的好處。你不瞧瞧小胖,剛住過來的時候就跟個大黑炭似的,人的模樣也不怎麼樣,可是住過來以後,經常吃著王凡家裡做的飯菜,如今就跟個大肉包子一樣,白白胖胖,臉上的痘痘什麼的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所以王凡才會在佩盈做著飯菜的時候,走過來瞧瞧,然後偷偷地在鍋中倒入些葫蘆水,無形中使自己老婆擁有了一名大廚般的手藝。而且看見佩盈欣欣自喜的模樣,王凡自然不會揭穿。

    到了新婚後的第三天,王凡和佩盈就沒有像往常那樣去果園或村裡閒逛了,而是一大早起來準備,今天是他們雙回門的日子。

    漢民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謁妻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

    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娶婦》:「婿往參婦家,謂之拜門。有力能趣辦,次日即往,謂之復面拜門。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賞賀亦如女家之禮。」宋吳自牧《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以金銀缸兒盛油蜜,頓於盤中……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其兩新人於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門記,女親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名曰會郎。」《再生緣》第七五回:「迅速光陰無幾日,姑娘滿月要回門。」鍾毓龍《說杭州.婚姻.回郎》:「女家邀請親之喜帖曰:某月某日小女于歸,小婿即日庭謁。此即所友謂庭謁也。也名回郎。有單回郎與雙回郎、燈綵回郎與不用燈綵之分……雙回郎者,新娘亦去。」

    回門即女兒偕女婿回女家認門拜親。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回門時,舊俗規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時,新郎走在前面,因為這次回門是女兒新嫁後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稱「走頭趟」。在「雙回門」後,一般不准在岳家過宿,必須當日返回男家,因為舊時有新婚一個月內不空房的風俗。

    新娘家老人心裡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天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禮品事先備齊,買新娘家老人喜歡的禮品,禮品一般有四件。回門一般在上午九、十點鐘動身。新郎新娘應參加婚禮那樣認真修飾、打扮,保持婚禮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問候老人。這時,新郎就應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岳父母為爸爸、媽媽,要叫得自然、親切,對待親友和鄰居也應表現出親切熱忱,彬彬有禮,見人先打招呼,以禮相待。就餐時,新娘要陪著新郎,一一向父母、親友和鄰里敬酒,感謝大家對自己新婚的祝福。飯後,不要急於回家,應再陪父母聊一會兒,聽聽他們的教誨,然後再告辭回家。並應主動邀請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裡做客,也可邀請親友、鄰里。

    所以今天一大早,王凡就載著佩盈出發了,他們要開車的距離有些遠,所以必須要早點兒出發。

    來到謝母家裡的時候,發現佩盈的姐姐她們一家也是在這裡,正陪著謝母謝父聊天。一看見王凡他們進來,首先上前迎接的不是謝母她們,反而是一個小布丁。

    「姨丈!姨姨!圓圓好想你們呀!」一個粉嫩的小女孩朝著王凡他們飛奔了過來。

    謝母她們也反應了過來,「盈盈,阿凡,你們來了!」

    王凡雙手都還提著禮物,圓圓卻放棄了她的小姨,朝著王凡撲過來。王凡只好是盡量將手張開,把圓圓攬住。圓圓卻趁機整個人掛上了王凡的身上,抱著王凡的脖子,甜甜地問道:「姨丈,圓圓好想你呀!你答應給圓圓的果果呢?」

    王凡哭笑不得,這個小布丁真的是在想念自己嗎?怎麼自己看來好像是掛念自己的水果多一些呢?一開口就是詢問水果,也不知道圓圓為什麼這麼貪吃水果的。

    謝母她們看見了王凡此時的模樣,都不由得笑了起來。最後還是謝母心疼這個女婿,朝著圓圓說道:「圓圓,還不趕快下來,都成樹袋熊了!快讓你姨丈休息一下!」

    圓圓有些不捨地放下了王凡脖子,嘟起了小嘴巴。王凡看見小公主不高興的模樣,連忙將手中的禮物放了下來,然後在其中一個袋子裡掏出一個水果,在圓圓面前晃了晃,「你看看這是什麼?」

    「呀,果果!我要吃!」圓圓笑容重新爬上了臉,高興地從王凡手中拿過水果,就直接咬了一大口。

    圓圓她媽媽皺了皺眉頭,「圓圓,不是告訴過你嗎,要講究衛生的。果果的皮上面有很多細菌,不洗乾淨吃下去肚子會咕咕叫的。來,讓媽媽幫你洗一洗再吃。」

    圓圓看見她媽媽伸過來的手,連忙將手中的水果護住,然後跑開一邊又大口地咬了一口,「果果很甜,不用洗!」

    圓圓她媽媽看見自己女兒不聽話,就想要發飆,卻被佩盈攔住,「姐,這些水果我們在家裡都已經洗乾淨的了,你就放心地讓圓圓吃吧。」

    得到了小姨的支持,圓圓更加的得意,吃起水果來更加的用力,彷彿跟水果有仇似的。

    王凡裝模作樣地搖了搖頭,「愛到極處就是恨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