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八十章 成家立業(二) 文 / 狐雲

    柳七他們正邊上等著李清說話表態呢,誰知道也不說要不要去取功名,倒是念道出這麼一大串官官官管的,眾人一聽皆是笑得前俯後仰的,雲三娘最先忍住了笑,說道:「我等姐妹只是相訊三郎心意,又無人逼迫於你,奈何說得如何惶惑?」

    「多少人苦求一官多年而不可得,三郎卻是視若畏途,這讀聖人書,不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麼?」謝大娘問道。

    怎麼講清楚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科技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雖然面對著的是帥哥美女的,要是和他們說這些,不比面對一群牛來的容易,那只笑得異類的公牛還問呢:「三郎若是不想科舉為官,日後意欲何為?」

    雲三娘接口道:「三郎現下已成婚,立業一事也該用心思量才是,說將出來,眾人也好為你籌劃。」

    李清笑笑的問若英「可願你叫相公去做官的?」

    若英聽得這調笑之語,低頭半日方道:「夫君所欲,若英無有不從,既不願行仕途之道,求田問捨,亦無不可的。」

    聽聽啊,這老婆多好,一天到晚總想著自己的老公怎麼出人頭第,總拿人家老公來和自己老公比來比去的,這人和人能比麼?要覺得自己老公比不上別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離婚了去嫁別人好了,做人的老婆對這點絕對不可不知!

    謝大娘聽了,也是一笑,說道:「來前我與雲姊也曾猜度三郎無有入仕途之心的,求田問捨不去說它,如此逍遙林泉亦合三郎性情,特特將賣鳴玉琴的收益與婚宴上收的賀禮帶來,便交與三郎,買多幾畝良田也罷,做日後用度也好的。」

    李清隨口問問有多少呢,謝大娘說出的數字卻嚇了他一跳,光琴就賣了七百餘把,只是工匠製作不及,還沒有都交上貨,不過錢卻已經收了的,這利潤足足有十萬貫;另外上次的婚禮在這京城這幾天是最熱門話題了,幾乎是人人都在說,本有不開眼的御史,為這個事情還上了份折子,說李清胡鬧,擾亂京畿治安的,後知道是當今皇太子做的主婚,才悻悻的收回去了。不過卻有個好處,如今這高門大戶裡,私養歌妓的不在少數,也是遞話過來要買琴,還問哪裡可以請到教琴的先生呢。

    李清想了想,問謝大娘道:「這水雲莊院子雖大,而良田甚少,卻是何故?」

    謝大娘說道:「此處本是一京官買的別院,因告老還了鄉,又無子侄在京做官的,因此便要賣了去,妾身也是想買個莊子做日後容身之所,而周圍的良田買來亦無大用,因此只買了莊子,並未多買田地。」

    原來是這樣啊,李清對謝大娘、雲三娘說道:「既如此,這些進項不妨都拿去買田地好了,此莊以後便是二位的家,這學琴之人盡可安置於此,另外,但凡樓中姐妹日後無有去處的,謝大娘都可安置在此,李清決不會怠慢了的。」

    這話一說,雲三娘和謝大娘並不覺得有什麼驚異的,只有柳七在那邊點頭稱道,還問那些賀禮如何處置,李清笑道,這些我可不管了,喜歡便拿去,其他的賞人也好,變賣也好,都由你們拿主意好了。

    到底是女人家,錢不錢的不怎麼在意,對賀禮中的綢緞卻感興趣的很,再說還有那麼些首飾小玩意的,都嚷著去看看,若英便與謝大娘、雲三娘都去拆賀禮去了。

    李清其實並不很想與柳七單獨相處的,總覺得心理壓力太大,這可是李清的偶像啊,不過心裡當偶像是一回事,經常要面對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人家比你有才學的多,並且笑起來又比你好看的多;後世裡李清也是個厚顏無賴的,卻常常在柳七面前不自覺的感到些自慚形穢的,面對丁謂、寇准都沒這個感覺呢。

    「三郎年紀既輕,無何卻對仕途不感興趣,豈不知男兒在世,必有一番作為放不負平生所學,柳某為三郎惋惜。」柳七笑道。

    笑!你就知道笑,知道你笑起來好看,我要告訴你,你得再考個二十年,而且還必須改了名才能考得上,你還笑得出麼?李清心道,作為?你柳七當官怕是別想有作為,可你認為沒作為的事情卻能流芳千古,千年後大家都記得『妨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你怎麼一門心思就想去做官呢?

