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神雕變

第四卷 第198章 怡然亭,浩然論道 文 / 碧海思雲

    第二天清早,李浩然讓人前去邀請郭靖。

    誰知大清早的,周伯通居然頂著滿頭露水,帶著瑛姑又跑來了。李浩然很意外,也很無奈,這老小子的婚期已經定在五月端午,萬想不到這傢伙,居然背著丘處機,又回到了襄陽。[.]

    李浩然很無奈,因為周伯通襄陽比終南山好玩,還說要等到婚期將近之際,和李浩然他們一起前去終南山。對面著自己的人生大事,如此來對待不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

    太強大了,李浩然除了膜拜和佩服之外,實在無話可說。

    好說歹說,終於把周伯通給哄走了。李浩然鬆了口氣,擦擦額頭上的殷殷汗水,這一回,他突然感覺到要哄一個人真的好困難。

    ……

    朝陽普照,溫暖了整個大地,如詩如夢的霧淡去。昨夜碧空上的星與月,也俱在這絢爛的陽光下消失無蹤。

    李府的養心湖中、湖心島上、怡然亭裡。

    郭靖、李庭芝、李浩然、楊過四人坐在石凳上。

    春的晨,石上甚是冰寒。

    四人卻彷彿似沒有感覺一般,郭靖、李浩然、楊過是武林中風頭無兩的人物,早已臻至寒暑不侵的境界,至於李庭芝則是南宋中後期的擎天白玉柱,文武雙全,現在由於有了楊過等人的指點,雖然無法達到一流境界,他的武功絕非歷史上的他所能比擬。所以,區區寒意還難不倒他。

    此刻,三人正盯著李浩然在擺弄茶具,看了半晌,郭靖搖頭道:「李兄弟,用內家真氣來煮茶,縱觀天下恐怕也只你一人了,只是這樣也未免過於浪費自己苦練而來的武功了。」

    原來李浩然掌心托住茶壺,且用純陽真氣來煮茶,濃濃茶香四溢,惹人聞之欲醉。

    聽到郭靖的話,李浩然卻不以為意,很多武林高手珍若生命的真氣在他這裡並不是經過千辛萬苦方始獲得,且不說他打通任督二脈後,真氣源源不息。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個修練的最佳法門,那就是夫妻合修,這種功法不但舒服,而且施功的兩人在施術過程中,由於共享生命本原,達到了陰陰相濟、天地交泰的境界,他們只需合修一天就比得上他人的三到五天左右,所以,真氣對於李浩然來說,並不是很奢侈的東西。

    給四隻杯子滿上香茶,李浩然笑道:「真氣滿則溢,空著也是浪費,還不如用在應該用的地方呢!」

    李庭芝並不關心這些,他關心的只是練兵之術,李浩然昨天的話,讓他一夜難眠,此刻頂著兩隻熊貓眼的他輕飲香茶,道:「二弟,現在只有郭大俠和我們兄弟三人,你應該說出你的練兵之術了吧?」

    經過一夜的深思,李浩然已經有了比較系統的想法,他放下茶杯,說道:「關於統兵、練兵,我縱然知道一些。但是在擁有『武穆遺書』的郭大俠面前,也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

    三人都沒有說話,他們知道李浩然肯定還有話說。果然,只聽李浩然又道:「前些日子,我曾向郭大俠提過特種作戰理論,雖然在將士們的運用下,能力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他們和我心目中的特種軍還差甚遠,我今天所要說的是對我提過的戰術進行一次完善和補充。」

    前次,李浩然的法子著實讓軍隊的戰力有了極大的提升,這已經在游擊戰中得到了體現,既然他直言說是對上回的完美和補充,那肯定比以前更加厲害了。於是,三人均是露出了洗衛恭聽狀。

