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二十六章 圈圈 文 / 狐雲

    火兩重天。

    剛才那張櫻桃小嘴都給李清嘗出草莓味來了,現在他覺得剛才親的應該是一張母狼的小嘴,「啊,痛啊!」他很沒風度的大叫起來,也難能怪他,謝大娘那兩排細密的貝齒分明已經咬進手臂上的肉裡了。

    「你聽我解釋,並不曾有心要瞞你,哎吆,你先松嘴好麼?咱們慢慢說,這一路辛苦不?你吃飯了不曾?玉兒,我手藝可好了,你先鬆鬆嘴,等我燒兩個菜你吃完了再咬好不?」隨李清怎麼說,謝大娘抓著李清的手臂就是不松嘴,眼睛還示威的瞪著李清。

    咧了咧嘴,李清咬著牙歎口氣道:「唉,京城一別已近一載,玉兒的臉也尖了,讓我瞧瞧這身上清減了沒?」

    眼見著李清那只沒被咬的鹹豬手已經快摸到自己胸脯了,謝大娘才恨恨的鬆了嘴,往旁邊一閃,頓著足指著李清就罵起來,「都是些負情薄悻的男人,沒良心!玉兒還在京城造聲勢、苦心操持慶典,你個,你個沒心肝的倒忙著在江寧娶新人!」

    娶的是雲三娘啊,咱在江寧可沒兜搭什麼新的小妹妹好不?那雲三娘能算新人麼?老相識了啊,應該算不新不舊的人,李清還想調笑著解釋幾句,卻見謝大娘癟著小嘴,兩隻眼睛閃著淚花了。

    也顧不上揉揉現在還生痛的手臂,李清腆著臉湊上去,伸左手摟著謝大娘的肩膀,剛才咬的是右手,要是謝大娘還不解氣,換個手咬就沒那麼痛了,「玉兒。非是不願先知會你一聲,只是這念想來的突然啊,主要是施二娘才嫁了人,怕三娘見了心裡不自在,因此才趕著辦了婚禮。」

    謝大娘不情願的在李清懷裡扭了幾下,到底也沒掙脫開去,歪頭瞪著李清,「既然你娶地是雲姐姐,玉兒怎會著惱?你放我這般小心性麼?若是有這心,為何前些時日的信上不說?等那樓船進京方才知曉。還是過了幾日才知的,你三郎分明就沒把玉兒放在心上。」說完,眼淚順著小臉就流下來了。

    看來警報解除,謝大娘已經沒有再咬人的衝動了,李清這才伸過右手把謝大娘圈在懷裡,好好哄吧,男人泡妹妹的水平,還就體現在這上面了。

    還就是做賊心虛,一聽見京城來人,就以為是來找拐賣分子的。人家謝大娘可不就是京城來的?

    謝大娘的確很委屈,一個多月前收到雲三娘的來信。說是江寧廂軍要送樓船進京,屆時廂軍們還要好好露一手,那可都是李清的心血來著,謝大娘在京城裡待著,一直把李清能早日回京當作最大地事情在想,無奈現在朝堂上情勢複雜的很,風雲變化莫測,這會子想托人為李清說幾句好話,怕是誰都不敢出頭。

    既然朝堂上動不得心思,那謝大娘便把心機全放在辦慈幼局上面了。別看李清都日日在玄都觀裡幫忙了,不過這小子純粹是添亂的多,而京城的慈幼局,卻比江寧的規模要大得多了。雖然咱大宋的都城在汴梁,可不管是京東路還是京西路,要論富庶。卻比江南要差得遠了,因此民間溺嬰的數量也比這邊多。

    甘十三娘也的確能幹麻利,心思也靈巧,可畢竟見的世面不一樣,首先這江寧這大官就不像京城裡滿街跑,因此要論見識,就比謝大娘差遠了,就拿這衛生巾的事情來說,謝大娘一收到樣品,連試都不用試,就知道這玩意在咱大宋肯定有前途,誰家沒女人?

