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斗小 文 / 狐雲

    人不可貌相的,這道理李清懂,不過見了這「子夜規」的時候,李清還是有些吃驚,或者說,是失望了。

    男人心裡都有一個江湖夢的,所以武俠小說是成人的童話,仗劍縱馬快意恩仇,何等暢意,因此心裡對這個據說久負盛名的俠盜滿懷著些期望的,沒西門吹雪那麼帥沒關係,得像陸小鳳四條眉毛那麼有特色,高手麼,總得和別人不一樣一點才對得起讀者觀眾。

    可這個「子夜規」站李清面前,李清還真想不到用什麼話來形容他,中年書生,一襲青衫,仔細打量,還說不出年紀有多大,反正就是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因為相貌並不老,但整個人的神態卻透著一股濃濃的倦意。

    人不高不矮,腿不長不短,腰不粗不細,怎麼看怎麼沒特點,就連眼神也是平和的很,一點銳氣都沒有,這樣的一個人,長的好沒成就感李清可不會就此看輕人家的,光延州之行裡,劉叔一歷戰陣才露出橫刀立馬、捨我其誰的真面目已經給李清一個教訓了,不過他還是很失望,就像一個小孩一直盼著一個玩具,結果玩具到手卻發現不怎麼好玩一樣。

    李清一聽說這俠盜是仗義而不會取人性命的,所以李清怎麼著都吵著要來,慕容一禎也勸不住,畢竟人家投函就是衝著李清來的,江湖異人,怎可不見見的,就是要個簽名也好啊,甭畫個什麼鳥了,只是眼前這人,唉,你就是像鼓上虱時遷那樣獐頭鼠目也好,沒曾想是這麼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物,這一扔進人群裡保證就想不起他什麼樣子了。

    如今制科開考在即,京城裡滿是待考的士子,而且這人一開口說話。也是一副讀書人的模樣,「李公子依約而來,果是信人,在下冒昧相約,還請勿怪才好。」

    笑話,這不來行麼,老子行雲布雨之際,你在邊上看現場直播。不解決了這檔子事情,以後咱的性福生活還要不要繼續下去了,疑神疑鬼的非弄出精神不可。

    腹誹歸腹誹,表面上李清還是笑笑的一拱手道:「李某何德何能,相召如此有誠意,既蒙盛情,敢不應約的?」

    聽了李清這帶骨頭的話,那人卻像一點感覺不到一樣,笑笑地一擺手,「久聞李公子性情中人。今日有幸結伴同游。在下實感榮幸。瞧這位慕容官爺的氣度風範,如此年輕便做了指揮使,這身手定是不幾。失敬了。」

    看來人家還真瞭解清楚了,明知道慕容一禎是軍中之人,還敢大刺刺的過來搭話,想必這子夜規之前在暗中窺視多時,確定李清這邊只來了兩個人,這才是藝高人膽大,覺得李清這兩人就奈何他不得了。

    慕容一禎只是抱拳一笑,並不開腔。

    見李清兩人都是不說話,那人微微一笑道:「我姓杜,我就是子夜規。」

    好。別看人長模樣不出眾,淡然的氣度不失大家風範,高人又如何?再怎麼說也是個盜,能在大庭廣眾承認自己的身份,這份膽量和自信就已經超群了,李清不由得心生敬佩,盜又如何?這人做不做虧心事,還真與行業沒啥關係的。

    李清朗聲笑道:「原來是杜兄,果然真豪傑。今日一見,足慰平生,只是不知漏夜遞函招小弟前來有何事賜教,還請明言,若是心存芥蒂,即便同賞風月亦要失色了。」

    那子夜規也是哈哈笑道:「人道李三郎行事荒謬,不曾想倒爽快的很,所來無他,為奪佃之事耳。」

    李清故作驚異的說道:「這個小弟倒是不明瞭,一未強取,二未豪奪,自買之田,佃與誰家便是大宋律法也管他不得,不知杜兄行的是哪家公道?」

    「公道自在人心,雖是你買之田,然些許佃戶經營日久,為謀生之道,且奪佃之後,又得舉家遠遷,這奔波之苦他人亦為之不忍,奈何公子無惻隱之心麼?且佃誰家不是耕作,如何多此一舉呢?富貴也需仁心,方合君子之道。」子夜規淡淡的說道。

    又是什麼狗屁君子了,李清輕笑道:「若此事亦需杜兄來顯公道,不免太煩勞些罷,這天下不平事何其多矣,杜兄管得過來麼?」李清心裡委實有些不滿的,所以言下也帶了些譏諷之意。這要不是那干酸腐書生多事,能鬧出這麼件事情出來麼,莫非這子夜規和那些人是一夥的?

