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三百一十六章 乞巧節 文 / 狐雲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娘千百歲千萬年。」這便是乞巧節上女孩子的心願了,不過似乎少了很重要的一項,無他,咱中國古代的女兒家多少知道保持幾分矜持的,有些心願怕只能偷偷的在心裡對自己說,即便瞧見了意中人,最多拿個瓜果衝他腦門來一下,而不會像後世裡那樣,追著個明星帥哥撕心裂肺的大喊:「xxx,我愛你,我要嫁給你!」

    也不想想的,做的這麼沒皮沒臉了,有誰會娶你?

    話說一提起七月初七,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了,其實咱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浪漫之處絲毫不弱於古希臘神話,到了這段時間,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確隔著銀河遙遙相對,至於傳說中的相會,那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了,畢竟那段距離可不近,就是拍個電報,也要十六年以後才能收得到。

    有時候科學和浪漫可是死對頭,幸好咱大宋人根本不鳥什麼科學知識,寧願相信真的會搭上這麼一座鵲橋,讓有情人享一夕之歡,正如秦少游寫的那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人間無數。」

    這七月初七幾時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扯到一塊的,已經無從得知,不過這乞巧節卻是在漢朝就有了記載,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便寫著「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到了唐朝就愈加隆重了,唐玄宗更在宮中修了一座高達百尺的乞巧樓,其實他和楊貴妃那天晚上在乞巧樓上幹了些什麼應該沒人知道的,可咱老祖宗也會yy,一,七七,渾像他一直在邊上偷窺來著。

    可他就算沒偷窺,人家的yy水平也是直叫後人汗顏的,那句「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炙人口,廣為流傳,以至於咱大宋都多了個習俗,此時正是菡花開的時候,於是有人便巧妙的將兩朵蓮花接在一起,當作並蒂蓮提在手上,以示對這yy先驅的崇拜之情

    當然乞巧節還有很多風俗,而且大多都與女孩子有關。實在應該叫女兒節,有拿著絲線在月光下穿針地,穿過了就叫「得巧」,可別以為簡單。乞巧用的針可是特製的,與一般的不同,有雙眼,五眼。七眼的,最多一種是九眼,精細異常,這純粹就是難為人了。好好的一個大過節,那沒穿成功的女孩兒可不得哭一宿去!

    這乞巧另外還有很多別的項目,比如讓小蜘蛛結網啊、弄花啊、唱歌什麼地。反正都女孩子們在鬥心思、誇靈巧。和老爺們相關的也有一條。就是曬書,古時候又沒什麼防蟲劑、防腐劑什麼的。這書要常拿出來曬曬才行,也選上這一天了,否則一個節日盡女人家高興,這男人也要心理不平衡了。

    這參與感一強的,有時候也不是好事,就像後世地三八婦女節,男人就該一邊涼快著才好,沒事亂參合可要吃虧的,據說當年司馬懿在大魏勞苦功著、位高權重,可曹操卻不是個好相與的主,因此司馬懿便裝瘋賣傻辭官不做跑家裡享清福去了,曹操什麼人啊,當然就叫人偷偷監視著這老小子,話說到了七月初七,人家司馬懿也尊重民間風俗,把家裡的書也拿出來曬曬,結果監視地人回去報告曹操,這老小子根本沒瘋,還知道曬書呢!於是司馬懿只好乖乖回朝做官,繼續為曹操賣命。

    既然有了那麼多與節慶相關的習俗,那自然就需要很多配套的東西了,賣這相關物品的,叫著「乞巧市」,一般都是官府搭建,往年江寧府地乞巧市一般都設在秦淮河邊,原因不說也明白,可今年就不一樣了,居然設在城外,而且官府和城內富紳的乞巧樓也搭在城外了,按說東門和水門之間那地界平素就沒幾個人的,這幾天卻熱鬧非凡。

    連某些自命風流地人物,還想上花船尋個相好地姑娘一起共度七夕呢,今年也是吃了閉門羹,因為整條秦淮河上地花船都傳了話了,甭管多大的來頭、多熟地相好,今日秦淮河上的花船一律不開門納客!

    得,今兒也只能規矩一下了,聽說江寧的廂軍也要在水門外操演的,肯定去看熱鬧的人不少,咱想風流,便到大姑娘、小媳婦堆裡擠擠去吧。

    李清現在沒這個心思到姑娘堆裡去擠擠,他正忙著訓斥人呢,訓的不是別人,正是劉啟才劉胖才子,人家帶著施二娘按風俗回門來了,昨兒就到的,其實李清昨兒已經訓過人家了,只不過一瞧見施二娘雖是風采依舊,卻做了婦人打扮,忍不住又訓開了。

    不過劉胖這傢伙才抱得美人歸,心情

    暢的很,隨李清怎麼訓,一律乖乖點頭,連個駁嘴都李清吆喝幾句自己也覺得無趣了,施二娘在一邊笑盈盈的看著,絲毫沒在意劉胖受癟,她可是認了李清做兄長的,凶一點還正好代表了娘家人的氣勢。

