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流手段(一) 文 / 狐雲

    皮人在很多情形下都佔便宜的,否則也不會有「好女一說,牛糞蛋蛋上的鮮花哪來的?告訴你吧,十有**都是賴回來的!

    當然賴的時候還得瞅準了機會、瞅準了人,比如在求婚這種事情上面,沒把握的時候可千萬別在一個平時不怎麼會害羞的妹妹面前使出來,話說求婚不遂對一個男人自信心的打擊那是天大的,可更大的是那個妹妹拒絕完了,還一本正經的告訴你:以後我們做好朋友吧!

    啥意思啊這?求婚沒答應但這頓飯還得吃完?殘忍啊,以前電影裡每到這個橋段,李清都是閉上眼不忍心看。

    求婚無非就兩個結果,一個是答應,一個是不答應;可李清卻知道今天在雲三娘面前,這兩個結果都得不到,想著雲三娘一聽李清求婚,立馬撲過來說個我願意?得,寫yy書去吧!但是雲三娘卻肯定不會同意,這點李清可是吃準了的。

    為啥要整出這麼多花哨來?一來李清自己也不好意思張嘴,二來李清怕到時候雲三娘也和謝大娘一樣,大道理先搬個三、五條來,然後和李清約個時間,這可不保險,當初謝大娘就是這麼忽悠來著,什麼一年之期!這會都往兩年上趕了,謝大娘還在京城裡活蹦亂跳呢,他李清都給遣送到千里之外了,上哪娶去?

    還是先揣在兜裡保險!

    當然就得使上手段了!誰叫咱是風流人呢?就得讓雲三娘在頭腦失去思考能力的時候,非糊里糊塗地答應了不可!否則羅曼蒂克的。還有個啥作用?

    明月雖然當頭照著,可要在岸上看清樓船上人的舉動還是不可能的,要不然,雲三娘也不會乖乖的跟李清跑上來,但卻沒想到才舒緩了心情,李清也把手鬆了,風清月白的,忽然李清會做出這麼個舉動來,雲三娘可不知道什麼叫吻手禮。繼而又聽李清要她嫁給他,雲三娘只覺得臉上紅雲四起,想掙脫手上使不出勁、想跑開腿又軟得像麵條,心裡只剩一個念頭:羞死人了。羞死個人了!

    要的就是這效果,眼前的佳人側低著頭,身子在晚風中,似乎都有些站立不住。李清可沒乘機一把摟過小纖腰先吃吃豆腐,更不會幹使勁催問結果這麼剎風景的事來,因為他知道一層船板下面,不知道多少人支著耳朵在聽動靜呢。

    手當然不能松。一鬆再拽回來就不那麼自然了,還就這麼握著好,可惜樓船並沒有乘風破浪。否則這造型也不比《鐵達尼號》裡面遜色多少了。

    口中一聲忽哨。雖然不是很響亮。但把咫尺之遙地雲三娘還是驚得一個趔趄,李清忙把雙手一緊。將雲三娘拉近斜靠在自己身上,弄得才想著這個三郎為啥要吹口哨的雲三娘這會又沒了思維能力,神情恍惚中更是聽不見那一聲微弱的弓弦響了。

    「彭!」一朵燦爛的煙花就在李清頭頂不到十米處炸開,一時珠玉四濺、煥彩流金。

    靠,還是比不上安小哥有經驗啊,居然離得這麼近炸開,饒是李清早有心理準備也給嚇了一跳,不過還歪打正著了,連李清都給嚇了一跳,更別說雲三娘了,此時整個身子都偎到了李清懷裡,李清心搖神蕩之下,也不再暗罵下面那個射煙花地了。

    這一枚煙花炸開,就是一個訊號,緊接著四枚煙花又從樓船的四角上炸開,這一次連雲三娘都從李清懷裡偷眼觀瞧了;岸上的人群見了第一枚煙花綻開還未反應過來,此時見了這四枚煙花,人群便像炸了窩一樣,一遍驚呼聲。

    這四枚煙花將樓船那高大的身影從夜色中顯露出來,有眼尖地人便發現那樓船的頂上似乎有兩人呢,紛紛拿手指劃,只是距離遠,瞧不真切,不過晚風吹拂下,衫裙飄搖,宛如畫中人一般。

    四朵煙花才在夜空中消逝了痕跡,江邊最高的一座乞巧樓上卻升起了一溜火星,緊接著一個五顏六色的光團炸開,之前地五枚都在樓船上放的,雖然岸邊人看的真切,可畢竟距離有些遠,而現在地這枚卻是在人群頭頂上炸開地,岸邊上地幾萬人都是高聲呼喊起來。

    就如變戲法一般,剛才還是漆黑一片的乞巧樓瞬時便***通明,在江水地輝映下顯得格外玲瓏剔透,而且樓頂還高高掛著兩個大紅燈籠,早有人在樓下指著燈籠叫道:「喜!喜字!快