    子夜規如何聽不明白李清話裡的意思,依舊淺笑道:「杜某何能,敢管天下事,能盡份力便盡份力,且聞旁人尋上門講理,卻被你叫人打將出來,此番作為端的叫人不服,杜某今日非是要行公道,而想討個人情,日後也好相見。」

    討人情是這麼討的?本來李清聽了這子夜規的話,心裡本生好感的,可聽到最後心裡卻有些不爽了,那天自己在邊上親眼看著的,絕對沒有動手打過,你闖進我的家裡,請你出去還不出去,難道扯出去有錯麼?可恨那干子文人信口雌黃。

    什麼日後也好相見,威脅我?李清本就不屑去解釋打還是打,這下更來脾氣了,李清搖頭道:「那些田在下另有安排,絕非多此一舉,杜兄的這個人情怕是給不了了,但請杜兄言明,日後如何個不好相見法的。」

    既然是約了李清過來,當然也想到了李清會不同意的,見李清說話有些火氣,子夜規倒是沒有在意,只是輕笑道:「公子休要負氣,莫如與在下行個賭約如何,若是公子輸了,便將田依舊佃給原戶,若是在下輸了,只要不傷天和,便為公子行三事如何?」

    李清一聽,倒很是動心了,乖乖,這子夜規可算是個市井遊俠兒了,這還真說不清什麼時候就得靠人家幫忙的,孟嘗君門客三千,就是什麼人都有的,要不是收留了那些雞鳴狗盜之徒,他能逃得出秦國、出得了函谷關?

    李清也是笑道:「不知杜兄賭得是何事?便先畫下道來如何?在下本事低微,未必便敢應承的,莫非杜兄也是琴中聖手麼?」

    那子夜規聽了這話有些一愣,隨即笑道:「李三郎手制鳴玉琴,京城誰人不曉,如何敢與公子較量琴技,吟詩填詞更是不敢,在下江湖人。自然賭江湖道。」

    這可是李清心裡打了小九九的,以前怎麼贏陳啟先,倒過來就怎麼對付這子夜規了,李清嘻笑道:「杜兄江湖人,小弟可不是江湖人,適才杜兄說我為富不仁,現下怕是有些恃強凌弱了罷,此法如何公道的?若是來個婦人與小弟賭約生孩子,那李清該如何個應對法?」

    子夜規心裡有些鬱悶,這個李公子也太能扯了。怎麼說到生孩子上面去了?只是李清說的似乎也有些道理。不過要是和李清比什麼琴棋書畫的,那又沒有勝算,本來想靠一身的本事,折服這個李清。現在聽他這麼一說,還真不好強行要比試了,子夜規一拱手說道:「既然李公子不肯見賞,就此別過罷,只是此事卻未曾了得,在下自行江湖道,李公子與權貴交好,料應無事的,後會有期了。」

    靠。不上當,李清還想照樣畫葫蘆,激得子夜規和李清斗些他擅長的呢,可人家比那個陳大才子可要聰明的多,聽他的意思,那就是要經常半夜上門拜訪了?那可不行,李清急忙叫道:「杜兄且慢,豈可如此便走呢?」

    那子夜規本已轉身準備離去,聽李清一叫。緩緩回過頭來,兩隻眼睛忽得精光一閃,慢慢的說道:「莫非公子仗著有官府鷹犬在側,便以為能留得下我麼?」之前一直是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此話一出,嘴角帶些輕笑,分明有些顧盼自雄了。