    不過雲三娘在一邊就看不慣了,人家還是新姑爺呢,哪能這麼不給面子呢?「三郎,你便也消停些,劉公子可是回門,又不是進軍營!」雲三娘瞪了李清一眼,又轉頭對施二娘笑道:「施妹妹也休要介意,你素知三郎為人的,且與劉公子也是情同手足,他是怕到了等到泰州,若是范大人頗有微言,也是壞了兄弟體面,倒不是真的苛責劉公子了。」

    施二娘忙回了個禮道:「雲三姐這是說的甚話?施二怎不明公子用心的?就是苛責些,也是為著劉郎好,再者劉郎行事也多有不妥之處,泰州可不比在京城,怕是好些行徑還要改了才是的,范大人為官清正,行止端方,如何再可像宏毅寺一般。」

    雲三娘掩口笑道:「若說起宏毅寺,倒委屈了劉公子,始作俑者卻還是三郎才是,若無他慫恿,劉公子應還是太學中一斯文學子呢。」一轉眼瞧見若英躲在李清身後竊笑。不由歎了一聲道:「若英妹子也是太柔弱了些,便由著三郎胡鬧了。」

    施二娘忙接口道:「既是姐姐也到了江寧,何不就儘管管?我瞧著公子倒是聽你話多些。」

    雲三娘哼了一聲道:「若何能管得了他?施妹妹不知道,原本玄都觀添了些小兒,諸般事都未料理得清楚,誰知昨日姐妹們都說今兒要將息一日,且那晏大人又將乞巧市擺在東門外了,還言道廂軍操演以饗江寧父老。這定是三郎弄巧無疑了!」

    劉胖一邊忙陪笑說道:「三娘。」嘴才張就發現施二娘的鳳眼瞪了過來,忙改口叫道:「雲姐姐,小弟早便聽二娘說了,那廂軍被姐姐操演的威風八面。竟是京中禁軍也比不得了,今日有幸,正要開開眼界,再者三郎也是一番好心。見姐姐連日操勞,今兒清閒一日,便是想著招兒為姐姐消乏呢。」

    雲三娘一聽這消乏兩個字,心中卻想起前幾日將李清推出房門的情形來了。也顧不得再指責李清胡鬧,臉都有些微紅,嬌嗔的看了一眼李清低下了頭。

    有兩個幫腔的了。李清一直就在邊上傻樂。心中有鬼啊。可不敢正面和雲三娘辯白了,而且保持傻笑表情都有些艱難。因為同樣一起玩躲貓貓遊戲的若英也是強忍著笑,你說要忍笑你掐自己的肉好不?若英將頭藏在李清背後卻是一個勁的掐李清腰上地肉,幸好雲三娘低了頭,沒瞧見他嘴角都有些扭曲了。

    還真瞞住了雲三娘,連施二娘和劉胖若英昨天都偷偷把實情說給他們聽了,現下是大家明白,就雲三娘一人不清楚了。

    彈琵琶的人,這手哪有不巧的?雲三娘才沒心情過這乞巧節呢,她的針線活雖不能和「針神」張七七媲美,可當初在京城眾姐妹眼裡也是一絕了,有自信的人才沒心情和人家爭強好勝。

    當然,也並不因為自己針線就傲氣的,玄都觀設慈幼局本是李清的主意,只是這疲賴人一甩手便丟開了,雲三娘哪能不盡心弄好的?不過她本不是殺伐決斷地性子,少不得事事就要多費些心思了,所以她根本就沒想著要特意的過什麼乞巧節,那些小兒可是日日張嘴要吃的,如何可以偷這一日清閒呢?

    只是現在想忙都沒得忙了,因為玄都觀裡今天一個小兒都沒有,昨天甘十三娘就找她說,連日辛勞的,趁著這乞巧節,姐妹們也要歇息一日才好,再說乞巧節本就是姑娘們看重地,總要有個緩口氣的時候。

    招呼好這麼多的小孩兒自然辛苦,雲三娘也是看在眼裡,姑娘們要求松乏一日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她有些不明白甘十三娘的安排,難道把這些小兒都帶到花船上去,姑娘們就可以清閒了麼?要說玄都觀裡地家什怕還齊全些呢。

    只是甘十三娘和泯月根本不與她分說明白,竟是安排姑娘們攜小兒自去了,瞧著人家那似笑非笑的神情,算來好像就是自己才真真算是清閒了,雲三娘疑心怕這又是李清特意安排的吧?想到這心裡也有幾分甜絲絲的。

    本身施二娘和劉胖這小兩口就是為李清打邊鼓湊趣呢,雲三娘這麼一害羞,一時之間還想不出什麼話好說了,而李清和若英擠眉弄眼地也不說話,這情形還頗有些尷尬了;幸好這時張叔打外面進來,低聲對李清說道:「公子,諸事已妥,瞧這時辰,也該動身了。」

