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三十六章 誤打誤撞 文 / 狐雲

    《山海經》到《淮南子》,加上東方朔的《神異經》朝太平興國年間編撰的《太平廣記》都搬了出來,人家王欽若有文化,狀元之才,不像若英那樣只對長了口袋的大老鼠感興趣,不說點有理論根據的出來,沒準人家王欽若認為他得失心瘋了。

    李清說的口乾舌燥,還幸虧他以前就愛看這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否則還想不出來,再說人家王欽若是什麼人啊,又不用他背原文,只說《山海經》裡記載的什麼是真實的就行了,比如《大荒東經》裡寫著「有神,人面、犬耳、獸身,兩青蛇,名曰奢比屍。」切,這不就是埃及的獅身人面像麼。

    這本《山海經》和後世有關的研究李清還真是花時間看了的,的確怪誕,可中間有很多難解之謎叫李清也覺得神奇,難不成咱們中國古人還揚帆遠航到過美洲?這可不能完全當成神話書來看,比如後世在聞名於世的四川三星堆文化遺址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個祭器坑中發現許多保存完好的象牙,而成都平原從來不是野象的棲息地;遺址中還出土了很多玉器,而成都平原又不出產玉石,這東西哪來的?

    可一翻《山海經》就能明白,上面明確記載著:「岷山……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岷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連三星堆出土的人首鳥身青銅像,也與《山海經-中次八經》中的山神形象相合。

    三星堆的文物據考證是出於公元前三千年啊,誰把這些事情記載下來的?

    可惜,火山,峽谷、珍禽、異獸,就連李清說的珠寶金銀人家王欽若都不怎麼感興趣,人家和漢宣帝一樣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個李清還真沒辦法瞎編了,假如老王想上天飛飛。李清還自忖可以勉力辦到,可萬一人家想長生不老怎麼辦?他李清不也得學徐福一樣躲到國外去?

    咱忽悠是想叫別人去開闢航線,佔領那些肥沃之地。至於李清自己,暫時還沒這個打算,就算把美洲全給我又怎麼樣?咱還得一邊抓野兔一邊建設,免了,人生不過百年,咱還是在大宋翹著腳曬太陽的好。

    一聽李清肯定說沒有神仙,至少他沒見過神仙,王欽若的興致明顯就低了很多,不過還好。他根本沒問李清是怎麼知道的,這讓李清輕鬆了很多,既然沒有神仙。那麼食色,性也。王欽若又老又病的,想風流怕也力不從心,所以人家就問到食了。

    「在京中聽人傳言。三郎到了江南。倒想出一手好羹湯地製法。不知老夫有這口福否?」王欽若笑道。

    沒有忽悠成功,李清的興致也低了。只是一聽王欽若想吃他做的菜,神氣勁又回來了幾分,現在他地廚藝連若英都比不上,總算聽到有人肯定他了;「王相若肯賞光,李清怎敢不從,只恐船上物事不周全,待李清回去做好,再送來與王相品嚐如何?」

    到底是有病在身,聽得李清忽悠了半天,王欽若的神色也有些疲倦了,李清起身告辭,反正王欽若還要在江寧待上兩天的,這次人家是榮歸故里,又有國公的尊榮,一路上自有官府出面接待,連晏殊也要上船來拜望他呢。

    和王乾元約好第二天什麼時辰他帶隨煙過行宮探望謝大娘她們,李清自己就急急的趕回去了,做些好吃的菜不難,可王欽若年老體虛,也得照顧人家的牙口啊,這好些材料還得先準備好才行。

    第二天辰時不到,王乾元便帶著隨煙,在一溜丫鬟婆子的護衛下,從後門進來行宮,隨煙和謝大娘、若英幾個姐妹相見自有一番親熱,不過李清寒暄一番,叫謝大娘出面招呼人家小兩口,自己倒跑進了廚房。

    想露的一手地心思也有,給王欽若做的菜還真要下點功夫,又要好吃,又得人家吃得動,而且湯湯水水的還顯不出本事,所以李清強烈要求自己親手做了,再有呢,就是李清面對著隨煙地大肚子,多少有幾分鬱悶的。