    這才是高人的真面目了。

    李清說那話只是急了,可沒想過要弄什麼手段把人家留下來的,你想想半夜摟著老婆睡覺,這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人在一旁偷窺,這能不急麼!這以後晚上還敢幹什麼?怕是連衣服也要多穿幾件。

    可聽子夜規這麼一說,知道人家誤會了,以為自己想留住他呢,一時訕訕的說不出話來;慕容一禎一直在邊上沒出聲,畢竟人家要找的正主是李清,可一見子夜規這副倔傲的模樣,心裡有些來氣了,特別是他說的話,本來他也是江湖好漢,向來都是罵別人是鷹犬,現在倒被人說成是鷹犬了,忍不住出聲說道:「江湖道便江湖道,公子,待我會會這個高人。」

    那子夜規聽這麼一說,上下打量了慕容一禎幾眼,然後眼睛望向李清。

    李清知道慕容一禎的身手很不錯,可強中自有強中手,江湖上向來是臥虎藏龍的,只是這子夜規現在這個鳥樣子也太吊了一點,根本就沒把兩人放在眼裡的架勢,牛個啥,你不就是一盜麼,對了,還愛偷窺的。

    這整件事情李清本身心裡就有些怨氣的,自己的田還給誰種都不行,沒打人被人賴上打了,還說成體無完膚,應付那些個文人士子就夠麻煩了,你說你個盜你不去偷東西,你找我麻煩幹什麼?

    瞧瞧這子夜規的身材也不是很高大的,而慕容一禎的兵刃拳腳功夫自己也見識過的,打起來怕是不一定輸的,李清想想,靠,賭了。李清笑著一拱手道:「杜兄,在下的這位兄弟便想討教一番江湖道,還請賜教。」

    子夜規沉聲道:「賭約依舊?」

    李清一笑,「自然。」

    子夜規眼光一閃,又打量了慕容一禎幾眼,出聲問道:「如何比法。」

    慕容一禎慨然說道:「杜兄示下。」

    子夜規悠然一笑,回首看了看街上熙熙攮攮的人群,輕聲道:「小?」

    「好。」慕容一禎隨口應道。

    李清在邊上可是丈二摸不著頭腦了,敢情人家黑道切口呢,不過心裡有些埋怨慕容一禎了,怎麼能讓人家劃道呢,那不是上人家的套了,人家肯定選自己最擅長的。

    這江湖比試不就是拳腳論高下,誰把誰打趴下不就完了麼,什麼是小?

    不說李清在這亂想呢,子夜規往人群看了一會,手一指前面的幾個小女孩子說道:「珠花。」

    「好。」

    「走。」

    話才落音,兩人已經是急奔前面而去了。

    李清在後面一邊急急的追上去。一邊順著子夜規手指的方向看去,前面人群裡有四個小女孩子,年紀也就在十歲出頭的,想是誰家小孩結伴出來遊玩,四個人追追打打,在人群中嬉戲,其中一個小丫頭的頭上,依稀插著根珠花。

    原來他們兩個人是斗誰能摘到那朵珠花?

    春暖花開的季節。清明遊樂也方興未艾,此時又正值華燈初上,街面上人頭湧湧,四個小姑娘又好動地很,在人堆裡擠了擠去,李清在後面追得都吃力了,只是追著看了一段,方有些明白這什麼叫著「小」了。

    子夜規和慕容一禎緊緊的跟在四個小丫頭後面,也是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不過他們可沒閒著。只見子夜規繞過一個提藍叫賣乾果的小販。似乎踉蹌一下,右手臂曲肘撞向慕容一禎左肋,慕容一禎右邊擠滿了人。也不好閃避,只得雙手一托撞過來的肘,右腳前伸,在子夜規的腳下一鉤,在李清看來,這招用得可是太溫和了點,子夜規只要向上一躍便可避開的,誰知道那子夜規卻不跳起,而是右腳抬起,身子一轉,斜退了一步。

    緊接著慕容一禎左手鎖住子夜規的右腕,右手往上一搭,一個十字交叉,一發力想拗子夜規的手臂,子夜規一沉腕,左手直接叼住慕容一禎的右手脈門,李清在後面正想看兩人怎麼個叫勁呢,一個頭戴方巾的文士搖頭晃腦的迎面對他們走過來,這兩人忽得一分。若無其事一般,任由這文士從他們中間走過。