    此刻落霞滿天,殘陽如血,江面上徐徐吹來的清風

    一卷而空,叫人精神為之一爽,江寧城的東門外彩帳湧湧,個個臉上都是笑容,連應該把守城門地官兵都給擠得無立錐之地,乾脆也混到人流中逛逛去了。

    水門也大開,離著水門三箭之地,便泊著那艘雄偉無比地樓船,只是這樓船江寧百姓已經看熟了,覺得這本身就應該是江寧一景了,在這乞巧節裡,大家地興致還是給彩帳中陳列叫賣的各式玩物吸引過去了。

    當然,其中肯定不乏某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地,眼光一直追隨著各式裙裾、百樣雲鬢,那些人應該算是李清的同志加革命戰友了,一番佳節過後,殊不知又會增加幾多風流韻事了。

    不過李清今天是沒福氣和同志們一起戰鬥了,劉胖也不行。他們這幾個人正在張叔袁叔帶著子弟護衛下,艱難在人群中一點點往前擠呢。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怕不是大半個江寧城的人都擠到東門外面來了,早早的街道上大車已不能通行,只能下來走,幸好有李家莊的這些子弟勉強在人流中擠出一條道來,而且劉胖也奮力表現自己的勇武,要換成李清自己帶著三個姑娘。保準一會便誰都找不找誰了。

    笑容永遠都最有感染力,即便李清在人群中都被人踩了好多腳,臉上也是笑嘻嘻的好像是他踩著別人一樣,劉胖雙手使勁往外張。努力把施二娘衛護在身前,兩人不時還相視一笑,施二娘又回復了當年地風情萬種,不知羨殺邊上幾多看客。

    而李清就沒那麼誇張了。反正張叔和袁叔會盡力不讓人擠著若英和雲三娘的,人群中若英早把李清的手拽得緊緊的,沒過一會,雲三娘的手也落入了李清的掌中。許是這熱鬧的氣氛也感染了雲三娘,覺得李清握住了自己的手,只是臉兒微微一紅。便由著他了。

    姑娘家就有很多毛病。其中一樣。就是喜歡些花裡胡哨地小玩意,見了就挪不動腳。初初若英和施二娘還撐得住,知道今天要好好配合李清,可一路行來,彩帳裡賣各色應節玩意的又何止幾百上千家?少不得她們要駐足觀瞧了。

    劉胖新婚燕爾,自然是寵媳婦多的,見施二娘很有些心熱,便擁著她湊到彩帳前面了,這頭一開,若英便也去湊熱鬧了,雲三娘在這三人裡面算是個素來穩重的,可畢竟也是二十出頭地姑娘家,終究頂不住誘惑,也加入了買東西的行列。

    看來這喜歡購物是千百年女人家永遠都改不了的毛病,而且最大的缺陷,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收手;很快,劉胖他不是身高體壯麼?於是他便一人抱了四個魔合羅,其中施二娘選地那個還特別大,足有半人高,塊頭大的老公就是優質的購物車!

    張叔捧著一個「谷板」,這東西就和後世的模型盆景一個樣,只是顯得更加精巧些;袁叔抱著一個「花瓜」,雖然上面雕刻地人物花鳥著實精緻,可李清就不明白買個大冬瓜拿回家能幹什麼!

    那些個李家莊子弟也沒被放過,有的手上抓著糖人,有的拿著各式各樣地蜜餞,還有地拿著用彩線繫著地、綠豆小麥發的芽;李清好奇地問這能幹嗎?要炒豆芽菜這麼少也不夠吃啊?雲三娘瞪了他一眼要他閉嘴,告訴他這東西叫「種生」,一會要拋到水裡做乞巧用的。

    女人當然不能拿這些東西以影響形象了,人家三人每人手上拿著支並蒂蓮,若英另一隻手抓著一版乞巧針,而施二娘拿著一個盒子,還不給李清看的,說裡面都是小蜘蛛,倒把李清嚇一跳;還是雲三娘選的東西好看,提著一盞精巧的鴛鴦燈。

    這中間就數李清最沒形象了,咱大宋人也會耍心機做生意的,那些買果食花樣居然也會什麼買一送一,果食買得多了,便送玩具,這玩具也是特製的,一根長長的竹棍,上面粘著一幅武將摸樣的畫,說是門神也不大象的,還有個名兒叫「果食將軍」;你說果食買多點也就算了,咱們這群人也沒誰是小孩啊,可連雲三娘都說好看,沒奈何,李清只好一手抓一個「果食將軍」,倒把人群中追鬧的小孩子狠狠的羨慕了一把。

    本來人群就很擁擠,手上拿了這麼多東西就更加難行了,從東門到江邊不過里許路,李清他們卻走了大半個時辰,快到江邊人流才稀少些,李清幾個人一出現,讓早就在這等候的莫風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看著李清手中握著的「果食將軍」哭笑不得,咱這李公子還真是懶散人,今兒可是你想娶媳婦好不?居然有心情去逛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