    見識多,辦事地氣魄就大,既然信中都說李清弄這東西還就是給秦樓楚館的姑娘們謀個出路,除了京城地各大樓館,謝大娘還招來了西京、輔京、南京以及京東路大一點城市裡數得上的樓館一起商議,無需討論這進項歸誰,反正是李清李三郎為姑娘們的好心思罷,既然平添了做衛生巾的收益,其他地方的樓館又豈能不領情?何況還是個得名聲的好事,因此,這秦樓楚館姑娘們辦的慈幼局也都遍地開花了。

    京城的慈幼局便是由秦時樓挑頭了,不過沒辦在京城裡面,而是在郊外找了片地方,離水雲莊不遠,人家開封府也開明的很,並不認為到時候姑娘們開的慈幼局比官府辦得要好就是掉臉面,人家做善事難道都不給麼?那片地還是官地,乾脆開封府連地價都沒收了。

    謝大娘忙啊,反正秦時樓現在生意慘淡,官員三年不給聽樂,又在天子腳下,別說掛著職差地正經官兒不敢上樓來聽樂,就是那些貴介公子們,又有幾個不是戴著什麼郎啊,使的名義官,也不敢明目張膽的來,於是謝大娘乾脆便叫月娘幫著料理秦時樓的大小事務,自己專心打理慈幼局,還要經常接待別地地方來取經的姐妹。

    說實在話,那衛生巾不過才剛開始做,要論進益都還談不上,可京城的慈幼局就比江寧地規模大多了,而且效果也要好,收的小兒都過千數了,你想想一千多張嗷嗷叫的小嘴,有多少事情等著忙呢。

    秦時樓現在也沒多少進項,幸好李清被趕出了京城,可水雲莊卻是不尷不尬的很,都不知道算誰的,因此謝大娘一狠心,反正管事的還是柳七和張管家,乾脆把莊裡的錢都拿出來使喚,這次到江寧,還正好給李清解釋一番。

    這麼做可全是為了李清,不就是因為名聲不好才被趕出京城的麼?咱實實在在的做個大善事,到時候把名聲傳揚開來,再托哪個官兒到朝堂上一提,興許就這麼順水推舟的讓三郎回京城了。

    要說謝大娘這心機是沒得說的,放在後世絕對是商界女強人,李清那水平要差十萬八千里了,這不收到第二批做好的衛生巾,人家謝大娘可聰明,眼睛才不盯在眼前利益上,不要說宮裡

    |都讓姑娘們上門去送,不收錢,只是言語間透露秦樓楚館辦了個慈幼局,夫人娘子的要是有空,便去看看捧個場就好。

    東西好用還不收錢,捧場的人可就多了,都是女眷啊,話說女人們地愛心那是一幫臭男人沒得比的了。瞧見那麼多待哺的小兒,還說是沒爹媽要的,自然要心軟,這心軟了人就善了,當場摘珠花、脫首飾的就不在少數,更多的隨後就打發人送錢來,甭嫌少,就當做個善事吧,這實事哪是吃齋念佛比得上的?救人一命,可造七級浮屠呢。

    說實話這收的錢可比賣那些衛生巾要多哪去了。何況有些個高門大戶的女眷是接伴來的,這善心地表現都存了比高低的心思。居然一個戶部侍郎的娘子就送了二百貫,咱家可是侯府,少說也得五百貫,不這樣怎麼顯得出地位!

    謝大娘也不貪心,除了留一部分錢準備送回江寧,其他的錢還都分了出去,西京南京的樓館都分了不少,這錢就做辦慈幼局和做衛生巾的開銷罷。

    還估摸著這慈幼局的名聲要過一段才能顯現出來,正好收到信,說江寧樓船要進京。而且李清還要露一手,謝大娘哪有不上心的?而且因為弄這衛生巾的事情,謝大娘已經言明只要是煙花中的姐妹個個都能得好處,因此京城裡地姑娘們更是齊心的很了。又加上高公爺帶著逍遙會地一幫公子哥兒興風起浪,離樓船進京還有三天,京城已經是無人不知道到時候虹橋邊有大熱鬧可看。反正那一天京城裡是萬人空巷,屆時還在城裡亂晃悠的人,連路上的狗都會鄙視他。

    當時的熱鬧場面謝大娘可不願意說,人家還正為這個生氣呢!