    很多次在李清看來就可以分勝負的時候,兩人卻經常這麼莫名其妙的罷手不打了,看了好幾次這樣的,李清總算明白了,別說前面那四個,小姑娘不能驚動,就是在人群中打鬥的時候,任何人也不能讓發覺的。

    原來這就叫著「小」。

    這可比李清之前以為的拳腳交加、你來我往的要難得多了,身輕眼疾手快,缺一不可,還不能因為爭勝而引起別人注意,其實幾個小姑娘追打嬉戲,可說是全無防備之心,那朵珠花也不是值錢的玩意,這麼斜插在頭上,要是平時,不說很容易被人偷了去,而是根本就沒人會打這根珠花的主意。

    只是如今兩個江洋大盜卻在人群裡為這個不值錢的珠花在暗鬥不已,好幾次都有人的手堪堪要摘到手了,卻被另一個人橫加干擾而不可得,而那幾個小丫頭想是無目的遊玩的,在人群裡穿梭得毫無規律,一會擠到社戲的檯子前面,一會鑽到耍把勢的圈子裡,弄得李清在人群裡擠出一身汗來。

    當然這汗也不是全給擠出來了,眼見著兩人掌切、肘擊、指戳、腿勾、膝頂無所不用其極,要是不留心,只覺得這兩人時分時聚,面色都甚是平和,若無其事的樣子,李清可是盯著他們一直在看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這可不是怕輸,而是鬥得太精彩了,別看一直是沒人發覺的小巧纏鬥,緊張程度可不比拉開架勢、大開大合的對決要差得了多少。

    眼見著戴珠花的小女孩蹲在一個賣胭脂水粉的小攤前翻看呢,有一個同伴蹲在她身旁陪她一道看,而另外兩個女孩想是對這個不感興趣,站在蹲著的兩人身後嘰嘰喳喳的不知道在說什麼。

    子夜規搶前一步,右手似乎也想去揀起一兩樣看看,左手卻從右腋下穿過,向那小女孩的頭上伸去,慕容一禎被一個站著的女孩擋在身後,只見他似乎是立足未穩的樣子,輕輕的在站著的女孩肩頭一撞,那女孩微微退了一步,正好擋住子夜規的左手,子夜規左手縮回,右手揀起一盒胭脂看看,搖搖頭又放下。

    李清在斜對面看著心下大樂,這可是宋朝版的《天下無賊》,敢情這子夜規就是黎叔啊,這要是一會輸了的話,會不會也來句杜叔很生氣,因此便天天上李清家觀摩現場演出的,這後果的確很嚴重。

    看了這麼久,李清也看出些門道來了,要是論這人群裡的小巧手段,子夜規要強上一截,不過論武藝,卻是慕容一禎為高,好幾次子夜規要得手了,都被慕容一禎出硬手逼得他回身招架,功敗垂成。

    吃虧了,早知道應該叫慕容一禎硬扎硬馬出手和子夜規放對才是,弄不好這會子怕是已經分出勝負了,像子夜規這樣的成名人物,肯定是一言九鼎的,這可是要答應我三件事情啊,偷皇宮的寶貝可不能算是違反天理的,咱別的不希罕,把皇帝老子的大印偷來我玩幾天好了。

    李清正在這yy的過癮呢,不曾想那戴珠花的小姑娘起身迎面對他走了過來,他趕緊側過身避讓呢,誰知道另一個小姑娘也是竄了過來,伸手就扯戴珠花小丫頭的肩膀,前面的小丫頭立足未穩的,身子一歪,卻向李清這邊直跌過來,李清躲閃不及,忙用手去扶,不曾想這小丫頭跌得甚急,李清只來得及一隻手托住了肩膀,另一手卻托在腦袋上了。

    等到手托得小丫頭站穩,李清卻覺得自己手心裡多了件物事,原來是小丫頭一跌,那珠花插得不緊,這一跌之下,珠花掉到李清手裡了。

    李清手捏著珠花一陣茫然呢,怎麼到我手上了,這算怎麼回事情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