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三章 色是男人膽 文 / 狐雲

    這棋已經到殘局了,小姑娘持白,大勢已去了,白子支離破碎,回天乏數,連點目都不必要了,雖然還堅持這麼走了幾步,對敗局已是無濟於事了,小姑娘衝著棋盤盯了一會,抓起一把白子放到棋盤,認輸了。然後她那麼一抬眼,便和李清的眼睛對上了,就那麼一對眼,小姑娘臉馬上就羞紅的低下去了,這人怎麼這樣?有這麼直勾勾看人家的麼?看得叫人手腳都不知道怎麼個放妥當了。這李清還在發楞呢,眼前這小姑娘十五、六歲光景,柳眉杏眼,粉面朱唇,雖說身量兒尚小,眉宇間也掩不住一絲憂鬱,可別有一番風流體態的。愛美之心可是人皆有之,不錯,真的不錯,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啊……後面是什麼來著?頭上抹著桂花油?李清還使勁想呢,把身前背對他坐的人直接給無視了,連人家轉過身看著他都沒察覺到。

    「小師傅怎麼稱呼?如何便到的此處來?」

    這一句問話把李清給叫醒了,要換個時空他肯定還盯著人家小姑娘呢,這會對他來說不諦平地驚雷啊,怎麼著啊,他幾乎聽懂了啊,肯定是中國話,口音像是陝西山西一帶,雖說後世裡李清都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混,可電視裡放的王木墩的單口相聲他可是喜歡的緊,好啊,雖然吃力點,聽的懂就可以交流,不就什麼都可以問清楚了?混沒在意人家是叫他小師傅。可他低頭這麼一看,又直接石化了。

    雖然是石化了,這可不能就說明李清好色,後世裡電視中修飾的美輪美奐的多了去了,可李清現在在現場,那感覺可不一樣,現在對他說話的這位可不是身量不足了,二十多歲,與小姑娘比雖說憔悴些,依舊眉目如畫,嘴角自然上翹,即便面色沉靜也帶著笑意,眼睛也毫不示弱的盯著他,乖乖,總算知道什麼叫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啟笑先聞了。特別是眼角眉梢帶著濃濃的倦意,讓人一看,怎麼個想來想去還是想到床,骨頭都軟軟的就想這麼躺下去。

    媽媽的,原來從運河掉下來的後福就是這個啊,早知道前幾年都幹嗎去了,是不是直接從長江大橋衝下去後福會更大些?

    紅裙麗人對李清這麼放肆的看她,倒好像不甚為意,只是淺淺一笑,「原來是個輕佻的小和尚。」

    和尚?李清猛的一摸頭,倒,自己剪了個寸頭啊,這才明白前面園子裡撞見的小女孩為什麼對他合什為禮了,咱中國先人講的是身體髮膚,授之父母,除了和尚,古人怕是再沒有這麼短頭髮的了。一時間李清腦子可亂了,思維象車輪樣飛快轉了起來。是啊,我怎麼說呢?說我不是和尚,那我的頭髮哪去了?我又怎麼說我是哪裡人?叫什麼幹什麼呢?這個謊言要如何編才能掩飾過去啊。饒是在後世李清算是走南闖北,胡口白牙說過無數次謊,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紅裙麗人見他一個勁的出神,只說他是見色起意,可形象卻與別家不同,以為自己誤會了他,那曾想到李清正思量著如何個圓謊呢,一時會錯了意,以為李清是在想前面的棋局呢,那局棋有什麼可想的?「怎麼,方外之人也有這爭勝之心麼?」她便微一示意,纖手自然擺個蘭花指一揮:「小師傅看來也是懂得棋的,不妨手談一局如何?」

    對面的小姑娘趕緊起身,這會子功夫李清也想明白了,現在局勢不明,也沒想到怎麼說才好,千當萬當,不如一默,乾脆什麼都不說,咱裝傻,反正和尚是絕對不做的,否則對得起在運河泡了那麼久?外面環境一點沒打聽到,這裡好歹也會給一碗飯吃,我就先賴著,弄明白了再決定怎麼辦,再說這裡滿眼奼紫嫣紅,面前又是秀色可餐,要是趕著離開,那才該馬上扔回河裡繼續泡著呢。李清想到這雙手一抱拳,便在對面坦然坐下。這一舉動他很隨意,他可不知道,在邊上兩個姑娘眼裡可是大不一樣,反倒覺得他灑脫不羈呢,到底是出家人,行事不落俗套。

    對面紅裙麗人饒有興致的看著他,邊上小姑娘趕緊收拾棋盤,李清這時候可不敢再和對面的美人兒對視了,一邊幫著收拾棋子,心裡蠢蠢欲動。這男人啊,否則人家怎麼說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呢?也不是說男人只會用下半身思考,上半身有時候也想點事情,可要是下半身這麼一思考,上半身就只好不思考了。都知道色字頭上一把刀,可天下男人家有幾個可曾怕過?衝著色字去的可是前赴後繼,有如黃河之水,連綿不絕。這李清坐在石凳上,光腚上感覺著先前小姑娘的餘溫,再加上人家在眼前收拾棋盤,衣襟鬢角傳來的體香,眉眼中仍帶著羞色,臉上的紅暈尚且未消,李清之前稍微還有的一絲忐忑,便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這膽啊,就是色給壯的!

    一時間棋盤收盡,李清對對面右手輕輕一揮:「請。」

    乍聽得李清請字出口,對面這姑娘眉頭微皺,一邊拿黑子在棋盤星位上放下2顆座子,口中問到:「不知小師傅是哪裡人氏?何處剃度為僧?」

    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李清才打定主意什麼都不說呢,一邊也將白子放2顆在星位上,信口答到:「我現在也不知道算是哪裡人氏了。」趁了話題藉機問道:「倒不知道小姐如何稱呼,是哪裡人氏?」

    「小姐?呵呵」雖然聽到些輕笑,李清還是看見她臉上一絲苦色。「你只稱呼我雲三娘便是,也莫問奴家是哪裡人氏了。」

    三娘教子?李清不知道怎麼一下子想到這個典故,媽媽的你佔我便宜,就你這年紀,放在後世裡還是給我調戲的份,賣什麼老啊。本來李清還想問問現如今到底誰家坐天下,見雲三娘似乎談話興致不高,倒也別問的緊了,漏陷了給人當妖怪打死就不好了,拈起一顆白子,在黑棋座子邊上掛著。

    這圍棋啊是咱中國國粹,文字記載始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孟子》,孟子稱弈秋為「通國之善弈者」,這弈秋呢也是公認的國棋鼻祖了,其實當時弈秋已經很厲害了,發明圍棋的應該不是他,可惜再無更早典籍有記載圍棋的,想來應該是戰國或者更早時期就出現了。中國古代的圍棋規則和現在有些不同的地方,首先白子先行,而不是象後世這樣黑子先行,中國古代是以白為尊,就連中國象棋以前也不像現在這樣叫紅方黑方,而是叫白方黑方,也是持白者先行;其次下圍棋前,雙方各在四角星位上放2子,叫做座子,現代則取消了座子。二十世紀我們所知道的圍棋規則基本都是日本人制定的了。可惜啊,很多國粹咱後人沒好好的繼承下來,比如茶道、比如劍道……連韓國人把端午節都要搶去,倒不知道他們弄粽子去紀念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