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八十三章 狼來了 文 / 狐雲

    西方有句諺語,『一個流放的國王,仍然是一個國王。』這句話也沒什麼高深的意思,只不過說的是一個人的內涵氣質,不僅僅是靠錢和地位能夠體現的;他的言談舉止,體現了他的受教育程度和胸襟氣度,有錢而不張揚,有才而不狂放,有地位而不倨傲。

    家富三代懂吃穿,一代人努力一生也許可以積累出令人羨慕的財富,卻絕對積累不出深厚的文化積澱,更養成不了與生俱來高人一等的心態,所以往往同人去爭強鬥勝誇豪奢的,無他,骨子裡的自卑和窮酸勁作怪耳。

    什麼叫人人平等?那只是一種精神程度的理想口號而已,只能說大家在某種最基本的權利上所處的地位,如生存權;一個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凡的地位和權勢,他在哪方面會和路邊乞丐平等呢?如果強求平等,那才是一種不公平,而且會抹殺掉世人努力向上的積極性,所以中國人才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可一生下來就是人上人呢?

    不是什麼都可以拿階級鬥爭去衡量的,若是你的父祖輩也是一刀一槍沙場上混出來的富貴,你自然可以像石公爺這樣叫李清為三郎,並不需要因為你年紀輕而稱呼什麼李兄的。

    所以李清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相反還覺得這個小公爺很有教養,並且很平和,這就是人上人的優越性。

    王少將軍不太在意這些的,他想叫李清為李兄的時候就叫李兄,想叫李清為三郎的時候就叫三郎,人和人的交往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一對眼就知道對方能不能交朋友,要那麼多心計幹嗎?王少將軍根本就沒把一頭羚羊放在眼裡,不過他還是有些不平,因為石小公爺的收穫比他多很多。

    石小公爺卻是淡淡的說道:「我今兒帶得人多,要真論親手所獲,怕是不能與德顯兄比的。」

    王德顯想是清楚石小公爺的手底本事未必就比自己差了,只是轉頭對李清說道:「石公爺弓馬嫻熟,一手馬上連珠箭很是了得,可惜今兒打獵不能盡顯本事了,來年金明池瓊林宴上,寶津樓前三郎有暇再去見識小公爺的手段,今年可是小公爺拔了頭籌。」

    石小公爺見王德顯說起自己的風光,只是一笑,亦說道:「莫非德顯兄連挑金槍班五人仍不暢意,你得的綵頭也不少啊,不過既如此說起,待我歸家後將大家賜的寶雲弓送你如何?」

    王少將軍聽了,搖搖頭笑著一拱手,說道:「多謝公爺好意了,君子豈敢奪人之美,即便送了來,家父知道,要放不過我去。」

    石小公爺放聲笑道:「德顯兄好個君子,既如此莫若把前些時候贏我的羽翎劍也還了我如何?我送你兩匹好馬。」

    王德顯哈哈大笑,卻不接言。

    李清在邊上可急了,心說你們話題怎麼換得那麼快呢?才說起金明池瓊林宴呢,接著說啊,我何止是有暇,我簡直太有暇了,那可是大宋朝最熱鬧的、最繁花勝錦的場合啊,不親眼見見我不白來這大宋了?運河裡泡那麼久我容易嗎我!

    正說話呢,聽得前面林子裡一陣喧鬧,後面隱約傳來焦急的呼喊聲,想是又有一大群獵物被趕了過來,三人相視一笑,個個自去引弓搭箭準備。

    見前面一陣腥風過來,草叢往兩邊一分,李清一看,嚇得差點把弩扔了,難怪後面趕的人叫得那麼著急,這趕過來的哪是鹿群、羊群啊,是狼群!

    這群狼數量不下五十隻,並沒有像之前的鹿群、羊群一樣,見前面有人攔住立即改變方向,可能是後面趕得太急了,這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明顯不同的立刻表現了出來,狼群對李清他們就直撲了過來。

    眾人離得草叢末處並不太遠,最多就個五十米,雖然分去了二百來人去驅趕獵物,剩下的人也不少,拿著弓的不下百餘人,只是大家都等著射羊啊、鹿的,倉促之下,都沒有心理準備,畢竟面對的是狼群,一頭狼都是夠嚇人的,何況是一群?

    箭還是都射出去了,只是這次大家的準頭非常的差,上百隻箭,居然只有十來隻狼被射倒,石小公爺只射了一箭還是放空,王少將軍好點,第一箭放空,第二箭在距離三十米左右釘在一頭體格雄壯的狼的腦門上,箭插得很深,那頭狼連哀嚎聲都沒有,一頭栽到地上;家將們雖然射的不怎麼准,反應倒也不慢,一扔了弓箭趕緊圍在自己家主身旁,石小公爺本還想搭弓再射的,奈何邊上的家將一擁而上,把他圍在當中,各持刀槍守衛著。原本一字排開的陣勢變成一個個小圈子。

    狼群可不是專門來攻擊他們的,是被後面的人驅趕過來的,奪路而逃而已,既然人家把路都讓開了,那就跑吧,啥動物會比人還兇猛嚇人的?沒見著人家都操著傢伙,咱狼只有一口牙啊。

    本來應該就這麼相安無事的過去了,狼和人比起來,畢竟也是弱勢群體,能跑掉就不錯了,不過卻出了一點問題,雖然帶著丫鬟過來的人不少,可是一見機不對,丫鬟們不是躲上大車就是被自己的人給護住了,咱石小公爺可是國公,就比封王差那麼一點,所以排場自然比別人大一點,他不僅帶了四個丫鬟,還帶來了兩個自己平時比較喜歡的歌妓,這兩個歌妓又各自帶了自己的一個丫鬟;本來歌妓也都在立的營附近的,可偏生有那麼一個知道了和小公爺正說話的人就是李三郎,於是便帶著丫鬟往他們跟前湊了湊;要說這歌妓是愛慕李清那可真是瞎扯蛋了,閒談的八卦人物而已,娶了賤籍女子又如何?居然好運的脫了戶籍?那是走狗屎運!不就那麼個樣子麼?身上連個像樣的配件都沒有,哪有咱小公爺那麼玉樹臨風的?

    湊過來的原因很簡單,據可靠消息,目前最走俏的時尚玩意『鳴玉琴』,聽說就是這個李三郎給鼓搗出來的,咱過來搭搭話頭,往鳴玉琴上面扯扯,要是小公爺一開心給奴家買一把的,在家裡姐妹中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啊,再說了,咱要這鳴玉琴不就是能給小公爺唱個曲子,圖個新鮮不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