    兩個喜字!」

    才有不少人跟著剛才叫喊的一起抬頭看燈籠上的字呢,卻見江面上也綻開一朵煙花,然後一座飛簷畫梁的花船便在江面上露出了身影,咱江寧幾曾少了風流客?好多年輕哥哥指著江面高聲叫道:「瀉玉舫,瀉玉舫!怪不得今兒謝客呢,原是到這來了。」

    瀉玉舫在江寧的名頭那可是大了去,誰不知道咱秦淮河上規模最大、姑娘最標青的花船就是它,就算大部分沒機會上去看看,怕是花船上的風流韻事都能說上一二的。

    叫聲之大連李清在樓船上都聽見了,來了江寧這麼久,和甘十三娘也那麼熟了,他倒還真不知道瀉玉舫是什麼摸樣,才支個腦袋往江面上看呢,忽而醒悟到現在自己懷裡還抱著一個呢,忙轉過頭來看雲三娘。

    雲三娘又豈是個笨的?若說前面幾處煙花綻開,她還有些驚異,現在連瀉玉舫也放煙花,當然明白這一切都是這個三郎弄得巧了,見李清眼睛轉向她,忙將臉埋在李清懷裡,還就是不給看!

    一朵煙花,岸邊亮起一座乞巧樓;一朵煙花,江面閃現一座花船,岸邊人群的歡呼聲也是此起彼伏,等他們覺得才找到規律呢,忽而一朵煙花在高高的城門上炸開,等轉頭看時,好傢伙,整個東城門也全掛上燈籠了。

    沒辦法,誰叫咱江寧府庫裡的硝石、硫磺多呢,這硝石、硫磺也是咱大宋軍隊裡的常備物質,可自從南唐歸順以來,江寧城已經幾十年不聞刀兵了,這硝石、硫磺老放在倉庫裡也容易潮濕變質啊,因此李清把它全端了。

    放,可勁的放!咱鬧騰它一夜好了,再說營裡的弟兄誰放誰不放,這也不好分啊,乾脆人手幾支好了,咱不給他晏大人省錢;其實李清的手藝還真趕不上安小哥了,至少所有引信都有些短,李清可沒考慮到一般的弓箭可沒法和特製的弩比速度,不過這樣也好,在人頭頂不遠處炸開,這震撼力還特別大些。

    有些個弟兄還專門鑽到人群堆裡去放,被一群小孩用崇拜的眼神看著,想必這滋味受用的很,特別是才在操演上博了綵頭,這一身拉風的軍服當然要近距離的好好騷包幾下。

    這會江岸上簇擁的人群幾乎有些無所適從了,根本就鬧不清下一支煙花會在何處綻放,個個仰著頭伸著腦袋滿世界亂轉,他們卻沒留意到江面上已經多了另外一個盛景。

    那就是燈!

    這還不是一般的燈,因為這些燈是飄在水面上的,也是乞巧節上的舊風俗了,岸邊的乞巧市上也是到處有賣的,在咱大宋叫它「水上浮」,它不僅僅能飄在水面上,而且上面的蠟燭也有講究,用蠟燭鑄成鷹啊鴛鴦等各種動物的摸樣,當然少不了牛郎織女這些應節的人物,而且還有很多是塑成了一個嬰兒的摸樣,反正乞巧節就是用來許願的啊,這做成嬰兒的就是取個宜子之祥,還有專門的名兒叫「化生」。

    而此時江面上的燈卻都是秦淮河上姐妹放的,而且這些燈用根絲線牽著,並沒有隨水流而去,也不知道甘十三娘是怎麼和那些姑娘們安排的,這些燈不僅製作精巧,而且又大又多,幾十艘花船本就是錯落有致的圍在樓船周圍停放,此時每艘船邊都牽著幾百盞燈,整個江面上放眼望去,幾為燈的海洋。

    錯了,燈的海洋根本不在江面上,而是在江岸。

    這會煙花綻放的頻率已經慢慢稀疏下來,而滿江的***卻提醒了江邊這數萬的百姓,大家誰不是到這裡應節來的?又有幾人不曾心底暗埋了期望?

    本身江面上就已經星落棋布的開滿了燈花,現在更不得了,爭先恐後放入江水中的「水上浮」***搖曳不說,而且一時間連水流都帶不走,都在近岸的地方簇擁起來;今兒乞巧市上賣「水上浮」的可是笑逐顏開了,天色才剛剛舉***,而各處已經全部賣光了貨物,好多隨大人一起幫著賣貨的小孩還嘴撅得老高:就知道賺錢,連一盞都不給我留!

    李清輕輕在雲三娘耳邊叫道:「三娘,三娘,你快瞧瞧江面上,這盛景怕是日後再也瞧不著了!快看看啊!,你放心,我不使勁盯著你瞧行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