    本來雲三娘寫了封信要小白將軍轉交給謝大娘,可那會子這些廂軍可是紅人,根本脫不開身,等到謝大娘出面請小白將軍和莫風他們吃飯時,已經過去四天了,這會才得知李清娶了雲三娘,特別是酒桌上莫風還使勁描敘當時的熱鬧情景,把謝大娘氣得個萬佛朝宗,一個三郎,一個雲姐姐,敢情你們把我當外人啊,不行,非要問個明白不可!

    就這麼謝大娘將諸般事情做個交代,租了個船直放江寧,本來這一路上謝大娘又是氣又是恨的,直想著見了面要怎麼收拾李清才好,可就這麼咬了一口,又被李清摟著說了半天好話,這氣還就消得差不多了。

    「你這狠心的,回回收信,竟不見你隻言片語在上邊,便是有那麼句話也好,總是畫圈圈,一點不知疼人。」謝大娘在李清懷裡撅著嘴說道。

    李清撓著頭不知道怎麼回答,給你寫信咱也得會用毛筆才行啊,一般都是雲三娘動筆寫,若英還在邊上呢,咱有啥私房話能說出來啊,雲三娘倒是次次要問李清有什麼話要交代的,沒奈何李清拿起筆畫一紙的圈圈,而且圈圈還不怎麼圓,惹得若英在一邊笑。

    不圓又怎麼了,好歹也是咱親手畫的,咱可是哼過圈圈曲給你聽地,不就是相思欲寄無從寄,畫個圈兒替麼,再說我畫圈圈,你就該想著叉叉,男女之間,還有啥話比圈圈叉叉更加親熱的?

    「卻也奇了,三郎在江寧這麼些時日,也不曾說出過甚的乖心肝來,原來這般也叫不知疼人,不知妹妹想叫三郎怎生個疼法才好?」兩人正起勁曖昧,猛得門外有人笑道,謝大娘輕呼一聲掙脫了李清的雙手,羞笑著叫道:「雲姐姐,妹妹到這許多辰光,也不早些出來相見,莫不是得了佳婿,這姐妹便拋一邊麼。」

    雲三娘笑吟吟和若英推門進來,「如今這相公都給了你,便是如何拋你在一邊了?倒是若英和我需小心在意些才好,一不留神別讓你拖了三郎私奔去也,我姐妹欲托無人,欲哭無淚地,那時節才明白什麼叫狠心呢。」

    謝大娘的臉更紅了,「一載不見,姐姐也這般打趣人,果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地水,今日才知這話不錯。」

    雖然謝大娘不算外人,而且和李清早有那麼點曖昧關係,房裡的人都是明白的,可被自己兩個老婆當場抓住自己,李清還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幾個女人相互打趣的時候,李清只能在邊上傻笑了,還真是色令智昏了,剛才在院外明明叫那跟來的人回玄都觀報信,自然雲三娘和若英就會馬上趕來,可一見了謝大娘,還就摟著捨不得放手了,這下好了,現行犯。

    玩笑開過,三個女人才相互見禮,顯得李清很是沒禮貌,誰叫他一見人家就抱抱呢?

    三個女人一台戲,一會笑,一會哭,李清就在邊上看戲,不過心裡好大的不以為然,女人麼總是要嫁人的,人家劉胖現在跟著范仲淹做從事,施二娘跟著他也不算很吃虧了,有什麼好傷感的?大不了改天咱們一起去瞧瞧她就是了。

    「三郎,倒真是謝家妹子心思靈巧的多,瞧京城這慈幼局辦的,我倒真是不能比了,日日在玄都觀忙得都沒個頭緒,今兒倒要好生請教一番了。」聽了謝大娘的敘說,雲三娘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話是沒錯的,雲三娘性子也偏柔弱,要論決斷殺伐能力,恐怕李清和她都沒法比,不過雲三娘衝他說這話,他倒是有些心虛了,要說這事還是他挑的頭,可他天天在玄都觀裡推小孩的屁股玩前滾翻,好主意都沒出過一個了。

    得,你們說吧,姐妹們也是快一年沒見了,多敘敘舊,今兒咱下廚好了,也叫謝大娘嘗嘗咱的手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