    「軍隊不是一個整塊,而是由許多個人組成的,每個人在各個方面都產生各自的阻力,當中甚至最不重要的人,也能對整支軍隊造成障礙甚至混亂,而且戰爭帶來的危險和它要求人們忍受的勞累會使阻力大大增多。這些可怕的阻力,不是集中在少數幾個點上,而是處處同偶然性接觸並且會引起一些根本無法預測的現象。關於統帥方面,我認為一個卓越的統帥除了經驗和堅強的意志外,還需具有其他一些非凡的精神素質,比如,隨機應變、勇於承擔、發現問題後立馬解決問題等等。統帥還要有一個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統帥需要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氣,只有這樣才不會錯過戰機。」

    李浩然的說法雖然比較新穎,道理卻很淺顯。

    郭靖、李庭芝、楊過都是歷經戰火的人,心裡十分認同他的說法,特別是統帥必須具備的隨機應變的資質深得他們的認可。

    戰場瞬息萬變,在結果出來之前,沒有人能夠預料出下一刻會是什麼樣子,所以,統帥的臨敵應變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看到自己的觀點得到南宋擎天柱的認可,李浩然越發放得開來,繼續說道:「在我眼中,一個優秀的統帥不在於他的功勳有多大,也不在於他的軍隊殺敵多少,而在於他在一場激戰中,帶回來多少生死相共的兄弟。簡單來說,戰爭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兩點,第一,是在戰場中設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第二,是避免己方傷亡過大,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做法我不喜歡,到了這種地步,活下來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功勳也不可取,因為他頭上的烏紗帽充滿了兄弟們的鮮血,靠兄弟們的屍體堆積來的功勳不算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認為這種慘勝根本不能算勝利。我個人認為,一個優秀的統帥,不在於他如何如何的體恤下屬,也不在於他能為自己的屬下謀到怎樣的前程,而在於戰敗敵人後,他能夠帶著兄弟們凱旋歸來,一個優秀的統帥在於他以最小的傷亡換得最大的利益。」

    目前的李庭芝還沒有歷經過大戰,更不是蒙古人欲除之而後快的生死大敵,很多思想都停留在兵書上的認識,此刻聽了李浩然觀點,不禁恍然大悟,他是聰明之人,知道城破了可以再造,而是人沒了,百戰精銳沒了,那一切都將會失去。

    郭靖對這番話有更深的體會,戰爭是殘酷的,征戰前的一萬條活生生的戰士,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的,恐怕只有兩三千,甚至更少。更多的生命將埋骨黃沙、拋屍荒野。郭靖協助朝廷鎮守襄陽多年,他最有資格來說明這個問題,在他歷經的戰爭中,已經盡力的維護同袍的生命,但即使他拚命了,活著回來的卻依然很少。怎麼才能做到把同袍帶出去,然而安然把他們交給他們的親人一直是他所想要的。但是,他做不到,每當看著哭泣不止、痛不欲的烈士親屬,他的心都在滴血,那段時間他都會在痛苦中度過。

    「想要做到這點很難、很難。既然正面衝突,我們的步兵永遠都難以改變天然的劣勢,那我們為什麼不別開行徑呢?為什麼非要爭那一時的氣,而白白犧牲眾多百戰之兵呢?所以,我個人認為,更多的時候,必須走特色的道路,改變眼下的劣勢。在這個時候,我所言的特種作戰理論就能夠派上用場了。」李浩然有些口乾,他喝了一口茶,又道:「在戰場上,尤其是大規模的兩軍對壘的時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必須用另類的手段改變眼前不利的局面去改變僵局。」

    「另類的手段?」三人不知何為另類,都有些發呆。而李庭芝搶先問道:「二弟,是否能說的更加詳細一些?」

    李浩然汗然,他笑道:「所謂的另類手段,包含了焚燒糧草、斷敵援軍、斬首行動,這個斬首行動就是潛入敵方大營,斬殺敵方的主帥、軍師等重要人物。進而擾亂對方部署,給大軍創造有利的機會。」

    「這怎麼可能呢?敵方統帥守衛森嚴,巡邏的士兵連續不斷,想要在戰場上、在背後取其首級,這簡直有些癡人說夢了。」郭靖是個耿直的人,他心裡根本藏不住話,也不管是否得罪人,因為李浩然所說的斬首行動,即便以他之能,想要學常山趙子龍,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這無異於做夢。