    說實在話,李清確確實實喜歡上面對著的人,有心想告訴柳七一些實情,不過又從哪裡說起呢?要他現在改名?要他別再去秦樓楚館混了?那後世歷史上也許多了個不足稱道的小官,卻會少了才學橫溢的大詞人,李清覺得這可是做壞事,官算什麼?沒有柳七對唐五代以來的曲子詞做大的改動推進,怕是連與唐詩齊名的宋詞都發展不到那個高度了。

    只是任由柳七這樣混跡下去,似乎又很不地道的。

    李清試探的問道:「柳兄是否一定要走這仕途呢?」

    柳七苦笑道:「三朗有所不知,家門世代為官不假,然家父最初卻並不是大宋的官兒,隨舊主違命侯李煜降的宋,一直謹小慎微,自然希望柳某能於仕途上有所進益,一則光耀門楣,二則以慰籍老父之心。」

    沒法了,李清也不知道從哪裡勸起,只是對柳七說道:「無論何時,水雲莊隨時歡迎柳兄前來做客,暫留也好,長住也罷,系聽君便。」柳七拱手相謝。

    這柳七後來是當了個小官,可宋朝閒官多了去了,歷史上柳七死的時候不名一文,葬資競無所出,還是歌妓們集資安葬了他,每逢清明,都有歌妓舞妓載酒爻飲於柳永墓前,祭奠這位詞人,時人謂之「吊柳會」,也叫「上風流塚」。不是參加「吊柳會」、「上風流塚」者,不敢到樂游原上踏青,並約定成俗。直到宋高宗南渡之後,這種風俗才中斷。後人有詩題柳永墓云:樂游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本來李清也不想過多的去干涉柳七的生活,可現在卻事關謝大娘及雲三娘的感情了,卻是不得不去問柳七的。

    「柳兄可知謝大娘及雲三娘對君早情根深種,卻不知柳兄有何考慮的?若是柳兄也是喜歡她們,這煙花場所畢竟不是久留之地,不知道如何打算的。」李清問道:「若是柳兄因家門有所不便,李清願代為籌劃。」

    柳七長長的舒了口氣,說道:「謝娘舞技超群,為人爽直;雲娘琴技入神,人也溫嫻,此二人,柳七皆打心底裡愛慕喜歡的。」

    李清連忙說道:「既然是這樣,不如想法兒娶了來,若是柳兄令尊不應,便先安置到水雲莊來,再從長計議不遲的。」

    柳七走到窗前,沉吟了半晌,突然問李清:「三郎喜歡梅花多些,還是喜歡蘭花多些?」

    李清不耐煩的說道:「這梅蘭各有風致,李某都喜歡。」

    「除去梅蘭之外,亦更有菊花、牡丹、芍葯;俱有妙態,這世上女子亦是如此,柳七都是喜歡的。」見李清緊著想說話,柳七抬手示意,一笑又說:「三郎今日已成婚,不過還請三郎實情相告,雲三娘閑雅靈秀,謝大娘敏慧解語,你喜不喜歡的?想不想與之親近。」

    汗!汗完了李清還是老實回答道:「喜歡……想。」

    柳七一笑,「施二娘歌喉曼妙且神態嬌媚,蟲娘亦是善解風情,即便弄玉也是嬌俏怡人,三郎若是喜歡可是要都娶了來?喜歡就一定要佔有麼?」

    能得話當然好了,這年代好啊,娶他十幾個又如何?皇帝有三千個呢!

    「漫說這世上好女子賞之不盡,即便都娶了來,又如何與之俱歡呢?倘若讓她們悶悶不樂反而不美,三郎亦是解風情之人,想必能知我意。」柳七說道。

    知道,怎麼不知道?不就你是個萬人迷麼?別的男人想得到一個女子的歡心都難,你倒好,無數個女子都為你頃倒,所以你不願意為一個女人受牽拌;如何會不明白的?後世歌裡都唱過的,怎麼能為一棵樹,放棄整個森林呢?

    看來說服不了,誰叫咱不是萬人迷呢?難怪雲三娘提起柳七會搖頭不語的了,要是真娶了謝大娘,柳七再天天賞完這個親那個的,摔得就不僅僅是一個茶杯了,李清心裡想著,怕是誰要是真嫁了柳七,未必就快樂的;合著人家魅力無限大,對女人的殺傷力指數也無限大的;合著人家就該天天一夜情,沒法,誰叫咱笑得沒他好看!說實話,非常嫉妒。

    不知道他勾不勾引良家呢?歷史記載上可沒說的,以後要注意,咱可是結了婚的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