    正當李清在施展刀功呢,卻見若英引著王乾元進了廚房,這可奇了,君子遠庖廚啊,相爺地公子怎麼會跑這種地方來?李清忙放下刀擦擦手,對若英皺眉說道:「乾元若是有

    ,你過來支應一聲便好,怎生引他來這種地方?」

    若英小嘴一撅一付受委屈的樣子,正要和李清辯解幾句,卻見王乾元斂袖就對李清施了個大禮,口中笑道:「原是小弟心急了些,委屈了嫂嫂,公子休錯怪了好人,乾元此來,懇求公子千萬幫我這一遭。」

    李清一愣,出什麼事了?剛剛還好好的啊,瞧那神態也不像是出事地樣子,難道乾元又在外面惹了風流債?李清用手托起王乾元,「此處不是說話地地方,便回廳再談好了。」

    王乾元忙將手亂擺,「公子,公子,就在此處說,休與隨煙知道。」

    李清啞然一笑,還要瞞著隨煙,看來還真是風流債了,見若英也詫異地瞪著眼睛一邊不解,李清忙對若英道:「若英,你自去陪隨煙說話罷,你等姐妹亦是多日不見,怎好將她撇在一邊?」

    若英拿眼睛看看李清,又瞪瞪王乾元,哼了一聲,轉頭去了。

    既然王乾元不肯出廚房,說的沒準又是風流事,李清也懶得和他講究了,提起刀依舊切他地嫩筍片,那王乾元見李清還真有下廚的本領,事也不急著說了,歪著頭湊過來看李清切菜,李清沒好氣的說道:「乾元有事便說,若能幫上手,李清斷不會辭的,這庖廚之藝有何好看?」

    誰知道王乾元看著還嘖嘖有聲,沒頭沒腦的問一句,「聞說公子昔年浪跡江湖,這諸班本事便是那會知曉的不成?果真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了,今日乾元想問公子,昨兒說的那些事,真也不真?」

    李清聽了這話,將手上刀一停,莫非王欽若還是動心了?叫他兒子來探個准信?李清正色答道:「李清如何敢在王相面前虛言,雖諸般事李清未親眼得見,然所言之事絕無虛假,李清願以項上人頭做保。」

    當然是真的,現在大宋的市舶司還和西亞的那些商人做買賣呢,莫非咱李清穿越到大宋來了,那澳洲、美洲大陸也會穿越走了不成!

    話才落音,王乾元又是一個禮行下去,李清都還不好扶了,手上抓著刀呢,口中忙道:「乾元這是何意?無端端行禮做甚?」

    王乾元肅容說道:「小弟願效公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即便愚鈍終無所成,能一開眼界,總是好的,昨日公子去後,小弟也曾進言家父,奈何家父終是不允,萬請公子代小弟進言,以遂此志。」

    李清嘴巴合不攏了,沒忽悠著老子,倒忽悠著小子了,王乾元這是吃錯了藥了,他老子至少收羅了家財萬貫,怕是怎麼敗都難敗完的,他要去賺錢幹什麼?何況咱其實是想去當海盜拉風一下,那袋鼠在動物園裡早看過了。

    「乾元休要胡來,出海辛苦不說,且海路又不靖,出海一次便需一、二載不得還,隨煙待產在即,你如何便捨得下?王相亦在病中,你不於膝前盡孝,費這思量做甚?」李清怪道。

    可王乾元還耍開小孩子脾氣了,就是不甘休,說他家裡還有個長兄已經先回到老家了,膝前盡孝也不缺人,再說出海也不是說走就走的,江寧這市舶司辦起來還需一段時日呢,到時候隨煙也生完小孩了,他老爺子又不讓他入仕途,聖人書讀多了也沒作用,家裡又不缺錢,他在家天天幹什麼?

    「小弟自小蒙家人寵愛,遠門都未曾出過,如今年齒既長,一事無成,公子忍看小弟渾耗一生不成?」王乾元說完又行了個禮。

    李清見王乾元態度這麼堅決,一時還不知道從哪裡勸起,勉強說道:「乾元若有此心,當有吃苦準備才好,另則雖不一心圖財,然出海所費彌多,王相便允麼?」

    王乾元笑道:「怎地到了江寧,公子便這般拘泥起來?莫非與小弟生分了?還記得向日於京城你如何應承家父的?倘若那江寧市舶司或有短缺之處,公子開口便是,莫非家父還會對你吝嗇不成?」

    哎呀,被人揭穿用心了,李清臉上很有些火燒,窮家子出身在錢上面還就是小氣些,哪能和人家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比豪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