    李浩然笑了笑,他心中並不介意郭靖的話,自己的理念幾乎顛覆了他們的認知,有此疑問自己是很正常,看著懷有同樣神色的李庭芝、楊過,他笑道:「這世上沒有什麼不可能,上古時期,人們望洋而興歎,但現在的大船還不是漂在大海之上了?什麼事情都要去做才知道結果,一個人只有想別人之不敢想、做別人之不敢做,才會取得最大成功。我們的驚雷就是最好的例子,雷驚之所以成功,就在於打破我們一味死守的思想,勇於創新才能前進,墨守成規無異於等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去嘗試了我們才知道這條路是否走得通。世上本沒有路,只要有人走過,即使是荒山也是通途大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三人心頭默念,直覺眼界大開,是啊!世上本沒有路,只要有人走過,即使是荒山也是通途大道,一個想法只有試了才知道是否能夠成立。

    「在我的想法裡,特種作戰部隊不僅要做到這些,還要做更多更多,比如營救人質、刺探情報,又比如通過種種手段來打擊和摧毀敵人的意志,抑或迫使敵方放棄原來的計劃等等。」

    楊過搔搔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二哥,我怎麼越聽越玄乎,是我太笨了還是怎麼的?」

    李庭芝苦笑道:「不說三弟,我也是聽得雲裡霧裡的,需知大戰方略既定,幾乎是無法改變的。區區小股部隊怎麼能改變敵方統帥的意志?」

    李浩然無奈,古代人其實是很聰明的,只不過他們沒有總結那些成功的種種手段,也許是不屑去學那種他們認為是狠毒的方式,他想了想,笑道:「那是你們沒有往深的方面去想,只要是人就存在破綻,人就像武功一樣,你的再完美的招式也有破綻的地方,沒有破綻只不過是使用者善於隱藏罷了。在三國時期,劉備的第一任軍師是徐庶,這個人很厲害,他隨隨便便就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深為曹操所忌,於是程昱用計騙走其母,讓他無奈之下,只得歸曹,雖說他投曹後一計不獻,但對於劉備來說,失去的不只是一個人才,甚至失去了根基,因為徐庶走後,曹操大軍攻至,劉備無奈之下只能放棄苦心經營多年的新野。這個故事裡,徐庶的破綻就是他的母親,曹操找到了他的破綻,所以他只能無奈退場。你們說,這算不算是一種另類的手段?算不算是一次成功的特種作戰手段?」

    李庭芝、楊過似乎明白了些什麼,心下已經有些贊同他的話,不過郭靖猶豫道:「李兄弟,這樣的手段是不是太卑鄙了一些,這不太適合我們大宋的仁義之說。」

    李浩然苦笑,良久才道:「兩方無所不用其極,就是為了最後的結果,兵者詭道也,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就拿眼下來說,蒙古陳兵百萬,虎視江南,郭大俠想過沒有,一旦鐵騎南下,會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多少生命因此而喪生?所以,在我看來,只要能夠打擊敵方士兵,逼走、殺死對方有才能的人根本不算什麼。誰讓他們最先來惹我們,難道我們的百姓就不是人了?憑什麼要我們對一群狼講仁義?戰爭一起,他們會講仁義嗎?不會,他們會用百姓的人頭去邀功,所以,他們是不會憐惜我們的。在戰場上,只有你生我死,沒有什麼仁義可言。既然他們引發戰爭,就要承受我們的報復。」

    郭靖啞口無言,嚥了半晌說不出話來,李浩然的話裡雖然有些強橫,但仔細想想,其中的道理卻讓人無法反駁,因為他心底隱隱認同了李浩然的觀點。

    宋襄公講仁義敗於楚的例子郭靖不是不知,只不過大環境如此,他一時間無法轉變過來罷了。李浩然的很多話,已經顛覆了他的認知,他需要時間去消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